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文化名村,風景幽美,杏花紛飛,小橋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誘人。而且這裡的百姓民風淳樸,好客多禮,是遊玩踏青的佳地。」魯肅一邊行走一邊為孫燦等人介紹杏花村的土地風情。
走著走著,一股濃郁的酒香飄來。
孫燦深深的吸了口氣,道:「好香的酒味。」他並不好酒,但聞到這濃郁酒香,也不由垂涎三尺。
突然,魯肅吟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好詩!」孫燦、郭嘉忍不住出聲讚揚。
蔡琰的眼中也閃過一絲異彩,看魯肅的眼神多了一絲敬慕。
郭嘉歎道:「想不到子敬,竟然有此文采,實在令人汗顏。只是聽起來幾分淒涼。」
魯肅面上一紅,說道:「這詩乃神人所創,魯肅只不過是隨口念出而已。」
「神人?」孫燦皺著眉頭,他向來不信鬼神之說,但此話說自魯肅之口,也不由半信半疑。
「這位公子,你可別不信。來,我帶你去看看我們杏花村的出酒神井。」一個非常樸實的老漢對孫燦熱情的說道。
那老漢叫趙項,不過村中的人都喜歡叫他趙老頭,他本想整理整理杏花林,路過孫燦身旁時,聽見孫燦語氣中並不信有「神人」一事,就自告奮勇的帶孫燦去找出酒神井。
來到村子內部,酒香味越發的香淳。好酒的許褚一個勁的吞著口水,魂早就飛到路旁的酒館去了。
孫燦笑道:「仲康,要不你先去酒館裡呆著,我們隨後便來。」
許褚強忍著酒隱,搖頭堅決道:「不行,許褚要保護主……公子,決不離開。」他的語氣相當的堅決。
孫燦拍了拍許褚的肩膀,沒有說話。
這一切都被魯肅看在了眼裡。
不一會兒,趙老頭就帶孫燦來到一處古井外,那古井和尋常井沒有什麼兩樣。他費力打起一桶水,挽了一瓢遞給了孫燦。得意的笑道:「你喝喝。」
孫燦接過瓢,井水清澈透明,瓢裡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他喝了一小口,一股清涼的感覺侵入肺腑,全身就像三伏天,進入了冰室一般,身上無處不感到舒坦,口中也充滿了甘甜的香味。
「好舒服」半天,孫燦才冒出這麼一句。
趙老頭「咯咯」的笑道:「怎麼樣,這井是否可稱『出酒神井』。」
孫燦歎服道:「此井之水,甘甜潤口。確實可以和酒比美。『出酒神井』確實名副其實。」
眾人也依次嘗了一點,人人都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趙老頭拉著孫燦道:「來,老夫來公子去見見神人。」
說著,不等孫燦作出回應,就拉著他向裡面走去。
孫燦無奈的看了魯肅一眼,心道:「子敬說的不錯,這村的人是夠熱情的,都熱情過了頭了。」
魯肅暗自一笑,明白孫燦的感覺,當年他第一次來時,也是因為懷疑「神人」是否存在,被人強拉著喝井水,拜神人,此刻孫燦正走著他當年的老路。
來到村尾,一座高大的廟堂出現在孫燦的眼前,檀香四溢,老遠就聞的到,看來香火非常的旺盛。
走進廟堂,一座九尺高的泥像屹立在廟堂中間,泥像前的大鼎鍾裡插滿了燒盡香棍,大致算來竟有上千之多。
不過,孫燦有些怪異,覺得泥像非常的眼熟,就向自己親人一般。
趙老頭先從一旁的燭台上取過一注清香,誠心的拜了三拜,這才對孫燦說道:「這位就是神人了,大概二十年前。我們生活很艱苦,常常有上頓,沒下頓。清明的那一天,來了一個衣著破爛的中年人。一入村,得知這裡是杏花村後,他就念了一首詩,因為就是先前那位公子念的詩。
後來,他就暈了過去,被已故的王大娘救了。王大娘是個好人,家裡本來就窮,還將剩餘的一些糧食給他吃。他病好後,對王大娘萬分感激就在村裡住了下來。為村裡的人看病,他從來不收診金,只要送些食物,或者米糧就可,實在沒有的,他也不強求。不久,王大娘就死了。
那人安葬了王大娘後,又住了一年。有一天,他突然拿出一個釀酒的方法,告訴我們,只要按照他給的方法,就一定能讓杏花村富裕起來。並且還給酒取了個名字叫汾酒。
第二天,就沒有人見過他。而我們村裡的人,卻因為那人流下的釀酒方法,漸漸的富裕了起來。
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那人不是神,但是,他改變了我們一村人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在我們的中心,他和神沒有什麼兩樣。」
孫燦聽後,也不由對這個「神人」起了敬重之情,點香拜了三拜,才向外邊走去。臨走前,又望了一眼泥像,暗道:「這泥像怎麼和我第一次見到亞父時的的模樣有些相似?」
酒館裡,孫燦等人終於可以坐下好好的品嚐著杏花村的獨門特產汾酒。
汾酒確實不賴,其清澈透明,醇香秀雅,甘潤挺爽,諸味諧調。喝後回味悠長,即清而不淡,濃而不釅,餘味爽淨的清香風格而獨樹一幟。
即便孫燦在宮廷裡喝的美酒,也有所不及。
眾人說說笑笑,直到深夜才散。
當夜,孫燦不知為何,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合上衣服,向店家要了一壺酒,自飲自酌,向杏花林中走去。
夜涼如水,獨自一人走在這淺粉色、粉色,還有紅色的花叢中,聞著撲鼻的花香,靜靜的享受著夜晚的寧靜,也別有一番趣味。
不知不絕來到一處小溪,聽著「嘩嘩」的流水聲,怡然自得的喝著。
「大人,一人獨飲,不覺得悶嗎?」魯肅不知道何事出現在了孫燦的身後。
孫燦淡淡的笑了笑道:「現在不是有你來了嗎?」
「前面不遠,有一處涼亭。不如我們去那裡談?」魯肅提議。
兩人一起走向涼亭,各自就坐。
孫燦和魯肅對飲幾杯。
孫燦神色嚴肅道:「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奸臣竊命,主上蒙塵。燦不才,願憑手中利劍,掃平亂世,一統大漢,再現漢武雄風,素聞子敬才華蓋世,不知有何良謀教我?」
魯肅既然已和孫燦到此,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問道:「何為利劍?」
孫燦答道:「百姓為身,將士為鋒,良臣為柄的王道之劍。」
魯肅雙眼一亮,說道:「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計。而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荊楚與淮南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可成大事。劉表名為『八俊』處事卻非賢者所為。為迫大人退兵,竟以大人父母要挾,可謂大不智也。若事情傳出,劉表名聲大挫。定可令其軍心不穩,世族離心,年餘之內,荊州可奪。」
孫燦點了點頭,他父母被要挾一事,他雖沒說,但郭嘉、周瑜都以猜到,魯肅猜中也不希奇。
魯肅繼續說道:「徐州劉備,雖有仁德之風,卻無爭天下之力。關羽、張燕皆是虎熊之將,但又怎敵大人麾下高順、趙雲、徐晃、張飛之勇略。何況,劉備麾下謀士不全。孫乾、糜竺、簡雍之輩,乃白面書生,尋章摘句之小儒。怎能於大人麾下濟世之才——劉子靜,王佐之才——荀文若以及善於軍略的鬼才——郭奉孝相比乎?
何況徐州被曹操所屠,人口劇減數十萬餘。劉備怎能和大人爭風。只要大人出兵,劉備一戰可定。屆時大人作擁荊、徐二州,在兼淮南沃地,遍可稱霸南方,窺視中原。
袁紹一統北方之勢,以成定局。到時,他揮兵南下,曹操勢必起全軍抵擋。等到曹操、袁紹兩敗俱傷之時。大人可在襲擊兗、豫二州,一統中原。
袁紹與曹操對戰,勢必疲憊不堪。而大人雄師各個都養精蓄銳,士氣高昂,戰可勝之。袁紹不仁,領地百姓並不歸心。只要擊破袁紹,就可平定北方。屆時大人幾乎手握大漢所有疆土。關中、蜀中這跳樑小丑,何足道哉!」
魯肅說的吐沫橫飛,將當今大勢,一一點名。雖然當中孫燦有些不認同,但是不能不說魯肅的戰略十分的出色。
孫燦拜服道:「先生大才,願求先生入燦麾下。助燦完成心中宿願。」
魯肅在這幾日的相處,應該充分的瞭解了孫燦的為人,也不猶豫,拜道:「大人若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今日魯肅的戰略,被日後稱之為「亭中策」。雖經過了許許多多不可預料的變化,但孫燦軍依舊依照魯肅的戰略走上了一統天下的道路。
魯肅也因此這個戰略,使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軍事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