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個多事之夏認識陶然,轉眼已20多年了,我們是同學,也是同事,我們曾經共居一室,也曾經一起創業,曾經共同大醉之後抱頭痛哭,也曾經喝下絕交酒分道揚鑣。陶然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對我說過「我愛你」的男人,我們不是朋友,也不是哥們兒,按照我們自己的說法,我們是既志同道合又臭味相投的兄弟,我們是兄弟,可以托妻寄子,我們是刎頸之交。
陶然才子,一向喜歡寫文章,也寫詩,在北大就是校刊的大記者,激揚文字除了提點世人各種道理之外,也是泡妞利器。不過寫書出書倒好像是第一回,也就有了我這人生中的第一個序。
創業是時下中國的時髦詞,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自己15年前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創業者,因此深知創業之艱辛;近日聽聞北大同學—中國新首富李彥宏先生所言,99%的創業者將以失敗告終,深以為然。我一向是不勸人創業的,做職業人有什麼不好?做老闆看著風光,其實是為所有員工打工,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咽,甘苦自知。中國的職業經理人體系遲遲不能建構完善和我們文化中這種「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心態大大有關係。
但是有一種人,骨子裡面就是不安分,你教他做職業人他永遠不甘心,天生就是要創業,縱橫捭闔的,陶然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創業36條軍規》談不上字字珠璣,卻是陶然兄20年創業之路和著血和淚的經驗大成,對於那些心不自安,渴望創業的陶然的同道中人來說,此書將大有裨益,遇到什麼疑難困惑,拿出來翻翻,不一定有現成的答案,但是一定會有感悟。
《軍規》的內容,以我自己15年的創業經歷印證,絕大部分都是真理中的真理,但是認識真理易,堅持真理難。我也借這個機會算是搭陶然的便車,和讀者們分享一些自己的體會。
先說說戰略。誠如陶然所言,創業者都懷揣夢想和激情,如果只是為了養家餬口,大多數情況下不必選擇創業,但是夢想要變成現實,戰略是首要大事。戰略是決定企業能不能真正長大或者基業長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遺憾的是,中國的許多企業或者是創業之初忙於生存壓力,或者是目光短淺只想今年賺多少錢明年賺多少錢,往往缺乏對企業發展的中長期戰略的關注。藍色光標是幸運的,1996年成立時,雖然只有十來個人,七八條槍,但是我們幾個遠見卓識的董事就為公司制定了發展戰略,迄今這個戰略仍在指引公司的發展。
藍色光標15年來能夠發展成為全球公共關係30強、中國公共關係行業的領導品牌,乃至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公共關係行業的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上市公司,戰略明晰居功至偉。上市之後,藍色光標連串併購引來諸多關注和各種議論,我們是創業板300多家公司中最快把超募資金用完的,為什麼?無他,戰略耳。上市之前公司董事會就已經明確了通過併購快速擴張,打造中國的超級傳播集團的戰略,後來的事情只是堅定地執行戰略。我經常被問到為什麼藍色光標能夠發展這麼快,為什麼我們能夠第一個上市,我們和同行相比有什麼不同,我總是把戰略放在第一位上。戰略決定方向,決定你的彼岸在何處。
再說說專注。專注其實是戰略的一部分,專注還是多元首先是由戰略決定的,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分,企業史上專注或者多元都有不少成功案例;只是一般意義上而言,由於資源有限,專注比多元更容易取得成功。以藍色光標所在的傳播行業而論,絕大多數品牌都是專注在細分市場,公關公司就做公關,廣告公司就做廣告,活動公司就做活動,大型企業中全球似乎也只有奧美是例外,扛著整合營銷的大旗,業務涉及多個專業領域,從結果看還算是不錯。藍色光標自成立之始就非常明確地專注於公共關係業務,這是我們戰略的一部分,15年來我們心無旁騖只做了這一件事情,總算天道酬勤,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
上市之後一方面是通過積極併購,在傳播的全產業鏈各個環節佈局,另外一方面對於旗下任何一個單一品牌,我們仍然強調專注,集中所有資源,充分發揮自己的核心優勢,在一個細分市場做深做透,不是補短板而是把自己的長板做到盡可能長。專注的道理其實大部分人都明白,問題是企業許多時候會遇到誘惑,比如說某個客戶和我們說:你們服務得不錯,乾脆我們把廣告業務也交給你們吧。這個時候我們有幾種選擇:告訴客戶我們不做廣告業務,但是我們可以幫著推薦專業的廣告公司提供服務;我們先把業務接過來,再分包給其他廣告公司做,從中賺取差價;我們成立一個廣告公司,自己來做這塊業務,利潤最大化。手邊的錢,你賺不賺?這就是考驗,而真正的考驗通常會伴隨企業發展的全過程。抗得住誘惑才有可能講專注。
最後,陶然可能不愛聽,但我還是要說:是否要創業首先是每個人自己的人生戰略規劃要決定的事情,創業不是好玩兒的事情,而是一條充滿荊棘之路,除非你作好了雖萬劫不復依然無怨無悔的心理準備,否則不要輕言創業。但是如果你真的已經想清楚了,那麼就一往無前,演繹你自己的精彩人生吧,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精彩是一定的。上路的時候,別忘了帶上這本書。
趙文權
藍色光標品牌顧問股份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