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形成血緣關係後,那些跨國公司相繼取得了進入中國成品油市場的資格。Bp集團獲准分別與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廣東省和浙江省合資各建立5oo座加油站,埃克森美孚和殼牌獲准分別與中石化在廣東省和江蘇省各合資建5oo座加油站。此後,Bp與中國石油簽訂了在福建設立8oo座合資加油站的協議,而中石化也與埃克森美孚簽訂了在福建設立6oo座加油站的協議。
正是經過這一系列十分強勢、有計劃西高效率的戰略調整,兩大國營石油公司渙然一新,日後隨著全球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揚,它們相繼成為「中國最賺哉的企業」。
生在石化領域的這場令人鲼目的大變局十分生動地體現了壟斷領域生的兩個變革邏輯,第一個是「以國家的名義壟斷,以市場的身份盈利」,在資源性行業內形成國企之間的「內競爭格局」,民營!本被全部排斥在遊戲之外;第二個則是在壟斷前提下加快資本化運作以及與寡頭式跨國資本的結合。
這樣的「中國故事」不斷生在所有國有資本控制的壟斷行業,正所謂**帶來效率,壟斷產生效益。
而范亨的想法顯然是和這個政策相左的,他希望兩大油企獲得新生,而不只是依靠終端市場的壟斷,披著一張高效率高效益的畫皮,繼續盤剝普通老百姓,通過加大社會承受能力來達到表面的經濟繁榮。
要改,就是要從實質上改,而不能持一種壟斷變成另一種壟斷,造成一種以犧牲老百姓的利益為代價格虛假繁榮。
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必然就要,觸動很多人的利益,難度那是相當大。
最近一段兒時間裡,就在中國加入To的前後,預言中國的未來與走向成為全球經濟圈最熱門的話題。日本通產省在一份白皮書中次提到,中國已成為世界的工廠,在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摩托車等產品中,中國製造均已在世界市場份額中名列第一。
經濟學家們進而認為,中國公司將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一樣,開始征服全球的旅程。與此相關,中國威脅論也悄然興起。
當然,跟上述觀點完全不同的聲音也出現了。
一些學者預測,隨著市場的日漸開放和跨國資本的蜂擁而來,早已搖搖欲墜的國有經濟體制將不堪一擊,那些老邁和缺乏活力的國有企業待很快被逐出市場,這將影響中國經濟的宏觀穗定和持續展。
一個美國華裔律師還出版了《中國即將崩潰》一書,聲好中國經濟繁榮是虛假的,在加入To後的強勁衝擊下,中國的現行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堅持五年。投資銀行所羅門美邦則預言,中國加入To的前五年持會出現四千萬人失業,嚴重的就業壓力將遲早把這個國家壓垮。
與此近似的論點還認為,中國以高投入、低產出為特徵的經濟增長模式和建立在廉價勞動力和巨大的能源消耗基礎上的展模式,正在步入死胡同,中國保持了近二十年的高遠增長將難以為繼。
當然了,范無病自己很清楚,若干年後的事實將證明,上述的所有預言都沒有自我實現,中國的經濟和企業的成長,仍在按自己的邏輯曲折前行,而與那些過於樂觀或悲觀的猜想無關。
事實上,自一九九一年費正清去世之後,西方主流世界再沒有出現第二個客觀而清醒地瞭解中國的觀察家。英國《金融時報》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中國經濟活力的一個標誌是,幾乎每隔幾年,中外經濟學家們就不得不換一套思路,採用新的語言或概念,來描述分析中國新的經濟現象。中國經濟的命運,正是在這些框架與概念的轉換中,慢慢脫胎換骨,卓國際遊戲規則的共同語言日益投機,漸而接軌上路。
對於中國,很多西方人時中國的預言都僅僅是擼想而已。To對中國的影響是一個持帶雨漫長的過程,在漸進式變革的中國,從來沒有一種變化是旦夕生成的。
事實上,開始於一九九八年的「國退民進」便是應對這一變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國有資本集團的進退及重組無一不是根據To的市場開放時間表來制定的。
對於另外一個利益集團…跨國公司而言,中國加入To也同樣意味著戰略的重大調整。
一是跨國公司的行業選擇出現了微妙的轉變,它們開始從競爭性領域進入壟斷或准壟斷領域。
一般而言,跨國公司進入展中國家,往往會選擇資源性的、與政府關聯緊密、資本投入較大的領域,如能源、金融、電信等,然而它們在中國的戰略卻全然不同。
在改草開放的前期和中期,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絕大多數是在完全競爭市場領域,獲得最大成功的是生產飲料的可口可樂和生產洗水的寶潔,以及家電業的日本公司。
很多歐美經濟學家對此頗為不解,一般給出的解釋就是,跨國公司在一開始都從人口的數量上來想像中國市場,而國內企業又都不堪一擊;其次,這些外國人連不知道如何跟計劃體制中的政府官員建立關係,也不知道如何通過影響中央政策來博取利益。
但是十多年之後,這種情形就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消費品領域跟中國新興公司殺得難分難解的跨國企業,如果不是本土企業犯下致命的錯誤,跨國品牌很可能全軍覆沒,因而他們開始轉入資源性行業,獲得了優先的投資合作權。
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案例是通用電氣的戰略轉變,這家在一九九二年就進入中國的大公司,展一直很不順利,它生產的燈泡無法跟鄉饋企業競爭。最近他們將投資重點從民用產品轉移到了技術含量更高的基礎工程上,通用電氣的工業照明、醫療鈹備、燃氣輪機、風機、水電電設備、飛機動機、工業性集團的電力輸送等項目投資都在中國獲得很好的回報,這些領域絕大多數是民營!本的禁入地帶,但是現在逐漸開放了。
二是跨國公司的金融性投資大大增加了,在此之前,憂鬱中國匯豐制度的獨立性,它們很難找到切入的機會。比如說一九九八年,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對香港絡狙擊,就被證明是一次失敗的試驗。
中國加入To之後,金融市場的開放被排上了時間表,各大跨國金勳機構明顯加快了對中國的業務佈局,匯豐、花旗、友邦、渣打等銀行相繼把地區總部從新加坡或香港遷到了上海。
之前已經暗中佈局的金融投資公司也開始浮出水面,早在六年前,摩根士丹利就與中國建設銀行等組建了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並持有三分之一強的股份。
而過去幾年裡,幾乎所有的大型國有壟斷企業的資本重組都與中含有關,它分別為中國電信、中國石油以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在國際資本市場共融資近兩百億美元,還為國家電力公司和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總公司行了五十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債券,這些業務為中金贏得珊年亞太地區新股行業務方面排名第一的榮譽。
摩根士丹利分享中國企業海內外融資的巨大利潤的同時,也遭到無數同行的羨慕和嫉妒,當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准入並沒有法律的硬性限制性規定,實質性的門檻在於政策審批紅線。像當年大多數合!企業一樣,只不過資本市場的開放更敏感更謹慎一些。
三是跨國企業的獨費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過去的很多豐裡,外資辦廠都要在國內有一個合資的夥伴,譬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各地的罐裝廠都必須與國營糧油公司合!,寶潔的合作對像則被規定為地方國營的日化工廠。
如今這個限制逐漸取消,一些已經合資的跨國企41自以為立足已穩,於是便通過各種手法逼退中方的投資人。
最近日本松下就向媒體證實,他們在中國設立的五十家松下合資企業都將謀求獨資,而生產手機的美國摩托羅拉公司也做出了這樣的決策,他們認為獨資是中國入世後合!公司的一個自然選擇。
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的最大合!企業是浙江的東方通信,美方向中方董事長提出,要麼中方出讓股份,要麼美方退出合資。東方通信選擇了第二方案,於是摩托羅拉隨即退出並停止了一切技術支持。
獨資行動更為堅決並不惜與中方兵戎相見的還有百事可樂,百事在中國已經設立了十五家合資嫦裝廠,百事還試圖逼退四川成都的中方合作者,在談判不合的情況下,美方宣佈大幅提高濃縮液價格,並不批准四川百事生產更多牌子的飲料。
美方的強硬立場引起了中方合!罐裝廠的集體反抗和抵制。
類似的事情,其實質都是跨國巒本趁中國加入To之絡,利用中國法律和管理出現的真空,加進行的掠奪性擴張。
「你跟老爸是不是考慮的問題大多了?有些事情並非是幾個人所能夠左右的。」沈盈對於范無病的憂心忡忡有些不贊同的看法。
范無病撓了撓頭道「我也知道自己有點兒杞人憂天,不過有些事倩看到了眼裡面,總是會覺得有些不舒服的,至於像老爸那樣身在其位的,自然要謀其政,而且還要把工作做得好一些,才不負大家的重托。如果是為了混日子的話,他又何必那麼勞心費力呢?咱們隨便在哪裡給他們建商幾十棟養老的別墅,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吧?」
「但是你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沈盈反問道。
對於目前國內企業大規模地同外資進行合作的內幕,一般人是不容易理解的,但是范無病和沈盈這樣的人物自然都是心知肚明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旦引入了外資之後,整個管理層的薪酬就可以緊跟國際形勢了,年薪過百萬的只是毛毛雨,過千萬的也只能算是一般水平,這樣一來,大家的積極性自然是很高,都勇於動用自己的關係和人脈來推動私有化進程,廠長經理搖身一變可就成了董事長了,這一部分的股份可是來得不費吹灰之力。
至於說到底還能剩下幾家真正的國企,那就很難說了,至少目前是一個外資介入壟斷性行業的最佳時機,尤其是以前不對外部開放的那些行業,更是熱門的搶手。
但是這裡面也有一點很怪異,就是明明有些行業都對外費開放了,卻不肯向國內的民營資本開放,不能不讓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如果你細細地想一下之後,也不難現其中的關鍵點。
都說政治和經濟史相互影響的,加入民營企業進入一些關鍵性行業之後,就很有可能出現一種新的情況,就是他們通過經濟上的控制力,開始對政治活動施加影響,這是政府方面所不能夠接受的。
而根外國人合資,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因為他們怎麼講也是外國人,沒有選舉權也沒有被選舉權,無緣干涉國內的政治活動,因為即便是外資掌控了相當一部分的國企股權,也不過就是收點兒紅利而已,對於政局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也就不存在政治風險的問題,這是大家最放心的。
「不管怎麼說,這一次老爸已經插手了兩大油企的改草,而且也獲得了一些主動權,這是很好的。」范無病對沈盈說道「至於其他的,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沈盈點了點頭,幫著范無病收拾好行裝,然後問道「其實俄羅斯也挺好玩的,我一直想去看看,這一次普京總統邀請我們過去,是不是可以抽出幾天時間來散散心呢?」
「散心當然是可以的,不過我看普京這一次邀請我們過去,未必只是表示感謝而已。」范無病總覺得這一次普京邀請自己訪俄,是有一些打算的。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畢竟現在俄羅斯的經濟形勢不好,而自己是出了名的救國專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