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122章 不是YY (1)
    幸福的炮手拍著胸口感歎中笑罵道:」可怕,太他媽可怕了.給這炮打上,就是個鐵疙瘩,不死也得殘哪!」

    上研六艦的都是一線官兵,均為生死之間倖存下來的精英,經驗之豐根本不是新兵蛋子能望其項背,但如此威力強大的艦炮也是第一章一次見到.

    岸防部隊的王牌,口徑達210毫米的雷神大炮,它的設計師群體最初的想法就是為軍艦設計一款無敵艦炮.大家知道的,炮設計出來了,可惜的是當時沒有哪型軍艦能夠裝備那麼沉重的大炮,海軍實在無法接受設計師的一片赤誠,結果只能成為岸防炮.

    但那已是歷史了,研六級艦能夠接受200毫米口徑以上的大炮自重.可話說回來,受技術實力所能達到的浮力儲備所限.於是,那群設計師在1880年秋被再次召集到一起為雷神炮上艦進行改進,經過七個月努力,使用安慶軍用特種鋼鐵廠生產的新型炮管研製出了身管比達到32的205毫米艦炮系統,這是世界上第一章一款有效射程超過十公里,並能夠進行多彈重發射的火炮,完全可以說是超時代武器系統.不過,裝備了四座八門205毫米主炮,數十門其它口徑副炮的研六級為此也付出了很多,下面就會談到.

    暴風號官兵在進入台灣海峽前進行了第一章一次試炮,那種震撼的感受與岸炮部隊又有不同.以大地為依托的岸炮官兵只能聽到巨大的發射聲,看到炮口噴出的濃烈硝煙,但海軍官兵卻能多看到另一個奇觀,那就是主炮進行側向射擊時,炮口激射出的巨大衝擊波將艦下的海面壓出的像鍋底一樣的深谷.如果是小型艦艇不幸給這樣的艦炮擊中,只要一枚炮彈就可能將其轟成碎片,太……牛什麼了!

    以上是研六艦無與倫比的火力和生存能力.是的,無與倫比,研六級的火力與抗打擊能力之強,現役任何艦艇在它面前都只像個孩子,由不得火力與損管兩個部門的幸福感優越感油然而生,可下面就要談到它的缺點了.

    可以這樣說,除了損管與火力部門,只有輪機部門在一得一失間只有遺憾而不失望,因為研六艦使用了研五級一樣的發動機,只是傳動機構得到加強.因為輸出系統與傳動系統並不協調匹配,輪機兵的日常與戰時維護項目要比其它艦艇上繁瑣.可研六艦天生就不是一款高機動性艦種,維護任務並不更多些.

    但這只是輪機兵的職責感受,這樣的動力與動力傳輸系統卻是研六艦的重大缺陷了.如果時間足夠,工程師們應該想辦法給研六艦裝配六台發動機,可六台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聯動是個大麻煩,是否能在戰爭關鍵時刻到來前解決技術上的難題毫無把握.所以,工程技術人員只能將研五級的動力系統進行改造,盡力達到了一定程度下的可靠性後移到了研六級身上,保證了艦艇不會成為浮游炮台,只是16節的航速使作戰機動性成為癡心妄想.所謂一定程度下的可靠性是說研六艦正常巡航完全沒有問題,但要進行高速轉向或動力輸出急增急減就力有不逮了,傳動系統將會造反.

    16節的速度……該怎麼說呢?

    就此,某些問題有必要細緻闡述一番,首先,研六級能達到16節的航速很不容易,是工程師辛勤工作的結果.事實上,研六艦應該擁有一型專用發動機,可是它本身就屬於不該於此時出現的產物,主要是因重興皇帝的某種陰謀而匆忙上馬,與其匹配的專用發動機來不及研製,所以才用研五艦的發動機湊數.

    可關鍵原因並非如此.以上所說的是蒸汽機,問題是中華帝國已經不願意將時間浪費在轉換率低下的蒸汽機身上了,與其繼續向著不久後肯定被淘汰的蒸汽機大型化發展,不如將希望寄托在了柴油機和燃汽輪機身上,那才是軍艦的合適動力.

    於是,問題就出現了,中華帝國研製柴油機的歷史已有十幾年,在取得諸多成果的後又開始了燃汽輪機的研究.可是,科技發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雖然燃汽輪機還需要時間,可船用柴油機的成品已經出現了.可是,此時的柴油機能可以使用於潛艇或後勤船隻,用在民船商船之上也沒多大問題,卻不能應用於水面作戰艦艇.理由只需要一個就夠了,在艦艇需要機動時可靠性不足.

    速度與機動性哪個更重要?

    一直是機動性更重要,只是十九世紀時,機動性的體現沒有後世那麼明顯而已.比如說原史二次大戰中的主力艦的速度已經超過30節,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最大速度竟然達到35節,可二十一世紀的各國主力艦,如阿利.伯克級,如旅海級,如金剛級,最大速度都沒有到俾斯麥號的標準,難道說二戰時的艦艇比五十年後更優秀嗎?

    當然不可能,原因就在後世戰艦對機動性的要求遠遠超過二戰.讓俾斯賣號與後世有能力自製艦艇的任一國家的主力艦比較極限機動性,他的傳動軸非斷不可,這還是D國以工程質量聞名,換做其他國家的早期艦艇更不行.

    攻擊型武器不是為逃跑而設計,何況在高精度武器打擊下,一百節的直線逃離速度也不夠.如果反艦導彈有思想,它一定更願意攻擊雖有百節速度卻直線行駛的艦艇,而不願去追雖只有三十節卻進行著不規則機動的戰艦.也就是說,絕對有著更好的發動機與艦型設計的後世是不強求那麼高航速,而不是達不到.那是為了進行高強度機動時不出毛病而限制了動力輸出比例.事實也是如此,軍用發動機當然更強勁有力,一艘幾千噸級的作戰艦艇的動力儲備相當於排水量十倍於己的民船,即便如此,軍用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率還是小於民用發動機的.因為民用發動機的工作要求沒有軍品那麼惡劣.所謂惡劣,最主要就是體現在軍艦需要時刻準備機動,發動機不能進行極限工作.

    於是,這個問題就回到了研六級身上.因為中華帝國的科技水平突飛猛進,綜合實力進入了世界前列,軍事科技則領先了世界.龐大的中華帝國高速發展自然促使世界各國的科技水平加快了發展速度.就拿中華海軍的先進艦艇來說,出口技術只是讓進口國減少了摸索時間.當有經驗的工程師看到了艦艇的水上部分,完全可以部分推測出水下構造.不能推測也沒什麼,科學家一定會去研究」為什麼可以這樣設計」的問題.

    新史中,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最發達的幾個國家,如YFD三國[M國太亂,新科技研究開始落後於科技最發達國家,E國則確實是強國中最落後的],主力艦的動力配置接近兩馬力/噸,平均速度在18節以上,這還是被老艦拖了後腿,1878年後出廠的艦艇都已經超過了20節,中華帝國的艦艇航速則更快.而原史中的十餘年後,北洋水師購自D國,基本算是當時最先進艦艇的鎮遠號,排水量與研五級相當,功率卻只有6000馬力,不到研五艦的一半.速度是14節,只有研五艦的60%多.

    從以上對比中可以約略看出,重興皇帝這只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長命蝴蝶在震動了二十多年翅膀後,對世界的改變是多麼巨大.不過,當這個巨大的改變體現在某一點上時,也是有限度的.比如發動機的功率極限,比如材料的強度或抗疲勞極限,這兩項技術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研六級戰艦的速度與機動性就無法提高了.可科學的發展,哪怕你再怎麼努力,有再多的支持,也不可能始終保持著上升曲線,總有個平衡期,特別是突破桎梏之前.也許,蒸汽機並非沒有潛力可挖,只是中華帝國肯定要為了改朝換代般的柴油機和燃汽輪機放棄它.也就是說,研六級也為了機動性限制了動力輸出率,但其動力系統卻是臨時配置,工程師們要想以總功率12600馬力的四台蒸汽機為基礎使研六艦不為海軍所垢病,只能從其它方面想辦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