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嚴謹體現在他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戰爭外在成功將批餘名山地步兵和海軍戰鬥步兵運送運輸船、駁船、汽艇和拖網漁船組成的德國登陸船隊,正如它們來時那樣非常有秩序的陸續離開莫托夫斯基灣向挪威東北部最大的不凍港瓦爾德駛去。在那裡,尚有6C00多戰鬥人員和大批陸戰裝備等待運送,然而由於登陸行動提前進行,德軍準備的船隻遠遠達不到計劃數量,因而只能由這支成份複雜的船隊來完成。
摩爾曼斯克和瓦爾德的海上距離僅有180公里,也即是不足1C0海里,這對於現代化的驅逐艦而言只是三個小時的航程,但大多數民用船隻的航速顯然無法相比。對於一艘普通的運輸船而言,單獨行駛時的最高航速也許可以超過15節,那意味著12個小時才能在摩爾曼斯克和瓦爾德之間跑上一個來回,而且這還不包括裝卸人員物資的時間,而一艘使用燃煤鍋爐、滿載貨物後航速僅有1的船隻,要完成這樣往返航程則需要幾乎一天的時間。
基於這樣的情況,德國北方艦隊指揮官馮芬肯施泰因元帥和他的助手們將手中的登陸船隻分為四隊:航速超過15節的編入高速梯隊,這部分共有9艘隸屬於德國海軍的運輸船、3改裝的德國郵船和4挪威汽艇;航速在12到15節之間的,編入快速梯隊,這部分船隻僅有7艘,多是排水量在C0上下的德國海軍運輸船;航速在9到12節的,編入中速梯隊,它們是這支龐大船隊的中堅力量,且大都是從德國運送油料、彈藥而來的;航速低於9節的被編入慢速梯隊,這些船隻主要是臨時從挪威人手中徵調的,以駁船、拖網漁船為主,數量不多、噸位較小,但每艘船一次亦能運送1到3個整裝步兵排。
儘管在時間方面做出了盡可能妥善地安排,但在四個梯隊陸續撤離後,已經在莫托夫斯基灣東岸登陸地德軍部隊,必須等上至少15個小時才能得到後續部隊的增援。實際上,由於冬季的北極地區處於晝短夜長的階段,剛剛在俄國海岸線上站穩腳跟地德軍步兵,很快就面臨著寒夜和敵軍反擊的雙重挑戰。
「唉,北方的天氣真是糟透了,真希望這樣地戰爭早點結束!我開始懷念弗倫斯堡的天氣了,那裡的雪都是美的!」
巡洋艦敦實地艦橋裡上,一個恨不得將自己整個人都縮進厚大衣的德國海軍上尉雙手捧著裝有熱咖啡的杯子,一邊看著幾乎已經被冰雪封蓋的甲板,一邊如空閨怨婦般不停的抱怨著。
「丹麥佬不是不怕冷麼?」一旁喝著半冷不熱咖啡的德國海軍上尉,用一種並無惡意地腔調說道。由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早期受丹麥統治,因而直到現在,還有些德國人戲稱來自那裡的同胞為「丹麥佬」,但事實上他們中地大多數都是傳統的日耳曼人,而且由於從小就在海邊長大,他們比生活在內陸地德國人更加傾向於加入海軍。
被戲稱為「丹麥佬」的德國上尉,身材略顯瘦小,但嘴皮子地功夫顯得十分厲害:「迪爾泰因上尉先生,您這麼說就有所偏頗了。就像在沙漠地帶生活的人最怕熱,其實生活在寒帶的人也是非常怕冷的,更何況是這極北之地!不過,也許您這樣身體健壯的人並不覺得這樣的天氣有多麼冷,一會兒就勞您代我到炮位上去巡視一番咯?」
身材相對高大的那名上尉聽了夥伴的話倒是一點也不生氣,他咯咯咯的笑了起來,「哈!這樣的鬼天氣,你覺得我們的炮還能正常使用嗎?假如這時候一艘俄國戰艦突然出現在這片海面,我們恐怕要和他們來一場風帆戰艦時代的接舷戰了!刺刀對刺刀,棍棒對棍棒,你說誰贏?」
「不管誰贏。這種事情生在20紀地年代都是一個可怕地災難。蠻力將勝過文明。紳士反而要被痞子痛打一頓。這完全不符合人類歷史展地趨勢!」說話地人來自艙門那邊。人們轉頭一看。那是一位年紀約莫有四十好幾、穿著德國海軍中校制服地軍官。他便是輕巡洋艦「科隆」號地第5艦長馬蒂亞斯奧爾諾。一個喜歡乾淨整潔以致於近乎有些潔癖地人。就出生地而論。奧爾諾也是一個來自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丹麥佬」。他並不忌諱別人這樣稱呼自己。但他很不喜歡自己地戰艦被任何不雅地東西污染。若是擱在往常。他一定會讓官兵們動手把艦上厚厚地積雪和冰稜除去。但無奈現在海面上仍風雪交加。一名負責地指揮官
會讓自己地士兵為了某些非要立即執行地任務而如此
「艦長!」
「艦長!」
在這樣地內部場合。兩名海軍上尉並不需要放下手中地咖啡來敬標準地軍禮。兩人依然雙手端著杯子。只是以一個立正地姿勢表示對上司地尊敬。
奧爾諾中校朝他們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風浪顛簸得可真厲害。睡都睡不安穩!」
上尉們顯然頗有同感,滿載時才8200:的柯尼斯堡級,抗風浪能力也只是和一般的萬噸貨輪相當。
按照設計師們的初衷,這應當是一級適合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快速機動的多用途戰艦巡邏、護航、偵察、防空樣樣精通,至於遠距離的海上行動尤其是深入環境惡劣的海區,則應該交給至少是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別的大型戰艦來執行。
放眼眺望了白茫茫一片的海面後,中校不慌不忙的問道:「他們沒有新的指示吧!」
所謂的「他們」,便是指「科隆」號這次的「服務對像」德國海軍建造的第二艘主力航母「彼得施特拉賽」號,那艘滿載排水量超過3萬噸的大型航空母艦如今正在「科隆」號和另外兩艘Z級驅逐艦的保護下航行在瓦爾德東北方、距離莫托夫斯基灣約160里的偏遠海域,如此安排既是為了避免這艘寶貴的航空母艦停泊於瓦爾德期間遭到敵方海空力量的襲擊,亦是為了隨時準備好接應以「提爾皮茨」號為的戰鬥艦隊。
小個子上尉從一旁拿起硬封夾的記錄本,邊看邊說道:「除了13點0和15點20的正常轉向命令,沒有其他指示!我們現在仍然在海面上轉圈!」
由艦艇組成的海上小編隊所進行的轉圈活動,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技術含量,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原地待命的同時保持一定的機動能力。
中校艦長沒有什麼表示,而是接著詢問說:號油艙的情況怎麼樣?」
「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高個子的上尉回答說:「我已經安排損管部門每隔半個小時檢查一次,以確保緊急處理後的破損口不出現影響戰艦航行的情況!」
奧爾諾中校又點了點頭,若不是該死的蘇軍轟炸機和同樣該死的暴風雪,這個時候他和他的巡洋艦應該回到更加溫暖的挪威南部海區了,等那時要是司令部沒有特別的指令,他還想到卑爾根休息兩天,用旺熱的爐火把身上的寒氣驅走,再好好洗上一個熱水澡在因為一個油艙破損而失去上百噸燃料、如此低溫下船艙內又必須保持暖氣供應的情況下,艦上已經不再提供超過度的熱水,以致於軍官們想要喝熱咖啡的話,還得用自帶的小煤油爐子進行加熱!
說話之間,在前丹麥土地上出生長大的海軍上尉已經開始重新加熱放置在指揮室一角的咖啡壺,在這個時代相當常見的煤油爐被調到了最大的火,但那金屬質地的咖啡壺嘴上看不到一丁點兒熱氣,而掛在牆壁上的溫度計,在艦上已經開了暖氣的情況下,依然準確的指向零上一度!
就在這時,掛在一旁艙壁上的艦內通訊電話響了,高個子的上尉一步過去接起電話,隻言片語的功夫,他的臉色刷的變了,然後轉向艦長奧爾諾:「艦長,損管部門報告說號油艙臨時接位置出現漏水!」
按照技術軍官的評估,水線位置受損的「科隆」號原本已經不適合執行作戰任務,返回設施完備的港口進行修復是對它最負責任的做法,而德國海軍司令部和北方艦隊司令部最初的意見也是如此,不過在因為暴風雪而被迫從返航途中回到瓦爾德後,這艘輕巡洋艦的整條命運線就生了改變德國北方艦隊主力突然抵達,臨時維修後已經能夠正常航行的「科隆」號也被分配了為「彼得特拉塞」號護航這樣一個新任務。
「立即處理,確保艦艇安全!」艦長奧爾諾不但追求衛生上的整潔,說起話來也毫不拖泥帶水。
高個子上尉放下咖啡杯便匆匆走出艙室,不過,那個已經放空的油艙情況恐怕要比軍官們預料的更加糟糕,洶湧的海浪加上艦艇本身的行駛狀態都增加了臨時搶修的難為了確保這艘巡洋艦不至於因為一處破口而招致更大的損失,奧爾諾決定臨時停車「彼得特拉塞」號不可能一同在原地停留,在通過燈光信號交流之後,它帶著另外兩艘Z級驅逐艦繼續在附近繞圈,而「科隆」號則當在完成修復後追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