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對太陽說,多點陽光;也不能對雨說,少下點雨;對男人來說,藝妓頂多就是半個妻子。要像他們的妻子一樣。當然了,要學會善良,在經歷許多傷心事之後,就知道一個小女孩有著她不知道的勇氣,發現她的祈禱終於成真,這可以叫做幸福。總之,這不是一個國王的回憶,也不是王后的回憶,這是另一種人生的回憶。」看過《藝妓回憶錄》的人對這段話不會陌生。作為藝人,她的人生注定與眾不同,或者可以說是非人類的。當然這種說法只針對古代的藝人。
南朝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本是歌妓出身,她長相最大的特點就是發長七尺,光可鑒人,眉目如畫。此外,更具有敏銳才辯和過人的記憶力,所謂「人間有一言一事,輒先知之。」她在做龔貴嬪的侍兒時,陳後主對她一見鍾情,封為貴妃,視為至寶,以至於陳後主臨朝之際,百官啟奏國事,都常常將張麗華放在膝上,同決天下大事。特別是張麗華為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立即立為太子,張麗華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提高、鞏固。
陳後主陳叔寶。小字黃奴,他即帝位的時候,北朝的隋文帝楊堅正大舉任賢納諫,減輕賦稅,整飭軍備,消除奢靡之風。隨時準備攻略江南富饒之地,而陳後主並不在意,依舊奢侈荒淫無度,臣民也流於逸樂,給隋朝以可乘之機。就在這種情況下,陳後主還在光照殿前,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同住望仙閣,整天過著花天酒地、飲酒賦詩的生活。後來,陳後主曾做過一首詩《玉樹後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首詩被認為是亡國之音、不祥之兆。
無奈陳後主只是一個脂粉堆中出色當行的風雲人物,一旦到了與敵人拼戰的時候,就是一個膽小如鼠的窩囊廢,自以為得計地投匿胭脂井中,不啻是死路一條,徒然給後人留下笑柄。陳後主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在國亡城破之際,理當以死殉國,否則有何面目苟且偷生?張麗華、孔貴嬪等人也應殉節兼殉情,為南朝最後留一抹淒美的彩霞,然而她們都要等到敵人來決定她們的命運。後人有感於此,作詩諷刺:
擒虎戈矛滿六宮,
春花無樹不秋風;
倉皇益見多情處,
同穴甘心赴井中。
唐代大詩人杜牧夜泊秦淮,聞岸上酒家女子還在月下高歌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歌聲淒婉,兼蘊南朝幽怨氣韻,良夜寧靜,益增遐思,於是作《秦淮夜泊》: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就是侍候他人的歌女。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娛樂圈裡的人。其實古代也有娛樂圈,只是那時的娛樂圈並不受人重視,不僅沒有人願意加入這個行列,而且人們以成為一個藝人而恥。那時的人們將小戲子等同於賤人,說書的近似於訛詐潑皮之類。總之,就是不同於現在家喻戶曉、時尚耀眼、璀璨奪目,走到哪都會引起一陣狂熱的娛樂名人的。
古代藝人的社會地位甚至比不上一個普通老百姓,她們大多是從小就被賣到一些人們那裡,尤其是男人們找樂子的地方,學習技藝,長大後不得不濃妝艷抹、賣弄風騷,在簡陋的舞台上表演。那些高舉「賣藝不賣身」的旗子表演的藝人,可以算得上是高級藝人了。
當然這些藝人中不免有殃及魚池之類,但大多數人的命運卻是悲涼、淒慘的。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從字面上看,杜牧或許在埋怨這位商女的愚昧無知,「勿忘國恥」在她身上卻一點沒有體現出來,仍然隔江演唱。而對於這種地位低下的歌女來說,她們唱什麼曲子都是由聽者的趣味決定的,所以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些聽客,那些封建貴族、官僚、豪紳。他們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或許杜牧在寫這首詩時,沒有看到商女眼角留下的淚,也不瞭解商女家中還有一家老小依靠她這份收入買米下鍋、抓藥治病。也許商女在演唱時,也會想到自己命運的悲涼,看著眼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完全陶醉在美景、美食、美人之中的封建貴族們,她是多麼的恨啊!恨自己只是個弱女子,恨這些人的冷漠,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現實。
想來詩人也必然會有這種氣憤的反應。在這衰世之年,竟然還有人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呢!
而白居易在寫《琵琶行》時,看著琴藝高超、命運悲慘的琵琶女,卻產生了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情。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詩人的強烈共鳴;而詩人悲苦的貶謫生活,也深深打動了女藝人的心。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因而很容易互相同情、憐惜,產生感情的交流。
我聞琵琶已歎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
當時正值白居易被貶到九江當司馬的第二年秋,自己長期陷於宦途所受的打擊之中,無法振作,心情糟透了。突聞琵琶聲,不僅勾起了白居易的好奇,也讓他知道天底下忍受著痛苦的淪落人還有很多。社會的動盪,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於詩中。《琵琶行》在藝術上所獲得的成功還在於詩人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ど。
……
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絃,還沒有彈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每一弦都在歎息,每一聲都在沉思,好像在訴說不得意的身世。她的演技是精湛神妙的,詩人以「低眉信手續續彈」,「輕攏慢撚抹復挑」兩句描繪其技藝嫻熟。因為訓練有素,雖是信手彈來,也無不合乎節拍,彈技可謂爐火純青之境。
根據白居易詩中所寫,可以瞭解到,琵琶女曾是一個色藝俱佳的藝人。年輕時,五陵年少,富貴公子爭相饋贈纏頭之費。那個時候,她頭戴鈿頭銀篦,歌舞時用手擊節,上身相應顫動,首飾有時竟墮地而碎;或穿紅艷如血的羅裙,日日與少年宴飲笑謔,不覺酒翻而裙污,也不感到可惜。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琵琶女的美貌漸漸逝去,真是榮華易逝,容顏易老,這個年老色衰的藝人再也沒有人願意靠近了,她彷彿就像是一隻被人玩壞的玩具一樣被那些富貴子弟們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