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飛虎 第一卷,長風起兮雲飛揚 第九十九章,神棍無敵
    小飛新書已上傳,《漢兵》,書號:1238432。|/\/\|兵者,國之利器也;漢家兒郎漢家兵,百戰不折冠群英!現代職業軍人穿越漢帝國,引領大6風雲。br注意,此神棍非彼之神兵利器也——未來大漢帝國第一神棍留。br///////br東漢中平五年初冬(公元188年11月),東漢青州刺史部,陳留郡內,陳留太守張邈正和準備開始討伐允州黃巾軍的曹操相對而談。br兩個人相對跪坐於太守府內的客廳裡,只見張邈聽完曹操的話後,臉上神色猶疑不決。原來,這陳留郡太守張邈曾是曹操在洛陽時交好的朋友,這次曹操來找他,卻是帶著程長風給他從何進那裡求來的征討詔書和任命他為允州軍曹從事的命令,來和張邈借兵來了。br曹操現在兵數不是很多,其實在參加完程長風對鮮卑的作戰,他一回到陳留後就一直在努力展軍備,因為夏侯淵那兩千騎兵在協助程長風作戰的過程中折損了大半,所以曹操回到汝南後,先用程長風給他的金錢,又補充了千餘名騎兵,這樣不久以後,終於恢復到了兩千騎兵的編制,等到程長風後來再次給曹操送來兩千匹駿馬後,曹操的騎兵就擴編到了四千人,又在原來的兩千步弓手基礎上,招募了鄰近鄉村的青年三千人。br因此,到了中平五年的初冬這個時候,曹操共有人馬九千人,其中騎兵四千,步弓手五千。br其中夏侯敦和夏侯淵各統帥兩千騎兵為前鋒,曹仁統帥軍步弓手三千人為中軍,曹洪統帥其餘兩千步弓手為後軍。br兵力雖然不多,但曹操卻十分滿足。br不要以為曹操一開始就是一個野心家,歷史上的曹操在擔任西園軍典軍校尉前的最大願望不過是——成為一名「征西將軍」!他的理想就是在自己死的時候,能在墓碑上刻上征西將軍之墓這樣的詞語就很滿足了。所以,可見所謂的野心根本是別人的想像,和外界環境轉變的影響。br而且,這九千人經過近一年的訓練,相互之間的配合已經十分賢淑,因為人少的原因,在指揮上更是十分靈活。br對於自己今日得到的這些,曹操可以說在內心深處非常感謝自己的兄弟程長風,雖然兩人並未結拜,但他今日的一切卻都是程長風無私送給他的。所以,他才對程長風如此信任。br不過,要用眼前這些兵去征討允州的黃巾,顯然不太現實。br但由於陳留現在十戶九空,實在沒有多少兵源可招,而且那個時候曹操只是以招募私兵的名義展實力,名不正言不順,也不可能招收太多,以免引起朝廷誤會。等到程長風給他求來任命書,再想現招收,不但一時間招不來那許多人,即使招來了,也沒有時間訓練啊?br允州的黃巾殘餘本來是張角死後,東漢王朝最大的一股反叛勢力,他的前身就是現在已經加入了飛虎軍的黑山軍,其鼎盛時號稱百萬。不過在張牛角戰死後,諸飛燕帶領大軍去了幽州,留在允州的多是些沒有跟隨諸飛燕離開的數股,合計五、六萬左右的殘餘。br雖然這些殘餘的實力根本無法和鄰近青州的近四十多萬黃巾軍參與相比有如九牛一毛,但也的確不是曹操現在的兵力能吞下的。br或者說,若說能剿滅他們,也許還存在這個可能,畢竟曹操這些兵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但想達到最初收服這些黃巾軍的目的,顯然不太現實。br說句不好聽的,曹操這點人馬都包圍不住那五、六萬黃巾殘餘,包圍不住的話,若對方一味逃竄,那他何日才能收服完畢?br所以,曹操今日才跑到了張邈這裡來借兵。張邈雖只是一郡之太守,但陳留是東漢的大郡,在全盛時期陳留郡有17萬多戶,86萬多人口,雖然經過黃巾之亂後人口銳減,但其郡內現有的軍兵數量卻是允州數一數二的,竟然有三萬步弓手之多。不要以為誰都有程長風那麼爆戶,按照陳留現在的人口賦稅計算,能養活起這三萬士兵已經是竭盡所能了。br「孟德,你想借多少兵馬?」張邈聞聽曹操來意後,就面帶為難之色,半天才「吭哧」出這一句話來。br「這個,最好能借我二萬步弓手吧。」曹操想了想,開口要求到。br「孟德,你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啊,一下子就要二萬,這等於要走我六成*人馬還多。不行、絕對不行。」張邈連連搖頭。br「為何不行,我現在可是朝廷任命的允州總管兵馬的軍曹從事,有權利對允州內兵馬進行調動。」曹操見張邈如此不顧當年情誼,如此決絕的拒絕,有些生氣道。br「唉,孟德,非是為兄不幫你,這樣大的兵馬調動,必須有允州刺史劉岱大人的手諭才行。」張邈皺眉道,把皮球踢給了劉岱。br「呃,去找允州刺史劉岱?我和他很熟麼?」曹操一聽洩了氣,心中暗想。br的確,雖然軍曹從事名義上為一州軍事之,但在東漢末年,實質上,一州的軍政大權還是掌握在刺史手上的。br「那遼叔兄(張邈的字),你到底能借我多少兵馬?」曹操無奈,只好退而求其次道。br「至多三千!」張邈伸出五個指頭道。br「湊個整數吧,五千!」曹操頭一次這樣和人講價,心裡十分不快。br「好吧,但軍糧須你自行籌措。」張邈咬咬牙道,卻說出這樣的話來。br「好!」曹操看了張邈一眼,心下有些淒然,再一次想到了那從未於自己計較過什麼得失,卻一直默默支持自己展的程長風,心中暗歎,「這張邈少時就與我交好,但待我卻不如長風萬一,不管長風出於什麼目的,只這份知遇之情,操這一輩子是報答不完了……」想到這,對程長風又加深了幾分情感,這卻是程長風所不曾預見到的。br其實曹操並不在乎張邈提出的讓自己籌集糧草,他心知肚明那是張邈希望他因為軍糧不夠,自己打退堂鼓,好少從他那裡借走些人馬。因為今年允州全境大旱,糧食幾盡絕收,各地都十分缺糧,而沒有軍糧,多借兵丁只能是空給自己增加負擔。想到這一點,曹操更加悲哀張邈竟然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如此敷衍自己這位曾經的兄弟。br「唉,看來亂世之中,人情都這麼淡薄,幸好長風想得周全!」曹操是絕對不會打退堂鼓的。br的確,程長風那是行事多周到的人,早就在來信要曹操盡快擴展自己勢力的同時,就隨信給曹操提供了足夠一萬人馬吃上半年的壓縮乾糧。而面對這些,曹操除了感激,還是感激,別無其他。br是日,曹操帶著從張邈處借來的五千士兵,與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劉曄,以及新投靠他的山陽人李典匯合。br這李典今年不過才一十六歲,是曹操新收的武將,正是青春少年,他性格崇尚儒雅,喜做學問,心胸開闊,因此深得曹操和其他眾將歡喜,曹操暫命他做了一名掌管後勤的壓糧官,等待有軍功後再行獎賞。br那借來的五千人暫時都歸了曹仁的中軍統帥,這樣,現在曹操手下共計一萬四千人馬,而他就將要依靠這一萬四千人開始他收服允州黃巾殘餘的第一步。br而此刻的曹操,已經在心中下了一個決心,那就是此次若收服黃巾成功,定要與程長風正式聯合在一起,而他,甘願在程長風手下為一軍團編製。br////////////br就在曹操準備與允州的黃巾殘餘大動干戈的同時,董卓給大太監張讓的回信也已經到了洛陽,不過這回信肯定是第一時間落到了劉備、太史慈和張合的手裡,因為這送信人早就換上了飛虎軍的人。br而程長風也早已經寫信告訴劉備如何處理洛陽之事:「三弟如我,故洛陽之事不必請示,當機立斷,有難我自出面。」br對於程長風這般信任,劉備自然不敢怠慢,一接到從董卓哪裡送來的信。立刻打開觀看。信中董卓對張讓的計劃表示出了很大的熱情,而董卓更是無恥的與漢靈帝一般尊稱張讓為阿父,還說什麼「只要卓來到洛陽,必定幫阿父剷除奸黨,恢復大漢盛世,到時候全心保護阿父安慰,以盡天倫!」br「呸,董賊無恥傚尤,我看他就是最大的奸黨!」張合那見過這般無恥的人,竟然要給宦官當兒子,還什麼盡天倫,靠,膝下承歡去吧。br「這等老賊,若落到我太史慈的手裡,一戟捅死,省得禍害人間!」太史慈也是十分生氣。br「呵呵,子義、俊義,你二人不必生氣,這董老賊信裡說就等張讓給他天子駕崩的信息了,由此可見,此人謀反篡逆之心昭然若揭,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他也歡騰不了多久了。」劉備雖然也是憤恨老賊無恥,卻依然十分冷靜,其實他心裡也把董卓這種行為罵了個夠。br「那劉大人的意思是?」張合問。br「嗯,我以為現在先要把張讓那給董卓的原信,已經董卓這封回信交到衛國侯那裡。」劉備道。br「程大人不是讓您自行決斷洛陽之事麼?」張合奇怪道。br「呵呵,可是你我這裡可有複製信箋,模仿人筆跡的高手?」劉備笑道。br「那大人準備何時去大將軍何進那裡告張讓何董卓?」太史慈問道。br「不急,再等一等,看前日來自我幽州的信箋上,說這幾日內余揚先生和文丑將軍就要趕到洛陽為天子診病,我們就再等一等,等他們來了再看看衛國侯有什麼指示,而且,現在這封信我要先給大哥飛鴿傳過去,好找人複製一封,送到張讓哪裡,省得他久不見回信,起了疑心。」劉備分析道。br「嗯,那劉大人就快把此信傳給大人吧。」兩員將領都覺得劉備心思細密,欽佩不已。br就在劉備把董卓給張讓的回信飛鴿傳往幽州的第二天,余揚和文丑等人也已趕到了洛陽。他們一路狂奔,沿途換了數次馬匹,幾乎不曾休息,終於在一周內就趕到了洛陽。br幾人相見,自是親熱非常,尤其是在這種爾虞我詐的惡劣環境下,每個人都體會到了這身邊的兄弟才是最值得相信、珍惜的,也是最值得依靠的。br「平之,你此次來洛陽,大哥囑咐你什麼話沒有。」盡敘了離別之情後,劉備問余揚。br「這個,到是沒有,只是叫我和文將軍一切聽劉大哥你的安排。」余揚想了想道。br「哦,大哥如此信任,備愧不敢當。」劉備感動道。br「誒呀,劉大哥,你這一點最不好,做什麼事情總是這般客氣,我都想好了,這次來洛陽,大事情當然要聽你的,小事情上,比如這次程大哥叫我去給皇帝老兒看病,我定要拐走些他金銀,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到時候劉大哥你可別攔我。」余揚興奮道,他終於又有機會實現自己那拐騙皇帝金銀的夢想了。br「呃……平之,這樣不好吧……」劉備在某些事情上很聰明,但怎麼說都是各仁人君子,那有餘揚這般花花腸子,無奈苦笑況且他曾聽程長風說過,余揚愛財如命,必有其原因,因為他的天性根本不是貪財之人,等他想說出自己夢想的那一日,我們再盡力幫他吧。br「劉大哥放心好拉,我是開玩笑的,這些事情上我余揚分的清楚,明日一早,就請劉大哥安排我進宮,我自當解救當今天子,等他病好後,再行我財之事。」余揚說完,笑了起來,露出他那口雪白的牙齒。br「余兄弟實在是我見過的最有趣的人。」太史慈笑著拍拍余揚的後背,他現在準備去召集飛虎軍在京城的人馬。明日劉備、余揚進宮,誰知道那太監張讓會不會下黑手哩。跟程長風和劉備混久了,這些飛虎軍的高級將領多少也都形成了,事先不怕麻煩萬事準備周全的性格。br「對了,大哥,你要怎樣帶我進宮給皇上看病?」余揚進過一次宮,那次還是跟隨程長風去赴宴,都盤查的十分嚴格,他自然知道皇宮不是隨便說進就進的,何況這次是事關皇帝生死的大事,說不定那大太監張讓或者何進要怎麼阻攔哩。br「這個,我這裡有一封信,你看你程大哥是怎麼說的吧。」劉備苦笑著拿出一封余揚來到前,程長風通過飛鴿傳書給他的信,信中詳細交代了劉備該如何領余揚進宮,並順利給漢靈帝看上病,而不被何進、張讓等人阻攔。br/////////////br為了能順利覲見病重的漢靈帝,而不被何進、十常侍所阻攔,劉備先帶余揚和太史慈(太史慈暫時充當二人保鏢,而張合、文丑兩人統帥軍隊在皇宮外接應,等到劉備、余揚進宮那日,就假裝是西園軍要巡城)去拜見了自己的老師盧植,這還是劉備回到洛陽後第一次來拜見盧植,一方面是因為他近期事務繁忙;另一方面,劉備也怕自己的出現給老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盧植一直是中立的代表,從不與任何勢力走的過近,這也是大家都公認他公正清明的主要原因。br劉備先向久別未見的老師請安陪罪,說明自己不曾前來的原因。盧植卻並未怪罪劉備,只是說:「十年後你將為我大漢肱骨之臣,而那時為師已去,所以,你當心懷天下,為師自心存於你,又何必在意這朝夕相聚。」盧植的話說完,劉備已經潸然淚下。br面對這個可親可敬的老人,太史慈更是莊重的給他行了一個軍禮。br幾人又談了些別的,劉備和盧植說了說程長風對董卓,以及何進、張讓爭權的擔憂,盧植聽了只是微笑不語。br「老師為何不就這些事情評論一、二?」劉備見盧植好像對這些事情沒什麼反應,有些奇怪道。br「有衛國侯和玄德你,還有我們那大漢的軍魂千軍侯趙雲,還有這些……」盧植一指太史慈和余揚,說道:「有這些年輕人為我大漢效力,我還擔心什麼呢?」盧植坦然的笑著,他為這個國家辛苦了一輩子,他也的確要休息休息了。br「嗯,學生定不負老師所望!」劉備當然知道盧植指的為大漢效力,並不是狹義上的為東漢王朝效力,因為盧植在當日贈予程長風的那句話中卻含蓄的指出了程長風的志向,他個人的意見也很明確,不會說出去,不會反對,因為他已經預見到了東漢王朝不可避免的衰敗、甚至滅亡,而他更從程長風、劉備、趙雲,還有這些充滿朝氣的年輕的生命身上,看到了未來一個更加強大的大漢民族的希望!br/////////////br在拜訪過盧植後,劉備又在盧植的陪伴下,帶著余揚、太史慈兩人拜訪了進了大將軍何進府。只要能說動何進,油他的全力配合,那麼進宮為皇帝看病的事情,就十有**可成了。但如果何進擔心醫出事情來,怕承擔麻煩,不同意看病,那麼事情就困難了。總不能打進皇宮去,硬搶出皇帝來給他看病吧?那樣皇帝早就被折騰死了。br所以,在拜訪何進之前,為了讓余揚起來更具有說服力,劉備特意按照程長風信裡的囑托,為余揚準備了一件青色長袍,袍上繡有道家的八卦圖案,頭帶紫金玉冠,手拿浮塵,同時,還叮囑余揚,不要總是掛著那種隨意的玩世不恭的笑臉,要嚴肅,這樣配上余揚憨厚的面貌,一個頗具仙風道骨的神棍醫生就誕生了。br「這位小先生是?」何進一見余揚,不明就裡,今天來的這四個人中,除了余揚他全見過,因此不等劉備開口就問余揚是做什麼的。br「大將軍有所不知,這位是我剛從龍虎山上請來的張天師的高徒。」劉備胡謅道。br「哦,原來是張天師高徒,有禮、有禮!」那龍虎山的張天師乃是西漢、東漢最有名的神棍,且頗位皇家和達官貴人所信任。加上靈帝也頗相信煉丹求藥,長生不老之說,因此,這龍虎山的高徒何進自然要高看上幾分。br「無量壽佛,小道法號天一(天下第一獸醫),見過大將軍。」余揚像模像樣的宣了聲道號。br「哦,道長不必客氣,卻不知道長所來何為啊?」何進越看余揚越身具仙氣,心下喜歡。br「哦,大將軍,天一道長是我請來給天子看病的。」劉備忙接道,而余揚則很配合的手撫拂塵,雙目微合,做出一副不屑於回答這樣弱問題的臭模樣。br「哦,天一道長還會金石之術?」何進奇道。br「正是,我在龍虎山之時,對醫道頗有研究,曾煉製了不少丹藥,皆效力不凡,今聞天子病重,特來救治。」余揚慢悠悠道。br「是啊,這個天一道長剛給老夫看過病哩,把老夫多年的頭疾都治好了。」盧植讚美道,他這話到不是假話,以為盧植為人小心謹慎,自然不會在不驗證余揚醫術的情況下就保舉余揚進宮,但他在心理上其實是極其相信程長風和劉備的,因此,他索性拿自己做實驗,叫余揚為他治療一下頭疾,他這幾日正因為漢靈帝的病重而頭疼不止。br余揚也的確醫術高明,銀針飛舞,幾下就幫盧植止住了痛,但他同時告訴盧植,他的頭疼是心理大於生理,乃是心理緊張所至,所以並無治本良藥,唯一方法就是少思少慮。br雖然沒有徹底根除盧植之病,但余揚卻是這麼多年來第一個瞬間止住了他的頭疼,並說出病因的醫生。因此,盧植對余揚也就相信的了十分,這才答應劉備帶著余揚等人來大將軍府邸,誆騙何進。br「哦,竟有如此神奇之事!」何進讚道,同時眼睛去瞟余揚身上背著的藥囊。br「大將軍,我這裡有一丸丹藥,吃了可以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看何進那神情,余揚那有不明白的道理,這是想求丸丹藥,卻又不好意思開口哩。br應該說,何進並不是一個多麼昏聵的人,他甚至對漢家也頗為忠心,而且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頗有些小聰明。然而畢竟小聰明抵不了大智慧,更不用說去治國平天下了。而且他是古代人,多少有些迷信這丹藥的功能,畢竟能通過吃丹藥長生,自古就被這些權勢階級所迷信,就連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能倖免,何況他何進,一市井出身的小民呢?在擁有以前一輩子不敢想像的權勢後,誰能捨得放棄呢?而且,目前的形勢的確不是何進這種才智可以應付的,再加上有盧植這個公認的實在人在一旁的添油加醋,他還有不上當之理。br何進如果知道事情真相,怕是要哀歎:這是組團來忽悠我啊!br////////////br在劉備的真情表白下,在盧植的極力推薦下,在余揚那顆強身健體、益壽延年大補金丹的收買下,何進終於答應第二就帶幾人進皇宮,為漢靈帝診斷、開藥。br//////////////br第二天,五更天的時候,劉備帶著「天一道長」余揚和化裝成了藥童的太史慈,三人先奔大將軍府邸,到了那裡,見盧植與何進早就等在了那裡,兩個人一見三人到齊,就一同向皇宮進。br「咦,這位是?」何進沒認出來化妝的太史慈。br「這個是天一道長的藥童,是個啞巴。」劉備解釋道。br「哦,可惜,這麼年輕。」此刻的太史慈面目被不知道余揚從哪裡弄來的藥草塗抹的黝黑,臉上還多了一顆大痦子,難怪何進認不出來,他本就只見國太史慈兩面,印象也是不深。br至於太史慈的武器什麼的,都放進了藥箱的暗層裡,反正有大將軍何進跟著,也沒有人敢搜他的身。br轉眼,幾人到了皇宮,這是余揚第二次進入這東漢王朝最高的權利、政治中心。第一次他是以程長風隨從的身份進來混吃混喝的;這一次,卻是以皇上未來的主治醫生、仙風道骨的天一道長,在望鄉侯劉備、大將軍何進、尚書盧植的前呼後擁下進來的,其心情可想而知。br「哈哈,我余揚也有今天。」余揚幸福的快要昏了過去。但突如其來的幸福總是不確定而短暫的,很快,這種幸福就被打斷……br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