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 卷二 第十四章 巧奪益都
    金哀宗天興元年十月,密州的李思業趁李全和楊妙真被夏全拖住之機突然出兵,他命周翰海守密州,自己親率三萬軍出征,只用三天便佔領了濰州全境,隨後兵分三路,命冷千鐸率五千軍往東取登州,又命宋大有率五千軍北取濱州,自己率本部大軍兵壓益都府,益都府留守大將楊鐵手一方面派人火速向李全求救,另一方面率領五千留守軍悄悄趕到博興縣濟水南岸準備伏擊李思業。

    這是一個初冬的夜晚,天空佈滿暗紫色的雲彩,但沒有下雨。地面潮濕,但是並不泥濘。軍隊無聲無息的行進著,只是偶然可以聽見馬匹的響鼻聲,不准高聲說話,不准停下歇息,盡量不讓馬嘶鳴。行軍的隱秘顯示了這支軍隊任務的特殊。這支軍隊一共有二千人,是李思業親兵營,首領就是『獨臂將軍』宋湧泉和果毅都尉黃耀,他們接受了一個秘密任務,繞過博興縣偷襲益都城。天快亮時,一夜強行軍二百里的宋湧泉部終於趕到了益都城外。

    『嗖!』五支穿有勸降信的響箭分別射進了益都城各門……

    過了不到一個時辰,東門的吊橋緩緩落下,一支約五十人的隊伍舉手從城內出來,皆袒露著上身,遠遠地便跪在路旁高聲喊道:「益都王義深願獻城以降,請上軍入城。」

    黃耀大喜,躍馬就要馳入益都城。

    「等等!」宋湧泉突然發現了其中的不對,這麼大的益都城怎麼可能只有五十人出降,就算東門一處也絕不止幾十人,這其中必然有詐,此念一定,他當即決定將計就計,便對黃耀低語了幾句:

    「我率人繞道西門,你可在此拖住時辰!」黃耀連連點頭答應。

    說完宋湧泉便率一半人馬掉頭離去,那黃耀也是三十宋兵之一,臨安人,從小就好偷雞摸狗,長大後漸成鄉中一潑皮,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想進皇宮去看看皇帝老兒的生活,他伯父怕他惹禍,便送其入伍,機緣巧合也成了押解李思業的差兵,李思業念舊,他也搖身一晃成了親兵果毅都尉,但他的無賴積習難改,毫無半點將軍風範,所以人送外號『無賴將軍』。

    這次是這個『無賴將軍』第一次獨立處理大事,宋湧泉也只告訴他可見機行事便自行而去,無奈之下他思量了半天才終於想到一策,他先上前將王義深扶起,學著戲文中的情節好言安慰他幾句後便開始整軍準備入城。

    東門內果然藏有一千留守的軍隊,由大將鄭衍德和王義深率領,二人見敵軍突至,商議之下決定由王義深詐降麻痺敵人,鄭衍德則藏在城門處等敵軍入城時施以突襲以敗敵軍,那王義深見對方分兵離去,以為中計,暗暗心喜不已,但他等了半天也不見黃耀有半點入城的意思。

    「既然城門已開,將軍為何還不入城,難道懷疑我等誠心不足?」

    「非也,我家大將軍臨行前有言,他德行不足,若得益都大城,應先祭禱上天方可入城。」

    說完竟命人搭起台來,按他鄉中的風俗又找來一肥胖士卒,在其身上遍塗油脂,命其在台上跳起舞來。

    王義深是第一次見此仗勢,不禁又急又氣,但又不敢催得太急,怕對方生疑,只好耐下性子等待。

    過了約半個時辰,突然東門處喊殺聲大起,宋湧泉已從西門偷偷入城,殺了過來。

    黃耀哈哈大笑,上前一刀劈死了王義深,手一揮:「弟兄們,跟我殺!」

    就這樣,山東兩路最大的城市—益都城終於落進了李思業的手中。

    楊鐵手率軍在博興縣已等了二天一夜,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行蹤早就被振威軍的斥候探得報告了李思業,更不知道他身後的益都城已失。

    進入益都府地界後,振威軍紮營休息了一夜,但振威軍的首腦們卻沒有休息,全部聚集在主帥的大營中商量下一步的行動。

    「各位!取益都的重點便是一個字『快』,不能和敵人拖,一定要盡快將戰果鞏固下來,以防止李全的反撲。為考慮得更加周全一些,我請各位來商量一下取益都的戰術安排,各位可先說說自己的想法,柴將軍,就從你開始。」

    「是!」柴煥站起來向李思業行了個軍禮,對著眾人說道:

    「我認為取益都府不僅是一個『快』字,而且還需要一個『輕』字,何謂『輕』?那李全夫婦在益都的口碑不錯,很得人心,若我們大起戰火,必然會波及到百姓,一旦民心不附,李全反撲之時必然會倒戈相助,那時就是我們兵力再強,也難長久在益都府立足,再者,我們也會在益都長久經營,無論給養、兵源、財力都要依靠百姓,所以我強調一個『輕』字。」

    「柴將軍說得非常有理,這個『輕』字我就收下了,各位還有補充嗎?」

    「我也來說兩句!」李思齊站起來說道:

    「既然定下了進攻的主旨是『快』和『輕』字,那麼實現這個目標,我就再加一個字『奇』!以奇取勝,『兵者,詭道也!』只有出奇兵方可取得滿意的效果,大將軍已經派宋湧泉去偷襲益都城,這便是個奇字,但要滅博興的楊鐵手,也要一個奇字,但我現在說的奇並不是要分兵攻打,恰恰相反,要以正道以對,正就是奇,再讓敵軍知道益都已失,這樣正奇結合,一戰便可擊潰楊鐵手。」

    「好一個正就是奇,李將軍之言正合我意!下面眾將聽我調兵」

    「柴煥、蕭進忠!」

    「末將在!」

    「你二人可領步兵第二營為左翼,見我紅色令旗起,便可出擊,不得怠慢!」

    「末將尊令!」

    「李思齊、王恩柱!」

    「末將在!」

    「你二人可領步兵第三營為右翼,見我黃色令旗起,便可出擊,也不得怠慢!」

    「末將尊令!」

    李思業最後取出一支令箭,望著坐在最後的晁雄。

    「晁雄可在?」

    晁雄一怔,隨即大喜上前行禮。

    「卑職在!」

    「我聞密州晁氏兄弟勇烈過人,我給你一千鐵騎為先鋒衝擊敵陣,後退一步即斬,你可敢領命!」

    「我晁氏三雄只進不退!」」好!壯士也!」

    「各位!我自領第一營、第四營為中軍,卯時造飯,辰時出兵!」

    楊鐵手苦候的敵軍主力終於在第三日早晨抵達了博興縣,但並沒有像他想的那樣渡濟水,而是直接向他藏身之處開來,楊鐵手知道自己行蹤已經暴露,倉促之下只得整軍迎戰,兩軍終於在濟水南岸遭遇。

    王恩柱見楊鐵手軍背濟水列陣,心中有些擔憂,便向李思齊問道:「敵軍明顯有背水一戰之意,若攻得太急,恐怕對我軍不利。」

    李思齊微微一笑道:「背水一戰並不是任何軍隊都可適用,訓練、士氣、軍紀、戰力還有兵力對比,少了任何一樣都起不了作用,那楊鐵手以土匪的烏合之眾來下此險棋,豈不就是『東施效顰』嗎?」

    果然,戰鬥還未打響,楊鐵手的手下見對方兵力四倍於己,早就人心惶惶,有許多水性好的,早已悄悄脫去衣甲,準備泅水逃生。

    突然有一個士兵驚叫起來:

    「快看,益都起火了!」

    所有的士兵都聞聲回頭看去,果然遠處益都城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這是宋湧泉按主帥的命令點燃了城樓。

    「爹!娘!」一名少年士兵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李全軍已經開始出現了騷動。

    楊鐵手看見煙火也大吃一驚,益都城已經陷了,這仗還有什麼可打。

    「咚!咚!咚!」

    震人心魄的進攻鼓聲開始敲響,振威軍中軍處白旗首先亮起。

    「殺!」晁氏三雄同時一聲怒吼,率先衝出陣營,帶領著一千鐵騎兵直向敵軍最密集處飆去,那氣勢驚天動地,直嚇得李全軍士兵心寒腿軟。

    「出擊!」楊鐵手也一聲令下,挺槍便迎了上去。

    一千鐵騎兵如狂風暴雨一般殺進了敵陣,瞬間便將敵陣撕扯成兩半。

    楊鐵手大怒,一抖鐵槍,連挑十幾名騎兵,他在敵人騎兵陣中橫衝直撞,無人可擋,晁雄見那敵軍首領槍法精妙,便抽出箭來,偷空一箭向楊鐵手的戰馬射去,正中戰馬的前腿,戰馬長嘶一聲跪倒在地將楊鐵手摔了出去,眾軍一擁而上,將楊鐵手牢牢按在地上捆綁了起來。

    李思業顯然高估了李全的軍隊,他不知道李全軍中最精銳的五千槍兵已經被楊妙真帶走,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殘兵,所以當兩翼殺出時,所起的作用只是防止潰兵的逃跑,這一戰,振威軍以三百人的代價,全殲了五千李全軍,其中降兵四千餘人,僅一百多人跳濟水逃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