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 第六章 中華一統 第六節 血戰西太平洋 (上)
    我軍西南亞的行動震懾了台軍上層和他們的後台,鼓舞了我國軍民的士氣。在國際和港、台觀摩員雲集的海豐縣的外海展開的聯合軍演更是展示我軍兩棲突擊力量的大舞台。在整個演習期間,中央電視台精心組織了實況轉播、實地採訪,並邀請著名的軍事評論員講解和評述。解放軍報還特辟「09軍演網站」,通過國內網和全球網全天候地實況播報演習的消息。還一反常態,相當詳細地介紹了參加演習的各款武器的性能,更驚人的是對求購的國家幾乎是「敞開」供應,在國際軍界刮起了一陣旋風,還引起各國軍火商的緊張。評論指出中國軍方肯定有了更先進的秘密武器才可能如此大方的.

    這簡直像過「國防節」,成了最有效的全民動員。一時間大陸的每個男青年幾乎都成了「軍事家」,對每件報道的新式武器都要品頭論足一番,不過對它們的優異性能都極為陶醉。至於攻佔台灣的策略,除了「絕對能剷除台獨」這一點能統一以外,那就分歧極大,速勝派、長期消耗派、中等速度派,爭得不亦樂乎。女青年也會根據各種情況,有的是根據自己的主見,有的則是根據自己男朋友的觀點,有的甚至是根據爭論雙方的吸引力來加入某一派。網絡上的官方和民間的討論板更是熱鬧非凡,爭論極為激烈,幾派意見鬧得不亦樂乎。各派都要根據演習中「蘭軍」和「紅軍」的戰術來為自己找根據。最倒霉的是這期間播放港台片的電視台根本就沒有觀眾,廣告商幾乎要撤銷一切廣告了。還是電視台的導演絕,通過插播最精彩的演習實況以拉攏電視觀眾,才算略為平息廣告商的不滿。不過在扭扭捏捏的港台片中插播炮火連天的軍演場景也實在是不倫不類了。大批青年男女乾脆湧向各地的人武部報名參軍,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由北京晚報、新民晚報和羊城晚報組建的「明華報業集團」一年前獲准使用33頻道開播了「明華新聞」電視台,那是一個24小時連續播報新聞的電視台,出人意外地這次一炮打響,在台海衝突結束後被譽為中國的。他們不光是播報軍演的實況,而且神通廣大地聘請了高等軍校的教授、退役的將領、軍事研究所的研究員、博士等參加講解、評論,還組織了大批的外軍資料播放作比較。一時間該台大受國內外觀眾的追捧。下面是「明華新聞」台播放的幾個場景.

    場景一3月2日下午我國防部宣佈「天山」號航母群前往甘島基地會同「遼寧」號航母群組成第五特遣艦隊,以應付印度洋海域的複雜局面。「明華新聞」立即播報了該集群在南海航道疾進的雄姿,只見一架架蘇-33和殲-H從滑躍甲板上躍升到海空的壯麗景象,當然著降的景象同樣驚險。以往國內的軍事迷只能在電視新聞和喋片中看看美軍艦載機和航母的鏡頭,現在能看到自己的「大型」航母(不少軍事迷不同意官方的分類,認為僅比「尼米茲」級短22米,比號稱「中型」航母的「戴高樂」級的甲板要長上怎麼能與「戴高樂」號擠在同一級呢)在大洋上疾駛的場面當然興奮啦,更妙的是還有專家講解呢。擔任講解的是國防科技大學的羅德海教授.

    主持人我們的「天山」號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嗎?.

    羅德海教授(以下簡稱教授)不能這麼說,儘管兩者的艦體基本相同。「庫」艦是常規動力的,而「天山」艦是核動力的。裝備也不同,「庫」艦有大量的重型反艦導彈,而「天山」艦沒有,艦載機則增加到48架殲-H,戰時可載0架。更大的不同是「天山」艦裝備了「天羅盾」-L輕型的區域防空系統,請看它桅頂上的四面體相控陣雷達的天線.

    主持人噢,太厲害了。不過為什麼要把它與「戴高樂」號同列為中型呢?.

    教授「天山」艦一次可升空2架戰機,與「戴高樂」艦以2部彈射器彈射2架差不多,而尼米茲級則一次可彈射4架。更重要的是尼米茲級可以在回收戰機的同時一次彈射2架戰機,而「天山」艦不能。「戴高樂」艦儘管有斜角甲板和彈射器,而且在海試後還拉回船廠把甲板加長了4.4米,但是也不能同時起降戰機.

    主持人從畫面上看航母上在頻繁起降戰機,難道是發現敵情了嗎?.

    教授我們知道按照美國海軍航空兵訓練條例,只要天氣條件和航空母艦本身條件許可,每個飛行員每天至少在航母上完成一個架次的飛行訓練。這對飛機的壽命甚至飛行員的生命都是嚴峻的考驗。艦載機的壽命比陸基戰機的壽命短得多,例如艦載E-2的壽命只有台灣陸基E-2T的一半。而艦載機的起降失敗是有相當比例的,其後果卻相當可怕。為了保持和提升飛行員的水平,必須進行持續不斷的訓練。要培訓出一批卓越的艦載機飛行員,其難度遠遠超過建造航母本身。但是沒有卓越的飛行員航空母艦隻不過是一堆廢鐵。我軍也只能遵循這條規律辦事.

    主持人哦,您看YJ-7H的起飛,真是壯觀。羅教授,據說俄國都想購買這款艦載預警機,前蘇聯時代不是研製過一款艦載預警機嗎?.

    教授前蘇聯研製的安-7艦載預警機大型圓形雷達天線罩架在前掠的垂尾頂上,相當別緻。雷達搜索距離對戰鬥機達200公里,可同時跟蹤20個目標,留空時間4.5-5小時。在原型機尾部裝了一台發動機,在滑躍甲板上起飛時需要它來增加推力。可是後來安-7並未被用在「庫茲涅佐夫」號上,烏克蘭現在將安-7作為岸基預警機在推銷。這說明安-7作為艦載機是不成功的,俄國也無意為了單獨的一艘航母研製艦載預警機,那是極為化錢的事。美軍的E-2「鷹眼」依靠蒸汽彈射器升空,以二台大功率渦軸螺旋槳推進器可以巡航小時.

    YJ-7H以Y-7-200型客機為載機是很有見地的,機艙為增壓艙,預警指揮人員是必須長時間工作的。電動螺旋槳使它的巡航時間長達8小時。本來尾部裝一台起飛時助推的噴氣機會增加重量、和機件的複雜性,可是我軍的獨門秘器電動風扇噴氣機和「電磁推力矢量」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以去掉預警機特有的複雜的尾翼系統。二者得以平衡。更重要的是它的雷達是相控陣雷達,比「鷹眼」的旋轉天線雷達要先進些。它可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從滑躍甲板上升空的艦載預警機啊。當然有不少國家想引進.

    主持人「天山」號航母上似乎沒有直升機,據說護衛艦隊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也拆除了直升機機庫,那麼航母群的反潛直升機數量似乎太少了.

    教授「安徽」號、「遼寧」號和「祈連山」號三個航母群都有航母艦,而且「廣州」號兩棲指揮艦也有通長甲板可以搭載大量的艦載直升機,所以護衛的戰艦都取消機庫,增加了「天羅盾」系統的垂直發射單元。「天山」號航母群沒有航母艦,但是請看,航母群中間的那艘大型戰艦,那是從俄國引進的伊凡羅格夫級兩棲船塢登陸艦,滿排300噸,原來可搭載4架卡-27、個營陸戰隊、40輛坦克及2艘氣墊登陸艇。我國在改建時,裝上燃氣蒸汽聯合發電機組和全電推進系統提高了速度,裝備了大量的通訊/指揮設備,可以作為艦隊的旗艦。而且擴大了有效艙容,機庫可以裝架電動的Z-H了.

    護衛艦隊的核心是引進後改建的「光榮」號巡洋艦,它不僅裝甲厚重、防空火力強大,還裝備了大量的通訊指揮設備,他搭載了2架反潛直升機。艦隊中還有一些東方級和海衛級沒有撤除機庫,它們搭載了足夠的反潛直升機.

    不過最具有創新的是那幾架SH-,你看它們的外形多麼奇特.

    主持人噢,它的螺旋槳怎麼浸在海水裡啦,這還能飛嗎?.

    教授水上飛機採用下單翼,是俄國人首創的。不過別-03是一架輕型水上飛機,而我們的水轟-最大起飛總重近73噸呢。別-03的渦軸發動機當然不能著水,只能的機身中部再生出一雙小翅膀來安裝發動機。我們的電動螺旋槳是不怕著水的,只是起飛時不能用它,要由高高在上的尾部的那台DS-發動機將它推離水面。DS-還帶有電磁TV功能,所以尾翼都取消了。它們的反潛效能比反潛直升機要高得多.

    主持人我還想問一句呢,TV就是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吧。可是俄國的蘇-35、S-37、美國的F-22採用了帶TV的發動機,為什麼還都插著4片大大的尾翼呢?.

    教授那是機械裝置驅動的TV,只能左右或上下轉向5度,用於增加機動性的。戰機在大迎角機動時機身會擾動迎面氣流影響尾翼的效能,只能加大尾翼面積並盡量前移。這又增加了飛機的阻力。而電磁TV可以控制噴射氣流在Y軸30度的任意方向轉向更大的角度,響應速度還大大地高於機械裝置,這就可以去掉尾翼了。….

    大陸的觀眾自然聽得津津樂道,可是台灣軍方心中是什麼味道呢?.

    場景2當「天山」號航母群南下後不久,在演習現場就開始了聯合軍演。出乎人們想像的是實施登陸的一方為蘭軍,進行反登陸作戰的一方為紅軍。國際評論家指出這是大陸為驗證其登陸能力所作的設定。首先登場的當然是蘭軍的空軍來爭奪海峽上空的制空權,此時又給了台軍上層一個「驚喜」。蘭軍出動了4架F-、架幻影2000-9,以及架「超級美洲虎」與「祈連山」號航母升空的架「海鷂」,甚至還有遠在舟山群島的「賀蘭山」號航母和「六盤山」號航母升空的「海鷂」組成了攻擊機群.

    講解員指出這些F-都是帶先進任務計算機系統(M)的/D「Blo0」型,掛載的都是極為正宗的IM-20、IM-9X型導彈、麻雀導彈等空戰武器和GM-88「哈姆」反輻射導彈;幻影機都是2000-9型,掛載的是米卡、「魔術2」空空導彈。場面煞是壯觀。不過下面的對話更驚人,負責評論和講解的是戰略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張建國,是退役的空軍少將.

    主持人張老師,現在的戰機都是電腦控制的,我軍駕駛這些戰機安全嗎?.

    張如果沒有準備的話當然是危險的事。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軍得到了一批西方的非常先進的能垂直起降的超音速戰機,還得到了原廠技術人員的一些,可是不久它們就啟動不了啦。我軍的電腦和航空專家歷盡艱辛破譯了其綜控電腦的秘密,真是驚人,原來系統內不但有定時關機的陷阱,而且只要向該機發射一串密碼電波,就能讓它失控墜毀。可以想見,如果我軍飛行員貿然駕駛它出擊,會有什麼下場。我軍把去掉此類陷阱的控制軟件移植到了國產的電腦中,給這些戰機換了腦,外表看來戰機沒有任何變化。我軍飛行員駕駛它們出擊,敵軍的飛行員以為掌握了必殺的絕技,結果中招了,敗得很慘.

    我想軍方研究人員已經掌握了這些F-、幻影機的秘密。台灣軍方應法國的要求對美軍都保守幻影2000-9以及米卡中程空空導彈的秘密呢。不過這些對我軍已經不存在秘密了。法國達索公司與成飛公司合作改進了該機的供配電和空調系統,改裝了我國獨有的鎂鈉合金的起落架,獲得了減重300多公斤的效果,也改變了火控雷達的參數。未經我國允許達索公司不得將改裝成果用於第三方。改裝後這些幻影比台軍的要先進不少。我軍還可以仔細地拍攝這些戰機在各種速度、各種狀態下的紅外圖像,這對改進防空導彈或空空導彈的紅外焦平面尋標器的意義,我想每一個軍事愛好者都能想見的吧.

    接下來的殲-7Z、殲-8M、殲-0M、殲-的攔截和格鬥場面當然也相當精彩。我軍「海鷂」的飛行員以爐火純青的飛行絕技令國內外觀摩員大開眼界,殲-0飛出的「尾沖」、「普加喬夫轉法輪」更是令台灣人瞠目結舌。只是超視距空戰的演習是無法目視的,只能到觀摩室內觀看大屏幕的演示。屏幕上雙方的戰機在地面雷達、預警機和機載雷達的幫助下發起了超視距的導彈攻擊,道道紅線、蘭線代表雙方導彈的軌跡。作為外行的觀眾自然還得靠專家來指點迷津.

    主持人張老師,有些網上評論認為幻影2000對我軍的殲-在超視距空戰方面似乎有不少優勢呢,您怎麼看?.

    張據分析,所謂的優勢主要是,首先殲-的RS比幻影機大,幻影機自然可以先敵發現;其次幻影機發射米卡導彈只要一個按鈕,還可以發射後不管;而R77導彈的發射程序非常複雜要先後按動8個按鈕,才能發射,而且火控雷達必須持續為R77照射目標,直到R77進入主動段。只是這些信息都是昨日的黃花了。如果說是單打獨鬥,幻影機的雷達也許能先發現殲-,但是只要幻影的機載雷達一開機,就會被我軍新型的雷達告警機「天眼通」在更遠的距離發現,「天眼通」已經具有一些EMS(電子支援系統)的功能,可以根據敵機的雷達脈衝對敵機定位、測定它的速度和航向,並且可以對多個輻射源定位,還可以把這些信息注入空空導彈的彈載電腦。即使是F-22「猛禽」的/G77採用低截獲概率也即I模式運行時,也難逃天眼通的法眼.

    你可能會說雙方可以不打開雷達由預警機提供信息,那麼我們改進型的預警機雷達已經是相控陣雷達,比台軍的E-2T的機械旋轉天線雷達,探測能力要強得多。幻影機還是沒有先敵發現的可能性。至於R77發射控制的問題早就引起了注意,把8個按鈕改進成一個按鈕並非難事。現在R77已經帶有指令控制的功能,殲-可以依靠預警機傳遞過來的敵機信息控制R77,甚至可以根據天眼通截獲的敵機信息來制導,如果敵機打開雷達的話。這都是在第二次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和南海衝突的實戰中經受了考驗的。你還認為幻影機在超視距空戰中有什麼優勢嗎?我還可以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們的殲-7都裝上天眼通了.

    至於在近距格鬥中殲-對幻影機,甚至殲-7對幻影機的優勢,我就不用多說了。….

    台軍將領看到這些F-、幻影機與殲-7、殲-演練的鏡頭有什麼感想呢?不過接下來的一老一新又給他們帶來了新的「驚喜」.

    場面上出現了200多架「紅軍」的殲-、強-5直奔蘭軍機群,引起了轟動。講解員指出,這是殲-改裝的各型無人戰機,既有可遙控參加空戰格鬥的,也有實施對地攻擊的,還有掛載了電子戰吊艙的呢.

    不過觀眾中的多數軍事迷又不以為然了,自然會注意專家的解釋了.

    主持人張老師,這個…殲-似乎太老了,也能與F-、幻影這樣的先進戰機搏殺嗎?它們是作為誘餌的嗎?.

    張大家對殲-有個誤解,似乎是只能送廢品站了。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基本性能雙發單座,最大時速.37Mh;實用升限7500米;作戰半徑470公里;裝備有23毫米機炮,可掛2枚空空導彈,中低空機動性較好。可見是一款地地道道的超音速戰機,它可是我國唯一實施了大規模生產的戰機,可能生產了3-4千架。還以它為基礎發展了Q-5攻擊機,最新型的Q-5M的外掛點可載彈2噸呢。一款殲教-至今還在使用,可能是世界上培養超音速飛行員最經濟的教練機。而我國的第一代變穩飛機BW-就是由殲教-改裝的,它有一套純數字傳動系統呢。更重要的是我軍對殲-有一支龐大而熟練的維修和研製人員,以及把它們玩得滾瓜爛熟的飛行員.

    據說我軍還留下了500架殲-和Q-5是能飛的,而我軍為了維持一批殲教-作為中級教練機,還是以最新技術改進了它的發動機、起落架和電子系統。殲-改裝為無人機已有相當的歷史了,那是作為超音速靶機用的,控制相對簡單些。美國的一架超音速靶機要百萬美元呢,殲-改裝的自然要便宜得多。現在改裝為有遙控空戰或對地攻擊任務無人機,當然要複雜得多。如果是單向攻擊的話,在升空後可以甩掉起落架以減輕重量,攻擊的距離超過200公里,改裝的費用也不高,因為現在的數字傳動系統成本已經很低了.

    給你出個題目,我以這些無人機在000米高空編隊出擊,假定只有000架越過海峽,你怎麼以防空系統進行攔截?它們中的一部分輪流開啟干擾機,以降低反輻射導彈和中程導彈的效能;戰鬥型的會毫不畏懼地迎著敵機發射的中程導彈突擊,當導彈告警機指示導彈近身時,向敵機發射格鬥導彈,然後以大載荷的機動來降低導彈的命中率;攻擊機則奮不顧身地突擊敵防空導彈陣地。當然會有殲-0、殲-、殲-II混在它們之中發起攻擊。台軍的導彈即使百發百中,也得消耗掉千枚才能幹掉這些無人機呢?那些導彈幾乎都要比殲-、Q-5貴上好幾倍啊。那麼還有多少力量來對付我們的王牌飛行員呢?.

    主持人這…我還真想不出辦法。我想用這個辦法也能去對付航母群吧?

    ….

    如果這算以數量壓人的「土」辦法,那麼接下來亮相的殲-2可是「以優制優」的利器了.

    50現場響起了講解員激動的聲音先生們,趕緊看北方的天空,那是2架殲-2戰機,它們在減速、降高度過場。現在的高度是000米,速度是3馬赫.

    在夕陽的照耀下人們只能看到2架三角翼的無尾戰機在飛行,空中還傳來了輕微的轟鳴聲,不久它們猛然向高空加速飛走了。只有那些行家能看出其驚人的速度,大多數人未能看出其中的奧妙,正在疑惑講解員為什麼那麼激動之際,講解員來為他們釋疑了這是目前世界上航速最快、升限最高的截擊機,前不久殲滅了一架在3000米高空,以馬赫超高速飛行入侵我國領空的不明國籍飛機.

    全場一片嘩然,在中方觀摩人員的帶動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並把目光齊刷刷地轉向美軍的史密斯少將。少將在眾人的注目下,紅著臉低下了頭。人們知道只有美國的「曙光女神」才夠資格被殲-2擊落。俄國的軍事專家直到現在才真正為中國人的能力所折服,這些昔日的學生開始在某些方面超過了老師.

    主持人張老師,這…太讓人激動了。世界上似乎只有「曙光女神」才能飛這麼高、這麼快啊,這一下它們應該不敢來了吧.

    張你的猜測是有道理的。前不久大家看到殲-8Z能飛到3萬米高空,心裡都很激動。殲-8本來是為了對付U-2高空偵察機的,後來有了引進的薩姆-2導彈擊落了一批U-2,U-2不來了。於是有人認為殲-8的中空性能不好,作了不少改型的研製工作,改善了它的中低空性能。我認為這是搞錯了方向。本來這就是一款高空截擊機,應該繼續提高它在這方面的性能。當然軍內還是有人在努力,所以搞出了殲-8Z,達到了3萬米升限、3馬赫的高速。還同步研製了高舉高打的戰術,在印度洋海戰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再給你出個題目,殲-2以3000米的高度飛到E-2T的頂上,然後在34000米高度發射一枚紅外成像跟蹤的空空導彈垂直攻頂。你怎麼解題?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款防空導彈能攻擊如此高度的超高速戰機的,而那些在2萬米以下的F-5、F-8的空空導彈也絕對沒有能力仰攻3萬米高空的戰機。….

    台軍高層在這道題面前,大概只有冒汗的份了.

    場景33月3日上午演習的是垂直登陸,除了3艘航母和航母艦,海面上還有8艘大傢伙引起了觀摩人員的濃厚興趣.

    講解員這是我軍在印度洋海戰中繳獲的8艘「直升機中轉平台」,經過我軍修復和改裝後作為垂直登陸的兩棲艦。它們寬大平直的上甲板都有個直升機起降點,另有2個停機點。雖然沒有機庫,但都有直升機的維修和補給能力.

    只見大群的直升機從這些巨艦和航母艦上升空撲向了海岸。當然高空還有蘭軍的戰機制空,也有攻擊機在攻擊「敵」軍的防空陣地。東方級的30艦炮和203艦炮也發出了怒吼,在壓制「敵」軍的炮火.

    鏡頭轉向了一艘改裝的兩棲艦「阿帕龍」號,只見主持人正在甲板上採訪一位少校參謀,旁邊是一架電動H-47D在著降,後艙面打開後2輛「鼴鼠II」戰車和十幾名戰士很快進入機艙,直升機再次升空向大陸飛去。遠處的一個起降點,地勤人員正在為一架電動「阿帕奇」更換電池,補充炮彈,重新掛上導彈和火箭巢。這裡可沒有以往直升機的巨大轟鳴聲,穿梭運行的電動小車更是只有輕微的嗡嗡聲.

    主持人李參謀這艘改裝兩棲艦與一般的兩棲艦有什麼區別呢?.

    李原來這是艘24000噸的滾裝船,被印軍改裝為「直升機中轉平台」,此類巨輪非常穩定,一般的直升機都能在上面起降。而中小型艦艇就只能起降專用的艦載直升機了。這個直升機起降點的甲板進行了加固,並安裝了助降裝置。另2個停機點也作了加固,並有系留裝置。這8個點都有加油裝置,我軍改裝時又增加了充電裝置。在上層建築的底層有二台升降機,可以把底層甲板的車輛和人員送上來。我艦的主要任務是搭載直升機、陸戰隊和裝備、物資,實施垂直登陸,並隨即為直升機進行補給和維修。當然也可以起降「海鷂」戰機,進行補給。換裝的新型動力系統可以提供強大的電力,為電動直升機充電,或直接更換充滿電的電池.

    我艦裝備了強大的通訊指揮系統,戰術中心可以協同指揮垂直登陸作戰。自衛防空系統有4座雙37近防炮,2座彈炮合一系統。走我們下去看看.

    我艦有9層車輛甲板,可以停放大量的戰車,輕型戰車可以由直升機搭載作垂直登陸。如果能靠泊攻佔的碼頭,重型戰車就可以登岸了。由於改用新型的動力系統和全電推進,有效艙容增加了不少,這裡還有一個規模不小的野戰醫院,有24張病床呢.

    與專門的兩棲艦的差別是沒有機庫,也沒有塢艙。….

    鏡頭很快轉到了登陸的現場,場面十分壯觀。只見40多架阿帕奇和40多架「虎」式、「山貓」直升機在攻擊地面上的「敵」軍坦克和炮兵陣地,為運輸直升機開闢機降場地。只見「地獄火」、「崔格特」的道道火鏈準確地命中坦克、火炮,頓時燃起了熊熊火光。那些H-47D著降後,有的吐出了步兵戰車,有的吐出輕型榴彈炮、迫擊炮,陸戰隊員隨即發起了攻擊。….

    接著紅軍的大群直升機衝了過來又展開了激烈的直升機空戰,那個場面實在是精彩,那些炮彈和空空導彈當然都是不裝藥的,但是只要擊中對方,那架直升機的外面會冒一蓬紅煙,機艙內會閃起紅燈,必須立即退出戰場。在觀摩團正面的一架阿帕奇與2架小得多的無尾WZ-0M鬥得難解難分,不斷地上下翻飛、纏鬥.

    這裡的講解員是退役的陸軍少將林永興,現在高等軍院教學,與主持人、攝影師和現場指揮部的一位參謀四人坐一輛TJ-2越野車在「炮火連天」的現場轉播。看來「明華新聞」的來頭不小.

    主持人林老師,這些電動直升機真是神奇,好像特別靈活,聲音也輕得多。一些評論說它要比燃油直升機高一個檔次呢,是這樣嗎?.

    林直升機原來被稱為「嬌貴的王子」,十分難伺候。你看那架未改裝的阿帕奇,飛行員的頂上就是2台25千瓦渦輪發動機,要加上一個裝滿飛速轉動的齒輪的減速箱才能驅動主旋翼,還得通過一根傳動桿把一部分動力傳遞到機尾驅動尾槳。為了維持這套動力系統要有複雜的燃油管路和滑油管路,及其控制裝置。飛行員得忍受噴氣機的巨大噪音.

    你再看我軍的WZ-0M,幾乎看不到發動機,它是一台緊貼在機身頂部的薄薄的直流電機,直接驅動主旋翼。噪音沒有了、複雜的機件和管路也沒有了.

    主旋翼不但提供升力,也提供前進的動力,還要產生飛行的控制力。原阿帕奇通過加大油門,以更強勁的噴射氣流來推動動力渦輪,使主旋翼更快地轉動來產生附加升力,這是有滯後的。而WZ-0M只要加大電門,電動機立即加速主旋翼,機動性當然要強得多,這對於格鬥是很重要.

    WZ-0M還去除了尾槳,它借助主旋翼強勁的下洗氣流,粗大的尾梁外殼旋轉時左右側面氣流速度的差異產生的側向推力形成了反扭力,控制其轉速就能產生轉向控制力。比麥道公司的MD520無尾槳直升機採用的環流控制技術還要簡單有效….

    主持人林老師,那麼阿帕奇、虎式為什麼不用環流控制技術或旋轉尾梁外殼來代替複雜又耗能的尾槳呢?.

    林原因是它們的渦軸發動機的噴射氣流乾擾了主旋翼的下洗氣流,導致環流控制力無法形成。電動直升機另一個大的優點是航程長得多,最高級的金龍電池的能量密度接近航空煤油,但是電動機在很大的輸出功率範圍內驅動效率要高於95%,而渦軸發動機通過減速器的驅動效率連30%都不到。所以阿帕奇改裝成電動型的,航程增加一倍都不止,順便說一下,它的尾槳是一台小電機單獨驅動的。你知道嗎,一般攻擊直升機的都是紅外跟蹤導彈,如「毒刺」、「針」式,前蘇聯的「雌鹿」米-24被「毒刺」打下了不少。對這些電動直升機「毒刺」可一點用也沒有….

    主持人快過去,那邊一架阿帕奇著降了,飛行員下來了….

    國內外觀眾接著看到了精彩的一幕,那位下來的飛行員摘下頭盔後,竟然是個金髮的美國人!他直接向觀摩團走去,走到驚詫莫名的查爾遜少將的面前,上前伸出手來「哈羅,少將閣下,我是查裡斯,還記得我嗎?」.

    這位少將早年曾經跟他學飛過「海上眼鏡蛇」,當然記得「哦,查裡斯教官,你好。」.

    我軍的一位參謀為觀摩團介紹道「這位是我軍聘請的阿帕奇王牌教官查裡斯先生。」.

    查裡斯居然在觀摩團中又找到了一位相識的「哈羅,湯姆陳,你退役了嗎?真是可惜,你可是一名出色的阿帕奇小子。」.

    原來是台灣來的觀摩人員,那位身穿便服的陳某只好尷尬地打招呼「查裡斯教官,您好,您怎麼到解放軍來當教官啦。」.

    「哦,電動阿帕奇真是太神奇啦,它真正挖掘出阿帕奇的潛力。狗屁的科曼奇根本不是它的對手。」.

    在場的人大都能聽懂英語,哄堂大笑起來。查爾遜少將的臉色十分尷尬。這自然為各大媒體提供了大把的花邊新聞。海峽對面的電視機前的台軍將領又是什麼心情呢?.

    主持人這太有意思了,我軍也請西方教官嗎?.

    林早在上世紀末,我國就聘請過多位西方的試飛員來試飛直升機和一些教練機。隨著阿帕奇、海鷹、黑鷹、「虎」式、海鷂進入我國,聘請一些西方教官是很正常的。現在我軍陸航部隊擁有約400架長弓阿帕奇、300多架「虎」式、50多架黑鷹、20多架海鷹、240架米-24、2300多架米-8、米-7….

    主持人哇,2300多架,有那麼多嗎?.

    林你眼睛可別瞪那麼大,米-8和它的改進型米-7等,前蘇聯總共生產了萬多架呢,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一款直升機。我國從各處搜羅了2700多架,很多是發動機壞了的….

    主持人哪…哪…還能用嗎?.

    林直升機最容易損壞的是發動機和起落架,而改裝時正好要去掉它們,換上電動旋翼和鎂鈉合金的起落架,載重量還由4噸增加到4噸半呢,至於航程,當然增加一倍也不止。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引進的24架黑鷹,後來因為缺少備件大都趴窩了,經過改裝還搶救了20架呢。在前二年的高強度作戰中,大量使用了這些改裝的電動直升機,損耗並不大,實戰證明電動直升機非常耐用,即使遭重創,也有可能修復。所以還留下了那麼多。對舊直升機的改裝利用,讓我軍的陸航集團軍得到了足夠的各型直升機。我軍現擁有近5千架各型直升機,僅次於美軍,穩居世界第二位….

    在軍演現場我國的各直升機生產廠的業務代表被各國的採購人員包圍,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只得請求指揮部幫忙,借了幾架電動阿帕奇、米-7、黑鷹,還有WZ-0M、Z-M,乾脆在現場搭載各國的採購員作飛行表演,讓他們親身體驗電動直升機的傑出性能。還十分乾脆地表示,既可以為客戶改裝直升機,也可以出售國產的電動直升機。現場居然歡聲雷動,應者如雲。當然合同得通過正規途徑簽訂。如此促銷手段,直令西方媒體瞠目結舌.

    第二天,英國衛報的評論員文章驚呼,…阿根廷軍方的採購人員在軍演現場相當活躍,二天來他們已經與中國人接洽了購買YJ-7H艦載預警機和改裝/購買電動直升機的事宜,這些軍購合同一旦完成將危及馬爾維納斯的駐軍,並破壞南美洲地區的軍事平衡。海軍必須有所準備了….

    沒想到南中國海的電動旋翼攪起的氣流竟然會刮到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引起某些人的恐慌,那麼近在咫尺的台灣呢?.

    場景43月4日,今天是演練的重頭戲-海上登陸。上世紀美軍入侵格林納達開創了垂直登陸的先河,由於格林納達島完全為環礁珊瑚包圍,那些坦克登陸艦無法沖灘,突擊的美軍完全依靠直升機運送到珍珠機場,依靠艦載機和武裝直升機的火力奪佔了機場,再搞運輸機的機降。不過那是只有不到千兵力的小國,美軍又集結了2支艦隊搞偷襲才能這麼幹的。即使美軍和北約對伊拉克擁有海空火力的絕對優勢,也是不能搞純粹的垂直登陸的。還得集結兩棲艦隊和強大的陸軍實施正面的攻擊。那些重型裝備、維持高強度作戰的大量的補給物資還得仰仗登陸艦艇來輸送.

    一向不為美軍、日軍和台軍看好的我軍兩棲軍力會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呢?在觀摩團面前出現了二支龐大的登陸艦隊向海岸疾駛而來,從望遠鏡裡可以看出有我軍最大的幾艘072型和072II型坦克登陸艦,而且赫然各有一艘美制的新港級登陸艦,那當然是南海海戰和印度洋海戰繳獲的了。並沒有新型的重型兩棲戰艦,令國人大為失望.

    鏡頭先是轉到了一艘072型登陸艦,該艦是我軍建造的最大的登陸艦,造了8艘,人們很熟悉它的重要參數,470噸排水量,有個7米長的折疊式雙節吊橋,可搭載200名陸戰隊員、0輛戰車和2艘人員車輛登陸艇,裝備4門雙聯裝57毫米炮、2門雙聯裝37毫米。後來又建造了8艘改進型的072II型,排水量為4800噸,突出的是艦艉增設直升機起降甲板和機庫,搭載2架中型直升機,增強了運載能力,並且可搭載氣墊登陸艇.

    主持人我們今天請來了國防大學的章平誠教授為我們講解,章教授是海軍的前輩。章教授,這款978年服役的老登陸艦也有可觀之處嗎?.

    章B-52、-30老不老?可是它們經過不斷的升級改裝服役了半個世紀呢。072與072II利用計算機、數據鏈、金龍電池、電動直升機等新技術、新裝備升級改裝後不但單艦戰鬥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整個登陸艦隊突擊運送能力增強了。我軍的登陸艦隊當然要有戰機和戰艦的護衛和才能實施登陸作戰,但自身的防衛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你看桅頂上的天線.

    主持人哦,是四面體的相控陣雷達天線,真了不起.

    章072型已經裝備了「天羅盾-L」….

    主持人啊,就是可以匹敵「宙斯盾」的「天羅盾」嗎?登陸艦也裝?.

    章你略微有點誤會,「天羅盾-L」是輕型區域防衛系統。我軍在研製天羅盾系統時,已經看到電子設備和軟件系統的發展使得中小型戰艦也有可能裝備區域防衛系統了。它們在研製天羅盾的同時研製了天羅盾-L,它的能力低一些,制導的是中近程防空/反艦/反潛導彈。雙37近防炮未變,原來2座雙聯裝57毫米炮拆除,換成了2個模塊的Z-L垂直發射系統。而另2座則換成了新型的273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有50公里呢.

    主持人哦,那太厲害了。只是火箭炮的精度太低,不太適合裝艦吧?.

    章現在已經有技術來消除艦艇晃動的影響,下面再談。再看,後甲板加建了直升機起降平台,大家不要以為只要加固一下甲板就可以起降直升機了,原先助降裝置、維修補給設備都不簡單,對於我們的電動直升機這些都簡化了.

    我們到下面看看,這陣陣的新鮮空氣也是拜半導體空調系統所賜。你也感到振動和噪音特別小了吧,已經換上全電驅動推進器了。而且不同於國外的全電驅動,有了金龍電池充滿電時可以全速航行個小時,所以在遭到敵軍襲擊或末段衝擊時可以關閉燃油發電機組,這樣一來,戰艦的紅外特徵沒有了,噪聲也大幅度降低了,生存能力自然就高了.

    你看,這是新辟的有2個病床的醫院。改裝後有效艙容擴大了不少,又有了強有力的空調系統,直升機可以送來傷員,醫院就有用了。及時搶救傷員是現代戰爭的重要內容。這2個大的艙室預先裝設了氧氣裝置、紫外線燈管、輸液吊架,折疊式病床貼在牆上,這些陸戰隊員一登陸,很快就能消毒改裝成病房,就可以接收直升機送來的傷員了.

    主持人設計人員想得太周到了.

    章以上都是單艦能力的提高,你看這是戰術中心。這裡不僅接收艦隊司令部傳來的指令,而且還要指揮一群登陸艇協同作戰。現在可不是通過語音就能協同的了,通過數據鏈接收到上級分配的防空目標或是火力打擊的目標,再分配給自身的武器系統或把目標數據傳輸到下級艦艇。把各艦艇的武器捆綁起來使用,力量就大了.

    主持人那些小登陸艇也能起作用嗎?.

    章我們的中型登陸艦073II型、079型、玉海(榆海)級都進行了此類改裝,特別是250噸級的瓊沙級步兵運輸艦及2艘該級改裝的醫療船都設置了直升機起降平台,戰鬥力自然大幅度提升,它們都是兩棲戰的主力。我們再到最基層的小艇去看看.

    鏡頭轉到了一艘07型登陸艇,只見一位前方記者由一名上尉陪同.

    記者秦上尉,請您介紹一下這款登陸艇好嗎?.

    秦這款小艇是92年推出的,上世紀末就大批退役了,早期建造的退役後想十萬元賣給地方改裝民船都沒有人要,那是很慘的。是新技術讓它得到了再生,這款登陸艇的排水量是35噸,可以裝載4噸的物資和人員,裝載量大、搶灘方便,早年深受海軍好評,總共建造了近300艘呢。改裝後你看,艙室內明亮、空氣清醒,而且十分寧靜。去掉複雜的燃油發動機系統後,只有電池和電動機,是真正的全電驅動,對於短航程的小登陸艇是完全可以的。而且功率強勁,裝設了減搖裝置後速度還提高了4節。有效艙容增加了,安裝了集體三防的空調系統。底板強化後可以搭載一輛主戰坦克呢.

    作為小艇當然無法裝備強勁的武器系統,但是安裝了艇體狀態檢測系統後,這2座雙37的攔截效能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我們的小艇也有了數據鏈裝置,可以協同防空了.

    鏡頭回到了072登陸艦.

    主持人章教授這樣的改裝一定很化錢的吧,為什麼不乾脆造新的艇呢?.

    章現代的兩棲戰都講究垂直登陸,發展的方向是建造大型的多功能的兩棲戰艦。我軍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前些時候你看到的廣州號和福建號兩棲艦航程遠、運載量大,防衛力強,的確是兩棲戰的利器。只是在短程的航渡例如台灣海峽這樣的環境,這些小艇還是可以發揮餘熱的。它們還有一個好處是分散,一枚反艦導彈也許可以使一艘大型兩棲艦失效,但它最多也只能摧毀一艘小艇.

    電子產品的成本簡直是飛速下降,我記得當年機剛出來時要2萬元一台,我的月薪是300多元,我要不吃不喝5年半才能買一台。現在只要半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台性能不知道高多少的機了。雷達剛出來時要好幾輛大卡車運載,施工好多天才能架起天線運作。現在的單兵雷達,一個人就能扛了跑,地上一支就能探測了。傳感器、數據鏈、抗干擾數字通訊機、雷達、電腦都便宜得多了。關鍵是研製一套軟件系統把它們串起來,協同運作,那才是耗時費力的事。據說登陸艇換電機,裝空調、雷達、電腦、數據鏈等,所謂的硬件,只要80萬元。可是研製成套的「鐵騎」軟件化了2億元呢,攤在每艘艇上也比硬件多.

    你剛才問到火箭炮上艦的事,那位秦上尉也提到了「艇體狀態檢測系統」,我們到「鐵箭」炮艇去看一下吧.

    主持人什麼,現在又起用那些小炮艇,難道又要小鬼當家啦!.

    章噢,是啊,共和國的前三十年,在海上確實是炮艇、魚雷艇、導彈艇、獵潛艇之類的小鬼當家。不過你可不要看不起那些新型的「小鬼」哦!.

    鏡頭轉到了407號「鐵箭」艇.

    前方記者許上尉,這不是「紅箭M」導彈護衛艇嗎?.

    許噢,你看到了那架微型艦載直升機了吧,「鐵箭」炮艇用的是「紅箭」的艇身。自衛武器也是雙37近防炮。不過主要打擊力量是那些大口徑火箭炮.

    記者那不是導彈發射箱嗎?.

    許外形倒是有點像。你知道世界上最大口徑的艦炮嗎?.

    記者現在不時興巨艦大炮主義了,連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也只裝備27毫米的艦炮,俄國的2萬4千噸級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也只是30毫米艦炮,只是美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裝備了40毫米艦炮.

    許不過現在要加上我們的「鐵箭」級了。火箭彈的戰鬥部是500公斤,比「依阿華」艦炮的80公斤小一些,但是最大射程有300多公里,比前者的80公里可遠多了。那麼為什麼不裝導彈呢?新型火箭彈儘管加了簡易的制導裝置,成本還只及同等威力的導彈的/20。對付面目標的時候20枚要比枚管用多了。你會說小艇的晃動大,火箭炮的精度就更差了.

    現代技術很大程度上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鐵箭」艇的四角加裝了加速度和水平傳感器,電腦就可以預知艇體回復到水平狀態的一刻,此時發射火箭彈就基本消除了晃動的影響。而且集群協同指揮系統把8-0艘炮艇組成一個集群,統一指揮以加大火力密度。打擊力度就相當可觀.

    由於火箭炮的控制系統相對要簡單得多,一艘「鐵箭」的發射架可裝2個發射箱。發射完後,把空箱扔到海上,再裝填上2個發射箱.

    鏡頭又切回到登陸艦上.

    章看你的眼睛瞪得那麼大,「鐵箭」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給你留下個題目,以5艘鐵箭的20枚火箭彈齊射一個「愛國者」導彈陣地,或者一艘宙斯盾艦,你有辦法抵擋嗎?.

    主持人我…,算了吧。我們還是到那艘改裝的新港級去看看吧.

    一架「海燕」微型直升機把他們送上了新港級改裝的「金門」號坦克登陸艦。甲板和上層建築都是嶄新的,已經找不到被重創過的痕跡.

    主持人原來台軍吹噓他們的2艘新港級坦克登陸艦是什麼「逆登陸」的主力呢,現在好像只有一艘了。我們倒有2艘了.

    章那邊一艘是「馬祖」號。新港級的艦首一改登陸艦平艦首的傳統,所以最高速度達到22節,而且艦上空調系統強勁,乘員能保持體力,適合長距離兩棲登陸戰。只是美軍現在強調垂直登陸的樣式,這些坦克登陸艦就處理給別的國家了。我們的改裝量也不小,改裝了全電驅動,上層建築全部扒掉換上了瓷鋼製作的….

    主持人哇,那邊一大片機帆船也是參加軍演的嗎?.

    章是的,那是近千艘機帆漁船改裝的武裝運輸船….

    主持人章教授…我們難道又要回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時代了嗎?這麼土的帆船也能在現代化的兩棲戰中使用嗎?這可是太危險了.

    章百萬雄師不是過了長江了嗎。「土」的東西不一定就沒有用,那麼龐大的前蘇聯防空系統,據說美國人航天飛機部署在太空的5厘米直徑的小金屬球,前蘇聯的雷達都能找到。可是一架超輕型的小飛機居然悄然從西方飛到了莫斯科的紅場降落。小飛機闖入美國白宮上空的新聞也時有所聞。雷達能探測到帆船嗎?不啟動柴油機的話,紅外成像儀也發現不了他們。而且數量有時也能起很大的作用。我國漁業生產轉向各型鋼製漁輪後,封存的機帆船據說有幾萬艘,就算是二萬艘吧,那麼他們能運送多少人員和物資裝備呢….

    主持人可是它們太容易被炮彈和導彈擊中摧毀了,也鬥不過現代艦艇啊.

    章它們並非單打獨鬥,在敵軍的艦艇被壓制、我軍掌握相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它們的數量就發揮作用了。我們不會讓敵軍的炮群隨心所欲地攻擊登陸群,火炮要命中在高速運動的機帆船並非那麼容易。至於導彈,它又憑什麼來追蹤帆船呢?即使命中又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我們請前方的記者帶我們去看一下吧.

    鏡頭轉到了一艘機帆船上,一位上尉與前方記者站在甲板上。今天的風浪也不小,上尉是穩如泰山,記者就得抓住東西才能站住.

    記者今天的風浪真大,李上尉,你們能跟上前面的艦艇嗎?.

    李今天的風浪不算大,現在我們正在搶風行駛,速度比較慢些,不過我們啟動了電力推進器,肯定能跟上.

    記者哦,是電動機,怪不得幾乎感受不到振動呢。這麼一來紅外特徵也沒有了。只是此類木船怎麼經受得起炮彈和導彈的轟擊呢,一炮就能把它打沉了,導彈的話就….

    李美制的55毫米榴彈炮和203毫米榴彈炮的最大射程是30公里左右,如果它們擺在岸邊射擊,等我們進入火炮射程後大致一個小時就能登陸了。它們要命中運動目標是很困難的。導彈的射程要遠得多,可是它們憑什麼來追蹤我們呢,如果以電視尋的器,我們也可以煙幕彈來反制。再說了台灣有那麼多導彈來對付我們嗎?一般在反艦時炮彈和導彈的戰鬥部都是半穿甲的,那麼擊中我們時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可以看一段錄像.

    慢鏡頭一,一枚炮彈擊中了一艘帆船的甲板,如入無人之境,接連穿透甲板和右舷,直到進入海水才爆炸。看來木板的阻力還不足以引爆半穿甲彈.

    慢鏡頭二,一枚巨大的導彈從空中疾駛而來,也是穿透甲板和船舷落入水中才爆炸,衝起的水柱破壞了木船,木船碎成了幾塊飄浮在海上.

    李如果炮彈或導彈硬碰硬是在船上爆炸,那就不堪設想了。那艘船解體了為什麼不下沉呢?我們下船看看。你看這些是粘在船板上的阻燃泡沫塑料,能產生很大浮力。這些是壓艙物和電動螺旋槳的機座,四周是爆炸索。一旦遇險帆船失去足夠浮力時,引爆後這些重物就脫離木船,不會拖累整條船.

    記者那麼搭載這艘船的戰士和物資就不能發揮作用了.

    李不完全是這樣。登陸戰只要不是擁有絕對優勢,是無法保證所有艦船都航渡成功的。我們這艘船按照載重量可以搭載30名戰士和.5噸的物資,可是我們僅搭載了2名戰士和800公斤裝備物資,大約是一個班。如果千條船是多少呢,艘船的損失就不會影響登陸戰。而且我們的戰士和物資全部有浮具保護,不會沉入海中….

    記者可是如此低溫,戰士會受不了的,你看「冰海沉船」….

    李哈哈,你的聯想真豐富。小薛,你讓他看看裡面的衣服。這是原來為潛水員製作的,浸入海水後貼近身體的水不易流動,所以人體的熱量不會給帶走。在攝氏4度的水中,潛水員可以工作4-5個小時呢?我國的外貿部門大量向外出口的,現在成本不高了。小薛,再讓記者看看「單兵電動推進器」,這個小東西可以用搭扣與手腕連接,拇指一按按鈕,前面的環罩中的小螺旋槳就工作,它帶一個人加裝備的浮包,時速可以達到3-4公里。這些東西可以讓我們這支登陸船隊稍微「洋氣」一點吧.

    鏡頭轉回了「金門」號.

    主持人驚歎道這簡直是完美的土洋結合啊.

    章任何裝備都有它的適用範圍,讓它們去橫渡太平洋當然不行,不過橫渡台灣海峽,那是可以發揮作用的,現在冬季,盛行西北風,如果乘風東行的話,在電動螺旋槳的幫助下,船速在輕載時可以達到20節呢….

    主持人噢,那邊飛來了一群巨型水上飛機嗎?.

    章不,那是地效飛機….

    主持人啊,那就是『裡海怪物『啊,那可是最先進的登陸載具了.

    章嗯,我軍是引進了俄制『奧蘭『級地效飛機,它能以450-550公里的時速運送400-850名士兵和數輛坦克。我國早在997年就研製成功小型地效飛機「天鵝」號,後來又開發了35噸級的「望湖」號中型地效飛機,飛行高度有0m,時速250公里。不過這些地效飛機都已用新型電腦、金龍電池、鎂鈉合金等改造,提高了隱形、快速機動、突防的能力。並拿出了自己的大型地效飛機「昆鵬」號,可搭載輛08式主戰坦克,加300名陸戰隊員.

    主持人太棒了!哇,後面還有大批的,噢,是氣墊艇吧.

    章是的。全墊升氣墊船是另一款兩棲戰的利器,它與地效飛機除了用於登陸、機降、運輸補給,還可用於反艦/反潛作戰、掃雷佈雷、偵察巡邏。我軍早期裝備的722-2型(外稱「大沽」級)氣墊艇,以80噸排水量能搭載45噸載荷,性能相當可觀。還從俄國引進了50噸級的「德薩拉」級氣墊艇。去年我又引進了「鸛級」,當年它的問世在西方引起了相當的轟動,排水量220噸,最大速度70節,可搭載2輛中型坦克和200名陸戰隊員;有4座近防炮自衛。這些氣墊艇都改為全電驅動了。我軍又引進俄國「omori」氣墊艇的技術研製成功大型氣墊艇08-型(「太湖」級)採用深圍裙和柔性減噪音螺旋槳導管技術,氣墊高度由.5米提高到2.米。總重50噸,載重90噸,可搭載08式主戰坦克;航速0節,還有驚人的航程。鎂鈉合金艇體耐腐蝕性、抗金屬疲勞,而電動螺旋槳和升力風扇消除了噪音和紅外特徵.

    你也別咋舌了,去看看登陸現場吧.

    恐怕台軍高層的嘴張得比主持人的還大呢!.

    鏡頭轉向登陸的灘頭,望遠鏡頭架在一輛裝甲運輸車上。只見地效飛機和氣墊艇先後輕鬆地越過了近岸水雷陣和灘頭的雷區和障礙物,著降後紛紛吐出了戰車和陸戰隊員.

    主持人哇,那不是M嗎,又是勒克萊爾,還有M0-2000型、這不是台軍的M485「勇虎」嗎。怎麼它們大多數是不冒煙的呢?.

    章作為蘭軍還是裝備這些武器比較逼真些,為了節省運作和維修費一部分改成了電動型的了。海峽對面可沒有這麼先進的戰車.

    主持人那些直升機怎麼在近岸處向下發射炮彈,哦,水柱這麼高!.

    章你搞錯了。那是直升機在進行反水雷作業。水雷是非常重要的反登陸武器,尤其是近岸淺水布設的水雷,掃雷艇也難以排除。上世紀末美軍研製出蘭綠激光探測器可以透視40米水下的水雷,而超空泡射彈槍可以引爆2米水下的水雷。你不要以為發射一束能穿透海水的蘭綠激光就能看到水下的水雷了,光線在海水中傳播不同於在空氣中,海水中的懸浮物太多,散射光令接收器看不到遠處的物體。所以必須研製極高速的電子開關,可以控制快門,只有當海底反射的光到達時才打開,以避開散射光線的影響.

    我軍也掌握了這門技術,現在的超空泡射彈槍通過加大口徑,改善彈型,在水中的射程也增加了不少。組合起來就是一款掃雷的利器,很快能為後面的登陸艦艇打開搶灘的通道.

    接下來龐大的登陸艦艇實施搶灘登陸,大批重型裝備源源湧出.

    主持人這是什麼戰車啊?行走機構好像是59式坦克,可是車身這麼大,那門炮好像是30毫米機炮.

    章這是利用59式坦克改裝的59Y式「鐵駝」裝甲運兵車。世界上裝甲最厚實的運兵車是以色列利用繳獲的或退役的坦克改造的「阿布扎裡」式系列重型步兵戰車。59式坦克是我軍生產最多的一款坦克,大約有一萬輛之多。作為坦克來改造意義已經不大,而我軍陸軍最缺少的就是裝甲運兵車,以往不少摩步師僅僅是戰士能搭載卡車而已。你看,它的車身裝甲板是瓷鋼的,比以色列的「阿布扎裡」還堅固。驅動裝置換成電動的,內部寬敞可搭載一個班或放4副擔架。幾乎所有退役的59式都能改裝,摩步師都名副其實了.

    主持人我們的科技人員太偉大了,不僅研製出這麼先進的武器,而且能化腐朽為神奇,讓大批的老舊裝備面目一新。我們必勝!.

    章我可要批評你了,我們人民解放軍歷來是依靠人民戰爭以劣勝優的,當然要依靠全民的力量轉換到以優勝優。但是現代戰爭更重視的是實戰經驗。你看超級大國為什麼不惜工本保持高強度訓練,並不時在各處挑起戰爭呢?從軍事上說,就是要保持軍隊實戰經驗。任何先進武器、先進的戰術只有經過實戰的考驗才會被軍隊接受。我們的這些陸戰隊員都是在南海、印度洋經受實戰考驗的百戰雄師,那些先進裝備只有在他們手中才能發揮出所有的潛能。那些在小小的演兵場上,對著公眾作作表演的少爺兵怎麼會是他們的對手呢….

    接下來的二天是綜合演練,紅軍出動E-4空地協同機,EY-4預警機協同指揮陸空打擊力量成功地挫敗了蘭軍的登陸作戰。那些電動坦克、「迅猛龍」重型輪式戰車、「電甲蟲」微型戰車,「小強龍」全地形越野車,電動直升機得到了盡情表演的機會。那些採購團的無不慶幸,深感不虛此行.

    那麼台灣軍方呢,這些天真是讓他們噩夢連連,這才是真正的威懾。

    台灣台北戰管中心3月日720

    大陸的海協會透過台灣海基會向台灣的政、軍、經各界發出觀摩聯合軍演的邀請,那也是很轟動的。由於立法院的阻撓軍政方面未能成行,只是海基會派員參加,其他都是投資大陸,以及與大陸有較大貿易往來的人士,寶島企業集團總裁俞之斌就是其中的一員,其實不少台灣的工商鉅子是退役軍人或者從事軍需品產銷的,與台軍內的各個派系有著深厚的關係。雖然,演習的海域遠離台灣,既無導彈飛過台灣,又無艦隊通過台灣海峽,台灣軍方還是緊張萬分,立即宣佈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在這個戰管中心深切地感受到,這幾天台海形勢驟然升溫,從3月日開始對面不斷派出4-8架戰機組成的突擊隊,衝擊海峽的中線。累得台軍不斷指揮在桃源、屏東、台中等各基地待命的戰機頻頻升空攔截。那些老共的戰機實在狡猾,白天都是在2000-5000的高空,夜晚則在千米左右的低空,等台軍攔截戰機逼近後還沿著中線兜***。E-2預警機號稱能在老共的戰機一升空就跟蹤到,可是那些戰機很快繞到沿海的山崖下,又失去影蹤了,然後突然在某處拉起直撲中線,那些受命從機場緊急升空的戰機根本來不及在中線實施攔截。台軍只得始終在空中維持2-4架F-或幻影2000巡邏,於是老共一下子來8架,台軍只得跟進再緊急起飛戰機。

    如此一來,台灣空軍就弄得很緊張了。近年來戰機是弄來不少,可是飛行員卻難以同步增長。一般來說一架戰機應該至少配2名飛行員才能應付,台軍勉強弄到了。以往那些飛行員在起飛線待命要抱怨是浪費生命,這幾天一線飛行員天天要升空攔截,又在叫吃不消了。現在不是目視作戰的樣式了,那些飛行員只是在預警機的指揮下飛來飛去,即使打開雷達也只是看到幾個光點,又不真正開打並不能發射導彈來個超視距空戰,似乎在同空氣作戰,搞得那些少爺飛行員心裡十分煩躁。預警機報告這些天老共來的都是蘇-27、蘇-30,當然得時時戒備啦,不過戰管中心的官員也在疑惑老共哪裡來這麼大勁道玩「空手道」。

    今天一早在中央山脈中部以東的000米高空巡航的E-2T緊急報告,4架「蘇-30」突然從海壇島的山溝中竄出,高速升空直撲中線。E-2T是決不進入海峽的,對岸部署的遠射程反輻射導彈太危險了,而且海下也可能突然冒出防空潛艇。這次戰管中心指令出動2個小隊的F-夾擊,一定要目視接觸,看清究竟是否真的蘇-30。

    「我機受到蘇-30的鎖定脈衝,…擺脫成功。」E-2T轉來了飛行員的報告。

    「繼續逼近,查明真相。」值班的空軍副參謀長指令。

    「老共升到了500米,向西南轉向,他們開加力了。」

    「無論如何追上他們,別管什麼該死的中線!」

    「報告,那是…那是該死的殲-…」

    中心內一片嘩然,老共竟然以殲-來冒充蘇-30啊,自己被玩得太慘了!

    「***,讓他看清楚了!」副參謀長急得甩出了國罵。

    台軍的戰機起飛後,控制權就由台北戰管中心移交給空中的E-2T了,中心得透過預警機來指揮。預警機的雷達可輕易地跟蹤出現在海峽上空的所有目標,但是目標究竟是什麼,那就只能根據雷達回波與平時收集的資料來比較以作出判斷了。對於欺騙式干擾至今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還是人的眼睛是最可靠的。

    「***,你們自己被騙了,還不相信老子的眼睛啊。哇,座艙內的人影是畫在座艙玻璃上的,是無人駕駛的。請求把它們幹掉。」預警機的指揮官得罪不起駕機的種子教官林財旺上校,把通話直接轉到戰管中心了。

    副參謀長接報後,既震驚大陸的電子戰技,又怕那些傢伙把事情鬧大。只得親自上陣了「林上校,我是戰管中心的值班官顧裕德少將,對面又來了一批蘇-27,你們只能發鎖定脈衝警告對方,不要先開第一炮。」

    「顧長官,那些無人機也懂得警告嗎?」語帶譏諷。

    「你的任務只是監視,這是命令!」

    少將不僅要為這新發現的情況擔憂,他更擔心的是近一個月來對面以另一種方式展示的力量。從2月中旬起,不僅預警機,地面的警戒雷達,包括從美國租借來的VHF雷達,在每天晚上都發現台灣島上空有隱形機的蹤跡,可是根本無法準確跟蹤,更不用說鎖定了。一開始空軍很有信心,採取以多打少的戰術,升空一個小隊的F-去圍攻一架隱形機。

    2月28日是個明月夜,VHF雷達探測到了一架隱形機,可是只能確定正負5度的角度範圍,在4000米高空就是半徑200米的園,而高度誤差高達2千米。於是4架F-就根據這些模糊數據去圍殲,可憐那些飛行員全得憑目視來發現這一範圍內的一架塗了隱形塗料的小飛機,他們的視力即使都是2.0,也瞪得頭暈目眩了。更要命的是小飛機的時速在400公里左右,F-要在萬米以上高空保持低速絕非易事。在忙亂中2架戰機險些相撞,氣得飛行員大罵雷達導引員是廢物,自己打開火控雷達吧,教官說那反而是給老共的偵察機指示自己的位置。白忙了一陣子F-只得返航了事。

    後來總部要求出動-3、S-2之類的低速螺旋槳戰機去攔截小飛機,可惜此類戰機根本飛不到那麼高。只得不了了之。

    昨天和前天的大白天,大陸竟然出動殲-8Z在3萬米上空掠過台島上空公然實施偵察,而E-2T直到相距200公里時才探測到,以對方3馬赫的高速只要3分半鍾就能飛到自己的頭頂上了,讓預警指揮官直冒冷汗。台軍的「愛國者-3」號稱能攻擊3萬米高空的目標,那是有條件的,必須是正對著導彈陣地飛過來,對方能飛上此類超級戰機的當然不會是傻瓜。台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大搖大擺地從北向南縱貫台灣島。

    現在的形勢完全逆轉了,遙想當年,國軍雖然被趕到了台灣島,可是戰機照樣可以肆無忌憚地到大陸上空去兜風。自己實在是沒有趕上好時光,現在哪裡敢去惹對面呢?把情況報上去吧。讓總部去決策好了。

    海豐縣城某賓館3月日2030

    這次聯合軍演由南京軍區主持,後台是台海戰役的前線指揮部。作為前台的聯合軍演指揮部的公關部門的日程表上排滿了各式表演、觀摩、研討會、講座和會談。不少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團紛紛要求購買這些先進的防衛武器,有的還要求幫助他們把現有武器系統改裝升級。一些歐洲國家看到了我國軍事科技的實力,不但願意洽商轉讓先進技術,而且也在要求與我國合作改造升級各型裝備。我國的北方工業公司、成都飛機製造集團、哈爾濱飛機製造集團等公司駐現場的代表團主要當然是聽取軍方對各款武器的評價,解決或分析各型裝備在演習中暴露的問題。不過更忙碌的還是與各國的客戶周旋,簽訂了不少合同意向書,還邀請了不少代表團演習結束後去廠裡參觀呢。

    海豐縣這幾天是熱鬧非凡,比過節還要喧鬧。一到晚上,到處張燈結綵大小飯店全部爆滿,各個推銷土特產和各種商品的商店生意十分興隆,令人意外的是服裝店的女式時裝的生意居然十分火爆,令人大跌眼鏡。原來大批軍事專家和採購團成員的夫人白天陪丈夫看了演習,晚上自然要求丈夫回報的,商店裡琳琅滿目的中國絲綢和多姿多彩的時裝自然成了先生們給夫人最好的「報酬」。縣城內熱熱鬧鬧,其實外圍的戒備是十分森嚴的。

    這二天,年立青副總理親臨聯合軍事演習的現場,他的日程排得很滿。他代表統帥部來檢查台海戰役的準備情況,又要會見各國的觀摩團,還要接見港、澳、台各界的觀摩人員。不過其最中心的安排卻是與俞之斌的這次會談。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掩護下,這次秘密談判躲過了所有的耳目。會見時只有4人在座年副總理、總參情報局的秘密聯絡員任一豐大校,俞之斌和宋治正-原台灣海軍副司令是俞老一手提拔的心腹,4年前退役,經營的正平貿易公司從事兩岸的貿易,名氣很響。

    年副總理開門見山地問道「二位看了這次聯合軍事演習有什麼感想?」

    「我是外行看熱鬧,實在是感到震驚。還是請宋叔叔談談吧。」俞之斌感慨地說道。

    宋治正雖然已經年過花甲,軍伍出身身板還十分硬朗,講起話來中氣十足,只是脫不了山東口音,苦笑著說道「看了這次的演習,俺才知自己只是井底之蛙。不說那些令人咋舌的新式裝備,只是貴軍的那種勝利之師的銳氣,就無人能擋。我和俞老都是過來人,深知實戰經驗對於軍隊的重要,貴軍在那麼險峻的喜馬拉雅山區打得印軍落花流水,又在南海連勝越南、菲律賓,後來居然遠渡重洋,重創以逸待勞的印度航母集群。這些實戰的經驗無比珍貴。反觀台灣的國軍,近半個世紀來打過什麼仗啦?前些年堂堂海軍居然去騷擾大陸的漁民,真讓俺的臉都不知道往哪兒擱了。老實說,就是美國人把所有的最新式的武器都給國軍,也絕對無法與貴軍一戰高下。至於美國人,別看他們來了多少航空母艦,到時候一有風吹草動,還不知道跑得有多快呢。你們的這一招實在是高,俺看這一來還會有多少人願意為『台獨『去送死!」

    年副總理深情地說道「我們從心底裡就絕對不願意用這些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去攻打台灣,再精確的導彈也會誤傷百姓和民居的。因此我們希望能與台灣的堅持國家統一的力量共同剷除台獨分離勢力,盡量減少整個中國的損失。老實說,台獨分子願意出去當美國人、日本人,我們也放他們走,何必濫施殺戮。」

    接著問道「二位對台灣局勢的走向有什麼看法?」

    宋治正歎了口氣說道「國民黨給呂屯奎這個傢伙一鬧,雖然在俞老的支撐下,由孫-秦二人又勉強抵擋了一陣,我和幾位老夥計聊聊都搖頭歎惜,這次是在劫難逃了。這方面還是之斌瞭解得深一些。「

    俞之斌歎息道「由於又苟安了這些年,台獨分子更形猖獗了。台灣民眾偏安的心思很重,不願意與大陸統一聯合,怕改變現狀。全然不去想想,台獨分子一上台,搞起『台灣獨立『來,改變不是更大嗎?想偏安也偏不成了。這種鬧哄哄的『民選『,根本也談不上什麼民主和民意。家父斷言,這次台獨必上台,上台必修憲。所以決然以非常之手段予以制止。」

    接著以期待的目光注視著年副總理,緩緩地說道「不知上次我們提出的要求,王主席和中央有什麼決定。」

    「俞老先生的判斷是極有見地的。中央維護國家統一,剷除台獨的決心不可動搖。唯有減少兩岸的損失至關重要,這就需要雙方的精誠合作。王主席讓我轉告二位,俞老提出的第一條,雖然中國的統一是中國人的內部事務,但是鑒於中國是世界上的重要大國,中國的統一也可以說是世界上的一件盛事,中央同意把國共雙方簽訂的協議存入聯合國的條約局。也表達了中央在台灣省推行一國二制的決心。第二條,中央駐軍的費用,則必須由台灣省政府支付。與香港特區象徵性的駐軍不同,中央在台灣的駐軍將承擔大片地區的防禦任務,台灣地區民眾的生活水平比大陸的高得多,不應該由大陸民眾來承擔這筆費用。而且台灣的軍力削減三分之一,把這三分之一的軍費交給中央,根本沒有增加台灣民眾的負擔。而中央駐軍的防務範圍和能力遠不止這『三分之一『。」

    「這第二條並非關鍵,應當沒有問題。家父認為20日『大選『結束,台獨勢力必定發表修憲、改國號的言論。定於2日凌晨動手,迎接中央駐軍入台。您看,這樣的總體安排可以嗎?」

    台灣的孫-秦政府和俞老控制的軍政界上層所代表的國民黨勢力所作的這一關鍵決策,實在是為形勢所逼。內部是民獨黨與「台灣聯盟」這次穩取選舉的勝利,上台後必定以更凶狠的手段奪取軍方的實權,國民黨勢力很可能被徹底從軍內清除出來。民獨黨上台後的分裂行動必將引起大陸的軍事反擊,即使有美國人的,分裂而且混亂的台軍沒有可能阻擋解放軍的進攻。俞老也分析了發動政變的可能性,但失敗的可能性太大,一則軍方內部有相當強大的反對勢力,二則民眾可能被煽動反對政變。政變失敗後,民獨黨的分裂行動會加快節奏,同樣導致大陸的進攻。那時台軍的失敗會更快、更慘。

    「好,至遲2日凌晨,中央駐軍必須入台,這對穩定台灣的民心至關重要。同意這一總體安排。有一點意見請你們帶給俞老,根據我們截獲的情報,台軍的一批高級將領在呂、鄭勢力的策動下,可能改換門庭。你們必須預作準備,不能讓他們攪亂統一大業。」

    接下來,年、俞就退出了會談,參加應酬去了,否則必然會引起外界的注意。宋治正和任一豐則留下來進一步商討聯絡方式和行動細節。

    中國的統一大業到了決定性的關頭,事態究竟會如何發展呢?

    東京永和町首相官邸3月8日930

    日本政府積極響應美國打擊「邪惡勢力」-伊拉克的行動,3月5日派遣了2支所謂的護衛艦隊,也即「十·十」前往海灣水域。此事雖然得到右翼勢力和國內輿論普遍的的歡呼,認為這是日本擺脫美國的保護後,首次展示自己國際大國地位的行動。但也遭到不少有識之士的反對,憂慮日本的「和平憲法」將被徹底拋棄。不過那本「和平」憲法已經只剩下一張封面了。台海緊張形勢一起,日本右翼又在叫嚷要依據「周邊地區有事法案」出動護衛艦隊協助撤僑。實際上台灣有便捷的空港和海港,真要撤僑哪裡用得著艦隊「護航」呢?那不過是日本介入台海衝突台獨勢力、協同美軍干涉的借口而已。

    我軍的聯合軍演不但震驚了台灣上層,也讓日本人吃驚不小。日本各大媒體密集轉播現場的報道,而且約請各類軍事專家發表評論和講解。右翼勢力一方面狂妄地宣稱,只要中共敢於武力犯台,其航母群和遠洋艦隊必將被美日聯手予以摧毀;另一方面又渲染「中國現實的威脅論」,要求大幅度增加國防預算,並要求突破「國際勢力無理」的限制,加速建造航空母艦。

    而不少有識之士則擔憂日本參與美國封鎖中國是危險的舉動,讀賣新聞刊登的一篇讀者來信很有見地,其大意是,…擁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每當危機四伏,甚至奄奄一息之際,總會出一位明主來會聚潛伏在民間的力量讓中國轉危為安,重新屹立起來。我看到不少文章認為上次的日中戰爭,中國是沾了美、俄的光,僅憑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打敗我國。在整個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未能全殲日軍一個步兵聯隊(相當於團級),未能從日軍手裡奪回一個中等城市,似乎是明證。這當然是事實,但是結論卻是短視的推斷。我的分析是,二戰中是日本沾了美、俄的光。

    直到945年戰爭結束日中雙方在軍工企業規模、武器的質量和數量、單兵的素質,我軍都佔了絕對的優勢,中國軍隊的確未能全殲我軍的一個聯隊。那麼反過來說,我軍擁有如此巨大的優勢,中國的國共兩軍大敵當前仍在明爭暗鬥,我軍為什麼不能殲滅中國軍隊呢?共軍還在我軍控制的區域把不足5萬的軍隊擴大到了20萬呢。

    我們再設想一下,如果前蘇聯當時給中共以相當規模的軍援的話,情況又會怎麼樣呢?中共在後來的所謂「解放戰爭」中證明,在得到了前蘇聯不太多的援助之後,僅以三年時間就打敗了美國全力的800萬國軍。後來在得到了前蘇聯猶猶豫豫、有代價的後,又在韓戰中重挫了世界上頭號強軍-美軍。由此可以推想,只要我軍無力全殲中國軍隊,即使沒有美、俄直接參戰,他們不會坐視中國納入我國的勢力範圍,必定給予中國的國共雙方以暗中的援助。那麼假以時日,我軍還是難以抵擋中國軍隊的反攻。一旦由中國軍隊來佔領日本,還能容忍我國在戰後有如此的發展嗎?

    現在日中的國力、軍力的差距已遠非937年時的境況了,不少國民為日本人均GD是中國的20倍而驕傲,我們每個人真的在吃的、住的、用的各方面都比中國人好上20倍嗎?在戰爭中起作用的是綜合國力,日本的GD仍為中國的3-4倍,可是真正影響軍力的方面呢,且不說核武器,就是在航天、核動力、鋼鐵、水泥、造船、隱形戰機、電子戰、武器製造等方面,我國的優勢也絕對不是某些國民想像的那麼大。更重要的是,中共軍隊已經敢於打出國門,並連戰皆捷,其實戰經驗當世無匹。我國的自衛隊--現在已經稱為國防軍了,能有這種機會嗎?

    我國追隨美國把中國樹為敵人,究竟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美國與中國隔著整個太平洋,而我國與中國相隔的只是日本海和黃海,遠沒有太平洋那麼遼闊,甚至被稱為「一衣帶水」…

    首相府的厚重大門把喧囂的爭論擋在了門外,以便日本的內閣重臣們冷靜地尋求應對之道。因為收回美軍基地而處於亢奮狀態的宮本政府能冷靜嗎?

    現在已經是防衛省情報本部本部長的山野不二正在以專業的語調報告「…中共在軍演中展示的武器,航母群以量多,殲-2以質優受到矚目,不少國際軍備專家認為中共還有更精銳的武器,我們的專家卻認定中共為了阻嚇台灣民眾和軍方已經精銳盡出。殲-2確是利器,我們截獲的美軍特混艦隊報告稱,這0天來中共出動了架次的殲-2--估計是偵察型,掠過了艦隊的上空,五角大樓正在尋求對策…」

    鈴木外相插話「一些評論說,殲-2可在預警機上空俯衝發起導彈攻擊,是這樣嗎?」

    「那只是軍事迷的幻象,專家分析,如此高速的戰機機動性一定差,在俯衝拉起的過程中會落入3萬米以下的空域,將難逃『標準-3『或『愛國者-3『導彈的打擊。一架『曙光女神『價值十幾億美元,殲-2大概也有如此價值,他們不敢作此冒險。航母群在台海戰役初始階段起的作用不大,只有成功地控制灘頭陣地後,它們才能發揮作用。至於引起轟動的殲-無人機、機帆船隊,專家認為只有宣傳的價值,沒有實戰意義…」

    通產大臣田川敏夫「山野君,話不能這麼說吧,台軍的防空或空空導彈能應付那麼多無人機嗎?那麼龐大的機帆船隊,台軍有那麼多反艦導彈攔截嗎?」

    「我們和美軍正在採取措施加緊向台灣運送各型導彈來應對。中共的機帆船隊即使航渡成功也只能搭載輕裝步兵,必將被台軍隱蔽在第二線的遠程大炮和火箭炮悉數摧毀。美國專家分析,殲-是半個世紀前的戰機,性能極差,只有機械操縱系統,改裝成無人機只能作些簡單的飛行動作,作靶機還可以,要搞格鬥或對地攻擊是不可能的。如若進行遙控,想在作戰空域構建幾百條抗干擾的實時通訊信道也是不可能的…」

    美國人以此誤解後來吃了大苦頭。很多國人都看不起殲-,那真是誤解。殲-其實是一款中低空性能相當不錯的超音速戰機。軍事愛好者如果看過第一位突破音障的美國飛行員寫的文章,應當知道為了讓戰機飛出超音速科技人員和試飛員化了多大的精力和代價。你再來看看殲-那簡單模樣簡直不會相信它能在000米的高空,突破神秘的音障。中國的空軍是幸運的,前蘇聯研製出米格-9時,中蘇關係還相當不錯,沈飛得到了米格公司的真傳,仿製出地道的米格-9--即殲-,總算跨過了音障。人們只要想一想,後來由於得不到米格公司的,為了仿製米格-2,我國的航空工業費了多大的勁,而且拖延了多少時日。

    殲-作為飛行器來說,設計是非常成功的,結構簡單,以至於我國那麼薄弱的航空工業都可以大批量生產出3-4千架。維護檢修也相當簡單。在中低空的性能相當出眾,早期的殲-7都不如它呢。雙發還保證它有很高的生存能力。飛行員的培訓也相對簡單,說明它的操縱性能很好。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它成了共和國空軍的主力機種。還以它派生出一系列的機型殲教-,那是世界上最廉價的超音速教練機;強-5攻擊機,曾經投擲過原子彈;BW-是我國的第一代變穩飛機。

    這裡略微介紹一下變穩飛機,它的學名是「綜合空中飛行模擬試驗機」(IFST)。任何飛機的參數輸入其機載電腦,它就可以模擬出該型飛機的空中特性,所以被譽為「空中魔術師」。例如,美國以變穩飛機來模擬F-22和JSF-39的事故狀態,最終解決了問題。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美國率先研製出第一架變穩飛機,後來俄國、英、法也相繼研製成功。

    變穩飛機的前身必須是雙座的,而且飛行性能比較好的飛機。改裝時保留一個座艙原樣(一般是後艙),另一個座艙改裝,主要是改掉操縱系統,使其特性能模擬或滿足被研究飛機的人感特性要求。有時甚至要對座艙重新改裝,如機載設備、顯示系統更換等。最要緊的是操縱的切換裝置,一旦模擬時出現危險須很快能切換到後座去操縱。

    我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研製變穩飛機,980年第一台變穩系統問世,研製組把它裝在殲教-上。不幸984年2月試飛失敗,飛機墜毀。後在殲教-的前艙加裝了純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989年4月22日終於試飛成功,成功地研製出第一架殲教-改裝的變穩飛機BW-。以它模擬殲教-7,成功地解決了「飄飛」問題。不過它只能沿縱軸方向模擬其他飛機的俯仰運動,稱作單軸變穩飛機。我國成為繼美、英、法、俄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此項技術的國家。我國科技人員又以-8教練機改裝三軸變穩飛機,歷經8年的不懈努力於997年月25日第二代變穩飛機-8V試飛成功。它配有先進的電傳控制系統,綜合模擬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實現三個自由度(俯仰、滾轉、偏航)變穩。

    我軍的科技人員似乎是挖掘武器潛能的高手,他們改進的薩姆-2導彈、米格-2讓俄國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在這款米格-9上,我們的研製組似乎也在繼續努力。他們又成功地把-8V的三軸變穩系統成功地移植到BW-上,研製成功BW-2。因為-8的最大平飛速度只有800公里/小時,而且殲教-的成本和維修費要低得多。於是世界上有了一款最便宜的「空中魔術師」。它可以模擬殲-0、殲-、殲轟-7、F-、幻影機…,以它來培訓殲-的某些飛行課程,那可以節省多少費用啊。

    那個被研究院的上上下下稱作「瘋狂的米格9組」的項目組,仍在不懈的努力。他們抓住了電腦、接口件、電傳作動器價格大幅度下降的契機,把一批殲-改裝為電傳操縱,又應用BW-2的一些技術,製作成高級的無人駕駛超音速靶機,它們能模仿F-、F-5、F-35、F-8…,性能比美國的「火蜂」(要百萬美元架呢)高得多,外國公司都定購了不少,這又為公司掙了一大筆錢。

    此時我國的渦扇發動機的研製已有相當的根底,而且為了研製遠程巡航導彈,研製成功微型渦扇發動機。當貴陽飛機發動機廠的項目組接到改進W-甲III型的任務後,決心以高性能的渦扇發動機來替代油耗驚人的渦噴發動機。他們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這是為強-5D和殲教-改裝用的,進氣口不能變,尺寸也不能有大的變動。他們利用了內置的小型電動機,既可以作為啟動機用,又可以有力地抑制發動機的喘振,還有微波助燃、等離子發電、電磁TV技術,鎢基高溫合金又大幅度提高了渦輪前溫度…。他們於去年中拿出的WS-性能相當驚人,推力和加力推力增加並不多,分別為30千牛與37千牛,突出的是耗油率,在不加力時,降低了約50%,加力時降低了75%!當然它還提高了可靠性和戰機的機動能力,發動機的壽命也提高了50%。

    可以想見WS-大大提高了殲教-的身價,每個飛行小時的費用大幅度降低,而且可以培訓更多的飛行科目。殲教-的改進項目組自身也不甘坐享其成,他們在翼尖安裝了導彈干擾器,可以干擾雷達導引導彈的攻擊。在機身下掛載機載雷達吊艙,可以培訓對地攻擊的課程。

    而南昌飛機製造公司本意是為了提高出口Q-5M的性能,以增加收益並擴大出口。可是WS-涉及許多機密技術,國家暫時沒有批准出口。於是他們乾脆對現役和退入預備役的300多架Q-5D進行改進研製,在去年0月初拿出了3架樣機,讓空軍有點動心了。原來南飛研製Q-5D時引進意大利MX攻擊機的導航攻擊系統的7項電子設備,並對冷卻、電源、油、電子戰、照明等系統做了改進。為了滿足大幅度增長的機載設備的用電,不得不增加設備和重量。現在有了金龍電池、鎂鈉合金、曲面相控陣雷達、電傳操縱系統、雷達告警/干擾、「探針」熱成象儀、衛星導航儀等,他們一股腦兒利用到Q-5D上,供配電系統簡化了、起落架減重了、火控系統有俯視俯射能力。就這樣飛機還能減重220公斤,他們沒有用來增加有效載荷,而是在機腹要害部位加裝了鎢網裝甲板,增加了防護力。他們並不在乎發動機推力沒有增加,因為超音速對於對地攻擊意義不是很大。但是低油耗,一下子把Q-5的戰鬥半徑提高到200公里。如此一來,它那2噸的掛載就可以發揮作用了,改裝的費用並不高。

    不過月份接到的指令是,改裝5架作演示用。再以此為基礎研製無人駕駛遙控型。其核心技術是研製任務計算機和抗干擾通訊裝置,前者可以儲存每次任務的指令文件,並控制順序執行,根據戰術環境的變化可作一定範圍的變化。後者的研製更困難,它要把機載設備探測到的戰術環境信息壓縮後發送回去,又要接收加密的指令解密後,傳輸到各執行機構執行,或修改指令文件。難度是抗干擾,不僅抗敵人的干擾,大機群出擊的話,自身干擾也是大問題。其他的改裝是,增加電視攝像機;彈射座椅和人員系統拆除後,可以增加燃油或炮彈或炸彈;如果是作一次性攻擊的話,起飛後起落架可以甩掉,座艙內可以裝炸藥。

    當然大批的殲-也在改裝。這一對戰機在台海戰役中將發揮特殊的作用。

    話扯得遠了,卻說此時宮本首相向聯合艦隊司令官奧野永力大將發問道「奧野君,你怎麼看中共海軍的實力?」

    奧野永力一向不看好中國的海軍,前些年他和他的門徒一再揚言「3小時內摧毀支那海軍!」後來逐漸把時間放寬為天、3天…

    在前年的朝鮮危機中,中國海軍無情地耍弄了狂傲的日本艦隊,在南海-印度洋海戰中再次展示的海上遠程打擊力量給了他一下響亮的耳光,這次聯合軍演展示的新型裝備更是震撼了日本軍界,那些狂言成了國際軍界的笑柄。並非日本人沒有努力,他們的宙斯盾艦增加到了8艘,4支「八·八」艦隊已經擴張為支「十·十」艦隊,5艘「大隅」級准航母已經建成,2艘5000噸級的「直升機驅逐艦」也已服役…。可是只要拉到遠洋去與中國的航母群交手,奧野明白結果會怎麼樣。那麼在近海結果會好一點嗎?答案仍然是否定的,日本的陸基航空兵力也不是中國的對手,根本保護不了「十·十」艦隊。

    奧野認為這都是該死的國會和美國佬對大日本海軍橫加限制的結果。他以憤然的語調說道「首相,我們都看到了中共不顧國際輿論的指責,在海軍方面投入巨資,試圖把打擊力量轉向航母群。那些雜牌的航母只不過是中共培訓人員的手段,並不可怕。值得注意的是YJ-7H艦載預警機,它可以大大提高輕型航母群的效能,而且它的雷達是相控陣雷達探測能力要高於E-2。我們的第一艘『飛龍『號輕型航母,由於裝備了蒸汽彈射器可以起飛E-2,但是5艘『大隅『級和2艘5000噸級的『奧美『直升機驅逐艦儘管可以很快改裝為輕型航母,但是加裝的滑橇式跳板無法讓E-2升空。

    「我們的火箭助推器終於試驗成功,今後在改裝的輕型航母上也可以起飛重載戰機,但暫時還不能用於預警機。今後將不受美國蒸汽彈射器的制約,可以研製平甲板重型航母。我要求大幅度提高海軍的經費,擴建航母群,必須超過支那海軍。當前最重要的是抓住機會,協同美軍的打擊力量徹底摧毀中共的航母群和遠洋艦隊,把中共海軍打回原形。我們和美軍的戰術意向完全相同,擊沉那些戰艦不是主要的,只要他們的艦員留下了仍是威脅。因此必須對每一艘重型戰艦,包括航母都實施飽和攻擊,讓他們人艦俱亡,以絕後患。

    「我們的戰艦都在準備改裝全電推進系統,只是我們的金屬電池項目…」

    宮本打斷了他的話「奧野君,請放心,我已經指示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會把時間搶回來的。還是請山野君繼續報告中東的戰略態勢。」

    首相實在不想討論這一話題,海軍研製組遭此慘禍震驚了核心內閣的要員,此類絕密項目核心技術只有極少數人掌握,資料也只有極少的拷貝,那些關鍵設備根本沒有來得及設計定型,不少都是研究人員靈感之作。一旦這些人和資料消失,設備被毀,想要恢復那是極為困難的。宮本的特派員與防衛廳的專案組調查後,報告說至少要0個月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5個月後電池樣品才能問世。聯繫美國的類似研製組同樣遭到「滅門之禍」,首相府直接控制的專案組當然懷疑是中國人幹的。於是日美兩國準備拿到證據後,聯擊中國。可是最後調查的結果居然指向了國內的石油巨頭,在各種有力勢力的阻截下調查也只能不了了之。

    唯一讓日本人不甘心的是,調查人員透過蛛絲馬跡發現美國人竟然以「海鷹」反潛直升機從中國人那裡換取了24套專用金龍電池得以製造隱形小飛機。宮本甚為震驚,因為日本海軍的中近程海上反潛的中堅力量就是「海鷹」,美國人依靠掌握的核心秘密可以不受影響,日本再要依靠「海鷹」去搜索中國的潛艇那就難了。

    卻說山野繼續報告「中共的此次軍演對像主要是阻嚇台灣人,看來他們沒有達到目的。首先台軍多年來已不認為自己能阻擋中共的登陸作戰,他們的戰略一貫是依靠美軍和我國的。所以只要中共的兩棲軍力不超過美軍加我軍的攔截能力,台灣人不會害怕的。台灣總統選舉的所有民意調查仍然顯示民獨黨與台灣聯盟得票率遠高於國民黨聯盟。中共的軍演還產生了副作用,國民黨策劃讓到大陸居住或工作的近百萬台灣人趕回台灣投票,那倒也是一支可觀的力量。可是響應者最多也不過5萬,因為那是3月20日晚上離開台灣的航機所能帶走的最大數量。台灣的輿論認為民獨黨再次上台必然導致中共發動統一戰爭,且不論誰勝誰負,那時在台灣的人總是要倒霉的。所以只有買到當天返程機票的人才會回台灣島去投票。

    「其實台軍的實力近年來增長相當迅速,雖然不如一些評論家所說的達到了以色列的水平,那是因為沒有很多的實戰機會…」

    鈴木外相大不以為然「去年的菲律賓戰爭中,台軍不是出動了嗎?似乎戰況很不理想。美軍將他們貶斥為『巴拿馬『級的水平。」

    在座的好幾位都持這個想法。台軍精銳竟然接連敗在菲共游擊隊的手下,儘管菲共有中共背後的,自然遭到了西方和日本軍界的蔑視。

    這個問題難不到山野「台軍一向重視的是反登陸戰,其實力在於防禦。去年的失敗在於他們把兩棲作戰看得太容易了,首次實施這一最困難的作戰樣式又是在異國,而且當時菲律賓軍方也沒有認真予以配合,所以招致敗績。再說如此強大的美軍在那一戰中也損失慘重,他們是為了推卸責任,才反過來貶低台灣軍隊的。台軍近來收縮了所謂的『逆登陸『部隊,專注於抗登陸的部署。」

    在座的重臣這才放心了。實際上日本人此時幾乎是重犯了他們前輩的「習慣性」錯誤戰術上精明,而戰略上糊塗。

    二戰時,他們一開始在哈勒欣河和張鼓峰吃了前蘇聯軍隊的苦頭,就縮手了。無視希特勒的呼籲,在東線竟然與前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讓前蘇聯得以抽調東線的兵力去對付希特勒,等到殲滅了希特勒,再調集重兵回師東線一舉殲滅了日本關東軍。在中日戰爭的戰場上,日軍已經擬訂了從北向南的攻擊路線,可是在上海戰役後又變計為由東向西的進攻。結果讓中國的中央政府把軍政力量穩步地撤到受到崇山峻嶺保護的內地,自己屯兵於高山之下舉步維艱。在太平洋戰場日軍策劃了極為精彩的奇襲珍珠港,卻把美軍置於自己的對立面,加速了自己的敗亡。

    現在也是如此,他們策劃和台灣的分裂勢力,利用國民黨政策的錯誤竟然讓民進黨上台執政了。這對於日本人當然是很漂亮的一個戰術勝利。如果大陸無所事事,台獨勢力站穩腳跟後搞成了台灣的「獨立」,導致台灣再次落入日本人的手中,日本就成功地肢解了中國。可是日美在扶持台獨勢力的同時也造成了台灣整體力量的分裂。中國人民並沒有沉睡,中央看準了這條深深的裂縫動手了,取得的成功將再次教訓狂傲的日本人。

    山野轉換了話題「美國人警覺到了西線的問題。中共軍隊前一陣在伊朗的大規模作戰行動取得了很大的利益,首先是把他們的防禦線大幅度向西推進了,並威脅中東的油田。這引起了美國的高度警覺。本來以為他們與伊朗政府簽訂停戰協議後會把大部隊撤回到台海戰區,美軍偵察到他們留下了2個重裝坦克師和2個高原山地師。不料昨天凌晨,伊拉克共產黨人民軍奇襲了伊朗的亞茲達空軍基地,後來透過中國人資助的伊拉克人民廣播電台宣稱,他們奪回了被伊朗在海灣戰爭中扣壓的伊拉克戰機,戰機已安全地到達友好國家的基地,將投入反侵略戰爭。」

    內閣的不少重臣都瞠目結舌,他們大都被經濟問題牽扯住了,儘管十分關心中東的石油,可是對那裡的政情卻很少作深入研究。首相經濟顧問岡孝忠一問道「這是中國人搞的鬼吧,伊拉克共產黨也是他們弄出來的嗎?」

    山野只得略作解釋「那倒不是,伊拉克共產黨成立於934年,也算老牌共產黨了,創始人是優蘇福·薩勒曼·法赫德。伊共參加了958年推翻費薩爾王朝的鬥爭。972年復興社會黨同意伊共參加內閣,為此伊共也參加了復興社會黨領導的『全國民族進步陣線『。978年伊共被清除出政府和陣線,就此轉入地下活動。去年中共為打擊土耳其庫爾德族的自治運動。伊拉克政府也暗中放手了一下,以報復土耳其追隨美英打擊伊拉克。於是伊拉克的庫爾德族人也乘勢再起。而伊共借此機會在北部的伊拉克人中拉起了一支隊伍,組建了人民軍。由新任共產黨主席法吉德任司令,他完全投靠中共搞起了武裝鬥爭。在中共的全力下人民軍擴大到近萬人,不僅一式的中共裝備,而且部隊裡有大批的中共軍事顧問。

    「今年2月初美英突然大規模在海灣集結兵力,要打擊伊拉克,徹底摧毀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似乎又給了伊共一個機會。美英搞的伊拉克南部禁飛區是什葉派穆斯林聚居區,那裡民眾與掌權的遜尼派矛盾極大。以非常簡要的說法,遜尼派代表穆斯林的富有階層、上層人士,而什葉派則是貧民階層。當然實際上涉及的教義分歧要複雜得多。伊朗通過所謂的「宗教革命」,什葉派掌了權。兩伊戰爭主要是由國家間的矛盾引起的,不過教派的衝突也在起作用。南部地區儘管有美英戰機的保護,但是巴格達仍然控制著這個地區。伊拉克新的獨裁者賽義德看出這次美英聯軍無論如何也要真的動手了,伊軍根本無法在南方抵擋聯軍的進攻。通過中共的牽線,一向在北部活動的伊共人民軍有8千人被秘密運送到南方接管了巴士拉的防務,巴格達的內政部長蓋加南主持了移交工作。

    「賽義德的如意算盤是,伊共的後台是中共,而中共是世界上唯一能與美軍抗衡的力量。如此一來就等於把中共拖下水了,而且自己也可以集中兵力在巴格達地區與聯軍周旋。美軍剛截獲這一情報時還不以為意,認為伊拉克正規軍撤走後,聯軍更容易在南方推進了。誰知伊共一進入巴士拉情況就突變了,他們依靠原來潛伏的力量迅即收編了二支當地的反政府武裝,伊共人民軍一下子擴大到2萬2千人。中共利用美軍不敢攔截中國貨輪的機會,不僅大量運出石油,而且大量運入武器、物資、建材和糧食,還由空運送入了4000多人,名義是承包巴士拉的工程項目。美軍已確認其中有中共精銳的第3陸戰師。現在巴士拉在大規模向北方撤走老弱婦孺,城防工程搞得熱火朝天。

    「而昨天的這一行動更展示了中共在這一地區的突擊力量。在海灣戰爭中,有近百架伊拉克戰機為了躲避北約軍的打擊飛到了伊朗。戰後伊朗並未向伊拉克歸還這批戰機,把它們集中到卡維爾鹽漠邊緣的亞茲達空軍基地,那裡的空氣十分乾燥,飛機容易保存。其中有7架米格-25呢(97年9月日前蘇聯飛行員維克多·別連科上尉駕駛米格-25叛逃,降落在日本北海道的函館機場引起了國際上的一場軒然大波,令日本人印象深刻),還有4架米格-29、7架米格-23、40架蘇-22、5架伊爾-7,還有24架法制的幻影-,即F-。三個月前伊朗動起了這批戰機的腦筋,於是化重金請來俄、法技師,買了大批的零部件,將這些戰機重新檢修一新。當時伊拉克還抗議了一番,伊朗不予置理。沒想到中共居然借伊拉克共產黨的名義撿了個大便宜。

    這個基地距德黑蘭只有450公里,周邊有不少伊朗的精銳部隊駐紮,中共的突擊隊敢於下手,確需有極大的膽魄和實力。美軍不得不重視起來,正在修訂行動方案,主要是加大初戰的打擊力度。」

    這些閣僚這才明白其中竟有如此的周折,不由對中共的實力產生了莫測深奧的感覺。升格為防衛大臣的中村一雄現在非常振奮,他認為前一陣中國人在朝鮮危機和東海、黃海的漁業糾紛中把日本海軍壓得太苦了,由於那些衝突並非正式打仗,呆板地執行條令的日本人根本適應不了。現在可以在美軍的下來「真的」了,強大的「十·十」艦隊應該能有所作為的。他報告了防衛省的參戰方案,大意是,以接運僑民的名義,出動2支護衛艦隊部署在台灣島東北00公里的洋面上,主要任務是協助美軍特混艦隊擔負這一方向的反潛搜索。在日本海中部部署支護衛艦隊壓制這一海域的中國艦隊,並協同美韓軍隊護衛駐韓美軍基地。在東海部署支護衛艦隊以牽制中共東海艦隊的2個航母群。海軍將組織2支強大的補給艦隊對美特混艦隊予以。沖繩和橫檳基地繼續對美軍的空軍開放。昨天已經發射了2枚電子偵察衛星,明天將繼續發射枚新型的照相偵察衛星,加強情報的實時收集能力…」

    日本人不可謂不盡力,把所有的支「十·十」艦隊都派出了。

    田川敏夫則報告,已經根據首相指示暫停了對中國大陸投資項目的審批,以對中共施加壓力。不過此舉引起了財界的很大不滿,現在無論採取什麼激勵措施也沒有企業敢於投資台灣,日本的資金難以找到出路了。而美國政府並沒有限制對華投資,更使業界對政府的政策不理解。

    外相鈴木報告,美英對伊拉克動武的政策不僅遭到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強烈反對,歐盟和北約也不予。現在唯有澳大利亞和我國作出了行動上的,我國將承受巨大的壓力。

    最後宮本作出了決斷「諸君,我國在經濟上、外交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可是我們必須看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中共由於歷史的機遇和王剛的鐵腕手段,軍力得到了跳躍式的提升。我們以支『十·十『艦隊要追上支那的支航母群是很難的。現在就如同甲午戰爭的前夕,支那海軍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我們大日本的海軍。最簡單和快捷的辦法就是讓這些艦隊消失,讓支那人再次認識到他們只能做低等民族。

    「在策略上我們必須把握好,現在是美國人出頭,因此在初期我們只承擔後勤和情報方面的任務。我看美軍不會那麼輕易獲勝,等他們雙方拚個兩敗俱傷,我們再來收拾殘局。一旦看到勝利的苗頭,我們再全力出手,那時再充分展示我們大日本海軍的力量。最好能繳獲兩艘支那的航空母艦、東方級那樣的重型艦隻。我們自己不要怕損失艦艇,到時候可更容易地在國會通過建造重型戰艦的提案。最最重要的是徹底殲滅支那的遠洋艦隊,那才有可能真正保住台灣…」

    台灣東方的外海美特混艦隊3月20日

    著名的黑潮暖流又名日本暖流,其源為太平洋的北赤道洋流,西行至菲律賓群島在折向北流時,分裂為二支,偏西的一支穿越釣魚島列島和琉球群島之間的海域流經朝鮮海峽,被稱之為對馬海流。對馬海流水溫高、鹽分重,海水呈青藍色十分清澄,流速較緩,平均每晝夜不超過50公里。這股暖流在台灣島外側的一段寬約00-200公里,厚200米左右,夏季水溫29攝氏度,冬季也有20攝氏度,為途徑的海域帶來了勃勃生機。然而,現在卻有一支遠道而來的龐大艦隊橫跨這股海流欲呈其淫威。

    美軍由4個航母集群為主組成的特遣艦隊在艦隊司令官梅裡斯中將的率領下,2月初就開始在台灣島東方的外海巡弋。為策應台灣的「總統」選舉,以及因應大陸的聯合軍演,他們於3月初展開了作戰部署。美國表面上一個中國,實質上要保持台灣獨立的面貌畢露無異。梅裡斯命令艦隊擺開了他最得意的「鑽石陣」「羅斯福號」(V-7)核動力航母作為鑽石的尖針對著台灣島的中部,擺在距花蓮港東面偏南200海里的洋面上;「尼米茲」號(V-8)核動力航空母艦在「羅斯福」號的東北方向相距0海里;「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則在「羅斯福」號東南方向0海里處;「小鷹」號(V-3)航母在「羅斯福」號正東80海里的海域,整個艦隊就像一枚橫放在台灣島東面的一枚鑽石。

    這些重型航母每一艘都載有80架左右的艦載機和架直升機。以「羅斯福」號為例24架F/-8/D「大黃蜂」和3架F/-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攻擊機(、E型為單座戰鬥機,D、F為雙座戰鬥攻擊機),4架E-2D「超級鷹眼」預警機,4架-加油機,4架E-B電子戰機,架S-3反潛機和架SH-0B反潛直升機。每艘航母的側重點不同,配置略有差異(小鷹號上還有3架F-4D「雄貓」雙座雙發高性能重型艦載戰鬥機,他們即將被替換為F/-8E/F),但都是海上的超級堡壘,以最大型的「尼米茲級」航母為例滿載排水量9500噸,艦長艦寬飛行甲板最寬7.8米;二座壓水堆、4軸推進,總功率2萬馬力;配備了3座「海麻雀」防空導彈系統,4座或3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3座324毫米三聯裝魚雷發射系統。押後的「小鷹」號航母負責整個特遣艦隊的防空任務,配備的F-4D戰鬥機就多,攻擊機就少些。

    由於美軍的每一個航母集群都有規模龐大的護航艦艇,現在相對地作了協調的部署所有的油船、彈藥船、二艘新型的25000噸級的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艦(該型巨艦擁有先進的醫療設施(包括4個手術室,一個24床位病房);可容納72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有艦員495名,3個車輛甲板(2323平方米);兩個貨艙(708平方米);在塢井中可停放2艘大型氣墊登陸艇(L);飛行甲板可供H-53、UH-/H-W、H-4或MV-22「魚鷹」等機型的起飛、降落與維修和存放)以及艦隊的指揮艦(也是同型的兩棲艦,但該艦還有先進的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4I)系統,因此具有與其它作戰部隊和艦隻良好的合作能力;艦載自衛系統),都位於4艘航母圍起來的海域。這其中還有8艘遠程導彈快艇、4艘獵潛艇在巡弋。

    在距航母300-400公里的外圍是艦隊的遠距離防禦層海下有4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擔負反潛;海上是艘「阿利-伯克」級、斯普魯恩斯級導彈驅逐艦的宙斯盾系統執行防空反潛任務,還有8艘「佩裡級」導彈護衛艦;最主要的是空中始終有架E-2D「超級鷹眼」擔負偵察預警,有5-架S-3「北歐海盜」固定翼反潛機進行反潛巡邏,甚至有偵察衛星幫助預警;還有8架F-4擔任攻勢防空。

    距航母50-85公里的區域防禦層海下是4艘攻擊核潛艇擔負反潛;海上也有艘「阿利-伯克」級、斯普魯恩斯級導彈驅逐艦和4艘「佩裡級」導彈護衛艦,以變深拖曳聲納進行反潛搜索;空中有SH-0R反潛直升機巡弋,也有8架F-4巡邏。

    距航母50公里內層點防禦有艘「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強大的宙斯盾系統是防空的主力,還有4艘「佩裡」級護衛艦;空中也有反潛直升機巡弋。

    還有一些獵潛艇、掃雷艦艇參與護航。整個特遣艦隊的艦艇總數超過了70艘。軍事專家稱之為「豪華型」配置,只有財大氣粗的美國人有此能力。

    不僅如此,在護衛艦隊的外圍日本海軍始終派遣了8架-3在作反潛巡邏,在沖繩基地還有大批陸軍空軍戰機在高度戒備,

    梅裡斯中將也認為中國的二個航母集群是絕對不敢與他較量的,因此「小鷹」號的配置有點「浪費」,不過以三個航母集群的力量來制止中共的登陸艦隊本身就太浪費了。至於日本人,中將對他們不屑一顧,這是政客玩的把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