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王者 第四部 諸侯討董 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
    卻說,華雄斬了俞涉、潘鳳二將,心中甚是暢快,什麼十九路諸侯,個個都是無能之輩,自己還沒有用出七成實力,就殺的他們心驚膽寒,無人再敢出戰。

    見對方營寨久久不見動勁,心中更是料定對方已無能戰之將,高興之餘,便喝道:「關東十九烏龜,快快伸出龜頭,讓你華爺爺斬之。」

    「汰,小賊休得猖狂,待我許褚擒之。」奉命掣馬來戰的許褚聽的華雄狂言,立時大怒,拍馬來戰。

    一計馬飛到了華雄跟前,兩員虎將就殺到了一處,二馬盤旋,雙刀並砍,殺的個難捨難分,天昏地暗。大戰三十回合,竟是未分勝負。

    許褚勃然大怒,暗討:「吾以答應主公,必擒此賊,若不能擒,安有顏面回見。」想著,頓時虎喝連連,加緊進招,一時之間刀招迅猛無比,直打得華雄只有招架之功,卻無還手之力!

    許褚本就長得一身橫肉,奇醜無比,此刻一怒,頓時有如地獄裡頭的黑金剛,煞氣凜然。

    華雄見許褚如此本領,亦不覺心寒膽顫。知道再戰下去,自己必然有敗無勝。然只要自己受了重創,那汜水關定然不保,當即撤馬而退,不敢再戰。

    許褚見其敗退,很不情願,突然翻身下馬,揀起一塊石頭就向華雄丟去,喝道:「賊子,看我飛石。」

    許褚膂力過人,昔日就以百發百中的飛石絕技,打的入侵許家塢的賊寇頭破血流,名動一時!,此刻,奮力投出,飛石頓時就如離弦之箭,飛向華雄後心。

    華雄聞見破空之聲,立刻回身阻擋。飛石擊在華雄刀上,華雄頓感手臂發麻,破空聲又至。原來,許褚共投了五塊飛石。

    許褚的飛石絕技別運匠心,竟是以一盯一手法打出,顧名思義,飛石由同一點射向華雄。從正面看來,似是只有一枚,其實是多枚齊發!

    華雄撥轉馬頭,用刀磕飛了第二枚飛石,第三枚飛石又至,華雄再勉力用刀一封,虎口已被震裂,說時遲,那時快,第四枚飛石又到了,華雄此時已無力用刀封堵,一個蹬裡藏身,險險避過了第四枚飛石,華雄剛剛翻身回馬坐好,最後的第五枚飛石也到了,華雄盡力側了側身,避過心房要害,卻被飛石打中肩頭,再也坐不住馬上摔下馬來!

    許褚催馬上前用刀逼住華雄,將之生擒。

    軍帳中,孫燦見許褚久久未回,心中很是著急。

    上首袁術冷笑道:「華雄驍勇,子羽麾下的那員大將久久未歸,恐已凶多極少了吧?」

    孫燦默然不語,心中煩憂更盛。

    袁術冷眼看著孫燦樂呵呵的想道:「若許褚被斬,我看你孫燦臉往哪擱。」

    突然,營門外金鼓大作,號角長鳴,震天動地,好像山崩地裂一般,那鼓敲的震心,孫燦有些坐不住,心憂許褚安危,後悔說出生擒之語,起身出帳,打算去探了究竟。

    剛一起身,就聽營帳外,馬鼓鸞鈴之聲「蹭蹭」響起,許褚高挺著胸膛,圓瞪著二目,後邊士卒押著華雄,大步走進軍帳。對孫燦拜道:「主公,褚幸不辱命,華雄在此。」

    孫燦大喜道:「仲康無恙,燦心安矣。」

    堂上袁紹大喝:「華雄小兒,汝斬我兩員大將,損我軍威,死不足惜。來人,將華雄拿下,推去轅門斬首祭旗。」

    「且慢!」孫燦制止道:「華雄驍勇,斬之可惜,不如收為己用,定能長我軍聲勢。」

    「我軍將士有五十萬之眾(號稱的),豈會因區區華雄一人,助長我軍氣焰耶?還是推去轅門祭旗的好,如此不但可以大快人心,還可以為俞涉、潘鳳兩位將軍報仇。」袁紹有些強詞奪理,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不想看到華雄這員虎將再加入孫燦的麾下,助長孫燦的聲威。加強他的軍力。

    如果華雄要是願意加入他的麾下,相信他一定會舉雙手歡呼。

    孫燦冷道:「袁本初,燦敬汝,才尊稱汝一聲『盟主』,以求上下一心,全力討董。而非佔著盟主之位,因私而非公。若將華雄推去祭旗,可以挽回俞涉、潘鳳兩位將軍的性命,燦可以考慮將華雄交於你。但此刻,華雄僅是一個受奸人蒙蔽的人才,所謂『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華雄有大才,用之可為國之棟樑,為何要殺。況且,其是燦之俘虜,怎樣決定,不須盟主大人示下。」

    袁紹氣得臉色發青,怒道:「你……」

    曹操立刻截住話道:「盟主息怒,切勿為此小事傷了和氣。」

    袁紹冷哼一聲,不在答話。

    孫燦不理會袁紹,對華雄道:「華將軍是明白是非之人,董卓暴虐,人神公憤。比之商湯殷受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商太師聞仲智勇雙全由在姜子牙之上,可聞仲之名卻遠無姜子牙暇耳。其中原由正是姜子牙乃正義之師,而聞仲卻逆天而行。

    大丈夫處事自當恩怨分明,以求名垂青史。可將軍在萬惡董卓之麾下效力,即便功勞再大,也難逃天下有志之士的幽幽之口,落得聲名狼藉,遭後世百姓之唾罵?前車之鑒,還望將軍三思,棄暗投明,才為明智之舉。」

    華雄默然不語,良久他看著孫燦道:「孫大人是否忘記,不久前,雄在洛陽長街打傷大人一事乎?」

    孫燦立刻笑道:「燦絕非小氣之人,那時你我各為其主,即便殺了燦,我也不能怪罪於將軍。何況,那以是過去的事,此刻再提,毫無意義。」

    華雄心服了,開始孫燦保他時,心志就有些動搖,後聽孫燦說的道理,又見他如此大度,讓他徹底的服了,歎道:「大人大量,華雄心悅誠服,願投大人麾下,效犬馬之勞。若主公不棄,雄願取汜水關,以為晉見之禮,贈於主公。」

    「不可,切勿放虎歸山,留下大患,萬一華雄一去不回,那該如何是好。」袁紹急忙勸阻孫燦,讓他別貿然聽信華雄的片面之言。

    孫燦笑對道:「盟主放心,吾信華將軍不會負我。若其一去不回,燦甘願受所有處罰。」

    華雄定睛看了孫燦一眼,道:「主公安心,雄去去就回。」

    不過一個時辰,華雄就領著親信斬殺了趙岑,獻上了汜水關。

    同盟軍直逼虎牢關而去。

    卻說,李肅逃回洛陽,告之董卓。董卓急聚李儒、呂布等人商議。李儒道:「今失了上將華雄,賊勢浩大。袁紹為盟主,袁紹叔父袁隗,現為太傅;倘或裡應外合,深為不便,可先除之。請丞相親領大軍,分撥剿捕。」

    董卓聽其言,喚李催、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先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

    然後起兵三十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這關離洛陽五十里。軍馬到關,董卓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紮住大寨。自己在關上屯住。

    一場大戰正撲面而來。

    孫燦軍營。

    孫燦正和劉華、許褚巡視軍寨,只從取了汜水關後,同盟軍盟主袁紹就決定分兵兩路,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等八路諸侯為先鋒隊,先行趕往虎牢關迎敵。他和其餘十路諸侯,緊跟其後救應。

    雖然孫燦有些擔憂,那八路諸侯對付不了呂布,但袁紹命令以下,他也不好過於反對。

    孫燦憂心問道:「亞父,你說同盟軍還可以撐到幾時?」

    劉華微微一笑,有些詫異的問道:「燦兒何出此言?」

    「燦也不知!」孫燦歎道:「但燦有一種感覺,覺得除曹操、孫堅外,其餘全是不堪一擊的烏河之眾,沒有幾個有實力能於敵一戰。」

    劉華笑道:「有心即可,是否能成事,還需要看天意。若天亡大漢,則強求無用。若不亡大漢,即便叛賊再強也是無用。」

    孫燦低頭沉思,不知不覺,眾人走到了馬廄,一匹匹優良的戰馬正在悠閒的吃著馬草。

    「主公,那馬如此傷勢,為何還能如此神駿?」許褚身為虎將,對戰馬有一種偏愛,來到了馬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被諸多良馬吸引,突然他發現馬群中,有一匹馬極其雄壯,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更另他驚奇的是此馬全身上下只有一些短短的棕毛,有的地方更是連棕毛也沒有。實在讓他感到奇怪,忍不住出聲詢問。

    孫燦見許褚說的正是赤兔,忍不住歎息道:「此乃馬中之王,赤兔是也,可惜跟錯人。」說著,孫燦就將呂布的所作所為說了一遍。

    許褚怒罵道:「好一個無恥的小人。」

    孫燦繼續道:「吾帶它來此,就是為了尋找一個可以發揮它馬中之王的人,可惜未有人適合。」

    許褚突然道:「主公,若是不棄,將它交於褚如何?褚保證會好好待它的。」

    孫燦一愣,點頭道:「好吧,不過此馬性烈,救活後,除我之外,無人能上其馬背,即便翼德也曾被它摔下。可惜,我不如爾等武勇,不然定會騎它馳騁於疆場之上。」

    許褚走到赤兔之前,輕扶著馬頸輕聲道:「赤兔啊,赤兔。你跟錯了主人,才有今日之狼狽。可我卻識得了明主,主公與褚數未蒙面,卻將身家性命交於褚。褚自知百死不能報其恩德,早已準備為其流盡身上的每滴血液。有了你,不但可以告戒褚,隨時為主公盡忠,在主公危難時,還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救援,保其無恙。」

    說著,就飛身躍上馬背,說來也怪赤兔不但未曾將許褚翻於馬下,還馱著他在馬廄裡馳騁了起來。

    正在這時,流星探馬來報:「稟報大人,我軍先頭部隊遭遇呂布襲擊,河內名將方悅被呂布五合斬死。

    八路聯軍齊上,卻被呂布五千人馬殺退了三十餘里。」

    「怎麼可能?」孫燦大驚,要知道八路聯軍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十萬被五千人馬殺的大敗,這數據何等的驚人。

    劉華道:「呂布精於騎戰,指揮騎軍衝殺,在萬軍從中可如入無人之境,與其硬碰,確實非明智之舉動。」

    正慮間,傳來了袁紹出兵的將令,孫燦立刻號召全軍起寨前往前線。

    趕至前線,還未歇息,就聽呂布搦戰。

    八路諸侯接著袁紹大軍,述說呂布之勇。曹操道:「既然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九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袁紹引十九路諸侯齊出,呂布依舊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神采飛揚,只不過跨下的嘶風赤兔已經換成了一匹普通的良馬,但是依然威風懍懍。

    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人看了全都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

    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武安國武藝不凡,力大招精,竟與呂布戰至二十餘合,才堪堪要敗。武安國略一失神。被呂布一戟打於馬下,呂布正待催馬近前結束武安國性命時,嗖的一箭,響聲未歇,又聽「噹」的一聲,長箭射中呂布戟尖,救了武安國一命。

    呂布見有人射偏了他的戟,甚至令他的虎口微感酸麻!不由既驚且怒,環目而四顧,並未發覺射箭之人。此時,武安國已逃回了營陣。

    袁紹依稀覺得箭枝是從他後方射出,回望道:「適才是誰不顧軍令,擅自射箭?」

    一個白袍小兵上前說道:「正是在下。」

    袁紹見對方只是一個馬弓手,溫怒道:「汝是何人?」

    白袍小兵答道:「在下姓趙,名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

    袁紹道:「汝為何放箭?」

    趙雲說道:「雲見我軍將領要遇害,不忍見他死於呂布戟下,忍不住出手相助。」

    袁紹見趙雲竟然反駁他的話,怒喝道:「汝一小小馬弓手,竟如此猖狂。未得吩咐就是擅自放箭,此乃違背軍令之罪。來人,將其拿下,斬首示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