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254章 巔峰之巔峰[12]野獸怎麼會真懂 (2)
    DE兩國的被動戰略意圖是部分成功了,它們也具有阻止中華軍隊的理論實力.可戰爭的現實卻是這個戰略的漏洞異乎尋常的大,E國和東南歐之間就是那個巨大的薄弱環節.烏蘭克需要獨自對抗百萬中華大軍,可這個國家卻去中華帝國沒有化不開的矛盾,自然不那麼願意和中華帝國打出越來越深的矛盾.這即是一個偏向中華帝國的歐洲國家例證.反正和野心勃勃的E國搞不好關係,何不與中華帝國走進點兒呢?

    於是,中華軍隊和烏蘭克軍隊打了一路」激烈」的戰鬥,雙方均損失[傷亡肯定不重啦]慘重,最終自然是明顯更為強大的中華軍隊在不那麼滅主人的面子,盡力維護主人的尊嚴為前提,用二十餘日的時間迅速通過烏蘭克,兵臨烏波邊界.隨後產生了一場堪稱經典的戰役.

    此戰缺乏規模,戰略影響也不大,只是使騎兵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作者必然以重興皇帝的思想為準,而重興皇帝從來沒有優先發展過騎兵,雖然他在一戰之後因為騎兵的功績永久保存了一個騎兵師的番號.

    重興皇帝來自二十一世紀,那是一個騎兵在戰術上可能保有一點點作用,戰略上肯定永遠消失了的時代,馬的作用只體現在寵物或比賽上了.重興皇帝知道抗日戰爭中的新四軍專門組建了騎兵部隊,卻更知道德國裝甲部隊如石擊卵,打地波蘭騎兵找不著北.那麼,新四軍比波蘭人差嗎?日本人的裝備水平能與德國相比嗎?

    相對來說,中華帝國超過了D國,此波蘭卻不如彼波蘭.那麼,騎兵有用嗎?

    中華軍隊剛進波蘭,突前的裝甲兵就遇到了嚴陣以待的波蘭精騎.來自頓河或阿拉伯的馬種代表著戰馬的巔鋒,肅穆的氣質與雪亮的馬刀代表著那是一支精銳軍事力量.反觀中華軍隊,越野速度不到三十公里的戰車,並不令軍人感到恐懼的75毫米火炮,似乎單薄單調的很.其實,這場戰鬥的主宰是12.7毫米的並列機槍.

    一個農民.收割的速度絕不會快過前進速度.但中華帝國裝甲部隊的殺戮速度卻超過了前進速度,幾百挺機槍以每秒鐘超過千發的子彈編織成不可逾越的火網,再驃悍的戰馬與戰士也承受不住密如雨點的大口徑子彈的殺傷力.馬刀砍戰車的場景沒有發生,雖然同樣毫無效果.因為中華帝國的裝甲部隊不會吝惜炮彈,戰術思想領先於原史第一章二次世界大戰的裝甲部隊身邊還有步兵協同.何況中華帝國是百萬大軍,裝甲部隊相對來說還是弱小的,不是一支戰略決勝力量,不可能過於突前……後續部隊隨之一擁而上.

    此一戰使D國對自己的判斷力產生了懷疑.D國是不相信中華軍隊會大膽到長驅直入的.卻隨著中華軍隊屠戮了波蘭人引以為傲的騎兵部隊後,強硬的繼續深入波蘭腹地而動搖了.情之自己滿身漏洞的D國除了對發起這場戰爭繼續暗自追悔,但面對著動態而混亂的戰爭形勢,不得不再次拆西牆補東牆,將國內僅有的預備隊投入了波蘭戰場.沒辦法啊,波蘭和奧匈帝國是D國的憑障,不容有失.

    作者需要又一次提到水無常勢兵無常形了.所謂隨機應變即是如此,東方軍事思想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避實擊虛,蠻拼硬幹從來不是中華民族的軍事傳統,D國的漏洞則是那樣的多.而中華軍隊雖然分了一次兵,照樣擁兵百萬,即便再次分兵,倉促而來的D軍加上鬥志消散大半的波蘭軍隊……

    中華軍隊真的分兵了.只不過這一次不像在E國戰場.那邊,馮國幛率部不但牢牢屹立在E國中西部,而且還會適時挺進一下.但在中歐,與德波聯軍對峙的中華軍隊既不與敵糾纏,更不意氣用事,而是且戰且退.掩護另一路友軍沿著烏蘭克與奧匈帝國邊界向南殺了進去.在中華軍隊兵鋒指向之前五百公里是又一個交戰區域,背靠亞洲挺進東南部歐洲卻兵力薄弱的原駐西亞軍隊正在老將丁豐源大將的統帥下與敵軍激戰不止,這路側身邀戰的中華軍隊指向了敵軍的背後.

    D國卻無力救援……

    按習慣又要恭維一下對手了.D軍的素質之高令人感歎,戰略上過於冒險[後世說法]`戰術上失去先機`兵力處明顯劣勢`友軍或僕從軍無心戀戰.但是,在等等眾多劣勢條件下的他們面對中華軍隊的兩面夾擊,沒有放棄,很多部隊戰到了最後一刻.只可惜,這些優秀軍人的不懈努力挽不回戰敗的命運.

    1917年一月,每年最寒冷的時侯,中華軍隊推倒了D國人補之不及的破牆,打開了歐洲的東南向大門,一百四十萬雄兵組成了西路大軍,山呼海嘯般的擊潰了敵人毫無組成的最後抵抗力量,殺進了奧匈帝國.

    到此時,中歐大戰是不是可以確定中華帝國勝利了呢?從過於單純的實力對比來分析,阻礙還有不少,中華帝國還沒強大到視一切如無物.

    要知道,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從來都現實存在,雖然有很多前人認識到並盡力想說明這一點,卻是毛偉人對兩者進行了最貼近事實的具體論述.所以,說毛偉人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還是不全面的.也許是因為中華民族喜歡誇張卻又特別謙虛的特點,對毛偉人的功績進行讚頌的同時也放棄了一些什麼.其實,毛偉人至少還是個偉大的哲學家.

    原史的八零後相當崇拜毛偉人……

    [特注:作者本人生於七十年代初.記得在在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日本人曾放言要腐蝕並收買中國的新一代.結果,十年之後,最仇日的偏偏是它們要腐蝕與收買的新一代.由此可見中華文明的感染力之大.當然,政府的引導不可或缺.而本書的主角設置就是一個對西方和日本有興趣卻缺乏好感的八零後……]

    重興皇帝的理想是建立一個吸取西方優秀之處,但一定要以東方思想為主導的世界.因此,他用了五十多年的時間不斷的回憶接觸到地`認識到地`領會到地毛澤東思想,並盡心盡力的與自己身處的現實結合……引導一切可以感化的力量.

    反映到戰爭中就是那麼直白現實,政治家似乎真像笑話中所述那樣,白癡都可以當.也許,文字比之思想就是白癡.

    怎麼說呢?

    華歐兩強的一場大戰,中間者很難當的同時也擁有左右逢源的選擇機會.兩強之間的勝敗不能確定,中間者只能和稀泥.以中亞戰役為例,心理上幾乎全部偏向中華帝國的中亞各國從沒有與歐洲正面為敵的打算.只要中華帝國不會任人魚肉,他們更不會想與中華帝國為敵.當然,兩頭受氣就免不了了.

    兩頭受氣的弱小在大勢上總吃虧的.但是,他們為自己辯解起來也總是振振有詞且能夠佔有道義.因為,更現實的現實可以證明:

    我是被挾迫的!!!!

    一個永遠屬於小國弱國的理由.

    於是,某個被強國在眾弱小確定它必將失敗的時侯,遭受落井下石的第一章二次打擊就很順理成章了.

    由此,再解釋一下所謂單純的實力對比.

    隨著中華軍隊的前進,後勤補給線將越拉越長.越靠近D國,自身的心理壓力越大,來自敵對方的反抗心理越重.所謂戰略即是精神與物質的綜合表現,對中華帝國來說就是勝利的阻礙越來越大.

    作者如此闡述,要說明的是毛偉人通過重興皇帝解決了這個問題.隨著中華軍隊在東南部歐洲戰住腳跟並有能力擴大戰場繼續前進,土爾其幫助中華軍隊減少了在東南歐的後顧之憂.

    要知道,東南歐各國曾是奧斯曼帝國的從屬,雖然因為中華帝國和D國的交易而脫離,卻不過三十多年而已.而華德對抗早在雙方領袖人物的意料之中.那麼,中華帝國當然要幫著不甘心的土爾其控制東南歐……

    解釋土爾其的舉動其實說遠了,不如說明阿拉伯國家幫著中華軍隊鐵著心維護後勤補給線,中亞諸國成為最堅強的戰士來的直接.只因為中華軍隊已經通過自身的努力使D國僅僅是D國.

    陸地`海洋`天空.中華軍隊已封鎖了D國.身邊的小弟,一個個在中華帝國的鐵拳下顫抖……玩兒政治,歐洲人真的很稚嫩.叢林法則終究屬於野獸,強烈的生物性把」人」擺在了次要地位.產生了一個堪稱人中龍鳳的克勞塞維茨,深刻的闡述出了」戰爭是政治的沿續」的真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華民族只是對此沒有如此清晰簡練的論述,事實卻一直遵循著這個原則.而白種人卻是進化最不完善的種族,血源最接近野獸,總將力量置於智慧之上.而它們沒有絕對的力量,事實已證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