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一章安復仇者是個不能詳談的故事,還是讓我們回到F國吧.
攻佔了巴黎的盟軍隨後繼續橫掃四方,一慣缺乏韌性的F國軍隊越來越無心抵抗,越來越將打不過就投降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因此,盟軍的重點打擊對像改成了更令人有戰勝感的Y軍.
問題是Y軍也不行了.Y國人的戰鬥意志不怎麼樣卻也說得過去,可沒有F國人賣力,已經傷亡近半的四十萬Y軍怎是一百五十多萬盟軍的對手.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一對一也不佔上風的Y軍卻是對付十隻手.
區區不到半個月,丟下了十幾萬屍體和俘虜的Y國人匆匆撤回了本土,來時四十多萬,走時只剩下十七萬了.一見最後的稻草也被巨浪吞沒,打死F國人也不願接著與盟國對抗下去.1883年8月21日,第一章三共和國政府宣佈承認戰敗.緊接著宣佈退出戰爭,退出協約國組織,然後就是等著勝利者的審判了.
之後的現實讓F國人做夢都會笑醒,此前更是完全想不到,D國人在搶了一定的好處後,竟然那麼賣力的保護F國的利益.當然,D國人有著重大的政治需求,不可能出於完全的好心.但是,D國人的政治需求並不孛逆F國人的願望.
F國的的願望是什麼呢?
第一,擊倒D國,最好沒有D國,而是從前般一盤散沙.
第二,擊倒D國後順勢成為歐洲領袖.
第三,擊敗Y國,不但報了世仇,更達成一個莫大功績.因為Y國是歐洲領袖級國家,卻又游離於歐洲之外……F國特別不服氣.
俾斯麥特別瞭解F國人,他要拉攏F國人.雖然Y國人擁有強大的海軍,又有海峽天險保護,沒有把握真正戰勝它,但F國戰敗已成必然,E國也將承受不住華德兩國巨大的軍事壓力,D國的歐洲大陸領導權已經看得見摸得著.
那麼,D國最大的對手即將是本為盟友的中華帝國.俾斯麥無疑是個軍國主義分子,但這個人很偉大很睿智,其軍國主義十分現實,表面上有些張狂,內心卻極為謹慎.他很清楚,此時已經過了內部爭鬥的歲月,因為中華帝國已開始」威脅世界」.但僅憑D國根本無法與中華帝國全面對抗,只有整個歐洲聯合起來才行.
當然,Y國人自高自大了幾百年,戰敗了也很難很難承認D國的歐洲主導權.即便嘴上承認也是虛以委蛇,這又是一個政治上相對簡單,民意萬難扭轉的局面,因為Y國人的自高自大是全民現象.接受了Y國人的兩面三刀反倒大大不利於歐洲各國的團結.因此,如果能打進三島,D國人肯定要將Y國倒退幾十年,最好撤底消滅Y國人的高傲.
而與此似乎相反,F國人是D國一定要爭取的.為了更遠大的目標和更長久的利益,D國可以不從F國人身上得到此次戰爭的利益,或者說少要很大一部分.D國人甚至於決定,可以分給F國部分領導權.
俾斯麥分薄絕對王權的作為,也許又引發了一場與威廉一世間的爭吵.也許威廉一世就是那麼雄才大略,明白自己肯定當不了歐洲唯一的君主.事實上也是如此,俾斯麥的新歐洲構想就不可能是」一個國家」,而是多個國家的聯合體.一個國家的夢想應該需要百年後才有成真的可能.
是的,現史的歐盟構想提前一百多年提上議事日程,它的締造者是號稱歐洲有史以來第一章一偉人的俾斯麥,正式啟動計劃的標誌是俾斯麥出訪F國.在那次於史冊中佔據極重要地位的談判中,這位」可以一支腳玩八隻皮球」的外交高手成功的說服了F國人.當然,前提是俾斯麥答應F國以D國的副手形式存在.
他這樣勸告第一章三共和國元首弗朗索瓦.格雷維說:」其實D國很尊重F國.因為,Y國人太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當然的歐洲領袖,可它僅是屬於歐洲,卻不屬於歐洲大陸,最基本的想法總與我們不一樣.
那麼E國呢?
歐洲人甚至不認為它是個歐洲國家,現在的它當然是了,它的亞洲土地幾乎全部失去了,但真正融入歐洲還需要時間.
那麼其它國家呢?
它們大多數實力太弱小.要麼不足以領導歐洲,比如意大利或瑞典.要麼已丟掉了往日的光榮,比如班西牙.
所以,最能代表歐洲的只有D國和F國,只有貴我兩國才是歐洲真正的中堅.可是,我們為什麼總是敵對呢?
不,不應該這樣.我想,D國既然已事實崛起了,F國應該放棄此前的對D政策,讓我們協起手來共同建設一個嶄新的歐洲……
是的是的,您說的不錯,以F國的歷史`文化`科技等等等等一切,不該屈從於誰,包括D國.所以我來了,懷著一顆最真誠的心來到了您面前.D國於政治上不需要F國投降,只要承認戰敗.於經濟上不需要F國賠款,並願意幫助……應該說部分幫助F國擺脫中華帝國的賠款要求……
您聽出來了,D國是將F國置於平等地位,是要與F國共同領導新歐洲.您可以並應該驕傲,因為新歐洲不能沒有F國的領導席位.唯一的現實只有暫時以D國為主,比如是我們可以建一支聯合軍隊,司令應該是D國人,副司令或參謀長當然是F國人.可這只是暫時的,等F國醫好了戰爭創傷,並出現了令人欽佩的名將,歐洲聯軍自然可以由F國將軍擔任司令……我這樣說,您絕對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