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老朋,這小子多大了?!」永樂帝突然問起了王千軍的年齡,似乎有新的動作。
王千軍沒回答,道衍則在一旁淡淡地說道:「十六了虛歲,明年就十七了。」
「十六了,不小了,明年十七,可以行冠禮了。他是你的徒弟,你來主持。冠禮後,朕會任命他為錦衣衛百戶,御前行走。其他的,以後再說。」
永樂帝的意思很明瞭,王千軍要出仕了,等了這麼多年,王千軍等待的就是這一刻。不需要任何的隱藏,王千軍真誠地笑了出來,笑得很開心,趕緊大聲地再次說了一聲:「謝皇隆恩!」
看到王千軍高興的樣子,永樂帝與道衍都搖了搖頭,道衍更是說道:「還是個孩子。」
只是,他們都不明白,王千軍等這一天等了多久。這是王千軍來到這個世界後直接定下的目標,可這麼多年了,他一直在路途徘徊,沒有真正踏他想走的路。而這一天,終於是來到了,王千軍為什麼不能開心的笑?!
永樂帝離開了,接下去也就是等成年冠禮的那一天到來了。所謂的冠禮,就是這個時代男子成年的標誌,成年了,也就是大人了,也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這其中就包括入仕參與政治。
可是,事情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因為永樂帝剛走,道衍就對王千軍說道:「從今天開始,你盡量不要去東宮。當然,也該跟皇太孫好好告別一下。」
王千軍要入仕了,身份不再是一個小小的皇太孫侍讀了,那只是讀的夥伴,連個正式的官職都沒有。王千軍將成為錦衣衛百戶,並且擁有御前行走的權力。也就是說,王千軍將長時間待在永樂帝的身邊。那麼,王千軍就不應該繼續跟東宮太子有什麼關係。
「學生遵命。反正,東宮裡的那些文官都不喜歡弟子,只是與皇太孫之間,實在有點難分難捨,呵呵。」不能跟太子走太近,即便內心支持太子,也不有一點太子黨的影子存在,這可是為了保命。權力的天平從徐皇后死後就開始傾斜了,向漢王一黨傾斜。
「與皇太孫之間的關係,你自己也要把握好,如果真有那麼一天,無論皇如何寵愛皇太孫都沒用。還有就是,你知道為什麼文官們為什麼反對加印《永樂大典》這部文人的心血嗎?」道衍又將話題拉回了《永樂大典》這部來。
王千軍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最終說道:「學生感覺,文官們有些害怕,害怕這樣的驚世大典流傳到民間!可是,弟子還是有點不明白。」
再次拿起佛珠轉動的道衍嘴角一陣冷笑,回答道:「有教無類,是孔子的大德。儒生們也經常以次口號來教育學生。只是人性卻並非如此。讀人在害怕,害怕目不識丁的老農、苦力、婦人,如果這些人都學會讀識字,那他們該怎麼辦?除了讀,這些讀人其他的什麼都不會,所以他們並不希望這個世,會讀識字的人還是少一點好。而文官們,他們是從讀人進階而來,他們最害怕的就是後面的人趕他們,搶走他們的位置。天下的讀人很多,可官位卻很少,很多讀人一輩子都只能靠賣字教混口飯吃!如果讓《永樂大典》這樣的奇流入民間,那麼他們這些文官,有幾個不怕的。如果,讓那些文官知道,是你說服了皇,想出了加印《永樂大典》的辦法,我的好學生,你會引來很多人的嫉恨。呵呵。」
知識壟斷,這在封建社會是絕對存在的。文官們就是依靠著知識來輔助皇帝統治萬民。如果讓文官們知道後世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絕對會嚇壞很多人。只是,在後世,九年制義務教育也只是個開始而已,那只是後世知識的基礎。
面對道衍的恐嚇,王千軍笑了,笑得很大聲,笑得很狂妄。他最後冷冷地說道:「老師,如果讓那群人知道我內心的宏偉目標,我到底想做什麼?!那可不只有嫉恨那麼簡單。我真的很希望,希望看到一個全新的中華,一個重現百家爭鳴的時代。老師你可以說我瘋了,但這正是我要做的。因為,我不喜歡故步自封的現在。」
王千軍似乎真的是瘋了,可歷史的成功者,很多都是瘋子。道衍也不是什麼好人,他也是個瘋子,一個煽動別人造反,弄得天下大亂的妖僧,一個瘋子。所以道衍能夠理解王千軍!
「好,我的好弟子。你想做什麼,貧僧不會阻止你,但也不會幫你,只會在你摔倒的時候扶一把,然後看著你繼續走下去。貧僧真的很期待,期待你超越為師的那一天。可惜,那一天,為師似乎很難得到。就讓為師送你一句批言好了:社稷之棟樑,亂道之狂徒!」
道衍回自己的禪房休息了,一切看起來十分的不可思議,但卻真正的發生了。王千軍重來沒有懷疑過古人的智慧,因為高高站在權力山峰的人,沒一個是簡單的。如果山的人都是庸才,那麼這個皇朝也就到了覆滅之時。可王千軍所在的,正是大明盛世!
不過話說回來,封來封去,都是錦衣衛,還真有點難為永樂帝的。明朝的體制,可不是皇帝想封什麼官就封什麼官的,永樂帝也不行。文武官員,武將的提升要通過五軍都督府或者兵部;文官的提升,則要通過吏部。因為體制的問題,皇帝無法隨便亂封什麼官員,《皇明祖訓》也有記錄,要求後人賞罰分明。
結果,大明官員的提拔都是要靠資歷與功勳的,皇帝想隨便將一個庶人提拔成一品大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就連一個小小的縣令都很難。即便後世權傾朝野的魏忠賢,他也只能自稱自己是「九千歲」這個虛銜,而他的官職始終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從四品。
提拔文官,要過吏部。吏部是六部之首,文官們都盯著。如果有人被皇隨便提拔,吏部的官員就會聯合其他文官反彈。一群人熬資歷,熬功勞一步一步往升,哪裡有讓人一步登天的道理。五軍都督府那邊也是一樣,一群功勳都盯著。如果武將也可以隨便提拔,那功勳的從子們也要分一杯羹。
不過,錦衣衛就不一樣了,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錦衣衛指揮使不需要通過五軍都督府,也不需要通過兵部,他直接向皇帝負責,錦衣衛是皇帝的親兵。所以,皇帝有直接提拔錦衣衛的權力,當然了,很多被提拔來的人都只是領俸祿的虛銜,沒有一點實權。但至少是將一群沒有官職的草民一下提拔成官員了。
王千軍該去跟皇太孫說再見了,在政治投資這面,王千軍比誰都精明,因為他偷看了歷史。只是,人類的情感真的很複雜,跟皇太孫在一起,王千軍玩得很開心,皇太孫現在看起來,的確是一個很好玩的小弟弟。可這位小弟弟,日後是要繼承皇位的人。所以,還是要保持一些距離比較好、
這一日,王千軍再次來到了東宮,監視的文官有被小太監弄走了。看到王千軍到來,朱瞻基很是不滿地說道:「千軍,這些日子你都在做什麼?!很久沒來了,我問道衍師父,道衍師父也不說清楚!你不在,那些大臣實在是太討厭了,成天圍著我教這教那,我身邊一個小蟲子只是陪我玩了一會促織,就被抓去打了一陣板子,實在是太過分了!」
朱瞻基很氣憤,因為他連屬於自己的一點時間都沒有,被一群文官盯得死死的。王千軍多少可以理解,為什麼這位未來的宣宗皇帝為什麼要教太監讀,讓太監幫著他對抗文官集團了。大明的歷史,就是依靠皇帝與文官集團兩幫人互相拔河來維持的,皇帝依靠的是宦官,文官集團則依靠著天下讀人,依靠著輿論。
「練功,一直在練功,老師幫我找了一個武當山的師父,教我道家的功夫。我是武將的兒子,所以我也是武將,我將以武入仕,靠戰功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權勢。所以功夫一定要好,不然頭的腦袋可就是別人的了。好了,先不說這麼多,為了把它帶進來,我可沒少費功夫。還好我師兄了空跟東宮侍衛的關係不錯,這才省去了不少麻煩。」
王千軍拿出了身的竹筒,裡面裝的是他從集市買來的蛐蛐,現在正是斗蛐蛐最盛行的時候,這只蛐蛐可花了王千軍不少錢。還好有人報銷,道衍每月的俸祿都會拿出一小部分給王千軍用,有個把自己當兒子的老師就是好。看到蛐蛐,朱瞻基也是眼前一亮,馬就不生氣了,趕緊讓身邊唯一伺候的小宦官去把斗蛐蛐的工具拿來!
即便是次受了教訓,挨了一頓打,可一瘸一拐的小蟲子還是沒有一點遲疑地拿來了斗蛐蛐的工具,還有藏起來的蛐蛐。被東宮的官員警告、打板子算什麼!小主子開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