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歷史的拐點 第三十二
    1990年9月12日,海華的工藝水平總算是提升到了和英特爾的386相當的水平了。而僅僅提升了這麼一點點,以前怎麼刻錄都是失敗的由三張陣圖糅合而成的陣圖終於成功的刻畫了出來。在成功製造出來之後,這款處理器根本就不用商量,直接就被命名成為了風羲-Ⅲ。不過,讓所有人鬱悶,又在所有人意料之中的是,這風羲-Ⅲ的成功率比當初的風羲-Ⅱ還低上那麼一點點,一個月也就九百左右的產量。

    而且最讓人鬱悶的是,這次成功完成刻錄的也就是三張陣圖組合而成的裡面,最簡單的一張而已,在段磊他們嘗試後面的難度稍微高一點的那些陣圖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都碰了壁,根本就刻錄不上去,現在所有人才想起了工藝的重要性。好在,風羲-Ⅲ系列已經有了一個排頭兵了,更何況風羲-Ⅱ已經獨領風騷了,海華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工藝水平,不用著急。

    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提高了工藝水平的好處一下書就出來了,成功率之低一直居高不下的風羲-Ⅱ在用上了這最新的晶板之後,成功率呼呼的往上升,短時間內其月產量就從區區一千台左右提高到了兩萬台。

    這個意外至極的結果讓所有人都狂喜不已,畢竟伴隨著風羲-Ⅱ獨領風騷的性能的是低得可憐的產量,雖然低產量的風羲-Ⅱ直接導致了最新款的王安電腦已經成為各國使用者爭相追逐的目標,也就導致一直走的是物美價廉的海華產品在王安電腦這裡破了例,壟斷了高端市場,而王安電腦這一品牌也逐漸的確立了其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

    可是,這些都不是李剛想要的,因為早在幾年前,海華正在逐漸的實施網絡辦公的計劃。現在最新款的電腦出來了,李剛想要給政府部門更新換代,可是生產速度卻一直跟不上去。如果,真要滿足了李剛的要求,就甭想有一台電腦能夠出口了,那會造成多大的損失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給政府部門的電腦更新其實也不著急在一時,李剛也就只有放棄了先前的打算,忍了下來。現在好了,不說風羲-Ⅱ的產量已經提高了,完全能夠解燃眉之急了。何況,這最新研發出來的風羲-Ⅲ李剛也沒有打算讓它這麼早就投入市場,至少也得在英特爾的奔騰面世之前才投入市場吧,更何況,盤古還列出了幾種海華還沒有掌握的兩個陣法糅合二成的陣圖,完善了風羲-Ⅱ系列。所以,現在所有用風羲-Ⅲ製造成的王安電腦就供應給海華政府部門,做換代之用。

    至於這些電腦會不會有少數流失到外面去,李剛雖然自我覺得現在海華的那些個官員們應該算是最清廉的時刻,畢竟華人主政的國家歷來如此。就算現在的這些所謂的這樣主義,那樣主義盛行,仍然不可能杜絕這類問題。可是就算如此,他也不敢打包票說他為政府部門購買的這些電腦能夠全部都用在應該用到的地方,沒有一台能夠外流。不過,有那麼幾台流出去也不錯,至少可以讓外面的人知曉現在海華又有一款新的電腦了。更何況,現在離英特爾的奔騰出世還有一兩年的功夫,有這一兩年的功夫,海華時不時的流出一兩台由風羲-Ⅲ製造的王安電腦,試想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的廣告嗎?

    1989年和1990年兩年的風波逐漸的淡去,除了各國的學者們仍然絞盡腦汁的去研究這次的歷史事件當中蘊含著的偶然以及必然的原因。而華夏則經歷過89的風波之後,經過十多年辛苦耕耘之後,終於開始收穫改革成功的果實了。也就是在這一年,快要有一年沒有見到過蹤跡的海華投資商又開始在華夏全國飛來飛去,尋找新的商機。就和一年前他們突兀之間消失的那樣,又似乎在一夜之間出現在華夏各地。

    對這些,雖然華夏某些實權人物明面上什麼也沒有說,甚至對上一年因為海華商人集體消失,導致某些已經洽談好的合作不得不停工而抱怨不已。可是,這一年在海華商人再次出現的時候,這些人紛紛換了另外一副嘴臉,在丁玲她們沒有任何動作的時候,一個接一個的指示就已經傳達了下去,生怕自己那一系的人馬因為當初的一些牢騷做出了某些不合時宜的舉動,惹來禍害。

    這些人物的警告其實來得倒是恰是時機,因為89年隨著海華商人的悄無聲息,一向緊隨著海華行動撈足了華商們基本上都是不管不顧的撤離了華夏。如果,不是他們看到海華的商人們只是人員撤走,還沒有撤資,這些人也才跟著沒有撤資的話,華夏的89年可就不那麼好過了。

    即便如此,華夏89年的經濟依然出現了劇烈的震盪,增長率第一次跌破了5%,籍此也猶如當頭一棒,給某些人敲響了警鐘,正視海華和華夏之間的關係。畢竟,以前雖然有不少人在他們的耳根前提起海華和華夏的關係如何如何,可是要讓不懂經濟的他們鬧明白其中的道道也實在是難為他們了。而這一次,海華才動了一動就把海華對華夏經濟的巨大影響力展露無遺,也難怪那些個實權人物忍不住發發牢騷了。

    而且,所有人都猜想不到的是,這海華商人以及大部分華商的撤走還帶來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結果。因為這些華商的離去,雖然並沒有撤資,可是正處於改革當中的華夏,說是處處都有商機也不為過,華商撤走了,留在華夏的人手以及地位都不是很充足足,很多投資也就只有讓別人去爭搶了。

    以前,有什麼大的項目也好,工程也罷,基本上都有華盟的商人參與。對這些人來說,聯合起來不行賄也沒有人奈何得了他們,一樣能夠憑借公正的手段達到目的。再加上每一個省份,甚至如深圳這類的特區都有大三角集團的辦事處。

    這個辦事處除了擔負起大三角集團在該處的日常工作之外,還得為華夏政府辨別那些投資商是否真如其所說,小有資產,而不是來華夏打秋風的。這十幾年的功夫,被這些辦事處拆穿的人不下四位數了。而對那些在原籍借錢或是貸款來充門面,籍此破產者更是比比皆是。

    而華盟的商人,因為華夏官員受賄以及種種原因徇私受到了損失之後,全都按照當初的建議通報給了這些辦事處,而並沒有由著某些官員的心願,乖乖的送上心意。在華盟的商人登陸華夏之初,籍此被拉下馬的官員比比皆是。雖然,其中不乏一些大有來頭的人物,不過在華盟集體撤資的壓力下,也不得不屈服。

    當然,那也是因為華夏改革之初,來華投資者不是太多的緣故。如果放到現在,華盟再以撤資作為威脅的話,也不一定能夠討到好了。畢竟,現在來華投資的人說是過江之鯽也不為過,要動用這一招作為威脅也就說明了那人來頭太大了。好在,經過華盟幾次大動作表明了決心之後,不管來頭多大,遇到海外華商的時候再也沒有誰還想著歪心思了。畢竟,真要把事情鬧大了,對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這種很明顯的意氣之爭,也只有李剛會不管不顧,時不時的來那麼一下書。

    這也就導致89年海華華商避禍似的撤離之時,不少官員彈冠相慶。畢竟,華盟這些人走了,他們的油水才能夠豐厚起來。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裡,李剛前世所熟悉的那個華夏官場又回來了。而且,由於以前有華盟的限制,根本沒有撈到油水,現在有了機會當然狠狠地撈上一把。

    對這些變化,華夏高層全都給看在眼裡。所以說,對華商們的撤離當然有些不滿了,再加上那些停下的工程,偶爾發洩幾句也不足為怪。在海外華商重新歸來的時候,他們也清楚下面那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會處處設置障礙為難這些華商。他們可不希望,真出現不可收拾的情況時,高層下重手清理的時候,會波及到自身的利益。

    不過,這些人多心了,華盟長久以來的強勢的好處在這一刻得到了良好的詮釋。雖然,也有人提議設置障礙,最好是能夠讓這些華商永遠不能踏入華夏半步。很可惜,提議的時候,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真要出力的時候一個個的全都躲了起來,生怕自己給牽連進去。而緊隨著來自上面的指示,更是給了他們一個良好的借口。於是,華商就在某些人詫異的眼神當中,重新活躍在華夏各地。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