十八日,白佑彬收到了「帝國議政院榮譽勳章」。【要找最新章節?就上】
這是他在海軍中獲得的第三枚個人榮譽勳章,也是迄今為止最有價值的一枚勳章。按理說,應該由衛延年為他授勳,最後卻是陳錦寬親自將勳章佩帶在了他的胸前。對海軍軍人來說,能夠由元帥親自授勳,這也是一項莫大的榮譽。
與白佑彬同時獲得勳章的還有第12艦隊的一大批官兵。
當然,比起個人勳章,第1艦隊獲得的集體榮譽勳章的意義更為重大。作為強調集體紀律,以及集體價值的軍隊,集體勳章的份量遠遠超過了個人勳章。集體勳章不僅僅是在表彰集體做出的重大貢獻,也是在表彰集體內每個個人做出的貢獻,更是對集體價值,以及集體內個人價值的高度肯定。
這一天,白佑彬還以分艦隊指揮官的身份簽發了陣亡軍人的通知書。
按照慣例,每一名陣亡軍人都會被追授一枚「優秀服役勳章」,其家屬在收到陣亡通知書的同時,還將收到追授的勳章,以及相應的陣亡撫恤金。另外,海軍還將為陣亡軍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獎學金,並且在其成年之前按月提供生活費。
海軍的這種福利待遇讓陸軍很是不滿,也曾經引起了很多非議。
畢竟,軍人服役,為國家戰鬥,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而且軍人犧牲之後,其家屬已經領到了相應的撫恤金。這就好比。如果工人因工死亡,政府就有義務撫養工人地未成年子女嗎?另外,這項福利只針對軍官,而不針對士官與普通士兵。【要找最新章節?就上】
只是,海軍頂住了壓力,並且在後來逐漸將這項福利擴大到了士官與士兵群體。
可以說,正是這項福利待遇讓海軍軍人在戰場上沒有後顧之憂。他們知道,在他們陣亡之後,戰友會搶會他們的遺體。還會撫養他們的子女。他們參軍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為了讓自己的子女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另外,這項福利政策也為海軍培養了大量後備人才。
不說別地。海軍軍官子嗣中。有六成以上地首選人生理想是成為海軍軍人。其中至少有一般會報考海軍軍校。成為下一代海軍軍官。
數百年來。很多年輕人都是追隨著父輩地足跡參加了海軍。並且成為了海軍地驕子。
當然。這項福利政策也為海軍增添了不少地負擔。拿上次世界大戰來說。戰後。帝國海軍需要撫養地陣亡軍官子女超過了三十萬人。每年支出地撫恤金與獎學金高達一億八千萬金元。當時。帝國海軍地軍費預算還不到十五億金元。
可是。即便在最困難地時候。海軍都沒有虧待這些英烈地後人。
後來。在「退役軍人事件」中。幾乎沒有一個海軍退役軍官參加。這就足以說明海軍地福利政策有多大地意義。以及海軍地向心力有多麼地強大。
接下來地日子裡。【要找最新章節?就上】白佑彬還是沒有多少事可做。
藍凌波請了半個月的婚假,按照規定,他有一個月的婚假,考慮到特殊時期,他主動將假期減半。只是不知道章夢琪會不會高興。當然,能夠在戰爭時期享受到半個月地婚假,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果敢」號與「東海」號的維修工作還在進行。
雖然大部分官兵都已前往造船廠報道,等待接受完成維修地戰艦,但是白佑彬沒有急著趕過去。於右任與謝昶倫有足夠的能力完成相關的工作,白佑彬只需要在舟山等著就行了。當然,作為「果敢」號的艦長,他這麼做多多少少有點不負責任。
日本兩個戰場上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著。
相對而言,陸少豐那邊的進展還要快一些。
攻佔了長崎港之後。陸戰隊獲得了立足點。而且戰鬥物資有了保障。最重要地是,通過港口。大量重裝備,重型火炮都能及時送達。也許,真正讓陸少豐頭痛的不是日軍,而是九州島複雜的地形。
到八月二十日的時候,陸戰隊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伊萬里與大川附近。沿途每佔領一座城鎮之後,陸戰隊就會設立臨時軍管政府,並且從當地親明人士中挑選出一批出來,負責協助軍隊管理城鎮。
因為九州一直是日本與帝國交往的主要地區,所以陸戰隊遇到的民間反抗並不強烈。
相反,餘輝宏那邊的問題就比較嚴重。
遭到「大和」號的「絕地反擊」之後,陸戰隊攻打千葉的行動遇到了很大地麻煩。更要命地是,到這個時候,第五軍還沒有佔領一座大型港口,物資補給相對比較困難,而且地面後勤補給線比較漫長。
最要命的是,關東地區是日本地核心地區,而且大部分日本人都不「歡迎」帝國陸戰隊。
很多時候,餘輝宏不但要面對日本軍隊,還要面對日本平民。
到二十日的時候,第五軍還在攻打千葉港。為了給陸戰隊提供更強大的支援,第14艦隊甚至開進了東京灣,用戰列艦猛轟日軍防禦陣地。顯然,餘輝宏根本就沒有考慮要保存這座港口,他只是想盡快佔領港口,好讓貨船靠上碼頭卸貨。
當日,一支陸戰隊在艦隊的支持下,直接在東京港登陸。
這只是一次規模很小,難度也不大的登陸作戰行動。同時,這也是一次以政治為目的的登陸作戰行動。顯然,蕭鼎昆對第五軍在千葉港外浪費時間感到很不滿。按照當時的情況,攻佔東京是重中之重。
其實,日本政府早就將首都,或者說中央行政機構遷到了舊都,也就是京都。
東京現在只是日本名義上的首都,而不是實際首都。
為了這個名義上的首都,日軍肯定會與帝國陸戰隊拚命。當時,集中在東京附近的日軍地面部隊超過了二十五萬,臨時拼湊起來的預備隊超過了三十萬。另外,駐紮在名古屋的日軍也正在向東京移動。
相對而言,餘輝宏手裡只有不到二十五個陸戰師的兵力,這其中還要投入五個陸戰師保證後勤補給線,另外六個陸戰師被牽制在了千葉港,預備隊至少需要四個陸戰師。也就是說,餘輝宏最多投入十個陸戰師攻打東京。
當然,在狹窄的關東平原上,根本不可能展開這麼多兵力。
這時候,火力成為了戰爭勝負的關鍵。
這也是餘輝宏敢於在打下千葉港之前,派遣陸戰隊在東京港登陸的原因。或者說,受到陸少豐直接攻打長崎港的「啟發」,這個不喜歡冒險的陸戰隊將領也決定「瀟灑」一回,直接向東京進軍。
與陸少豐的第七軍不同的是,此時第五軍已經在陸地上站穩了腳跟,而且第14艦隊的炮火支援更加直接,也更加猛烈。相對而言,在東京港登陸的難度遠遠不如直接攻打長崎港。另外,日軍的準備也很不充分,根本沒有料到,帝國陸戰隊會躍過海峽,直接攻打東京港,而且一次就投入了兩個陸戰師的兵力。
二十二日,東京港的戰鬥基本上結束。
陸戰隊僅僅用不到一千人的傷亡,殲滅了兩萬餘日軍,並且俘虜了一萬多名日軍(幾乎都是臨時徵召的平民),打垮了日軍的鬥志與士氣。
也就在這一天,第二個日本政府在長崎宣告成立。
到此,蕭鼎昆的「以日制日」策略正式登台。新成立的「日本民主共和國」仍然以東京為首都,長崎只是其臨時辦公地點。
就在成立的當日,「日本民主共和國」政府宣佈,向大明帝國投降,退出戰爭。
當然,這份聲明沒有得到日本舊政府的承認,也沒有得到美英等國的承認,甚至連很多中立國都沒有承認「日本民主共和國」政府是日本的合法政府。
只是從政治意義上看,這算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後來的新日本也將八月二十二日設為國慶節。當然,日本本土的戰爭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在日本舊政府滅亡之前,戰爭不會輕易結束。
當天,蕭鼎昆也宣佈與「日本民主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德國、土耳其等國也相繼宣佈與「日本民主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出任意料的,二十四日的時候,意大利以中立國的身份,承認了「日本民主共和國」的合法地位,並且與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
顯然,在日本必然戰敗,帝國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新的挑戰,英國大西洋艦隊遲遲沒有殺入地中海的情況下,意大利做出了最終的選擇。只是,意大利並沒有急著加入同盟國集團,也沒有立即向英法等國宣戰。
局勢的陡然變化多少都讓英美有點措手不及。
直到二十五日,英國才宣佈將派遣以「納爾遜」號、「羅德尼」號戰列艦,以及「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為核心的遠征艦隊征戰太平洋。
美國卻一直保持沉默,似乎日本的劇變與其沒有多大的關係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