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142章 戰略中轉站
    二十年戰不止,堪稱最成熟的中華軍隊也不為己甚.杜克或路易斯維爾的優秀是無可否認的,情知不能輕易擊敗盟軍,聯軍各部間的銜接自然相當緊密,追上去也就是一場混戰,中華軍隊當然不怕,卻也難佔多大便宜,於是,雙方各自與主力匯合.

    一輪戰鬥下來,聯軍總共損失了九萬多兵力,而第一章一師以傷亡超過半數的代價苦戰半個月,不但沒讓聯軍的如意算盤得逞,還使敵人付出了兩萬多人的傷亡.這是衛國戰爭[注:衛國戰爭時的YF聯軍其實多是僕從軍,比如印度兵,YF根本不可能從本土調幾十萬軍隊到遠東]後中華帝國與純粹的YF軍隊第一章一次大規模正面交戰,事實證明,中華帝國國防軍的戰鬥力的的確確超過了YF軍隊.

    這一次戰役,盟軍總共損失了四萬兵力,其中三分之一是波斯軍隊,YF軍隊的損失大致與中華軍隊相當,誰讓奧斯曼出了大部分炮灰呢.所以,總的來說,雙方還是處於旗鼓相當之勢,又都沒有立刻決戰的心思,因而,西線戰場再次出現了相持局面.不過,這畢竟只是中東戰場的一個組成部分,陳玉成部卻對蘇伊士運河志在必得.

    在細述另一場戰役之前,先要談一下中華帝國的西亞軍事戰略佈局[注:與前文稍有矛盾,因為偶發現很多方面沒考慮到,請讀者不要感到突兀].

    首先說海軍,中華帝國之所以能在西太平洋取得主導地位,一是強大的陸地優勢壓制了YF海軍的生存空間,因為沒有基地的海軍,除了浪費燃料,還沒有商船有用.第一章二就是YF不可能將賭注全部押在遠東.中華海軍的綜合實力不到Y國的百分之四十,如YF海軍聯合起來,中華海軍連對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可YF必需將一半海軍擱在歐洲,亞洲的海上力量雖然還是中華帝國的兩倍,可中華海軍只管西太平洋,YF海軍卻無法集中使用.等到西太平洋到了中華帝國手中,YF想和中華帝國決一死戰也缺少了立足之地.

    到中華帝國周邊進行陸戰是找死,打海戰卻沒有後勤基地,中華海軍只要摧毀東南亞的港口就可以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Y國事實上是個跛腳世界第一章一強國,因為海軍可以靠工業能力撐起來,海軍官兵雖然難以訓練,但Y國有幾百年的底蘊在那裡.可陸軍呢?十九世紀的陸軍無論如何需要數量,Y國那兩千萬人口再怎麼都不夠.也就是說,它和中華帝國這樣的強國鬥起來,結果只能是逐漸失去陸上基地.事實也正是如此,比起純粹的海軍來,中華帝國連Y國的一半都不到,但Y國海軍卻連東非的海軍基地都丟了好幾個,也失去了印度次大陸的海岸控制權,連澳洲都不安穩,它的海軍憑什麼抵達中華帝國沿海?

    與此同理,E國海軍再想逼近中華帝國,真就非走蘇伊士運河不可,甚至要繞道好望角,因為數千公里的北冰洋海岸線在中華軍隊手中.

    當然,歸根到底還是YF看到中華帝國的強大不可抑止,對遠東大戰越來越沒有信心,而中華帝國則利用了YF的患得患失步步搶攻.其實,YF在迫使意大利中立後,有意與D國談和,甚至願意出讓部更多殖民利益.要知道,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Y國的殖民地將近1600萬平方公里,殖民人口三億五千萬.F國也不差,非洲大陸有百分之四十多是其殖民地,Y國都只有它的一半.於是,YF兩國一些目光長遠的人認為應該讓出一部分收買D國.因為,這些人發現,不乏侵略性的中華帝國以廣闊的國土,近四億人口,重新發展起來甚至許多方面已經趕超的科技,相當廉潔高效的政府,二十年來未嘗一敗的軍隊,使中華帝國已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危威脅.而D國呢?它終究是個白人國家.所以,這些人覺得,應該與D國放棄對抗,大家聯合一致對付中華帝國才正確……

    當然是這樣,這是一幫聰明人,只可惜,他們的勢力太小,想法也過於理想化了.Y國的高層並非沒有如此想過,威廉一世和俾斯麥都是相當理智的超卓人物,不會看不到強大的中華帝國對白人世界的威脅.可是有幾個困難無法克服,比如說F國不僅D國的矛盾太深,更無法信任強大的D國就在身邊,而D國骨子裡也是個侵略者,不會將到手的利益吐出來.再就是D國不是YF小小付出所能收買的,那是一個野心極大的國家,雖然說俾斯麥不是希特勒,當然,這時還沒人知道那個狂人.最後,動起手來的Y國也無法收手.也就是說,關鍵點在於,要談合應該在戰前談,戰中的利益劃分也太難了.

    但最關鍵的是中華帝國還沒強大到歐洲必需聯合.後世,歐洲共同體的誕生主要就是為了對抗M國的壓力,特別是經濟方面,自然也有部分政治原因,反正F國和D國聯起手來狠狠的踢在M國人屁股上.而M國還是源自於歐洲,要是中華帝國給予了歐洲強大的壓力,D國肯定要捅中華帝國一刀.

    重興皇帝對此比較的清楚,俾斯麥也明白,無需後世歷史去證明,華德兩國打輸了這次世界大戰,必將共同臥薪嘗膽以圖再起.打個平手,必將在一定時間內繼續緊密合作和YFE抗衡.如國打贏了,必然分道揚鑣,只看以怎樣的方式分手.當然,熟知歷史大慨脈絡的重興皇帝與部下有著比較詳細的未來對D關係計劃,俾斯麥卻沒法子將精力放在這方面.但是,目前的兩國一定要協手一致,否則前面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戰爭將所有交戰國綁在了虎背上,現在扯什麼和平,晚了.YF想將主要軍力壓到中華帝國身上,遲了.中華帝國的陸海軍互相配合,駐印[駐巴]陸軍放著Y國地面部隊不打,只佔領或摧毀了印度沿海絕大多數海軍基地.快反集團軍取得了中東阿拉伯海沿岸控制權,陳玉成所部使聯軍不能在紅海沿岸獲得補給.支援艦隊光三艘戰列艦就運送了不止一個主力陸戰團的官兵登陸索馬裡,事實上是第一章二陸戰師的主力15000多將士,到陸軍第一章一師脫離危險境地時,陸戰二師已挺進到肯尼亞沿海.而薩鎮冰上校的威懾艦隊則不端襲擾著駐迪戈加西亞群島的Y國海軍,使其天天盼著接到調令,以離開那個鬼地方.貌似強大的YF印度洋艦隊其實外強中乾.必需要承認,中華海軍全體出動,最多是個聯軍印度洋艦隊打個兩敗俱傷,可聯軍在亞洲[除了靠近地中海和奧斯曼帝國的部分地區]的陸軍遠遠不是中華陸軍的對手.所謂以海制陸,前提需要強大的陸上戰力,大海可不能直接給艦隊提供給養.

    一切,只為了斷絕聯軍兩面夾擊的可能,陳玉成只需要對抗當面之敵,他也將同時指揮陸軍和海軍.聯軍極有自知之明,跟中華帝國比兵源是沒有任何指望的,YF兩國雖然殖民了五億人口,但南美的用不上,非洲的正趁著中華帝國的崛起反抗殖民統治.至於亞洲,印度人不僅不會打仗,還被中華帝國控制了大半.安南人還行,卻與中華帝國正處蜜月期,頭號敵人暫時還是F國人,而東南亞……不說也罷.

    所以,聯軍將百分之八十的陸軍擺在了奧斯曼土爾其,而蘇伊士運河必需開海軍.可是,當YF下定決心與中華帝國大戰後,再從大西洋和北海抽調艦隊到地中海,時間上已不大來得及,其實,中華帝國給了YF時間,當然不是故意給的,而是因為中華帝國於對外戰爭還是沒有經驗.需要說明的是,打倭國準備充分,既利用了倭國內亂,海軍暨陸戰隊也只要從琉球和庫葉島出發.打E國則出了國境線就是,可這次戰爭卻是垮國作戰.倒不是說五十萬中華遠征軍不能打敗聯軍,而是因為廣闊的西亞將是戰略中轉站,遠征軍決不能像成吉思汗一樣橫掃過去不管身後,現代戰爭不能留下空檔.所以,戰略決策委員會命令吳成渙將軍緊急組建了兩個集團軍前往中東,以銜接前兩路遠征軍的中路.

    陳玉成倒不是要等吳成渙部趕到,而是要等支援艦隊那三艘戰列艦到來,因而耽擱了幾天發動全線進攻.

    不過YF也沒辦法,總不能任由D國海軍進出自如.左右為難的YF做出決定較晚,不得不打一場添油式的蘇伊士暨地中海戰役.當然了,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YF海軍就是添油式作戰也不那麼容易擊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