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水起(小說520) 平行世界外傳:水脈如潮 聖旨駕到
    說罷,劉指揮使便探手將方纔一直捏在手裡的一疊照片遞到我手裡,低聲說道:「孝陵失竊!」

    「什麼!」

    我大吃一驚,手腕一抖,幾乎把照片掉下。孝陵向來由孝陵衛重兵把守,裡外三層,尋常人哪能進去。莫非監守自盜?難怪孝陵衛清一色地被錦衣衛替換掉了。我抬起頭,打量劉指揮使身邊的孝陵衛指揮使趙大人,其原本黑漆漆的面龐居然發白,嘴唇紫灰,額頭豆大的汗珠沉沉而下,顫慄不已。孝陵失竊,瀆職甚大,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我向劉指揮使拱手致意,便翻開了照片,入目第一眼,乃是安置太祖聖軀的萬年水晶棺。當年有內侍問及太祖百年後事,太祖哈哈大笑:「昔武曌敢立無字碑,任由後人評價。朕堂堂大好男兒,豈能連一婦人都不如?傳令,待朕駕崩了,不修陵,不立碑,火化後遺骨運抵故土,撒於如畫江山中!」

    可惜後人終不如太祖願,及太祖駕崩,廢帝即位,後者極為崇拜太祖,乃在英靈台之前修建陵墓,終於釀成今日太祖聖軀被擾之禍。而及廢帝遭廢黜,今太上皇即位,亦不敢動孝陵分毫。每年除了皇上,僅有少數有功之臣可瞻仰太祖遺容,至於如我之流五品小官,只能看看監視器拍攝的照片了。

    看罷照片,我緩緩抬起頭,那劉指揮使急忙問道:「朱千戶,你出身江湖,可有何發現?」

    我說道:「依屬下之所見,盜墓賊乃是南派盜道高手!」

    劉指揮使饒有興趣,其乃是功勳之後出身,不像我一般來自民間,靠積累戰功陞官,所以不太瞭解江湖情況,因笑問:「這盜墓的蟊賊,居然也是分南北兩派的?」

    「正是!據屬下所知,我朝江湖中分南『點心』北『旺通』兩大派!南點心傳自西洋,最為講究技術,縱然盜走墓中寶貝,也不傷墳墓一毫,正合西洋布列他尼亞語apieceofcake(小菜一碟)之意。而cake在西洋布列他尼亞語中意思為點心,是以江湖人稱點心派。至於旺通派,為盜走墓中陪葬品無所不及,什麼風鑽、炸藥,統統會上的,破壞性極大,卻又好風雅,自詡為旺通,意思是發大財。屬下見照片中作案手段精細,定是南點心所做,至於是何人,屬下也不知情了。還得再去詢問其他高人。敢問指揮使大人,不知太祖孝陵中,失竊了什麼?」

    劉指揮使臉色一沉,喝道:「此事你我不必知曉,記得盡快破案,抓捕蟊賊才是我們的職責。」

    我一聽,就知道涉及了某些皇家的隱私,若是讓一些小人打報告參上一本,對我絕對不利。劉指揮使惜惜愛才,急忙阻止我。

    這時突聽外面一個又高又尖、閹割過公雞一樣的聲部叫道:「聖旨到!」

    兩排十二個身穿朱紅袍子,手持黃金色八一式步槍的羽林衛急急走來,朝兩邊分開,從中間緩緩步出一個宦官服飾的矮個子太監,攤開手裡的一道黃布,上書聖旨二字,陰陽怪氣地背起來:「聖旨到,孝陵衛指揮使趙,錦衣衛指揮使劉接旨!」

    須知,為防止前明滿清兩朝宦官作亂的情形再度出現,本朝嚴厲規定,宦官不得識字。是以有時太監代皇上外出宣旨,都是事先找人念出來,硬生生地背熟,也難為這些當太監的了。

    至劉指揮使以下,所有人都半膝跪下。依太祖舊例,武人身著武袍,可半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孝陵衛指揮使趙,玩忽職守,竟使太祖孝陵遭竊,罪當誅九族!但念其守陵十八載辛苦,僅斬其一人,妻子父母,流放寧古塔!錦衣衛指揮使劉,朕令你三日之內,必須捉拿住盜墓惡賊,死活不論。各地官民,緊密配合。否則以謀逆論處!欽此!國朝四十年四月三十。」

    「吾皇萬歲!」

    眾人站了起來,分別有兩個指揮使接了聖旨。那孝陵衛的趙指揮使明知即將斬首,居然臉色好了很多。須知,看守不力可是誅九族,現在至少能夠保住家人性命了。

    太祖早年云:「昔黃宗羲曰,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又傳亞美利加國首任大統制華盛頓,其人功勳極大,本可榮登大寶,然其甘心急流勇退,使得天下歸天下人。彼大酋能行虞舜禪讓之舉,朕豈能不如一百多年的蠻夷?從今以後,皇帝輪流做。有敢違誓言者,天下共擊之!」須知太上年老,廢黜廢帝之後,過了幾年也退位。之後由德宗皇帝接位。德宗皇帝為人慈心仁厚,廢除太祖年間一系列苛政,又為遭太祖所誅之功臣恢復名譽地位,無論民間廟堂,都頗得人心。今年四月,德宗皇帝龍駕歸天,今上才接位。哪知方接位不久,就出了孝陵被盜的大事,今上哪能不震怒。不過還是按下火氣,只砍了趙指揮使一個人的腦袋。

    那羽林衛出列二人,扯下趙指揮使的朝服烏紗,拖將下去。那太監又說道:「劉指揮使,聖上又有口諭,令我協助指揮使大人一同破案!」

    這文不行,武不能的沒種傢伙,還能做什麼,恐怕就是監視我們。但太監在皇上身邊,縱然裝作是偶然失言說上幾句壞話,對我們也是大大不妙,是以不能得罪。

    「無妨!」劉指揮使身材高大,對著那太監彎腰問道:「敢問公公姓名?」

    那矮小的太監尖笑道:「賤名不足掛齒,本公姓郭。」

    「原來是郭公公!」劉指揮使哈哈大笑,「我們已經掌握了關鍵性的證據,賊人是跑不了的。待末將介紹一下,這位是末將麾下的朱千戶!」

    「朱千戶!」

    太監拱手,既然它行禮了,我總不能失禮。

    「郭公公!」

    劉指揮使說道:「末將會坐鎮京師,指揮破案。至於朱千戶,他會執行一項重要的任務,我們雖然得到了關鍵的證據,但是一時還無法分辨其中的細微差別。所以朱千戶將會前往天津拜訪一位大儒,請他講解,郭公公就陪著朱千戶前去,大功是少不了的!」

    我暗罵劉指揮使老奸巨滑,輕輕地就把閹人推給了老子對付。太監不知輕緩重急,高興地連忙點頭。

    我在劉指揮使手下任職多年,臉色不好哪能不被看出,那劉指揮使拍拍我的肩膀笑道:「朱千戶,你可知為何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你?無他,我們這些做武人的,大字不識幾個,最怕和搞學問的打交道。而他們又一身臭脾氣,難以接近。聽說你的老婆王玟琳乃是翰林院大博士,連這種大學問家都能搞到手,想必厲害的緊。所以此次任務非你莫屬,不成功,就成仁!」

    原來如此!

    註釋:

    錦衣衛官階和對比現代類似官職:指揮使(師長)、指揮同知(副師長)、指揮僉事(參謀)、千戶(團長)、百戶(連長)總旗(排長)、小旗(班長)、校尉(上等兵)、番子(列兵)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