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 海嘯 絕處逢生 第45章 搏戰北角(1)
    的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即便循規蹈矩,也只夫;有的人,一出生就受到了上帝的偏愛,不但身體健壯,思維也十分敏捷,但這種人數量不多,且需萬分小心成為「天妒英才」的範例。

    現年三十六歲的埃裡希爾特夫少校便是這樣一個擁有超模身材的美男子,他雖然和德國海軍現任的總司令雷德爾元帥同名,實際上卻沒有任何的官方背景。能夠以區區三十三歲的年紀擔任一支護航艦隊指揮官,出色的能力和卓越的戰功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少年老成的霍爾特夫少校並不知道,他本會在1940年挪威戰役的納爾維克之殤中陣亡,而且那一戰,德國海軍慘痛的損失掉了最精銳的一批驅逐艦,而這一切都因為一個穿越者的到來發生了改變!

    不過,戰爭當中處處艱險,如今指揮他的護航艦隊行駛在挪威西北部近海,亦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就在15個小時之前,一支英國巡洋艦分隊在韋斯特峽灣口對一支德國護航船隊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他這支護航艦隊雖然擁有三艘戰艦,可戰鬥力卻未必比前者強上多少!

    「難道在北方,整個冬天都像這樣不停的下雪嗎?」

    平靜的抱怨,其實代表了許多德軍官兵的心聲,零下二十度的低溫中,海軍少校倔強的挺直了脊背,而他高大地身姿亦充分展現出了德意志海軍制式服裝的英武氣質。

    「哈,你們南方人還是不瞭解北方的事情!在柯尼斯堡,冬天只有一半的時間在下雪,只是不下雪地時候,天氣也是非常寒冷的。在戶外幾乎什麼也幹不了,但……天氣再冷,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旁邊的中尉軍官,個子雖然沒辦法和自己的長官相比,卻有著一張非常標緻的英俊面孔,日耳曼人特有地深邃面孔,一雙湛藍色的雙眸,上唇特意留著的鬍鬚平添了幾分男性特有地味道。從他的話語中,不難判斷出其東普魯士出身——由於地處漁業資源相對豐富的波羅的海沿岸,許多人從來就是靠海為生地,而對水性的熟悉也使得他們成為帝國海軍優先徵募的對象。

    並排而站的第三位軍官,不論身材還是樣貌都沒什麼特別之處,三十出頭的年紀在德國海軍千餘名尉官中間亦接近於平均值,但他的笑容,似乎一點也沒有受到嚴寒地影響,依然是那樣的溫暖和燦爛。

    「這裡加入海軍之前,我地姐姐問我,為什麼不願意參加陸軍呢?我說,姐姐,你知道我從小就喜歡大海,它溫暖、寬懷而又神秘,雖然有時候也會發發脾氣,但依然是一位優秀的母親!後來,我才知道,母親也會有非常冰冷地一面!是不是我們做錯什麼事情,讓她如此生氣,啊?哈哈!」

    對於同僚地調侃。來自柯尼斯堡地英俊小伙子笑著說:「不。倫克。沒有什麼會讓自己地母親真正生氣。她本來就是這樣子地。

    如果你從小在海邊長大地話。就會瞭解這一切——大海孕育了生命。也在不斷完成自然地交替。可怕地摧毀。有時只是優勝劣汰地過程!」

    霍爾特夫少校以他那粗翁地嗓音說:「不錯。我相信日耳曼民族是這個世界最優秀地人種。而那些低劣地猶太人和斯拉夫人就應該遭到淘汰。而我們眼下正是在努力完成歷史賦予地使命!」

    「我一直以為。軍人地使命只是保衛國家!」樣貌英俊地軍官對於「使命」這個字眼似乎並無好感。畢竟在德國。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同阿道夫

    原本十分和諧地氣氛。隨著不同思想觀點地出現而悄然變了味道。就算第三位軍官標誌性地微笑。似乎也變成了空洞麻木地表情——很顯然。這已經不是他們頭一次因為這個話題而陷入尷尬境地了。

    在這位於納爾維克以北約300公里地海面上。風沒有停。雪也依然頑固地下著。「笛特爾-羅德爾」。一艘為紀念S66號魚雷艇指揮官而命名地驅逐艦。正以1節地航速朝著巴倫支海航行。

    「拖累」整個船隊航速的,並不是這艘驅逐艦缺乏穩定的動力系統,而是那由貨輪略加改裝的運兵船——按照原來的計劃,這支船隊連同所運載的2500山地步兵、1500海軍戰鬥步兵以及大量武器裝備,都應該在半個月前抵達瓦爾德港,但隨著暴風雪的降臨,這些船隻連同人員裝備被迫進入挪威的特洛姆瑟港避風,而就在它們進入港口後幾個小時,龐大的北方艦隊主力也因為同樣的

    入港灣,這確實讓官兵們興奮了好一陣子。不久之爾皮茨」號等幾艘大型戰艦並沒有等到暴風雪減弱便悄然離開,而剩下的小型艦艇和貨船,不得熬到海況大為好轉方才重新啟程。

    就在這時,艦上的航海官走過來報告說:「船隊已經抵達北角,按照目前的航速,再有8、9個小時應該就能到瓦爾德港了!」

    霍爾特夫少校悻悻的說道:「這樣的天氣,俄國飛機應該沒辦法出動吧!」

    半個多月之前,由輕巡洋艦「科隆」號護送的運兵船隊便是在北角附近海域遭到蘇軍轟炸機的襲擊,損失雖然不大,卻也給德國人提了個醒:在北方,蘇軍在制空權方面還是佔有優勢的。

    現今,「科隆」號已經徹底擱淺在莫托夫斯基灣畔,考慮到北方艦隊的所有主力艦都集中在巴倫支海域,而英國艦隊又能夠對挪威近海的航線構成威脅,德國海軍轉而採用小編隊航行的方式運送兵員裝備,而從之前發生在韋斯特峽灣口的戰鬥來看,這確實能夠減小航運中的損失——假若遭到襲擊的是一支由十幾二十艘艦船組成的德國船隊,就算有四五艘驅逐艦甚至一艘輕巡洋艦擔當護航,恐怕也難以敵過三艘英國巡洋艦的攻擊!

    就在埃裡希霍爾特夫少校和他的軍官們以為自己的船隊將要無驚無險的駛過北角時,艦上的瞭望哨突然發來警報:船隊後方望見艦船的煙柱!

    使用燃油鍋爐的戰艦,航行時排出的煙已經比燃煤鍋爐時代減小了許多,但如果是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因為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的顆粒要比平時增加許多,這在寒冷的氣候下尤為明顯!

    軍官們自是大為驚訝,他們匆匆審視海圖並進行計算後發現,就算先前在韋斯特峽灣口襲擊本方船隊的英國巡洋艦隊以30節的航速持續追擊,在這個時候抵達北角海域也是一件非常勉強的事情——更何況,考慮到燃料的加速消耗、設備的加速磨損以及司爐人員的工作強度,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就讓艦隊以最高航速跑上一天一夜,那絕非明智的做法!

    然而,戰爭之所以令人狂熱,就是因為它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近乎無限的挑戰性。英國巡洋艦可能以高於30節的航速持續航行,不期而至的亦有可能是另一批艦艇——英國的、俄國的甚至美國的,一切皆有可能!

    霍爾特夫少校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全體警戒的命令,在如今的歐洲海域,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艇數量和總噸位仍遠遠超過德國海軍,加上如今的海上形勢,在這裡遭遇英國艦艇的幾率要大大勝過其他可能。

    不過出於謹慎的考慮,他沒有打破無線電靜默向基地發報,而是準備等確認來船身份後再行判斷,但對方的驚人航速,迫使他在十分鐘後改變了主意:

    「快向指揮部發報,通報我們現在的位置,我們遭遇兩艘敵艦,初步估計為巡洋艦,懇請北方艦隊速派艇支援!發信號,命令『隆斯特』號帶著運輸船隻進入峽灣躲避,T-111跟我們一同迎敵!」

    這時候,高速駛來的英國巡洋艦也以隆隆炮聲作為警告,一響緊接著一響,在空寂的海面上,在白雪皚皚的峽灣中,在灰濛濛的天空裡,長久的迴盪著。

    「隆斯特」是一艘裝備有兩門150毫米艦炮和若干防空炮的武裝貨輪,火炮的級別並不等同於戰鬥力的檔次,民船的構造壓根經不起兇猛的炮火考驗,也就是說,在這支德國船隊中,真正具備水面戰鬥力的只是指揮艦「笛特爾-羅德爾」號——一艘1936年型驅逐艦,以及T——11——一艘1935年型大型魚雷艇,它們的艦齡雖然已經算得上比較新的,但除非以巧妙的戰術應對,否則加起來也很難和一艘巡洋艦抗衡!

    在炮聲的催促下,5運輸船在唯一一艘武裝貨輪的帶領下迅速轉向朝著南面的峽灣駛去,那是蜿蜒狹長的拉克塞峽灣,裡面雖然沒有優良的天然港口,兩岸卻分佈著不少村鎮,而且和挪威的其他沿海地區一樣,這裡也駐紮著德軍衛戍部隊——據統計,即便在蘇德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整個挪威也駐紮著近50軍,且不論這些兵員素質如何,若能夠將相當一部分調往東線,對於戰局還是能夠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然而元首始終擔心盟軍會進攻挪威從而切斷德國的鐵礦石運輸線,這一判斷也多為後世的軍事學家們所詬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