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動 第43章 走出峽江 (5)
    移民盧雲奎與胡明祥是鄰居,他告訴我自己對這種建房形式非常滿意。「我相信上海這麼富裕要拿點錢出來解決我們5000多名移民的建房問題絕對不存在任何困難。但政府用貸款的方式鼓勵我們從一開始就能融入大上海的這種市場經濟氛圍,並在這種氛圍中鍛煉我們的能力,增強我們的造血功能,這遠比給我們錢、給『輸血』有意義得多。俗話說:坐吃山空。人有點壓力好。再說,政府對我們的貸款也是很優惠的。前3年根本不用愁,因為是免息的。到了3年以後也是低息貸款。3年以後,我們基本能在新的家園立足了,自然會有還貸能力了。」

    「其實,我才來這兒兩年,通過養鴨等副業,建房子的那點貸款差不多賺回了!」說到這兒,盧雲奎喜形於色地悄悄告訴我。看得出,他內心對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十分感激。

    「你瞧瞧,我家現在的樓房,不用說跟過去在三峽的老房子相比,就是跟現在周邊的百姓相比,也算是超前水平了。」盧雲奎的話一點沒錯,上海在給移民們安排建房時就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即必須使移民的新家要比當地百姓的平均水平略高一些。

    上海人的生活水平本來就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移民們來到這兒享受到比當地百姓更好的住房條件,這對他們來說,不算一步登天,也是今非昔比!

    上海在建房的選址上作出了三條標準:一是必須方便移民們的出行——他們規定移民的房子出門就得同公路相通;二是必須方便移民就醫和子女就學——他們規定移民的居住地離城鎮最遠不出1.5公里路;三是必須方便移民就近耕作——承包地一般不出宅基前後300米。

    細細品味這「三個必須」,足見上海同志對三峽移民的關切之情。有幾個村的當地老鄉明確告訴我,現在移民們蓋的新房地址,如果換了是村鎮幹部的,我們絕對不會答應,可現在給了三峽移民,我們沒有任何意見。三峽移民為了國家建設犧牲了自己的利益,我們要為三峽移民作奉獻。

    有這樣的人民,有這樣的覺悟,世界上還有什麼事辦不成、辦不好?!

    「阿拉現在蠻開心!」

    從重慶雲陽來到崇明安家的移民徐繼波見我後的頭一句話便這樣說。徐繼波現在在當地一家私營企業工作,妻子也在另一家工廠做工,天真活潑的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像徐繼波這樣的家庭除了種好承包責任地外,有一人以上在外務工,這在上海落戶的移民中非常普遍。

    真正要看移民的生存情況如何,其實有好的房子住,有相當數量的地種並不是主要標誌,移民能否在一個新地方生根,關鍵要看他們在當地求取生存的空間有多大。因此,上海市各級政府在完成給移民們蓋房劃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準備後,考慮最多的是幫助移民們尋找更多的發展機遇。現在全市1305戶三峽移民中,已有1400多人在當地謀到了一份從事非農業的工作,他們中既有在當地企業做工的,也有獨立在城鎮開店的,還有到日本等國家從事勞務輸出的。用上海移民幹部的話說,你能給移民每家每戶落實一位非農業就業機會,你就等於給一戶移民開設了一個「小銀行」。難怪徐繼波說他過得蠻開心!

    徐繼波是遷移到上海來的5509名三峽移民中第一位踏上上海土地的人。說起這件事,徐繼波感慨萬千。

    「第一次到上海崇明來考察的連我共6人,幾天下來,大家心裡還是拿不準到底來不來,我自己心裡也是七上八下。我在家裡是老大,兄弟姐妹5個,還有年邁的父母和一位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叔叔。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贊成我外遷。正在我猶豫不決時,有一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上海的來信,打開一看是位退休老職工孫國良老人寫的,他說他從《解放日報》上看到我與其他幾位三峽庫區來的人到他們上海考察外遷工作的消息,老人捧出火一樣的心希望我為了國家利益和孩子的未來,到他們那兒落戶,他說所有的上海人民一定會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移民。我接信後十分感動,心裡也就暗暗下定遷移上海的決心。但當我正式向父母提出來後,父母強烈反對,母親三次暈倒後臥床不起。父親則連續幾天不吃不喝,以示反對。這樣一天又一天,弄得我這個有孝子名聲的兒子左右為難,心急如焚,又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這時,我又一次接到了孫國良老人的來信。那真誠而熱情洋溢的信不僅令我感動,而且在我向自己的父母讀過後,兩位老人也備受感動,父母抹過一把淚後對我說:『去吧,上海人這麼好,我們就放心了!』我就這樣第一個踏上了上海這塊新家園的土地。」

    徐繼波與上海老人孫國良的《一江移民情》在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中播出後,使徐繼波一下成了「三峽移民」中的名人了,連外國記者都採訪報道過他家的事。

    「老實說,剛到這兒的幾個月,雖然住的房子很好,可心裡總有一種難捨的故鄉情懷。我知道這兒什麼都不缺,所以從老家搬遷時惟一帶了一棵黃桷樹苗到新家。在我們三峽那兒黃桷樹遍地都是,可以說是我故鄉的一種象徵和代表。我把它帶到新家,希望它生根成長,算作是對故土的一種思戀與寄托。但崇明這兒離海近,特別是冬季溫度較低。那棵黃桷樹苗種在家門前,過一個冬天葉枯枝斷。開春後,看到萬物泛綠,桃花盛開時,我的黃桷樹還不見一點兒生還之氣,那一刻我的心彷彿也跟著小樹苗一起要死了……我真的流過淚,因為那時我除了種好承包地外,全家人就沒有其他的活幹了。

    上海的生活消費比我們山裡高,孩子雖然上學前兩年是可以免交學雜費的,可我想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呢?我真的要像小黃桷樹那樣發不出芽呀?正在我痛苦和迷惘時,管移民工作的幹部和好心的鄰居紛紛前來幫助我。他們一起與我分析小黃桷樹幹枯的原因,教我在寒冷的天氣來臨時,用稻草裹緊小樹,再待天暖和時解開。果然我的小黃桷樹又發芽長綠了!我好高興!因為這小黃桷樹代表著我的心,象徵著我這個三峽移民能否在新家安居樂業。那陣子好事不斷,我又接到一個電話,是當地頗有名氣的私企老闆顧平先生打來的。前些日子我在他廠裡幹過雜活,這回他說要招正式工讓我去。顧老闆的工廠幹的是機床技術工種,可我啥都不會呀!顧老闆說,我看中你徐繼波有兩點:一你是三峽移民,有為國家和集體的犧牲精神;二你是共產黨員,讓人放心。當天他就派我到浙江學技術,而且在學習期間包了我的全部費用,還每天發16元工資。兩個月學習回來,我就正式當上了一名車工。現在這個廠就像我的家一樣,我打心眼裡感到溫暖……」徐繼波在車間接受我採訪時非常動情地說了這番話。

    我相信這是一位移民發自內心的話。

    在徐繼波的新家,我看到了門前那棵已經長得有一人高的黃桷樹青枝交錯,碧葉婆娑;徐繼波的兩個孩子一個上了重點中學,當了三好學生;一個念小學五年級,是少先隊大隊委員,老師說大隊委員是經過競爭上來的。看來徐繼波的孩子已經完全融入了同伴之中。我見到徐繼波的妻子時,她正從工廠下班回來,那紅潤的臉色讓我感到這個家庭的幸福與溫馨、安康與穩定。

    從徐繼波那兒走出不久,我在排排樓宇和溪河之間,意外地發現了一大片蔥綠的柑橘林。而這樣的柑橘林在三峽庫區到處可見,但在崇明這樣的蘇滬地區並不多見,尤其是長江入海口的東瀛之地。

    「那是移民家種的。」當地老鄉告訴我。

    這讓我在意外中增添了幾分好奇。細一問,知是現為三星鎮廟星村移民張青林家的果園。

    鬱鬱蔥蔥,樹高枝壯,好一派興旺景象!

    「明年我準備種上8畝柑橘,承包土地的轉讓手續已經辦好了,只等來年開春。」張青林是位五十來歲的重慶雲陽籍移民,他說話的口氣告訴我,新家園的致富之路已經在他的腳下開始起程了。

    那一天,張青林拉著我的手一定讓見見他全家的「恩人」——附近村的一位「新舅媽」。

    「新舅媽」名叫陳蘭芳,是南橋村人,離張青林的家有十幾里的路程。張青林一家認陳蘭芳「新舅媽」,有一段佳話:

    2001年8月,張青林一家和一批重慶雲陽的移民來到崇明落戶。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這讓一向勤勞的張青林感到無所適從。出外打工吧,語言不通;在家呆著吧,往後的日子咋過?最讓張青林受不了的是原來拿手的種地活計,在崇明這兒也使不上勁了,種啥啥不活——原來上海這兒的莊稼和蔬菜與重慶那兒不一樣。

    「連地都不會種,老子真給三峽移民丟盡了臉!」張青林望著地裡長不盛的蔬菜,對天長歎,無地自容。

    「別急別急。你看,這兒的地是沙質地,不像你們重慶那兒的紅土地,地質變了,耕作的方法也不一樣……」一日,一位50多歲的老阿嫂走到張青林的田頭,手把手地教他和家人如何鋤地植苗。

    看著蔬菜苗兒一天天鬱鬱蔥蔥地長開了,張青林的臉上綻出了笑容。

    「陳師傅,我想今年秋天也像你家一樣種上一批蔬菜,過冬時興許也能賣上個好價錢,你看行不行?」一日,張青林來到陳蘭芳家的蔬菜地,當他看到這位遠近聞名的「蔬菜大王」家的菜地一片鬱鬱蔥蔥時,情不自禁地向這位老阿嫂來討教。

    「行啊,只要你有這份心,我就幫你幫到底!」陳蘭芳是位爽快人,一口答應了張青林的請求。

    從那時起,陳蘭芳就成了幾戶三峽移民的「新舅媽」。上海一帶有句俗話,叫做千人面萬條心,最放心的是老娘舅和老舅媽。意思是說,天下人中最讓人信得過的是自己的舅舅與舅媽。這不,從小孤兒出身深受共產黨之恩的陳蘭芳,打開始幫助移民種地育苗之後,便真的成了三峽移民們的貼心老舅媽。張青林他們幾戶移民也由起初叫的「陳師傅」,改成後來的「陳大姐」,叫著叫著,就叫成了「新舅媽」。稱陳蘭芳為「新舅媽」,是因為她性格開朗,熱情好客,大大氣氣,同舊上海的老舅媽不一樣。

    為了能讓移民們種上秋後可以上市的蔬菜與其他經濟作物,陳蘭芳與自己的老伴先為張青林他們籌劃搭建蔬菜大棚,從買塑料薄膜到搭棚育苗,陳蘭芳來了個一手「包活」。等大棚蔬菜成行成塊地長起來後,她又尋思為張青林他們進行茬口種植搭配。有十幾年種植經驗的陳蘭芳,為了能讓移民們早日掌握浙滬一帶的農作物種植特點,不惜減少自家的蔬菜種植面積,天天來回奔波在張青林等幾位移民家的蔬菜地和果園裡,進行手把手的傳幫帶。晴天雨天,黑夜白晝,打攀上移民「親家」後,陳蘭芳幾乎從沒有斷過一天上張青林等幾位移民的莊稼地。2002年初,勞累過度的陳蘭芳連續高燒4天,住在醫院打吊針。可就在這4天裡,她幫扶的一戶移民家的200株西紅柿苗因為沒有及時揭棚而燒死了。陳蘭芳出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家中珍藏的6公斤日本毛豆種送到這戶移民家,幫助他改種了毛豆……

    幾個月後,移民的大棚菜和果園裡的果子都到了收穫的時節。陳蘭芳笑呵呵過來說:你們還說不好本地話,上街賣菜賣果子肯定沒人理會。不過放心好了,有我這個新舅媽呢!從今朝開始,我們得早起。由我先到鎮上擺攤,你們隨後就到,吆喝買賣的事由我來,你們只管在一旁收錢就是。

    行,聽新舅媽的!張青林等移民駕著滿載豐收喜悅的運輸車,興高采烈地跟著陳蘭芳上街趕集。

    「快來買三峽移民種的新鮮菜喲!又好又便宜喲!」

    「三峽移民種的果子又甜又脆又營養喲!快來買喲……」

    那些日子裡,崇明各個鎮上經常聽到陳蘭芳那清脆響亮的吆喝聲,在她的身邊是幾位滿臉堆笑,手中握著大把鈔票的操著四川話的新居民。

    「哈哈,才來一年半載呀!我的口袋就已經有些鼓了!這日子才叫紅火哩!」

    「哈哈,移民小康,我們真的趕上了!」

    移民們數著從未見過的那麼多鈔票,眼角滾動著感激的熱淚……

    遍佈11個省市的三峽移民,正在演繹著同樣激動人心的故事,但我的採訪行程需要暫告一段落。

    當我再次返回三峽庫區,將在廣東、上海和江蘇等地落戶的移民情況轉告給重慶與湖北兩地的有關部門時,他們同時又充滿歡欣地給我提供一組數據:至2002年9月初止,三峽庫區外遷移民14萬人,移民們對當地安置的滿意率為98%,而在上海、江蘇、廣東、江西和山東等省市的滿意率為100%。無論是98%,還是100%,我知道這樣的滿意率在世界移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當我又從三峽庫區回到北京時,國務院「關於三峽移民」的新聞發佈會正好召開,三峽建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郭樹言代表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佈了另一個驚人的喜訊:至2002年9月初,長江三峽二期移民共計64萬人的搬遷順利結束。除14萬外遷移民外,庫區就地安置的50餘萬人不僅圓滿完成搬遷任務,而且已經基本實現了生活穩定,並逐步走上致富之路。隸屬於政府統計部門的專業調查隊伍重慶市農村調查隊在實施三峽移民工程10週年之際,公佈了一項跟蹤多年的調查結果:搬遷後的三峽移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移民家庭收入水平明顯高於當地農民。郭樹言說,據對100戶農村移民家庭進行跟蹤調查,結果顯示,人均收入達1890元人民幣,比重慶市普通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近300元人民幣……

    到過三峽庫區的人都理解這一變化中包含了多少艱辛,多少奮鬥,多少步「跨越」!

    啊,三峽移民——偉大的三峽工程中最關鍵的難題,考驗了我們的黨,考驗了我們的人民,面對難題,我們交出了優秀的答卷!世紀之交的三峽移民壯舉,是人民的行動,是偉大民族的國家行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