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神雕 第三卷 逍遙 第133章 藥師煉藥
    其後,一燈大師、楊過和黃藥師三人共談音功玄妙,直到深夜,其樂融融。由於一燈大師所提到的佛門功夫與楊過的笛音類似,倒也容易理解,就這麼短的時間,楊過已經掌握了精髓,與自己所理解的相對應,提高頗多。至於楊過所領悟的,也不藏私,與其餘二人共同分享。

    黃藥師慨然歎道:「過兒不過弱冠之年,就能與我們幾個老傢伙一同闊論武學玄妙,實在愧煞我也。想當初,我這個年紀之時,武藝還很平平。唉,長江後浪推前浪啊!」說到此,一臉悵然,後又接著笑道:「不過,能有這樣的忘年交,與老友們一起品茗閒談,也算一種樂事。」

    黃藥師精研武學幾十年,一直獨來獨往慣了。這次女兒差點中毒而亡,使他感受到了親情的影響。加上老人總是念舊的,難免感到寂寞,有這一番感慨也就不足為怪了。

    「段兄,不如你我就住在此地,如何?」黃藥師提議道,一臉希翼的望著一燈大師。

    「呵呵。」一燈大師笑道,「黃兄恐怕不知道吧?我在劍魔谷預定了一處靜修之地,要不你也去?」

    「哦?劍魔谷?那是什麼地方?」

    等到楊過將劍魔谷的來歷和裡面的景致介紹清楚,黃藥師也不禁眼冒精光,問道:「果真有如此仙境?」

    第二日,黃藥師等人蒞臨劍魔谷,等見到谷前密林所致的護谷迷陣之時,不禁一愣。由於這大陣有楊過的功勞,他自然清晰無比,帶領眾人前往。

    迷陣越走越遠,黃藥師的神色也有初始的不為所動變為凝重,到後來再變為激賞。快到谷口之時,黃藥師笑道:「這正反乙木大陣佈置得相當巧妙啊,瑛兒,是你佈置的?」

    程英規矩的行了一禮,才道:「是我與楊過共同佈置,請師傅指點。」

    黃藥師詫異了望了楊過一眼,沒想到他不僅武藝高絕,連陣法也很精通。對比他這個年紀,要是再過個幾年,自己的一身本領都能被他學去。念及此,心中惋惜之意更盛:「可惜不是我的徒弟。」

    黃藥師笑讚道:「這陣法很不錯,前面一段難度較小,只為拒人,普通人進陣後不足一刻,肯定會走出陣外。若闖入這一個小陣後,才是真正的困陣,兩個陣法完美結合又無破綻,論造詣實乃達到大師級別,不錯不錯。」

    程英和楊過二人聞言大喜,讓一個陣法宗師稱讚,已經足夠驕傲了。

    進谷後,黃藥師為谷內環境所驚,一把叫定:「我也要在此隱居。」眾人聞言大笑,這樣劍魔谷一旁的木屋又被定了一間。至此,這山谷之中已有一燈大師、天竺神僧、黃藥師、楊過和小龍女五位居住者。

    小龍女天性喜靜,這環境正合她意。洪七公還是喜歡遊歷大川南北,品天下美食,就不住在這。老頑童一直躲著全真教的道士,自然也不會住在這裡。當然,這裡作為隱休之地,在劍魔谷的一個角落,普通全真道士無事也不得前來。

    楊過見這裡風景雅致,前輩高人在此,暫時壓制住出去遊歷的念頭,每天與一燈大師談論佛門典籍,向天竺神僧學習醫學秘方,跟黃藥師研究奇門遁甲,收益破多。

    這日,楊過整理乾坤袋的時候,才發現還有很多天材地寶沒有使用,如此放置,等天氣稍熱,恐怕就保不住了。而帶回的四顆莽牯朱蛤卵,除開一顆被使用外,還剩三顆。其中一顆成功的孵化出一隻莽牯朱蛤,只是他只吃了兩顆卵,先天不足,體型瘦小。天竺神僧見此異種,想研究它的毒性,便要走了。神雕很通人性,隔幾天便抓一些毒蛇,供莽牯朱蛤食用。

    黃藥師等人覺得就這樣浪費了很可惜,提議將它們煉製成不同的藥丸,危急時刻用於保命,還能保存藥物,眾人然之。煉藥還是黃藥師在行,任務就落在他的頭上。天竺神僧對東方的煉丹技術也感興趣,便與楊過一起在旁觀看。

    黃藥師差人拿來一個四方丹鼎,不大,只有半人高,指著它解釋道:「煉丹之道,其內在於心境,其外在於火候與丹鼎。老夫久不煉丹,今日心中蠢蠢欲動,想來煉丹必成。這丹鼎中有四個獨立的丹室可同時放四種藥材。」

    「哦?為何要這樣做?」眾人都不懂得煉丹,開口詢問。

    「呵呵。」黃藥師捋著鬍子笑道,「平常人只將藥材一股腦的放入鼎中,直接熬成藥丸,實在可笑。須知每種藥材煉化的溫度不同,稍高、稍低都會影響藥性。我這鼎中可放四類溫度要求迥異的藥材,練出的丹藥自然要好得多。」桃花島的九花玉露丸世間絕頂,他所說的話自然可信。

    眾人聽到這樣的道理,紛紛點頭應是。

    楊過問道:「那為什麼不做多做幾個丹室?」

    「一來複雜,二來操控不過來,而且丹室太多,也沒有必要。」

    楊過想想也是,一般來說,藥材發揮最大效率的煉化溫度是在一個範圍裡,只要稍稍區分就可以了。

    「好了,開始吧。」黃藥師大喝一聲,自有下人將木炭取來,分別放入丹鼎下面的四個火室。這四個火室分別對應上面的四個丹室,並且互不相通。等藥材煉成之時,開一下旁邊的機關,就能將所有精華混合在中間的圓柱小室中,凝結成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