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200章 遲暮
    光談國內是不負責任的.當然,足夠重興皇帝高度關注的也就幾件大事.第一章一個就讓他有些難過,算得上忘年交的一位朋友去世了,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

    這位朋友是威廉一世,老邁的他因為一戰中的操勞,於1887年4月5日逝世,比原史早了將近一年.也許,這對腓特烈三世是個幸運,這位原史中的百日[103天]皇帝執政歲月達到了一年半才死於咽喉癌,雖然他同樣什麼也沒幹.

    除了對威廉一世這位傑出皇帝的惋惜,以上並不重要.所有的改變源自於1888年11月,威廉二世上台.

    這是一個天性好大喜功的人,是個缺乏高明的戰略頭腦的純粹的軍國主義者,是個因為疾患與少年時的某種經歷而養成的心理變態.其實,威廉二世一生中最崇拜的也是個軍國主義者,這個人正是俾斯麥.

    俾斯麥領導下的D國是個牛B國家,總能達成國家的主要願望.因為他的狂熱有冷靜相隨,因為他會審時度勢.借世界大戰的勝勢,D國恩威並施,暫時放棄對Y國的大部分壓迫,首先交好F國.受到重視並感覺到D國真心的F國雖沒有直接支持,卻眼看著D國收買瑞典,威壓丹麥和挪威,並有意無意的承擔了來自Y國的部分壓力.僅用了區區五年,D國的海岸線名義上沒有增加,實際控制距離卻增大了兩倍,甚至得到了直面大西洋的出海口.Y國要想封鎖D國,海軍要加強一倍以上.

    可是,從威廉二世開始,國力絕對可稱強大的D國的的確確是個傻B國家,軍國主義野心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結果給一幫對手痛毆,一開始占的一點兒小便宜遠遠比不上最終的損失.而這個毛病還傳染到了希特勒身上,那又是個傻B.不管原史世界有多少人佩服那個狂人,事實證明他就是個傻B.因為D國根本沒有對抗世界的條件.就政客這個職業而言,不管他有過怎樣的貢獻,只要在政治生涯中給人圍毆了,就是個大傻B.

    而D國給人圍毆了兩次,乃傻B中的傻B.經濟發達又如何?科技先進又如何?軍隊戰鬥力強大又如何?

    以上三點,第一章一點只能使D國支撐的時間長一點而已.第一章二第一章三點如果強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會毀滅世界,卻不能統治世界.

    根本,D國缺乏根本,最關鍵的根本,人口和土地.更簡單的說,就是戰略承受力.巨大的野心不可能不被敵手發現,沒有足夠的戰略承受力,一切努力都要成為泡影.

    俾斯麥極其清楚D國的不足,所以他要整合歐洲.他是一個堅定的軍國主義分子,他絕對想統治世界.可是,他同樣知道,這個理想不可能在自己手上實現,哪怕整合了歐洲也很困難,接下來還是要慢慢擴張.

    威廉二世也是個堅定的軍國主義分子,也許比俾斯麥更堅定,但與他曾經最崇拜的鐵血首相比起來卻是個政治白癡,一上台就以自己的狂熱和俾斯麥的冷靜展開了交火.他甚至說過想要直接進攻中華帝國.

    僅從智商來說,威廉二世絕對很聰明,所謂政治白癡也是相對而言.俾斯麥敢於確定,威廉二世還沒傻到不顧眼前卻去萬里遠征中華帝國.可是,眼前卻是更加重要的基礎啊,威二傻B卻對F國充滿了厭惡感.,對Y國更是滿腔仇怨.

    歷史當然不會記載,但作者以為,俾斯麥肯定要在心裡說」你討厭你媽不錯,可Y國只是你媽的祖國,卻不是你媽,不是你想征服就征服,幾百年的世界霸主不是大水沖來的」.

    可惜,兩個目的一樣的人,行事手段卻截然不同.或者說兩個人實現目標的理想步驟也是一樣,威二完全知道D國首先要成為歐洲領袖,同時要慢慢控制非洲能源基地,然後才能放手於世界.可是,威二遠遠沒有俾斯麥那般明瞭歐洲與世界局勢.也許他明瞭,卻過高估計了D國的實力.

    如果歐洲該有個領袖,有資格的只有YFDE四國,但邊緣化的E國應該放棄,沒有絕對的實力,那就不全是實力的問題.F國也應該放棄,因為F國缺乏領袖國家的大氣和霸氣,勉強得到了也難讓人服氣.但F國卻是個合格的二把手,是真正有領袖氣質的YD兩國必須拉攏的對象.為什麼必須拉攏?

    因為Y國很難戰勝D國,D國同樣很難打敗Y國.既然如此,不管是Y國還是D國,都沒有僅靠自身實力站上歐洲巔峰的本事.這還不算歐洲實力相當或擁有相當實力的國家有六七個之多,一個不小心就是兩個集團的大戰,最後誰也落不到好兒.但拉住了F國就不同了,得到F國幫助的一方肯定是實力更強的一方.

    當然,其它國家可以觀望三強大戰,誰都不幫,可D國雖然能夠獨自對抗YF聯手,但從普法戰爭中正式崛起的D國還缺乏一些底蘊.何謂底蘊?

    最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潛勢力.就如班西牙,看起來和D國關係極好,國王都出自於D國皇室,可此中既有與普法戰爭前過於囂張的F國賭氣的成份,也想拉個朋友.可事實上,它同樣可以請個F國人來當國王.又此可以看出,歐洲沒有死心塌地跟隨某一方的小國,而YF的歷史影響力卻大於D國.

    雖然D國通過中華帝國的幫助,搶佔了踏上歐洲領袖寶座的制高點,但屁股還沒落到那個位子上,中華帝國不可能幫忙幫到底啊.在曾紀澤公開威脅說」Y國更需要朋友」之前,俾斯麥就能確定中華帝國絕對要在關鍵時刻放Y國一馬.不管心裡怎樣不甘加鬱悶,俾斯麥明白那是正常情況,中華帝國的目標僅是打敗YF報仇雪恨,卻一定會對D國統一歐洲的行動使絆子.換了他也一樣.

    可俾斯麥內心裡有著深深的無奈.最清楚此無奈的是重興皇帝,分析最透徹的則是Y國人.前文說過,如果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兩人都能年輕十幾歲,Y國甚至願意妥協.如果以東方政治智慧來解釋,可以說Y國願意為了威廉一世和俾斯麥二人的雄才大略成為一個」聽調不聽宣」的角色.該我幹什麼我照幹什麼,別在我頭上充老大就行.

    問題在於,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垂垂老矣,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打下整合歐洲的基礎.而腓特烈病體孱弱,不是寄予希望的人.而威廉二世狂妄自大的性格,對Y國的仇視,卻讓Y國人決不妥協.

    因此,俾斯麥只能退而求其次.這是位一隻腳可玩七隻皮球的超級外交高手,也決非良善之人,其軍國主義思想裡肯定有一個敵人,這個敵人是Y國.中華帝國阻撓歐洲整合的希望只能在Y國人身上,而Y國肯定知道被利用,卻一定要爭.不過,F國與Y國有很深的矛盾,所以,俾斯麥整和歐洲的關鍵就是拉攏F國打擊Y國.他相信要讓Y國孤立於歐洲的目標實現起來並不難……

    哎,時間,缺少時間!

    從來沒有落過下風的一代鐵相因為年齡`因為背後不能少了明智的威廉一世,竟然被人看透了.

    威廉二世?

    做為一個國家的王儲,又是外孫子,維多利亞女王更早看透了他.這是一個認為D國可以獨自打敗歐洲的人.與自己的偶像目標一致,手段決不一致的人.一個兩隻腳也玩不好一個皮球的人.開創了D國被群毆歷史的人.

    後世史家並沒有貶低威廉二世.這也是一個擁有很大魅力的人,果斷`勇敢`堅持`頭腦,也許有不足之處,卻無一或缺.他的失敗在於太自信,偏執狂一樣的自信.這樣的自信在政治上有個說法——幼稚.

    可以與Y國敵對,甚至無可避免.但必須拉攏住F國,這是前提.因為Y國只是個巨大的攔路虎,但D國的目標是整個歐洲.只有讓各方面均相當強勁的F國甘於當二把手,D國才有可能成為歐洲事實上的領袖.可是,俾斯麥甚至沒法兒說出口,因為他的政治手段和皇帝南轅北轍,但威廉二世才是D國真正的主宰啊!

    主宰不主宰其實也無所謂,就個人來說,德高望重的俾斯麥完全可以抗衡威二皇帝並勝出.可是,除了一批忠誠追隨者和有遠見的人物支持俾斯麥,威廉二世的全民支持率竟然是俾斯麥的五倍,令人感到不可思異.

    但重興皇帝感到正常極了,因為他知道D國人表面上嚴謹冷靜,骨子裡卻是最狂熱的民族,真正冷靜如俾斯麥的人很少.

    細細分說其中的********何止是千言萬語,我們打個比方.

    國民就是柴草,作用就是煮熟一鍋鍋飯炒好一盤盤菜.而政府則是廚師,責任在於善用柴草.任何事業都有損失,但柴草也會補充.

    中華帝國因為人口眾多而且綜合素質較底,是一堆最濕最雜的柴草,這樣的大國政府責任又多又重,因此中華民族歷代政府的效率和廉潔都是大問題.可是,就算將最高效廉潔的另一個政府整個兒換來,因為人口與國土的龐大,事實絕對不會更好.

    無可否認,D國人就是一堆不多但又整齊又乾燥的柴草.這樣的柴草最怕的是什麼?呵呵,最怕的是大晴天,很容易失火.

    於是,這個比方的結果就出來了.因為D國人很想很想燃燒起來,而俾斯麥正是那個」討厭」的潑水的人,威廉二世則是受歡迎的點火的人.國民知道俾斯麥偉大,可禁不住威廉二世更對心思啊.所以,1890年,飽受排擠打壓的俾斯麥心灰意冷,以其75歲的高齡也難以支持,因而辭去了首相職務.

    失去了這位偉大政治家掌舵的D國隨之失去了冷靜,開始按照狂熱的威廉二世的意志運轉.沒有冷靜的俾斯麥制肘,威廉二世可以大展拳腳了.而此前的一切是要說明,俾斯麥雖是個軍國主義者,而且很狂熱,還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但其人於智商`情商`氣度`智慧`冷靜,等等政治家必須具備的素質無一或缺.用老百姓的話說,那是個真正牛B的人物.

    而狂熱的威廉二世其實同樣極其聰明,原史裡的他能製造那般巨大的影響,真的無愧於政治家的稱號.與俾斯麥相比,威廉二世於戰術來說也許更優秀.崇拜俾斯麥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他既沒有否認,更沒有將前輩一棍子打死.

    俾斯麥所作所為產生了明顯作用,因為性格原因,威廉二世內心裡肯定有諸多不滿意,卻不可能一下子推翻.事實上,俾斯麥為人強硬,始終堅持著政策的持續性.比如繼續抓住奧匈帝國這個小兄弟,拉住西班牙和意大利,打壓北歐以獲取更多出海口.等等等等,這些既定政策同樣為威廉二世所堅持.對Y國,俾斯麥表現的敵意有目共睹,此舉卻是正對威廉二世的胃口.雖然D國的實力明顯比原史同期強大,但天生的政治覺悟使威廉二世不過是比俾斯麥稍稍激烈一些,不會直接動刀動槍.

    但是,威二陛下的戰略眼光與鐵血首相比起來就差遠了.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有點兒傻B,於政治上則是古於急躁.

    他不能忍受俾斯麥對F國的態度,自普法戰爭結束,D國人對F國人從心理上開始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覺,而威廉二世和普通人沒多大區別.所以,他一上台就要求從意識上改變對F國的態度……那是下屬,不是盟友,F國人是D國的手下敗將,沒有資格與D國稱兄道弟.D國有能力獨自統一歐洲.

    這,就是威廉二世和俾斯麥兩個重要分歧之一.

    當然,勝利了的威廉二世在處理對F關係上同樣沒有急劇扭轉到自己的觀點,那就真是個傻B了.所以,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第一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F國還是與D國站在同一陣線.只不過,F國人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卻是一個決不當炮灰,決不仰人鼻息的,很驕傲的一個國家.雖然常幹傻事兒,事實上並不傻.當威廉二世種下了惡因,F國人雖沒有冷眼旁觀的Y國人發現的早,但也不會傻乎乎的蒙在鼓裡了過長時間.比如第一章二次世界大戰,如果歐洲佔優勢,F國當然不在意跟著D國大肆劫掠.如果與此相反

    現在談DF關係的轉變是為時過早.其實最令威廉二世惱怒的是中華帝國.於俾斯麥而言正常之極的政治選擇決不為此人所接受,中華帝國對Y國的」友好」就是與D國敵對.所以,他改變對華策略堪稱大刀闊斧,從保持某種程度上的朋友關係[可以理解為相對正規且正常的競爭關係,主要體現在經濟上,部分體現為政治不合],轉變為某種程度上的敵對關係[向軍事對抗轉變],並朝著全面敵對改進.

    這是帝相之間的最大分歧.俾斯麥希望D國在重興皇帝在世之時不要與中華帝國進行軍事對抗,威廉二世則要從對抗中尋找機會,他的政治意識成為現實的開端則是慫恿M國和中華帝國敵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