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234章 巔峰之巔峰[2]錯了就要付代價(1)
    當援Y武器人員順利抵達英倫的消息傳達國內,中華帝國高層立刻緊張起來.D國人就那麼眼看著大批武器人員運到Y國嗎?

    這裡面一定有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中華帝國就犯了一些錯誤.加入第一章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中華帝國同樣犯了錯誤,許多人輕敵了,其實不少人想到D國進攻Y國是個前奏加幌子.要知道,打壓D國是中華帝國為主,Y國沒有實力壓制D國,只能是個敲邊鼓的.D國只有打敗中華帝國才能繼續拓展更大的戰略空間.

    中華帝國自然加強了戒備,需要說明的是,中華帝國的槍炮彈藥等一般性武器儲備充足,又於1913年底開始將許多本是技術積累性質的新武器加入現役,中亞與西亞戰區進入戰備狀態,增大武器儲備量.

    只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想到D國竟然真有那麼大膽.至於為了祖國奮鬥了五十多年的重興皇帝,哪怕他原史的朋友在此也會承認他完全無愧於雄才大略的評價了.可是,重興皇帝從來都不是個多麼謹慎的人,甚至有點小小的一得意就忘形.何況他被援Y人員發現的問題和Y國人下的訂單吸引了注意力.

    很顯然,華英兩國急急簽訂的進出口協議相當粗糙,隨著戰爭的進行,Y國人發現很多缺失.有了中華帝國部分效能的確領先的武器裝備,即便缺少了什麼,Y國人也是有能力補足並配套,可他們哪有那個時間細細研究,只能繼續向中華帝國購買.何況Y國人認為自己有機會通過此戰重新奪回歐洲領袖地位,從中華帝國大量進口武器既能系統研究世界最先進的軍用技術,也有換取中華帝國支持的意思.可見,上一任的第一章一強國已經從內心裡承認中華帝國的確是世界老大了……

    且說前線,中華帝國不擔心西亞.不談中華帝國的海軍號稱世界第一章一,此時還只有中華海軍擁有現役航母,其它國家的海軍對中華陸軍的威脅很小,除非跑到海邊跟對手硬碰.歐洲要攻向西亞必須也打倒土耳其.而土耳其清楚的知道偏向歐洲會被打的更慘,正忙著和阿拉伯`波斯`中華帝國搞好關係,其國土能為中華軍隊創造寬裕的反應空間與時間.

    所以,危險區域是中亞.

    中華帝國軍隊提高戰備等級,E軍當然要針鋒相對.E國肯定算不上D國的堅定盟友,但擊敗中華帝國的願望卻最為強烈.事實卻是雙方緊張了小半年,從觀望對手到發生對峙,而沒誰輕舉妄動.

    隨著1914年的夏天漸漸過去,中華帝國的重大錯誤出現了,以為E軍因為中華軍隊提高戰備等級而調兵遣將的反應很正常.二是中亞的秋季不是發動戰爭的好時機.

    其實,前者是中華帝國必要的反應必須給予對手的機會,後者則是一個習慣性錯誤.要知道,三十多年前的中華軍隊本身就是秋季發起進攻,而且是氣侯更惡劣的西伯利亞.當然,其中也有重興皇帝很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味道,龐大的國家每一步發展都不容易,他不願輕易將喜人的經濟建設局面改變,只做了一些必要的調整.

    多說什麼呢,不以最終結果評判,也不談對手的野心是不是該那麼大,總而言之,欺詐也好借勢而為也好,D國在戰爭初期的戰略是成功的.他們發起進攻前就算定了Y國的反應.很明顯,世界上只有中華帝國能夠`敢於並且願意幫助Y國,因此成功的吸引了中華帝國的注意力.至於Y國人購買的大批的軍火與僱傭的作戰人員順利抵達英倫,後世D國人說自己是故意如此,中華帝國認為D國人無力在遠洋挑戰最強大的兩支海軍,Y國則給中華帝國捧場.

    但中立方認為兩邊都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因為D國有故意露出破綻的意識,也的確不敢派海軍到艦載攻擊機面前送死.可這個問題不能單一評論,D國成功的使中華帝國緊張起來,然後很好的利用了E國.

    可以肯定,D軍無法在西亞達到突然襲擊的目的,而向中亞調動又不可能瞞過中華帝國,就算E軍也不能毫無理由的向中亞增兵.但是,中華帝國給了機會就不同了,明面上超過50萬的大軍也不會讓中華帝國太懷疑,因為中華軍隊的綜合戰鬥力比E軍強一倍以上,必須50多萬大軍才能與中華軍隊取得平衡.就是這相當正常的50多萬E軍讓中華帝國受騙了,因為E國調動了100多萬軍隊.至於D國為了使E國成為對抗中華帝國的主力,早就開始援助大量武器裝備了,E國人自身的生產能力也不差,大量的各型火炮,充足的彈藥準備.還有飛機和戰車,一樣不缺.

    可以說中華帝國最大的錯誤就出現在此時,戰鬥在敵人身邊的情報人員絕非吃白食,提前將E軍的動向報告了國內.

    這也許是重興皇帝或者說高層集體一生最大的污點,大多數人認為這是E軍防患於未然.想當年,衛國戰爭時的中華帝國一副光腳不怕穿鞋的架勢,現今卻也有些自以為是了.但是,也有些異想天開的後世人說中華帝國故意引誘歐洲主動開戰,此論點受到絕大多數人嘲諷,因為那是以國家建設和國際政治的成就為代價.

    錯誤就是錯誤,這是重興皇帝親口承認的,事實就是中華帝國堪稱消極的等到1914年9月8號,純以戰爭思想為準備的E軍經過數次大規模的部對調動與演練,終於使中華軍隊在秋風吹佛中出現鬆懈的苗頭,準備向自己最大的敵人和仇人發起了全面進攻.不得不承認,前線將領也很大程度的被欺騙了.

    不過,戰爭進程並沒有全如E軍預想.要知道,百萬大軍不要說行動,就是行動前的協調,不管保密措施如何嚴密,也不可能無懈可擊.再者來說,面對面兩支以數十萬計的部隊,戰術欺騙很難實現.

    又是勇敢的情報人員以數人犧牲的代價將E軍發起進攻的確切時間提前四個多小時送到中亞戰區,他們的努力挽救了很多將士的生命,可惜還是稍遲了一些.中華軍隊雖與敵軍對峙著,但各部駐地相對鬆散,四個小時根本組織不起對百萬敵軍起效的防禦.還有,令人難過的是最前線的邊防軍絕對收不回來.

    戰區司令馮國幛大將臉色鐵青,很快就確認中華軍隊肯定要輸掉這一陣.他相信中華軍隊就是各自為戰也能堅守幾天,並使E軍付出極大傷亡.可這個帳不能這樣算,把三個集團軍頂上去,即便幹掉50萬敵軍,自己也要全軍覆沒.

    本來這也沒什麼,中華帝國巨大的戰爭潛力不會因為少了三個集團軍二十多萬精銳就崩潰,而軍人亡於戰場則是死得其所.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國家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後續部隊開上來絕非幾天的事.一支組織嚴密且戰鬥力有保證的大軍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來組建.如果不顧一切把西亞戰區三個主力集團軍拼光,後面的兩個二線集團軍更是汪洋中的小船,近似於整個中亞於敵軍是一馬平川.

    從沉思中醒過來的馮國幛終於下定了可能讓自己承受無盡罵名的決心:「……命令全軍即刻撤退,但要做好阻擊準備.既要保證主力不損,又要遲滯敵軍前進速度.注意,撤退前銷毀所有帶不走的戰略物資,破壞所有交通與通迅設施,決不能以之資敵……參謀長,你有什麼補充沒有?」

    中亞戰區參謀長是段祺瑞.這一對搭檔在原史堪稱聲名狼藉了,但這兩個人決不缺乏名將素質.此時此刻,馮國幛做為第一章一主官,因為責任重大,只能在大是大非中選擇,雖然他不爭一時之氣的選擇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但細節上的考慮難免有欠缺.做為二把手的段祺瑞更容易看清具體形勢.所以,段祺瑞臨時阻止了發報員發報,建議道:」司令,我認為您斷然撤退的命令肯定是正確的,但我軍先敵發起進攻似乎更好……」

    段祺瑞1883年參軍,只經歷了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的尾巴.比段祺瑞大六歲的馮國幛卻是全程參與了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智慧和對戰爭的把握能力均為上上之選,立刻就感觸到參謀長建議的正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