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建成 第17章 克長安大郎當先 (1)
    長安城,素有千秋帝都之稱。它位於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的關中平原、渭河南岸。南依秦嶺山脈中段終南山,層巒疊嶂,陡峭峻拔,成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之磅礡氣勢;北有堯山、黃龍山、嵯峨山、梁山等構成逶迤延綿的北山山系,與秦嶺遙相對峙。在這些山嶺劃出來的大片沃原,長安城雄據其間,涇、渭、劌、灞、澧、澇諸水珠串般環繞瀠回,形成「八水繞長安」之局。這些河流宛如一道道血脈,既給長安提供豐富的水源,也使之充滿活力。「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種種戰策和經濟上的便利,自古以來,長安得到歷代帝王的垂青,西周、秦、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建都於此。

    以當時的形勢來說,誰能佔有長安,誰就搶到了統一天下最大的先機。李家軍兵臨長安的時候,隋長安京城留守的年少代王,與尚書衛文升、將軍陰世師、京兆丞骨儀等將官慌忙商議對策。大興殿東宮內,香霧繚繞。代王神色憂憤,坐立不安地催問大臣們有何良策。隋大臣衛文升:「義軍聲威極大,在左軍前鋒李建成的率領下,兵鋒銳利,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未有敗績,真是奇怪!我們耽心城裡的民眾出城後,就不再回城,那長安就是一座空城,要人力要糧草都無從應付。乾脆關閉城門。派兵拒守,運糧入宮,以備不測之需。」

    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建議,年輕無知的代王居然也同意了。一時間城門關閉,長安城內民心大亂。

    九月下旬,李淵大軍駐於長安郊外的朝邑長春宮。

    連連幾日,長春宮周圍往來人群特多。附近村民、貴族子弟,郡縣長吏、豪族,弟兄老幼等眾人久聞唐國公李淵是天帝轉世,李姓坐天下的大名。更有不少年輕子弟傳言:李家大郎是太白星下凡,神兵天降,所向無有不勝。爭相來訪,有如鬧市一般。李淵帶著李建成親自接見,問候眾人。李淵對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授官節級,年輕子弟投軍入伍。更有勇士一定要進入左軍先鋒營,李建成笑而編調之。眾人興高采烈,相互轉告:「唐國公真天下之主也,惜來太晚。如早來,民眾少受苦也。」

    三天後,李淵令左軍大都督李建成率司馬劉文靜、統軍王長諧、姜寶誼、寶琮諸軍數萬人,進軍於永豐一側,伺機克潼關之險。尉撫使竇軌等受左軍李建成節度。軍旗獵獵,戰馬奔馳,大軍浩蕩前行。

    潼關,系戰國時秦人所建,北臨黃河,南靠大山,東西百餘里,開路於斷裂山石縫中,「車不容方軌,馬不得並騎」,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本名函谷關,東漢以後改稱潼關。就是這險峻的兵家必爭之地,令長安城穩如泰山,屢屢避過關外烽火戰亂。長安城所處渭河平原,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四關以潼關為首,正因為潼關有如此重要的戰策位置,所以,李淵派歷練沉穩的長子李建成率軍奪取潼關。

    潼關前十餘里地的山坡上,李建成眺眼望長安城。只見南依秦嶺山脈中段終南山,層巒疊嶂,陡峭峻拔,成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之磅礡氣勢;北有堯山、黃龍山、嵯峨山、梁山等構成逶迤延綿的北山山系,與秦嶺遙相對峙。李建成注目觀看半晌,不由得讚歎長安城果有帝王之都的氣魄!馮立騎馬向前,手指潼關。李建成默然無語,觀之良久,道:「潼關名不虛傳,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啊。欲破此關,必須智取!」

    李淵籌謀進攻長安前,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李淵與裴寂、劉文靜、柴紹、李秀寧、李世民、劉政會、唐儉等人在會上各抒已見。大多數人主張先集中兵力,全力攻下潼關,再進軍長安。也有主張潼關天險一時難下,不妨趁長安空虛先攻克長安,這樣潼關也就不攻自破了。裴寂、劉政會、唐儉是負責籌備糧草物質和軍隊後勤的,他們耽心軍隊糧草不濟,影響軍心。裴寂說:「永豐倉是文帝時就興建的大型倉庫,裡面的糧食物質極多。我軍是不是先打下永豐倉,再進軍長安呢?」

    大郎率先支持了裴寂的提議。李建成沉著、剛毅地說:「裴長史說得有理,軍有糧草,進退周旋均不失法度;若無糧草,軍心必亂,還談什麼攻長安克潼關?父親,孩兒請戰,率軍攻取永豐倉!」。

    「好!——大郎聽令!明日即率軍攻打永豐倉。」李淵綜合大家的意見,決策了:「兵分二路,一路由大郎率領拿下糧倉並屯守永豐倉,包圍潼關,設伏阻止屈突通出關攻打唐軍。另一路由李秀寧、柴紹、李世民率領下,西向掠地長安附近,完成對長安的大包圍。」李淵慈祥地望著李秀寧、柴紹夫妻倆,說:「二郎世民還很不熟悉實際的兵戰,你們要多給他實戰的機會,操練他,使他早日像他大哥那樣成熟起來獨擋一面。」

    「爹爹放心,我們一定不負重望!」李秀寧閃動著美麗的波光堅決地說。

    寂靜的夜,繁星眨著神秘的眼,崎嶇的山路,李建成領著一支精兵全速進發。

    永豐倉,是隋朝大糧倉,貯備著幾萬萬石糧食,可供全長安的人使用幾十年之久。將士們聽說要攻打糧倉,有白花花的大米香噴噴的面饅吃,那個精神高漲得真像是一頭發了情的公牛樣強壯啊!李建成沉著發令:「眾將聽令:任瑰帶一彪人馬,在潼關前燃放煙火,軍兵鼓噪,以作攻城之疑兵。馮立、韋挺各率精兵三千隨本都督夜襲永豐倉。陳震、劉文靜各帶三千兵馬埋伏於潼關與永豐倉之間山道險要,如潼關守將屈突通馳援永豐倉,即截殺之。」

    眾將遵命!任瑰帶一彪人馬,來到潼關前,燃放起煙火,軍兵鼓噪,以作攻城的疑兵。李建成則率韋挺、馮立等人,直撲永豐倉。李建成率軍來到永豐倉前,還沒來得及偵察周邊地形,就被永豐倉的守軍發現,哨兵大喝:「誰?!——什麼人?」

    那須答話,李家軍的一隊騎兵飛馳而來,轉眼之間已經衝到了近前。馮立在馬背上張弓搭箭,弓箭響處,隋軍哨兵當即栽倒下去。李建成當機立斷,拔劍一揮:「弟兄們,衝啊——」,黑壓壓的李家軍「嘩啦——」一湧而上,潮水般地攻向永豐倉的守軍。躁動,呼喊,號角。弓響箭飛,盾擋箭聲,刀兵相交,兵器碰撞,馬嘶人叫,煙火沖天。李建成發出號令:「韋挺率隊繞到倉庫背後放火。馮立隨我正面進攻。」

    隋守軍前、後兩頭不能兼顧,陣勢大亂。死命抵抗的隋軍希望潼關增援。——但潼關守軍也在任瑰的煙火鼓噪之中,驚疑不定,自身難保,哪裡敢派兵增援永豐倉。慣稱以善於守城為主的屈突通焦躁萬分,對隋副將急切道:「永豐倉乃長安軍糧資助之基,若永豐倉一失,長安城就斷卻糧草資助,空城難保啊!可李家賊兵在潼關前烽煙四起,不知兵馬埋伏幾何?吾欲馳援永倉,又恐李家賊兵乘勢襲關。真不知如何是好啊!」

    隋副將自告奮勇,願意率軍馳援永豐。屈突通沉思道:「眾將聽令:本將軍親馳永豐倉救援,其餘諸將聽副將號令,堅守潼關。」

    隋眾將遵命。屈突通當即率二萬精兵,星夜馳援永豐倉。不料,行至山谷,只聽得號炮轟隆,屈突通率領的隋兵落入了劉文靜、陳震設下的伏擊中。陳震號箭一發,兩邊山坡萬箭飛蝗,隋軍進退無路,混亂中死傷無數。劉文靜高呼:「屈將軍,你人品高潔,何苦為昏君賣命?不如降我義軍,共舉大義。」

    屈突通怒火中燒:「我一門忠烈,何事賊兵?今不意兵敗,死則死矣,何必多言?!「

    「人生難逃一死,但死有輕重之義。你已看到了各地檄文,我們不是賊兵,是堂堂正正的匡扶天朝的義軍。你難道忍看隋軍將士因你的固執而拋灑生命,使他們的妻子失去丈夫母親失去孩子?!」劉文靜攻心有術,一番話說得屈突通無言以對。屈突通正猶豫間,一陣亂箭飛來,屈突通身邊倒下一排排年輕的身軀,有的還在痛苦地抽動。屈突通看著倒地的將士,痛苦地團上了一雙老眼。歎氣,淚水流下:「唉——罷了!給弟兄們留條生路吧!」

    無奈中隋將屈突通率殘部投降了。劉文靜立即飛報李建成戰捷。李建成接劉文靜報大喜!當即傳令:「著陳震、劉文靜火速趨潼關前與任瑰會合,乘勢攻取潼關。我率本部兵馬隨後來助。」

    劉文靜帶著屈突通,與任瑰在潼關前會合。陳震高聲喊道:「潼關守將聽真了!——天下大局已定,請你們看清形勢。現在,你們的主將屈突通也在我軍之中,請快快出關受降,凡降者免死——」

    陳震令義軍在潼關前高呼:「降者免死!——」

    潼關隋軍守敵萬沒料到形勢如此逆轉。藉著火把之光,看清楚了屈突通果然被義軍所擒。隋副將站於城樓之上,大驚:「屈將軍,果真是您嗎?」

    「正是老夫啊!——」屈突通無可奈何地歎息。言未已,聲音哽咽。勸道:「給兄弟們留條生路,降了吧!」

    「呸!——屈將軍你三代飽食朝祿,當時危難之時,竟然降於賊兵,有何面目勸降於我們?」隋副將立於城樓揚聲大罵。屈突通一語不發,疚愧滿面。這時,李建成令張綸率前鋒營到來。張綸騎馬上前,高聲自報名號:「左軍前鋒張綸在此,請潼關守將加盟我軍,共圖大業。」

    「左軍前鋒張綸」的名號早已在隋軍將領中如雷灌耳。李建成的左軍一路斬關奪將勢如破竹,全仗張綸、馮立所率的前鋒營連戰連捷!更兼「李家大郎是太白金星下凡,助真龍天子唐國公登基」之傳言風靡各地。隋軍聞「李家大郎」和「左軍前鋒張綸」之名號,皆望風而降。劉文靜威懾道:「各位現在出降,論功行賞,還不失封官授爵。一旦刀兵相見,戰敗而降,則風光不再喲!」

    屈突通再勸以「為兄弟們留條生路吧!」。隋副將思之再三,無奈地傳令開關出降。在一陣沉重的「吱呀呀——」城樓門響之後,張綸警惕地提醒劉文靜等諸將謹防有詐!

    任瑰當即發令:「各統軍列陣以待——」

    不一會,潼關隋軍放下兵器,卸去甲衣,鬥志全無地出關了。司馬劉文靜發令:「張綸率軍前去接收城關,陳震率軍原地警戒。本司馬與任瑰收編降兵。傳訊兵,速將此地戰報飛奏大都督。」

    指揮夜襲永豐倉的李建成,在火光中得到潼關方面的捷報,高興地傳令將士高呼:「隋將屈突通投降了——」、「義軍佔據潼關天險——」

    隋永豐倉守軍未得援軍,料知大事不妙。此刻聽得李家義軍車面呼號潼關失守,隋軍鬥志渙散,死死的死,傷的傷,其餘的只有投順李家義軍。李建成一夜之間,攻永豐,下潼關,連連戰捷,李淵聞訊興奮得滿面紅光。

    李建成佔領了永豐倉,立即著韋挺等人清點永豐倉庫存糧草物質。韋挺清點庫存名冊,欣喜地回報說:「永豐倉豐富的糧草庫存,足夠長安三十年開消!」

    李建成大喜過望!信心百倍地對李淵說:「爹爹,有永豐倉這麼一個豐富存量的後勤基地,大唐攻克長安是毫無問題!」

    冬十月,李淵按照李建成「佔領長安,控制朝庭」的戰策籌劃,率軍駐灞上,安營紮寨於大興城春明門西北。李淵命李建成挑選駐守永豐倉的精兵,從新豐鎮移師於長安東北的長樂宮故址;李秀寧、柴紹、李神通、李世民各率新收撫的各路軍馬,屯駐長安城西北。諸軍二十餘萬眾會合,等候圍城的號令。李建成發佈禁令:三軍不得入村莊,不得侵擾民眾。違法亂紀者斬。

    長安城內,代王與留守衛文升、陰世師等將,見義師軍容整齊,士氣旺盛,不敢與戰。下令嚴守城池,斷絕信使往來。李淵多次派信使到城下,傳遞尊隋拱輔代王之意。均無法通報。

    十多天後,眾將按捺不住攻城之興奮之情,相繼稟告李淵:「京城不開門,這是隋運自行滅亡。天既亡之,不是人力能恢復和挽救的。違天棄日,勞師費糧,坐守此地,恐非長策。諸軍群情激憤,等不可及,請發令攻城。」

    長安四周的京兆舊山賊統帥等人,熟知長安地形,且新近歸附,恥以無功於義軍,都想借攻城之機,建立功業。躍躍欲試,各率所部兵士,分地逼城而圍。李淵耽心他們輕舉妄動會失利,急令大郎、二郎各將所統兵前去指揮。京城東面、南面,隴西公李建成主之。西面、北面,敦煌公李世民主之。李淵號令三軍:「義軍以安天下為專,內外共知。攻城入內。不得驚犯隋室七廟及代王和宗室支戚。有違此者,罪及三族。」

    於是諸軍各於所部營寨,修造攻戰之具。雲梯競聳與城樓爭高。李建成與馮立、任瑰、李孝恭、謝叔方、張綸、裴儼、劉弘基、殷開山等人,認真研究攻城戰術。自小就愛研究兵書戰策的李建成靈機一動,用幾天的休戰時間製作了一些帛書,寫上義軍是替天行道,只廢無道煬帝、擁立侑王為新皇,為百姓安寧等文書,最後還許諾破城之日,凡是拿此帛書者或以帛書標記家門的,義軍一律不驚擾,而且憑此帛書領米糧五升。李建成令神箭手把帛書射進城內,以渙散隋軍的軍心和城內的民心。

    李建成從義軍中選出九隊精銳兵士為登城突擊隊,由馮立、謝叔方、張綸、負責。再選出九隊神箭手,由裴儼、殷開山、段志玄負責。再選取了六支攻城後續隊伍,由陳震、劉弘基負責。其他的大部隊作掩護。李建成在他負責攻城的地段,佈置好三組攻城突擊隊,九隊神箭手分九組交替著以密箭壓制城上的隋軍守兵。佈置妥當後,要兵士反覆演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