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136章 翰海雄風[中] (1)
    南路遠征軍從殖民主義者戰略退縮的南亞出發,西路遠征軍從主戰場之一的中亞出發.出發點的不同注定了過程不同,陳玉成堪稱是瀟灑前行,聶士誠可就是頂著硝煙前進了.即便石達開全線進攻,西路軍也難以不受到E軍一點阻礙.

    高加索戰役後,第一章十師在越過埃裡溫後停止了追殲蘇哈克殘部.蘇哈克殘部其實是打輸了膽,真要拿出全副軍人勇氣回身與對手硬打一場,十師倒很難取勝.因為高加索戰役不是一場殲滅戰,剛剛出發的中華軍隊是要在奧斯曼的地盤上打開前進通路,不可能做好包抄圍困敵軍的準備,所以打的是一場遭遇戰,擊潰容易殲滅難.因而,敗退的蘇哈克手下還有不下五萬餘部,十師不過是趁勢擴大戰果而已.隨著蘇哈克殘部退入奧斯曼土爾其本土,得援軍之助收住了腳,第一章十師主動停止了追擊並向波斯國境靠攏.

    十二月底,聶士誠將軍抵達大不裡士與領兵到此迎接的波斯軍方重將阿齊茲將軍會晤,之後就任盟軍臨時副總司令兼西路軍司令,統一指揮包括四萬波斯軍隊的西路盟軍.十二月三十一日,盟軍於出發的第一章二天踏上了土爾其的土地.兩日後的1882年1月2號,第一章一師離開大隊,最終越過了哈塞克到了幼發拉底河沿岸.那裡更便於接受海路轉來的作戰物資,也更便於保護西路軍側翼.原計劃中也從沒說過必需有支部隊待在哈塞克,只說那一帶.這是前線將領的權力,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計劃.

    而提前發生大戰是在主力集群,根源出自於波斯軍隊的興奮.不管出於什麼心理,可憐兮兮很久的波斯官兵仰制不住激動,也可以打出國門了.照中華帝國的作戰計劃,第一章一次遠征千里之外,各種不利因素要求中華軍隊在不避戰不畏戰的前提下穩紮穩打,最好不要走的太快.可是,興奮的波斯人破壞了計劃.

    中華軍隊並非不把騎兵放在心上,更不是對騎兵的作用視而不見,但一直不大力發展騎兵.大國的軍事建設決不是個短暫過程,也許三五十年只能形成比較完善的框架.所以說,中華帝國不會將幾十年內一定會被淘汰的騎兵納入理論體系,不會建設一支龐大的騎兵部隊然後再去費神削減.

    但這是技術發展越來越快的中華帝國,不是落後多了的波斯帝國.波斯軍隊的最重要打擊力量就是中華軍隊放在次要地位的騎兵.

    理論總是大大領先於實際的,中華帝國花費大量資金與精力組建的快速反應部隊屬於未來型,受技術所限的原始摩托化部隊反應速度一點都不比做為事實上古代快速反應部隊的騎兵更快.而且,高加索戰役勝利的結果讓波斯人在興奮中注入了信心,主動要求做前導部隊.

    聶士誠沒有拒絕,有部分賞面子的成份在內,更多是因波斯軍隊更熟悉奧斯曼的地勢與風土人情.

    就算是打仗,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是越少越好.如前所述,除非是到嘴的肥肉並且不那麼噎喉嚨[本錢大於利潤或者利潤小到可以視而不見.但像科威那那樣的地方,大可為此立立威殺殺人也應該得到]的好處,除此之外的中華帝國沒有一丁點兒領土西擴的想法,經濟掠奪與政治影響當然`絕對`肯定的不在此列.

    因為確實有一定必要,所以聶士誠對波斯軍隊很客氣,甚至於很有些縱容.那不是聶士誠一個人的錯,從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知道,華夏做為一個龐大帝國,對其它國家不可避免的有些指手畫腳和目中無人,但中華民族又有著不為已甚的大度或者說無所謂的性格.也就是說,中東戰爭時的盟軍的確是以中華帝國軍隊為絕對主體,但第一章一次與外國軍隊合作的初始階段,中華帝國將領都給了波斯軍隊很大的容忍與放縱.而聶士誠所部因為處於和聯軍隨時交戰的位置,這樣的容忍放縱引發的問題更大更直接.讓人可氣又可笑的是,責任不全在波斯軍隊,因為中華帝國基層官兵沒有高層將領那麼多想法,涉嫌推波助瀾的他們相當於慫恿著波斯軍隊提前引發大戰.很難定義的意外,於可氣又可笑之外還顯現出重興皇帝想看到的好戰軍隊.

    好戰之說似乎與前言有些矛盾.其實,高級將領對盟國軍隊的容忍是出於心理上被放大的可能的政治影響.要說曾國藩左宗棠等老帥有些保守還是事實存在的,兩人畢竟都年過六旬,而思想轉變的歷史只有二十年稍多.但此時中華軍隊將領的主體卻是四十歲上下,石達開是年齡最大的幾個人之一,尚未足五十週歲.所以說,中華帝國的高級將領要麼是在最富衝勁的二十餘歲就身處在了思想改革大潮中,要麼就如石達開`陳玉成`賴文光等人身屬不改革也要敢沖敢闖的造反派.再說,這些首先將領受領袖人物的直接影響很大,比如近乎唯利是圖的黃翼升,於原史史家來說是不可想像的.再就是打仗就個人來說有著相當誘人的合法私利.所以說,中華帝國擁有著一支從上到下都有著很強好戰意識的軍隊.

    據說,現存並非孫武原著,而是宋代以後的統治階級按自身需要修改而成.重興皇帝不知道此說的根據是什麼,但他的確看不中」好戰必亡」的結論,此言純屬扯蛋.歷史一次次告訴我們,好戰與必亡怎麼也聯繫不到一起.

    始皇不好戰,何能一統六國?

    漢武帝不好戰,何能使大漢真正成為東方大帝國?何能使他的國號成為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霍去病不好戰,何能成為後世尚武少年永恆的偶像?

    閔冉不好戰,漢族不被胡人消滅也要成為一個少數民族.

    岳飛不好戰,就不會讓金人悲歎」撼山易,翰岳家軍難」.也不會有」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的千古豪言.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不好戰,能有個屁的清朝?

    對,還有朱棣,不好戰的朱棣憑什麼能從燕王成為皇帝?不好戰憑什麼成為永樂大帝?要知道,中華歷史上,真正被稱之為大帝的只有漢武與永樂兩人而已.康熙?他與他的子孫很不要臉.不要管那部電視連續劇怎麼出名,是為了好聽,或者它的投資人是滿族,或者是漢人忘了歷史.但事實卻是愛新覺羅.玄燁絕對沒資格被稱為」大帝」,因為他不僅僅沒有開疆拓土之功,反倒是個丟失了領土的皇帝.

    當然,你不能好戰到看不清形式,看不清自身實力.所以,以上這些人好戰是一定的,但同時也是少有的智者.智慧並不是趨吉避凶,而是怎樣做才正確或必需怎麼做,以上人物的表現就各有不同.秦始皇知道秦國絕不能同時與六國開戰.漢武帝知道不與匈奴決出生死,漢朝邊疆會永不安寧.閔冉必須破釜沉舟以殺止殺,不然漢族將亡,相信他知道自己可能難得善終.皇太極則隨時準備退回白山黑水之間.

    其中,只有岳飛的智慧是個特例,他最悲哀的也許是沒想到死在自己人手中也要死的那麼慘.可中華帝國需要岳飛,卻不可能讓他成為悲劇英雄.何況西路軍不過是稍稍改動作戰計劃而已,何況重興皇帝從沒有家天下之想,反倒覺得當皇帝太累人.也許,他想過家天下,卻被前生覺得可笑的崇高理想壓制住了,他想讓自己的祖國永遠強大,不想百年之後再次墮落.中華民族應該結束朝代更迭這個數千年不變的輪迴.

    而好戰的中華軍隊無疑是富有智慧的,如果全心全意的直指歐洲大陸,不但要付出很大損失,D國獲取的好處也太大了.戰爭這種形式,不管怎麼著都有炮灰[別嫌不好聽]這個不可避免的成份在內.而中華帝國的遠征雖說自身利益更主要,但D國做為受幫助國,中華帝國終究要為別人付出什麼.所以,中華帝國怎會讓分成比例將向炮灰靠攏?

    因而,打到了波斯後的遠征遠征軍一點都不著急了,剛剛分兵的最初幾天裡,主力與第一章一師就像起於一點而夾角很小的兩條射線,行軍四天之後,兩軍相距僅少大於一百公里.如以塞浦路斯為基準和目標點,方向不變並不停止前進,那麼第一章一師最終將會行進到島左,大部隊將抵達島右.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