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日夜焦思,昨日忽聽一個小夥伴急匆匆跑來,向小女子報道:蛇窟下來了一個天神,生得比小女子還高,手持一口有電光的寶劍,先將兩條蛇王殺死。站在籐地裡,籐竟會纏她不住。也不知使甚法兒,讓一條大蛇用尾巴將樹上的蛇打落了一多半,在籐地裡纏住。
後來手上又放出一道雷火,滿枝亂穿,將余蛇弄死了個乾淨。最末後將全籐地點燃,將死蛇和窟中小蛇鬼一齊燒死。才飛到山頂上去,放下一場大雨,將火熄滅。他見了害怕,等天神走了,才跑來告訴我。全洞中人得了喜信,自是快活。連忙趕到蛇窟一看,果然群蛇俱成灰燼,只是在靠山那一面尋到蛇王的兩個大頭。大家望空叩拜謝神之後,便即命人抬了蛇頭,冒雨起程趕來,與小王報喜。我心裡還可惜得信晚了,不曾見到神仙是什麼樣子。昨晚月光甚好,急於和小王見面,也未歇腳。適才行到離此數里的綠梅嶺,忽見小王的兵在那裡埋伏火石,又遇見傳小王令旨的人,才知昨晚這裡來了一個大人,不知是神是怪,宿在桃林坡山洞之內。
小王因小女子不在,本想講和,命人上前搭話,問要什麼禮物,才可離開此地。先疑心她和早先的殃神一般想吃活人。等把人送過去,先是不要,後來又揣了兩個在懷裡,想是留著慢慢受用。小王見她得了不走,仍回洞內,本恐貪得無厭,萬一索要王妃,那還了得?再加有人報信,說昨晚還盜了兩個黃金果,這才著了急。一面命人請小女子速來,想法應付;一面準備弓箭手,四面埋伏了火石,決計一拼。小女子一問昨日見神的小夥伴,所說天神裝束身材,竟與天仙一般無二,知要闖出大禍,連忙趕來。雖然晚了一步,小王已有冒犯,還望仙人寬洪大量,念其情急無知。本山還有一害,雖不似雙頭蛇惡毒殘忍,每年這時也要傷些人命,還望大發慈悲,一併除去才好。」說罷,叩頭不止。
雲鳳聞言,好生驚異,想不到深山之中,竟有這等小人種族生長。那一害不知是甚物事,這小小種族,怎禁得起蛇獸怪物蠶食?本想助他除害,又恐誤了回山正事。欲將不管,一則上天有好生之德,修道人最重要是積修外功,豈能見死不救?二則這等聰明靈秀的小人種族,平時只是傳聞古有僬僥之國,不料果有其事,造物之神,真是無奇不有,任其滅種,未免可惜。自己本想帶兩個回去訓練,難得還有通話之人,可見緣法湊巧。昨日無心代他們除了大害,何必為德不終?好在還是為生靈除害,並非畏難逗留,五姑仙人定能前知。這口仙傳寶劍頗有靈異,何不向空卜上一卦,以定去留,或者不會見怪。這些小人行動如飛,甚是敏捷,既在此間聚族多年,也許能知仙山根腳所在,說不定還能從他們口中尋得一點線索。
再四尋思為難了一陣,便對駝女閔湘娃說道:「你命他們起來。昨日我從雲中墜下,見群蛇猖獗,將它們除去,原出無心。我回山心急,此事尚難自主,還須向仙祖默祝,才能定准。許了無須歡喜,不許我此時就走,強留也是無用。」說罷,摘下身佩寶劍,捧在手內,向空跪祝道:「曾孫女一時雲中失足,由仙山墜落此地,無心中誅了千百怪蛇。今日又遇見這群小人,言說尚有一害未除,虔誠挽留,須要耽擱兩日,惟恐仙祖回山,誤了仙緣,難決去留。仙祖道法玄深,無遠弗照,如荷鑒督,許為生靈除害,此劍便當時示警。」剛剛祝罷,便聽鏘的一聲,一道寒光,寶劍出匣,約有尺許。雲鳳驚喜交集,還不敢邃以為信,將劍還匣,重又默祝,那劍連鳴三次。這一來不但看出五姑准她暫留,連事完回山,都可料到,不致影響仙緣,不由興高采烈,大放寬心。小王等人見寶劍無故出匣,自然愈發加了敬畏。
雲鳳拜罷起身,對駝女道:「仙祖已允我留此,為你們除害。那害在何處?快快說出,我即刻便去如何?」駝女道:「啟稟大仙,這東西的巢穴,似在前面雪山腳下,約有半天多途程即可到達。不過他也和我們大人一樣,只相貌裝束要醜怪些。每年只出來兩次,每次須要送上二十四名小人作為供獻,便好好回去;否則無論逃到何處,都被追來搜著,那死傷的人就多了。我們只躲過他一回,又對抗過一回,就嚇破了膽。小女子的恩人老王,便死在他手裡。這幾年,年年供獻,並未缺過一次。他每次出來,俱有定時。每一次都是這黃金果熟之際。還有三天,便是他來的時候。此時如去尋他,那雪山大有千百里,一則不知真正所在,難以尋找;二則也無人敢於領了前去。他每次受享,就在左側里許傷心崖頂一塊大石上面。來時他滿身都是煙霧圍繞。大仙昨晚住的洞內,早備下二十四名送死的小人,各捧著一個黃金果。等他一到,便脫了衣服,自己走出,跪在崖下。
小女子曾在左近,偷看過兩次,見他用一根幡往下一擺,一陣大風,連他和二十四名小人立時刮走,不知去向。家在雪山,也是他自己說的,並無人去過。如今算起年份,為害已有十數年了。」雲鳳心裡一驚,聽駝女之言,妖怪既然修成人形,又能空中飛行,自己怎是對手?如是左道妖人,更非其敵,不禁有些膽怯起來。又一想:「自己說出,不能不算;何況適才默祝,仙劍三番示警,自己有仙傳寶劍飛針,許能獲勝,也未可知。是福是禍,冥冥中早已注定。便無此事,今日趕往雪山,也難保不與妖人遇上,轉不如事前知道得好。事已至此,也管不了許多,且等三日再說。」因為期還有兩三天,駝女轉述小王之意,再三虔請大仙,去往王洞暫居。雲鳳好奇,也想借這暫留的一二日工夫,一覘小人的風俗習尚,當下點頭應允。駝女再將話傳譯給眾人,小王聞得神仙肯光降他的洞府,並為除害,連忙率眾跪謝,一時歡聲雷動。駝女便命眾小人,抬過他的兜子,請大仙乘坐,同往王洞。雲鳳估量路途匪遙,知道駝女不良於行,執意步行前往。駝女不敢勉強,只得和小王說了,請小王率領一半人趕速回洞,準備歡宴。等小王拜辭起身,才恭恭敬敬,隨侍雲鳳起身。
雲鳳見手中果實還有一隻未被小人弓箭殘毀,便隨手揣入懷內,將餘下的連枝棄去。等上路之日,再行採集。行時見適才追隨的幾個小人已將衣服穿好,想起懷中還有兩個小人,尚赤著身子。解衣取出一看,那兩個小人想是在懷中聽見駝女和小王問答,知得就裡,俱已轉憂為喜,貼在雲鳳手間,甚為依戀。這兩個小人原本生得清秀,這一喜笑顏開,更加顯出可愛。雲鳳決計後日回山,仍帶這兩個同行。便命駝女取來衣服,與他們穿好,說了自己意思,問其可否。
駝女聞言驚喜道:「本國人只有兩姓,男姓希里,女姓溫靈。人種雖小,卻與大人一般能幹,有的竟比大人還要靈巧。無論禽言獸語,俱都通曉。可惜只有語言,並無文字,又是生就歧舌,無法教授。小女子因受老王救命之恩,幼時又讀過幾年書,初來那些年,屢次想盡方法,打算把文字傳給他們,俱因限於那根舌頭,毫無成效。事隔多年,以為絕望,自己也學會了他們的語言,不再想及前事了。他們的嬰兒生下地,大半指物定名。如天上的星叫做沙沙,黃羊叫做咪咪,這兩人一名就叫沙沙,一名咪咪。他們生來力氣大些,又比眾人聰明能幹,十四歲就被選充小王的近身侍衛。上月因隨王打獵,二人誤走岔道,迷失了路途,口乾嘴渴,誤食了一粒毒果,舌上長了一個疔瘡。
後來雖經小王賜他們靈藥治好,舌尖已經爛去。小女子恰好殺了一條雙頭怪蛇,來見小王,得知此事,聽出他們發音與前不同,試一教他們人言,居然一學便會。知他們也和八哥等禽鳥一樣,只要團了舌頭,便能言語。當時忙著除害,沒待兩日,便回舊洞。意欲等皇天鑒憐,殺死群蛇之後,再和小王說了,挑出些聰明的年輕臣民,團了歧舌,教他們中朝的語言文字。不承想今日竟被大仙垂青。起初拿他們當供品,尚且不辭,能蒙度上仙山修道,真是幾百世修來的福分,豈有不願之理?至於仙山高居半天,罡風凜冽,雖不知能否禁受,可是這裡小人俱比常人還要能耐寒暑得多。好在有大仙攜帶,決無妨害。」雲鳳聞言甚喜。駝女又向小人把話略微翻譯,喜得沙沙、咪咪二人跪在雲鳳腳前,歡呼叩頭不止。
雲鳳見駝女因自己步行,不敢坐那兜子,雖然獨腳步行,卻能盤旋於危坡峻阪之間,運轉如飛,雖不似小人矯捷,卻也不顯吃力,好生驚異。勸她乘兜,再三遜謝,也就罷了。二人且談且行,約有十里之遙。忽見峭壁前橫,排天直上,似乎無路可通。沿壁走了里許,地勢忽又寬廣,漸聞鼓樂之聲起自壁內。正稀奇間,前面一群百十個領路的小人忽往壁中鑽去。近前一看,壁上下滿是薛蘿香蘭之類,萬花如繡,五色芳菲,碧葉平鋪,濃鮮肥潤,時聞異香,越顯幽艷。再看小人入口,乃是峭壁下面的一個圭竇。也有兩扇門,乃是用籐青花草紮成的,編排得甚是靈巧。底面附有尺多厚的泥土,籐蔓盤糾,草葉掩映,紅紫相間,關起來,與崖壁成了一體。不知底細的人,決看不出來。門是六角形,方圓只有四五尺,拿小人的身量站在門中,自然還下得去;如是大人,再拿那片雄偉高大的崖壁一陪襯,就顯得太渺小了。雲鳳見前面群小俱已進完,駝女正佝僂揖客,只得俯身而入。
進門不遠,又是一座崖壁當路,前後兩壁,排天直上,高矮相差無幾,離地二十丈以上。壁上滿插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兵器和長大竹箭,鋒頭俱都斜著向上。當頂老籐交覆,濃蔭密佈。籐下面時有片雲附壁粘崖,升沉游散,愈發把上面天光遮住。不時看見日光從籐隙漏下來的淡白點子,倏隱倏現,景物甚是陰森。暗忖:「這些人種雖小,心思卻也周密,難為他們開闢出這等隱秘的地方,來做巢穴。休說外人到此尋它不著,便是在崖頂望下來,也只當是一條無底深壑,又怎能看出下面會藏有亙古稀見的僬僥之邦呢?」駝女見雲鳳且行且望,笑道:「大仙,看這裡形勢好麼?」雲鳳點了點頭。駝女道:「他們捨明就暗,也是沒法子事。
因為他們身材太小,山中野獸雖多,還可用人力齊心防禦驅除;惟獨天空中的東西,休說是那些奇怪兇惡的大鳥,便是本山常見的大雕鷹鶚之類,俱甚厲害,假使兩三個人出外行走,便被飛下來銜去吃了。所以他們住的地方既要嚴密,出門時至少總是百十成群。平日患難相共,不知不覺,便養成了合群的心。否則似他們這等渺小脆弱,早就絕種不知多少年了。這兩座崖壁,總名叫做通天壑。兩邊崖壑,越上越往裡湊,下面相隔不下十五丈,可是盡上頭相隔只有丈許,並有千年古籐盤繞。只要洞門要地不被知曉,決難攻下。去年夏天,從籐縫中鑽下來一隻一丈多高的三頭怪鳥。彼時正值小王出獵回來,小人被它啄死了好幾個,可是刀斫箭射,俱都不能近身。嚇得小王率眾逃入洞內,將門用石頭堵緊。每日只聽那鳥在外怪叫,聲如兒啼,兩翼撲騰,用爪抓壁,一刻也不休息,聲勢非常驚人。鳥不飛走,誰也不敢出來。
小女子又不在此地。似這樣過了八九天,漸漸不聞聲息。小王才派了二十個膽大的出來一看,那鳥因找不到出路,飛上前便被籐網擋住,性子又烈,又尋不著吃的,已經力竭飢餓,伏在地上,奄奄一息了。那鳥的六隻眼晴,其紅如火,目光靈敏無比。先時一任刀矛弓箭朝它亂髮,俱能用它兩翼兩爪,連抓帶撲,一些也傷不了它。這時卻是無用,經他們刀矛亂下,一會兒便分了屍。那六隻眼睛挖出來,俱有鴨蛋大小,紅光四射,現在還掛在洞內當燈呢。自從出了這回事,防它同類下來報仇,小王把小女子接回商量,帶了多人,爬上崖頂,將籐隙補勻密。又在籐下面兩壁中間,安置好了繃箭、繃刀、繃矛之類。無論是什麼東西下來時,只要觸動一處,立時上面刀矛箭戟同時發動,不怕弄它不死。可是至今沒有再出過亂子。以前這裡只是避暑的別洞,如論起形勢來,那舊洞經數十代老王苦心佈置,如非蛇禍,一切都比這裡強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