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一部 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支那軍隊已經佔領了興隆?」

    「李成坤部已經完成對承德以南的第九師團和第十七師團的合圍,另外有第六師團兩個聯隊和山代騎兵旅團也被圍困在其中了!」

    「第九師團發來急報,在幾次突圍下,傷亡慘重,彈藥和醫藥品嚴重缺乏,大量的士兵已經喪失了戰鬥力,但他們還在頑強堅持戰鬥,要求司令官閣下立刻空運去必須的彈藥補給和醫藥品,否則第九師團很難再堅持下去了!」

    「陸軍航空兵已經和李成坤部進行激烈交火,互有勝負,但我軍損失的飛機是李部三倍,航空兵已經無法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如果要取得制空權必須要海軍航空兵的支援。」

    自從第八師團和第六師團打通封鎖的計劃失敗以來,多田駿就知道事情已經很難以控制了,只得不停電請大本營增兵決戰。戰爭已到如此地步,做為前線指揮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原本佔領北平,順而佔領華北的計劃反被人將計就計搞了反包圍,二十餘萬帝國精銳被困於此。

    現在多田駿下被戰場上的時局搞得焦頭亂額,還要應付國內的質詢,但是對此已經無力回天,唯一的希望是這些久經戰火考驗的部隊可以為後續部隊多贏得一些時間。

    日本國內接到這個消息也鬧翻了天,內閣大罵多田駿的無能,軍人大罵文職官員誤國,如果早日在蘇聯和他們交戰的時候消滅了他們就沒有現在這麼多麻煩了。而文職官員反駁說,當初最後表決軍人不也贊同了這個計劃麼?而且也得到了天皇的首肯,現在軍隊打了敗仗就開始推卸責任了?

    吵歸吵,日本內閣很快再次下達了動員令,第二批的預備役也開始徵集起來,計劃組建新的五十個師團,每個師團人數比常備師團和第一次動員組建的師團人數均要少,僅為一萬五千餘人。同時命令海軍航空兵全力華北日軍行動,務必讓包圍圈中的軍隊到援軍的到達。

    負著擔任主力穿插任務的第十六軍,在第三十六師番號被取消後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在其後的戰鬥中也是知恥而後勇,表現最突出的。一路打下來沒有任何退縮,指揮嚴謹也不乏變通,也為十六軍長了次臉。

    他們首先面對的就是第六師團的殘部,對這些人他們毫不手軟。這些日本軍隊都欠下了中國人民的大筆血債,在華北地區為數不多的殲擊機部隊卻抵抗住了數量是他們二倍之多的日本航空兵,取得了戰場上空的制空權,俯衝轟炸機為地面提供了大量的有利支援。

    在建軍思想中就是強大的火力和加上嚴格的訓練和靈活的指揮來鑄就一直支強大的軍隊,當年德國教官為了培養我們部隊指揮官的指揮藝術,還特地按照國內習慣開設了音樂修養課。

    誰知道一開課就被學員們的表現氣得說不出話來,特地教他們學習優雅的鋼琴和小提琴,誰知道在彈貝多芬的交響曲的時候他們要不就是交頭接耳,要不直接打瞌睡,這對音樂視為第二生命的德國人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同時也從內心有些看不起這些不懂音樂的傢伙。

    當氣沖沖問他們為什麼不認真聽的時候,那些中國軍人說,不喜歡你們那些西洋玩意,教官氣極反笑說,你們不喜歡我們西洋的樂曲,那你們就用你們拿手的東方樂器來試試,每天上課你們要是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這門你們都別想及格,到時候畢不了業可不要怪我們。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德國教官就花了眼,各種莫名其妙的樂器堆滿了整個音樂教室,原來教官一發話,學員們就慌了,要是因為這畢不了業就丟大了,特別是他們這些中高級的軍官,他們連夜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樂器找人溫習了一晚上才拿到了這裡來的。

    班長一個個給德國教官介紹這些樂器,什麼二胡,蕭,笛子,古塤,甚至還有古箏,琴之類的東西,真不知道是怎麼搞來的,當這些人用這些樂器演奏了自己拿手的東西後,德國教官感動了,雖然他們演奏並不好,可是他們卻能將演奏的樂曲所要表達的感情流露出來,這個有著幾千年民族的古老國家並不是像外界想像中那樣一無是處的。

    德國教官看見有人甚至拿著樹葉吹起小曲,哭笑不得的問班長,「你們怎麼搞到這些東西的?」班長笑著說:「聽了您的話,我們連夜向黑龍江大學音樂系借來的,為了應付您的檢查還專門向她們討教了一番。」

    德國教官看了這些學員的說:「我們之所以設立這樣的音樂課程,是為了提高你們的藝術修養,在我們德國軍人看來,戰爭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除了良好的軍事素質和堅強的意志,每一位指揮官的戰爭表現都與他的想像力和藝術造諧密切相關的。

    在德國的軍校中都設有專門的藝術專修課,每一位未來的軍官都要接受良好的藝術教育,並掌握一二門樂器或聲樂技藝,我們認為只有最富於想像力的統帥,才能創造出傑出的作品。本來我想教導你們學習我們最拿手的鋼琴和小提琴的,現在看來完全不需要了,你們是一個有著自己文化的古老國度,有你們喜歡的音樂,我強迫你們學習這些是我的錯。我發覺我也喜歡上了這些東方神秘的音樂,希望大家以後多交流一下。」

    德國人耿直的性格贏得了大家的尊敬,他的話也深深的寫在了學員們的腦子裡,音樂也成了中高級軍官們必修課程,後來慢慢擴展到了低級軍官和士官,慢慢整個軍隊都形成了這樣的氛圍,在休息的時候,在歡慶的時候音樂都成為士兵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了。若干年後這些學院畢業的指揮官想出許多了天馬行空的大膽作戰計劃取得了令人難以致信的戰果,讓人刮目相看時候才發現他們作戰思想的源泉。

    就目前而言這些東西頂多是調節氣氛的,打仗基本上靠的還是那些軍官們在學校裡學習的系統知識和豐富的作戰經驗。面對包圍圈中的第八師團和第九師團來說,對面的中國軍隊可不是那麼好惹的,數次大規模的突圍均被擋了回來,部隊損失慘重。

    谷壽夫到達戰場上的時候,被眼前情況驚呆了,這個滿地傷兵,軍容不整,亂成一團的就是自己的老部隊,號稱日本第一的第六師團?路上已經得知第六師團的情況不妙,卻也沒有想到居然到達了如此境地,幸虧趕得即使,還有挽救的餘地。

    他帶著一起空降過來的指揮官走進師團指揮部,發現裡面空蕩蕩,只有一個少將和幾個佐官在研究目前的局勢,看他們樣子也是狼狽不堪。等谷壽夫到了指揮部,他們才反應過來軍部已經派遣老師團長回來指揮這支部隊了。

    谷壽夫一看那個少將,問到:「相本君,目前情況如何,你給大家介紹一下,還有解釋一下軍營怎麼搞成這樣?還像是一支帝國軍隊麼?就你們現在的樣子簡直連支那要飯的也不如!」

    「支那上次作戰中襲擊了指揮部,當時在指揮部的師團長和旅團長等高級官員全部陣亡,因為當時我在前線指揮進攻才倖免於難。指揮部被襲擊後,整個師團的配合就出現了問題,有的聯隊就地防守,有的聯隊開始向支那軍隊發起進攻。

    這讓支那軍隊鑽了空子,前後夾擊打退了我們的進攻的部隊,並集中力量向防守的部隊發起猛烈的衝擊,第八師團早已經被支那人牢牢阻擊在外面,和我們根本無法匯合。部隊再堅持傷亡只能更大,所以我們下令部隊開始撤退,一路上不停受到了支那空軍和小部隊的騷擾,造成傷病越來越多。

    如今我們已經差不多被支那人封鎖了起來,這些傷兵無法運送到後方去,軍隊也因為缺乏必要的醫藥品也無法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救護,我們野戰醫院已經裝滿了重傷員,為了防止感染,所以把這些輕傷員抬了出來。」

    「目前,可以作戰的人員是多少?彈藥還剩多少?」「整個部隊損失不是很大,死傷四千餘人,後在支那追擊下損失了一千五百人,部隊可以作戰的還有大約二萬人左右,但是連續的沒有補給的作戰讓部隊疲憊不堪,彈藥也在轉移和交戰中損失慘重,小規模戰鬥還可堅持一星期,如支那全力來攻,很可能連三天都不住了。」

    谷壽夫也沒有想到情況是如此嚴重,但是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指揮官,他清楚的明白作戰士氣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剛吃了敗仗,還很有可能被包圍,對將士們的士氣難免產生不良影響,當務之急是讓帝國士兵重新振作起來。

    他馬上命令將軍營的那些傷兵轉移到了軍營偏僻的地方,這些輕傷員雖然傷不重,可是在軍營重士兵來去看見他們的樣子士氣難免受到影響。谷壽夫告訴部下,國內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徵兵,源源不斷的援軍將很快到達這裡。現在唯一需要做的是養足精神,固守陣地,等待援軍到來。再裡應外合消滅這股支那軍隊。

    這些連谷壽夫自己也不相信的話,只是為了讓這些士兵們保持戰鬥力,為了激起他們的血性,谷壽夫特地下令,如果能堅持完這場戰鬥,全體官兵都可以晉陞一級,這個消息一傳開,那些野蠻的九州士兵都沸騰起來了,完全不顧現在處於什麼境地,也不想想如果這場戰鬥不是真的很難打,為什麼會開出如此豐厚的獎賞?即使打勝利了,又有幾個人可以剩下來領取這個獎賞!

    谷壽夫召開了他回到第六師團的一次軍事會議,他看了一眼底下的中低級軍官大多是自己熟悉的面孔,心裡有了點數。

    他首先讓和他一起從十八師團轉調過來的副官念了一下他總結的規律:「1931年,李成坤依靠一發流彈擊中帝國戰場上軍火庫,取得了局部火力優勢;1936年,他們進攻長春,首先轟炸是關東軍司令部和陸軍航空兵,希望可以降低帝國空中威脅,並想盡辦法破壞交通線和軍用倉庫,這些都讓帝國蒙受了不小損失。

    最讓他們自豪的是今年和蘇聯人的戰爭中,他們空中地面一起破壞蘇聯交通線的一系列傑作,讓嚴重依靠蘇聯內陸的運輸的遠東軍區為此蒙受的巨大損失足以決定那場戰鬥的戰局。而蘇聯人正是害怕他們的破壞,才沒能繼續增兵和他們交戰,反而不光彩的和他們議和。

    我們今天要說這些,不僅僅是想告訴大家李成坤作戰習慣,向大家展示這種作戰的好處,更重要的是讓大家明白,在以弱擊強的環境中,能擾亂敵人的運輸,破壞敵人的軍用物資,對戰鬥的結局也許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可以做到的事情,帝國皇軍沒有可能辦不到!我們就是要用他們最常用的方法擊敗他們,這樣我們第六師團的威名將傳遍世界!」

    出於對老師團長的敬畏,也是出於九州人彪悍好戰,會議後立刻制定了相關的計劃。通訊兵忙於聯繫其他部隊配合行動,看過谷壽夫發過來電報的人都被他瘋狂的主意所震驚,但也認可了在目前條件下進行這種作戰是十分有利的。也許這也是唯一的機會了,如果不能把握住這次機會,那麼以後戰鬥的主動權就不可能掌握在帝國軍隊的手中了。

    我把手上最高保密的電文給身邊的鄧演達看了看,他陷入了沉思,半天才說了句:「要不要我們給前線的郝永良打個招呼?提醒他們注意點,這要是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出簍子的!」

    「如果他們連這點危機都解決不了,那讓我怎麼放心讓他們獨當一面?能搞出這些情報是我們多年研究的心血,如果給他們提醒,讓日本人懷疑到這方面來,那麼我們這麼多年心血不都白費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這是我們的殺手鑭,見血就要封侯。他們也打了這麼多仗,也應該可以面對這種突發情況了。」

    ps:好像章節已經足夠了,可以每天放一章出來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