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戒 序章 世界現代史概略
    當強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日本帝國在盟軍的強大攻勢下分崩瓦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隨之結束,但和平並沒有真正降臨,世界仍然處於水深火熱當中。

    西方是冷戰,蘇聯和美國在共同的敵人消失後終於暴露出它們之間生來俱有的矛盾。隨著溫斯頓?丘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講,以蘇聯為首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冷戰時代,進行軍備競賽與武裝對峙,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抗使歐洲籠罩在可怕的戰爭陰雲下面。

    東方是熱戰,新興的社會主義中國為他的鄰居而同老牌的資本主義美國進行了規模巨大的朝鮮戰爭。戰爭的結局眾所周知,但影響卻超出了想像。所向無敵的美國軍隊第一次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他們只是幫助自己的傀儡恢復了之前的邊界,避免了弱小的「大韓民國」被赤化,但這是以付出慘重傷亡和樹立一個更難纏的對手為代價的。

    從朝鮮戰爭中帝國主義者看到了社會主義可怕的強大,一個剛剛從廢墟中站起來的還滿身傷痛的社會主義中國竟然能把他們精銳的軍隊打得頭破血流,那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蘇維埃聯盟就更無法想像了——雖然蘇聯在1941年的失敗是非常慘痛的,但第三帝國最後不就是淹沒在那可怕的紅色鐵流中嗎?

    所以自由世界的許多「有識之士」紛紛呼籲在蘇聯和中國還尚未成熟之際,用武力將這兩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扼殺,以免為將來帶來無法估計的災難。

    於是所謂的「麥卡錫主義」盛行全美,大規模清除自由世界裡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分子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神聖而光榮的職責,告密、恐嚇、調查、質詢、聽證……一系列的反共行動無處不在,這種種的行動加之「有識之士」的宣傳鼓動推波助瀾,人們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恐懼達到了極點。

    二戰中陣亡的反法西斯將士們屍骨未寒,西方的當政者們就開始密謀一場對社會主義蘇聯和中國的先發制人的戰爭。許多人對這種可怕的陰謀是極力反對的,這當中包括後世名垂青史的杜根總統。但兩個人物的上台終於使歷史的大車輪轉向了戰爭。

    一位是美國新當選總統艾森豪威爾,二戰中著名的盟軍總司令。朝鮮戰爭還沒結束美國選民及不可耐地選了這位陸軍五星上將當總統,可想而知,專家治國是多麼地急迫的事啊。艾森豪威爾在戰爭中給許多人包括蘇聯軍官們的印象是文雅的軍人,當然這個人的反共意識不比任何人差。

    正是他在暗地裡的極力推動,北約盟國才最終做出了對蘇開戰的艱難決定,也是這位被許多軍事研究的個人和組織列為史上十大名將之一的艾森豪威爾親自策劃和指揮了後來對蘇聯境內閃擊的戰爭,可以說第一次紅色戰爭的發動者就是英明的艾森豪威爾五星上將。

    另一位是斯大林死後上台的赫魯曉夫,也是二戰中的指揮官,他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擔任了方面軍的政委。不過與英明的艾克(艾森豪威爾的暱稱)相比,赫魯曉夫充其量是個有點想像力的官僚。所謂的想像力就是時不時搞出一點不符實際的政策和行動,比如改造西伯利亞凍土地為耕地之類的勞民累國的事。

    最富有意義的一次就是邀請了昔日盟友今天敵人的北約各國軍隊參與1955年的衛國戰爭紀念閱兵。從而給了北約盟軍一次將歐洲社會主義國家首腦一網打盡的絕好機會,並且進而推翻了歐洲的蘇維埃政權。

    除了這兩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直接和間接的推動外,促使北約特別是美國有足夠的把握發起第一次紅色戰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愛因斯坦和美國的科學家發明了超時空轉移技術,並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實用的超時空傳送儀(Chronosphere)。

    儘管該機器存在著許多可怕的缺陷,例如運轉極為耗電且不穩定,只能用於傳送非生命物體,有時物體會沒有被送達目的地而消失。但艾森豪威爾和美國軍方還是看到了這架機器潛在的巨大軍事意義。正因為有了這架超越時代的恐怖機器,艾森豪威爾總統才想出了不必動用令人發怵的核武器,就能出其不意地閃擊蘇聯腹地的戰略。

    很快軍方便全面接管了愛因斯坦和他的實驗室,在極高度的保密下超時空傳送儀成功地實現了對載有乘員的坦克和裝甲車的遠程傳送。於是,超時空科技的提前實現也促使了戰爭的提前到來。

    1955年5月9日上午,雄壯的《牢不可破的蘇維埃聯盟》響徹莫斯科紅場,赫魯曉夫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齊聚於列寧墓上,威武整齊的紅軍各個方陣緩緩通過。當觀禮的領導人和群眾歡呼著歡迎盟軍方隊通過時,炮聲響起了,史稱第一次紅色戰爭就在紅場這個世界共產黨人心目中的聖地暴發了。

    對北約盟軍而言,戰爭進行的無比順利:由超時空傳送儀傳送的各支特種部隊在閱兵舉行之時成功地到達蘇聯腹地和東歐的各個重點軍事基地,並非常迅速地控制住了俄國人的殺手鑭——戰略火箭軍、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和他們的核武器。

    同時紅場的盟軍也迅速地利用對方措手不及之時俘虜了蘇俄和東歐各國的領導人,贏得了極大優勢;緊接著集結在東德邊境北約裝甲集群在空軍的掩護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民主德國,並快速向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挺進。與此同時,從超時空傳送儀把大量裝甲部隊和特種部隊美國內陸源源不斷地傳送到遙遠的蘇聯境內各地,令到蘇軍陷入極度混亂與恐慌當中。

    盟軍裝甲集群突進速度極為驚人,到6月22日,又一個特殊的子,從阿爾漢格斯克到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到赤刻以西的廣大蘇聯領土均告陷落;到7月3日,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蘇聯地區也宣告投降。還不到兩個月時間,無比強大的蘇維埃聯盟就這樣完蛋。

    西方國家將這次戰爭稱為「新十字軍東征」,而西方保守派學者則將其稱之為「第四次布匿戰爭」,與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羅馬主動出擊迦太基的第三次布匿戰爭相提並論,大多數史學家更願意稱其為「第一次紅色戰爭」。

    戰爭的結果是東歐和蘇維埃帝國覆滅,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傀儡政權阿歷山大?羅曼諾夫總理和他的新蘇維埃聯盟——世界蘇維埃聯盟(WorldSocialistAlliance),這個成立於美國國慶日的資本主義蘇維埃聯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