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六卷 第六百四十二章 拆遷的門道兒
    范亨的想法是很簡單的,既然現在省裡財政有錢,而省城昌平的交通狀況確實又惡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麼在自己的任期之內將這件事情給解決掉,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把這個尾巴留給了繼任者,誰知道情況還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再加范無病曾經向范亨提到過一件事情,就是舊城改造當中存在的貓膩實在太大,如果不在自己的監管之下完成這件事情的話,沒準兒一件惠民的工程,可就變成了擾民損民的工程了。

    再說了,現在江南省的一切都處在良好的發展道路,如果留下昌平這麼一塊兒破破爛爛的地方不管,形象受影響不說,也容易被省城人民所詬病,說范亨主政江南幾年,結果連省城的交通與居住環境都沒有妥善解決了,還談什麼江南省大發展呢?

    雖然說江南省的經濟硬指標是搞起來了,但是軟環境如果不好的話,也會被人借此指責為犧牲老百姓的利益來不顧一切搞企業,總而言之人可以說的話多了,誰能想到人家會找出來一堆什麼樣的話題來誹謗自己?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老話不是白說的。

    不過舊城改造確實不是小事兒,范亨也想聽一聽兒子范無病對於此事有什麼建議,畢竟最近幾年來聽取范無病的意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而范無病總是能夠在各種問題找到比較切中要害的出發點,給他以建議。

    好在澳大利亞跟這邊兒除.了四季顛倒之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時差,因此范亨隨手就給范無病打過去電話,卻是碰到沈盈接了。

    「爸爸,您找無病嗎?他正在洗澡,馬.就好。」沈盈接過電話來回答道。

    因為跟范無病之間有了婚約,.再加兩個人的年齡都已經夠條件結婚了,所以此時沈盈和范無病兩人已經稱呼對方的父母為父母了,也就是等一個合適的時機,然後兩個人完婚。

    「哦,盈盈啊,在澳洲玩得怎麼樣,那邊兒的氣候還能.適應嗎?」范亨也沒有想到沈盈在接電話,看樣子兩個人似乎是住到了一起哦。

    不過這種事情他倒是也不好說什麼了,畢竟范無.病和沈盈雖然還沒有舉行過結婚儀式,但是這就是早晚的事情,兩家的老人也都早已有了心理準備。

    「澳洲很不錯哦,很原始很洪荒的氣息,就是人少.一點兒,有時候開車出去幾百里,都未必會遇到一個人出現。爸爸如果有機會的話,最好也要到這裡來感受一下才好的。」沈盈提到了這件事情,不由得有些興奮地說道。

    「我要過去的話,估計不那麼容易。」范亨笑著回答道。

    就按照目前范.亨的級別來看,想要出國旅遊一趟兒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了,除非是有工作安排,需要出訪某國,到時候難免就是警車開道前呼後擁,媒體記者蜂擁而至,少不了還得接見一下當地的留學生代表們華人工商界代表們,還有駐外使節代表們,跟出訪國政府之間的交流活動也是少不了的,這麼三弄兩弄下來,大概就沒有什麼機會遊玩了。

    至於說政府方面安排的那些遊覽項目,眾人陪同,記者隨行,保鏢護衛,與其說是在旅遊,還不如說是在受罪。

    總而言之,除非是徹底退休,否則是很難再享受那種輕鬆愜意的自在生活了。

    兩人隨便聊了幾句,范無病就洗完澡出來了,躡手躡腳地正要抱住沈盈呢,沈盈就一指電話,對他說道,「爸來的電話,要你接呢。」

    「你爸還是我爸?」范無病問道。

    「范委員。」沈盈捂著嘴笑道。

    范無病點了下頭,接過電話來大大咧咧地說道,「嗯,范委員好,我是范無病。」

    「你吃撐得了?說話沒頭沒腦的范亨又見兒子耍寶,立刻教訓了他一通兒,然後才說道,「找你來問點兒事情,關於昌平舊城改造的事情。」

    范無病老實了下來,有些好奇地問道,「我對昌平的街道情況的瞭解,要差很多了,這事兒好像問不著我?你要問這個問題,一個是去找土建專家,另一個就是找昌平的老居民,然後就是找城市規劃局讓他們拿方案,咱們以前不是在磐石幹過嘛,怎麼這個時候突然又糊塗起來了?」

    聽到兒子說自己糊塗了,范亨非常惱火兒,罵了他兩句才說道,「這件事情的路數我自然是清楚的,不過現在的形勢跟以前不同了嘛,拆遷問題這兩年來變得比較敏感了,所以我想還是把整件事情考慮得周全一些,不知道你有什麼意見可以提供給我參考?」

    參考的意見?范無病抓了抓頭,然後說道,「我剛洗完澡,頭腦還有點兒不清楚,等我考慮考慮,然後再給你回話兒。」

    范亨點頭同意道,「那個,你就發到我的電子郵箱裡面好了,每天晚我都要收一遍郵件的,耽誤不了事兒。」

    范無病點頭答應下來,就掛了電話。

    沈盈笑著說道,「范委員真是與時俱進啊,現在都用電子郵件辦公了。」

    「他也就是讓宋晴給他弄好,然後打印出來看看而已,不過現在大概發展到了可以在直接閱覽了也說不定。」范無病倒是不介意自己揭自己老爸的老底兒。

    「那也很難得了,我爸至今還對電腦有些過敏呢。」沈盈說了句公道話。

    范無病接了老爸范亨的電話之後,就覺得這事兒確實是一件大事,畢竟舊城改造問題牽動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單單一個城內文物保護地段的處理,就令人非常頭痛。

    昌平是一座老城,老城的意思就物比較多一些,在昌平城裡面,甚至有好幾條街區都是傳統的明清建築群落,歷史悠久不說了,所佔據的土地面積也是非常驚人的,如果要進行改造的話,這些地帶的處理,才是最讓人躊躇不定的。

    以往在對於這些古建築群落的處理,基要有一個界定的過程的,就是組織文物專家們進行考察,然後確定這些古建築群落的文物價值,如果是達到了國家文物保護標準的,那就是要嚴格地進行保護而不能夠進行拆遷的,反之則沒有什麼障礙。

    但是最近一段兒時間以來,情況就有些變化了。

    對於舊城改造這種事情,政府方面一般就是通過房地產開發公司招標來進行的,這樣裡面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商業利益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出於將商業利益最大化的考慮,房地產開發商們最希望開發那種古建築群落地帶。

    最近幾年來,為了給破壞文物的違法行徑披合理的外衣,有人打著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旗號,肆意修改定義明確的專業術語,曲解國家頒布的法律條文,比如歷史文化街區這樣本屬於文物的範疇,被別有用心地曲解為與文物在本質不同的概念。而「保護」這樣本來有嚴格定義的動詞,被精心地篡改為「保存延續」的所謂「發展思路」等。致使本來是嚴謹的法律和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被解釋得面目全非。

    由於這個說法出自某某專家,某某教授,而普通人不明就裡,只能相信某某專家、某某教授,因而造成了相當惡劣的影響。更為嚴重的是,這種篡改和曲解被個別職能部門採納到舊城改造等房地產開發的實際工作中。

    在歷史文化街區中原來保存得特別豐富並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的文物,也被「延續」、實際是摧毀、破壞得不見了蹤影,代之以材料是鋼筋混凝土、外觀造型不倫不類的所謂新式仿古建築,造成歷史文化遺產和信息的破壞與消失,導致大量本屬於歷史文化街區這種特殊類型文物的迅速滅失。

    可見這樣解釋的實質,就是用國家民族人民群眾的重大利益,去換取極少數房地產開發商的私利。

    歷史文化街區這樣一個名詞術語,出現的並不久。此前還有一個名詞術語「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文革結束後出現的新詞兒。此後又出現了幾個與之相關的名詞術語,如「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區」、「歷史文化名村」等等,都是因為這些「城」、「鎮」、「區」、「村」、「街區」裡面保留著較多的經歷了許多世代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而得名的。為「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區」、「歷史文化名村」等等命名,目的就是要更有效地保護它們。

    文保法中已經說明了歷史文化街區的價值和意義,其認定自然有法律依據,但是仍然有少數人法律意識淡薄,商品經濟意識強烈,無論「歷史文化街區」還是「非歷史文化街區」,在他們眼中都是「商品」,儘管所有權是社會公共的,卻可以通過種種乾坤挪移術轉移到個人或小集團手中,最終變成商品房街區。

    但是另一方面,居住在這些因「歷史文化」而得名的「城」、「鎮」、「區」、「村」、「街區」裡面的居民們,也往往是社會地位比較低、經濟實力比較弱、生活水平比較差的弱勢群體。

    房地產開發商們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拆除這些古建築群落,經常會簡單地把這些弱勢群體的問題歸咎於「歷史文化街區」的存在,表示只要剷平「歷史文化街區」,再建造起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這些居民就會擺脫窮困。

    但是范無病瞭解,這件事情可能正好相反,國內外無數的經驗都表示,如果能夠抓住機遇、掌握契機,居住在歷史文化街區裡面,很可能成為由窮困轉向富裕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要解決他們的窮困問題,首先要知道他們窮困的原因。

    以京城為例,歷史文化街區裡面的居民一般有兩個來源,一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房東,占現在人口的少數,二是歷年入住的租房戶,占現在人口的多數。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低水平、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夠均衡、人口的人為增加,都是他們不能由窮困轉向富裕的原因。他們中間有些人在歷史文化街區被剷平、推倒之前,已經陸續擺脫了窮困,遷到了新的生活環境中去,有些人在歷史文化街區被剷平、推倒之後,仍然沒有擺脫窮困。由此亦可見,他們的窮困或者富裕,與居住在什麼樣的「街區」裡沒有必然的聯繫。

    近幾年來,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和物質利益的誘惑驅動下,這些因歷史文化而得名的「城」、「鎮」、「區」、「村」、「街區」,常常被某些人量化分析得只剩下經濟價值,解釋得面目全非,原因是在房地產開發商眼裡,非歷史街區是肥肉,歷史文化街區肥肉,因為後者往往更加接近古城中心,光是後者的名聲就可以賣一個好價錢,而某些人在這個問題的觀點恰好與房地產開發商一致。

    范無病很清楚,越是古建築,開發起來的成本就越小,因為這裡大部分人都是租住的,政府出面攆走就了事了,至於極少數的有產權正面的居民則有點麻煩,但是對於開發商而言,也不是什麼問題,他們有的是對付這些釘子戶們的絕招兒。

    只需要花極小的代價,就可以獲得位於城市中心地段的黃金地帶,取而代之以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商業利益是極為豐厚的,自然就是房地產開發商們的首選,為此就是花一些錢,在政府官員當中具體收買一些利益代言人,同時再在文物界的敗類當中收買一些專家們充當輿論宣傳工具,真是算不得什麼太大的投資了。

    有一百萬的投入,就可能會產生一個億的回報,利益當前,大家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