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37章 傳統新興
    四艘中華帝國貨船在駐塞德港部分Y軍艦艇護送[也可說監視]下,僅僅安全航行了區區幾天,歐洲大戰爆發了.而Y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在其整體實力,這是所有敵國友國一體承認的事實.但是,不包括戰爭中的一支小艦隊.

    前奏不是那麼複雜的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直接從兩個強國間開始,沒有時間先弱後強的D國第一章一個就找上了F國.關於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爆發,在重興皇帝嘴裡就是這樣一句話:他媽的,這整個兒就是七.七事變啊!幸好,這一世只有日本仇恨我的份兒.

    以F國人偷襲幕尼黑海軍研究所為借口調兵上陣,戰爭準備差不多後以尋找失蹤士兵為由,於一月十一號提出要進F軍兵營搜查.F國人再不堪,也沒到置國家尊嚴於不顧的地步,於是,戰爭爆發.這倒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重興皇帝完全承認F國的這一點上的正義地位,否則就是承認七.七事變的合理性,他無法原諒自己.

    戰爭的開始,雙方都沒到急眼的時候,戰鬥激烈而不慘烈,主要以試探為主,只不過D軍攻擊起來的確兇猛就是了.

    對比世界幾大強國,如果說Y國海軍獨步天下,陸軍則對不起海軍創下的赫赫威名.而中華陸隊則講究攻守兼備,海軍雖精幹迅捷,卻顯得弱小了些.說到D國陸軍,在進攻方面堪稱天下第一章一.那麼F國陸軍呢?早就說過,F國陸軍在路易十四之後,就越來越對不起歐洲最強陸軍稱號了,不過,F國陸軍在防禦戰上還算頗有成就,原史中的F軍就是靠塹壕戰打贏了一戰.現史中,不善進攻卻好大喜功的F軍在普法戰爭以慘敗收場.那場戰爭只過去九年,F軍再笨也能知道與D軍對攻是以己之短對敵之所長,同樣的虧不能吃兩次嗎.

    雖然F軍的陣地建設離堅不可摧差了老遠,可D軍也沒有閃電戰的裝甲先鋒.所以,知道了揚長避短的F軍並沒有潰敗,只在開始階段後撤了幾十公里,之後早矛與盾的鬥爭中,F軍暫時頂住了D軍進攻.

    地中海對岸,本來是占F國便宜的Y軍終於與F軍聯合.大家都是強國,誰怕誰?

    面對咄咄逼人的德意聯軍,YF聯軍[本書中,再不要總將這稱呼與鴉片戰爭聯繫在一起了]原本就談不上忍讓,要打就打.於是,因一次所謂的擦槍走火事件發生了激戰.至於是哪方走火,管那麼多幹嘛,喊倒霉的只能是非洲百姓.

    海戰開始的稍晚幾天,與陸地戰不同,歐洲陸地戰是D軍大戰上風,F軍苦苦抵擋.西非戰場上勢均力敵,暫時沒哪方顯出優勢.但D國艦隊的確很難遠離港口,北海上的Y國海軍明顯強於D國海軍.只不過D國海軍很清楚自己海軍的實力,原史中大力發展海軍幾十年,還是輸了[從戰術上說,Y海軍損失比D軍更大,但Y軍卻在戰略上成功封鎖了D海軍的出海通道]日德蘭大海戰.而俾斯麥雖有鐵血之名,下定決心之後,戰鬥意志決不在任何人之下,但其為人又不像威廉二世或希特勒那樣莽撞.所以,D國海軍怎會與Y國海軍硬拚呢?

    中華海軍在北太平洋全殲E國遠東海軍,用一場完勝給海軍力量欠缺的各強國好好上了一課,那就是建設一支從戰略戰術兩方面都更靈活~更快速~更隱蔽~控制區域更加多變的海上力量.對D國海軍而言,從中華帝國獲得了幾項最先進的海軍技術.然後以其強大的工業技術和高超的製造水平,仿造的[研四]級艦艇質量與中華帝國最新戰艦相當,克虜伯公司製造的新式艦炮在射程上還稍勝一籌,只不過是在炸藥研製上落後中華帝國一些而已.

    當然,對於更需要強大威懾力的強國而言,這樣一支海軍更多屬於過渡性質,因為這樣的海軍面對Y國海軍時很難直接取勝.同樣是這類海軍,卻可以一定程度上執行對等封鎖任務.D國海軍對Y國的戰略就是這樣,D國沒有足夠的實力衝破Y國海軍的海上封鎖,但逐漸以高速艦艇和潛艇為主的D國海軍也可以機智靈活的封鎖Y國的海路運輸.做為一個島國,說不定Y國的相對損失更大.

    說來說去,D國海軍雖然有自身一套戰法,沒有與敵決戰的念頭,但在北海終究是Y國海軍更有發言權.可在開戰之初的地中海還是德意聯合海軍更有優勢.地中海上的傳統強國是F國~意大利~西班牙~奧斯曼帝國,Y國海軍只是外來戶,主要就是控制蘇伊士運河的那支中等規模艦隊.要壓制海軍實力頗強的意大利,地中海最少是戰爭之初的主戰場之一,僅靠F國不行.可是,Y國主力艦隊想進入地中海要走過漫長的海路,直布羅駝海峽離Y國本土就有三千公里.中華公司的汽車就是在Y國主力艦隊未進地中海以前被扣押而轉銷Y國的,Y國人也因此無法完完整整得到這批汽車.

    「親愛的皮爾斯少將,我的司令官閣下,您真是一個大度的貴族……」傑弗林上校一路在心裡感激著艦隊司令.其實,傑弗林上校並不知道國內十分想得到汽車進行研究,但他卻知道那是很奇妙的科技產物,不管他將來的影響如何,能親手獻給上層終究是功勞一件.也許,這會使我更快晉陞准將吧?

    Y國當然不在意增加一名將軍,傑弗林也確實可以獲得晉陞的功勞,只是上帝不想讓傑弗林的將軍之路走的太容易.外來戶就是外來戶,Y國海軍再強大,在地中海可不能為所欲為,也要注意一下別人的臉色.這不,安全航程到馬爾他附近結束,被意大利海軍攔截了.強龍也難壓地頭蛇,何況傑弗林上校手中根本不是個大艦隊.在那一帶,還是意大利海軍說了算.人家的情報人員不是吃素的.特別是身在本土,波蒂亞尼將軍得到高層指示自然比塞德港的Y國人得到倫敦的命令快的多.

    對於意大利來說,除了同樣想得到一項新技術外,盡量增加中華帝國對己方集團的好感也許更重要.

    華德意三國號稱新興強國的三大代表,可是德意兩國卻知道,中華帝國應該是那種界於傳統與新興之間的國家.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比中華民族站在世界之巔的時間更長的國家,所以,沉淪中再奮起的中華帝國根本不能使用[新興]這個詞彙來形容,不過是那麼一說罷了.事實上,中華帝國界於傳統與新興之間,或者說既是傳統又是新興.當然,怎麼個說法不用計較,真正令德意兩國擔心的是政治的不可測度.

    由於重興皇帝斷言中華帝國不會在第一章一時間參戰,而D國卻不能不當這個先鋒,而且無法責怪中華帝國[不熱心],因為中華帝國有隱忍的資本,而D國失去了這次機會卻不知下次機會何時出現.

    可是,世界戰爭史上,先坐山觀虎鬥,然後選擇加入強勢一方打弱方的事例太多了.從固態戰略形勢來說,D國要列入條件最差一類,因為歐洲是多強並立,誰都想獲得主導權.既然想這個主導權,爭鬥就必不可少,甚至於想不爭都不行,何況志比天高的D國.只不過D國再驕傲也不敢肯定能戰勝YF兩強,打個勢均力敵既沒有戰略價值,經濟上也吃不消.而參戰就能改變僵持狀況的國家最當先的是E國和中華帝國.其中,E國肯定不願D國的擴張的,因為D國離E國更近,為了不與D國直接面對,E國幾乎肯定要支持YF一方.可是,中華帝國雖有YF有隙,D國卻不敢肯定中華帝國一定會與自己同一陣線.

    戰略條件最好的是當年的M國,當然,現在的M國不是了.那麼,新的第一章一位的很可能就是中華帝國,因為亞洲自古就沒有與華夏全面抗衡的國家,不論是匈奴還是突撅,只要當時的中華政府決定打,以其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就能夠取勝,而倭國更是從沒被東方第一章一大國放在眼裡.現在,更被中華帝國以雷霆手段肢解了.當前,雖有幾個殖民主義國家鵲巢鳩佔,可隨著崛起的中華帝國一天天越發強勢,幾乎完勝的華俄大戰後,這種狀況越發明顯,幾個外來者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不得不屈服於亞洲絕對領導是中華帝國的現實而撤出.所以說,只要YF能在關鍵時刻痛新決心,完全承認中華帝國的地位,將更該屬於中華帝國的利益歸還,中華帝國並非不可能站到YF一方去.

    俾斯麥決意要進行這場戰爭,可以說一半是相信中華帝國沒有與外來仇敵為友的習慣,另一半則是在賭重興皇帝有仇必報的性格.也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誰能說D國的想法沒有道理呢?同理,與D國處境相似的意大利也是如此.所以,這兩個國家為了使中華帝國盡量少生異心,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增加已方印象分的機會.傑弗林上校的將軍的將軍夢比之國際政治,過於渺小,多些波折正常至極.

    「為何無故攔截我艦隊?」這是Y國人發出的詢問.

    「我艦隊無意與貴軍為敵,但貴國無權阻撓正常的國際貿易往來.所以,請貴軍將中華帝國貨船交與我方,貴軍將來去自便.」傑弗林尚不清楚,可波蒂亞尼卻知道陸戰已經打響了,根本不在乎突然襲擊將幾艘Y國艦艇打到海底去.可是,他沒把握不傷害駛在Y艦中間的中華帝國船隊,還想完完整整得到那批汽車.

    做著將軍夢的傑弗林並不傻,不知道正使開戰了是一回事,卻怎能不知戰爭已迫在眉睫呢?所以,他很快看出意大利海軍只是顧忌誤傷中華帝國人而已,否則……但皇家海軍的驕傲使傑弗林必需面對,呵呵,想跑也跑不了啊!面對實力遠超自己的對手,傑弗林突然感到好笑:沒想到,幾艘貨船竟能保護一支艦隊.

    凌尚志也不傻,但他一個商人,想法與軍人大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其實很想將汽車賣到Y國去,賣給意大利也好.商人的想法在兩支對峙的艦隊之間是那樣有意思,凌副總所想的竟然是」既然如此,D國人和F國人也來插一腿也許更好,當個和事佬,把咱的汽車四家分分算了,老子要麼能省了售後服務,要麼好好敲一筆.」

    嗨,富貴險中求嗎!話說回來,能抓住一切機會,特別是能在戰爭中游刃有餘的企業,離一流企業的距離就不遠了.

    於是,凌尚志真的跳了出來,首先找到傑弗林:」上校先生,從目前狀態來看,您是既不能放了我們,又難以留住我們……」

    「看來密斯特凌有更好的辦法.」

    「只要您願意由我出面解決此事.」

    「得到我們想要的,並安全離開?」

    「當然,只需要捨棄一部分…」

    這決定一點也不難做出,慷他人之慨而已,而且很好控制局面.傑弗林相當有頭腦,很快想明白了原委,心底裡感歎著:商人,這就是商人……

    傑弗林接受了折衷辦法,波蒂亞尼隨即對登上他的旗艦的中華帝國客人表示了歡迎,並且比傑弗林更迅速的接受了凌尚志的建議.讓中華帝國一個重要企業滿意,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汽車,幾艘中小型軍艦不是Y國海軍更強大的理由,何樂不為呢?

    就這樣,沒有發生血腥戰鬥,雙方各自護送兩艘貨船分道揚鑣.其後,D國和意大利,F國和Y國,先後進行了利益均沾,一百二十輛汽車一次性到了四個國家.中華帝國沒有轟抬價格,只是強調再強調專利和產業標準,中華公司不負責任何售後服務.因為四個國家根本沒打算將區區三十輛汽車賣出去.

    而凌尚志則因此名揚國際商界,個人風頭一時無倆.只不過,新興的汽車工業或者能有不錯的影響力,卻怎麼也沒有戰爭影響更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