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19章 天將不再高,路將不再遠 (1)
    不管德川慶喜怎樣誠心改革,怎樣將自己與中華帝國綁在一起,既然改了綁了,從保守落後時代改變出來,事務多的數不勝數.大家只要知道,幕府總是想使自己比明治政府混的更好,以證明誰是倭國正宗.中華帝國則多了個很說得過去的小弟和穩固的產品出口地加原材料進口地.雙贏,才是上佳合作嗎!

    大慨說一下倭國的事後,我們還是回到國內,說說周盛傳這幾年幹了些什麼.1872年,因為特種部隊分隊作戰的特性,沒有獨立成軍的必要,周盛傳不再親自帶兵,但他幹了一段時候總參特種兵部部長後,實在厭煩了此類辦公室工作.而重興皇帝也很瞭解這個最早跟自己的心腹將領,於是將其[發配]到南京,表面上是擔任軍方駐華東地區軍需總代表,事實上是新裝備試驗基地司令,同時負責空軍的組建.

    ……E國人為什麼自覺的不與我國談東西伯利亞歸屬問題?是因為那要靠實力」奪」才有可能,而不可能從談判桌上用嘴說回去.明治政府為什麼不指責我國實際控制蝦夷島?是因為他們無能為力,不想自取其辱.

    所以,我們始終需要一支足以應對一切可能的精銳軍隊,而不要以為自己很強大而不思進取……

    啪——一份最新的軍方內參被拍在桌上,它的主人看不下去了.雖然文章很令人激動並令人警醒.可周盛傳除了一絲沒能親身參戰的遺憾和對同僚的妒嫉外,更多的還是不便顯現在下屬和專家面前的煩躁.

    當然,周盛傳內心裡過於急不可耐了,也算是為名所累吧.事實上,三年多來,他在新裝備成軍路上所做的一切完全可以稱得上卓著了,真正令人煩心的是一個劃時代軍種建設上還很難取得突破.戰爭史上,陸軍當然最為古老,水軍的歷史也不短,也許並不比陸軍差多少,而以現代眼光理解的海軍也不少於數百年歷史了.只有戰鬥在空中的軍隊一直在人類的理想中,於是有了那麼多神話.現在,人類飛到空中已成為現實,軍事上的空中突襲已進入中華帝國的建軍計劃,而周盛傳將是劃時代軍種的奠基者和建設者,他有可能成為史上重要人物之一,這種巨大名望的誘惑怕是聖人也難以抵禦.只不過,人類史上第一章一支空軍就像懷胎十月後,知情者都堅信它會誕生,偏偏到了臨產前最艱難一刻.

    中華帝國的航空技術研究成果要是被其它國家知道,必將震驚的目瞪口呆.因為航空研究所已設計製造出最大飛行距離五百五十公里,正常飛行半徑二百三十公里,速度達到每小時一百四十公里的飛機.只不過,對於要把飛機當成武器使用並發展成交通工具的人來說,這個令全世界歎為觀止的成就還有兩大缺陷.

    首先是故障率,技術力量和製造水平最強悍的東方兵器工業公司與普惠動力公司聯合組建的航空技術研究所[設在南京]四年間一共製造了十六架飛機,到1876年三月止,試飛一百三十三次,大小事故出了六十七次,摔毀了十二架飛機,犧牲了八名試飛員,這還是在重興皇帝指點下發明了降落傘,雖然新發明的安全性也不高,卻減少了十餘次傷亡事故.

    飛行事故之所以那麼多,應該說與周盛傳在內的絕大多數相關人員的急切有很大關係.因為,對中華帝國航空專家而言,既然飛起來已完全不是問題,那當然要進入軍事化應用了.所以,從1874年開始,試飛是以軍用標準進行,於是,此前大大降低的事故率陡然大增起來.

    一年後,重興皇帝專門視察飛機研究工作進展時,得知摔機和傷亡不斷,心裡很後悔和軍人專家扯那些本不該這個時代出現的慨念,易維護要求倒沒什麼,但模塊化太超前,下單翼也過早了,至於什麼機動性,幾乎是摔機傷人的罪魁禍首.這些慨念不是世界第一章一批空軍所必需的.可是,航空研究所偏偏從損失中總結髮明瞭相當多有益的經驗和技術.因此,重興皇帝只能自我批評後,命令周盛傳又要求研究所,」目前決不是追求我所說的那種完美的時候」.卻決不能中止航空研究所的技術改進和試飛.

    第一章二個問題是載彈量,既然進入了軍事化應用研究,就不可能僅為了開飛機上天轉圈兒玩兒.偵察機當然可以全無武裝,可自我要求不能太低了,總不可能只有偵察機.不說飛機實用之始的產量多少,又能戰鬥又能偵察的飛機肯定更好.

    可是,這個問題一點不比降低故障率簡單.中華帝國卓越的航空專家群體,在傑出的試飛員不顧生命安危的幫助下,在絕對超前的可維護性和飛行機動性[已能在一定角度下進行俯衝再拉升和較為緊急的轉向]等方面硬生生拼出了一定成果,就算是在模塊化上都有一些粗淺的經驗.就是在載彈量的增加上進步緩慢,因為這幾乎對組合成飛機的關鍵幾大項,如發動機推力,空氣動力,結構設計,材料科學,等等等等,同時提出高要求.

    這不是一個可以YY的事實,人類史上的第一章一架或者說第一章一批飛機,意義是劃時代的,但功用不過是證明科技能暫時克服地球引力將人送上天空.可要說帶多少人或多少物品上天,則是劃時代之後的一大跨越,就像此時的中華帝國科學家希望飛機能帶著令人感到鼓舞數量的武器居高臨下打擊敵人,卻受到重重技術難關限制.雖然其他強國只在萌芽狀態,中華帝國已擁有了較系統的航空科技,雖然普惠公司已生產出了專用的航空發動機,但這還不足以使中華帝國在1876年就製造出真正的轟炸機.其實,1876年的飛機已經能夠手動空投一枚不超過六十公斤的炸彈,只可惜也只能載一枚炸彈,為此還要犧牲三分之一航程,軍事意義太小了.

    專家們為此請教過重興皇帝,重興皇帝雙手一攤:」我能對飛機的性能需要還能提點建議,但怎麼製造出高質量產品,我決不敢冒充內行,諸位近乎問道於盲了.不過,大家不需要強求,現在就能有執行偵察任務的飛機,我很滿意了.而真正意義上的空軍,十年後出現我不覺得漫長,只要諸位不認為時間較寬裕而鬆懈就是了……」

    當然不會鬆懈,神仙太虛幻,唾棄名來利往之人大慨是終生難望名利,或是苦追而沒追上吧?靠自己的知識與勞動獲得名利,沒有誰有資格嫉妒.所以說,周盛傳想成為劃時代軍種的奠基人,科技工作者想成為名揚世界的大科學家,很正常,一定要鼓勁.中華帝國已有了一批走在正確名利道路上的人.

    當然,心情急躁了些,重興皇帝警告之後也不會完全消失.就如周盛傳,一直為飛機軍用化進展不大鬱悶著.事實上,這主要出自於對國家和軍隊建設的摯愛,這不是什麼空泛口號,從被欺負到可以欺負人,誰都控制不住那種揚眉吐氣後的興趣盎然,此時的熱心人大慨就有一種追求完美的不算缺點的缺點了.其實,近幾年來的技術進步之大,做為領導人之一的周盛傳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不管航空科技令不知滿足的科學家不滿意,令盼望著立體戰爭模式早日到來的軍人感到遺憾,這絕對是最重要功績之一.

    那麼,新式火炮呢?潛艇呢?熱動力魚雷呢?外形瀟灑而強悍的戰艦呢?這些新式武器裝備都是出自中華帝國這第一章一個現代軍工基地.還有,完全可以和飛機相提並論甚至影響更大的另一個劃時代技術——汽車.

    也許……應該是肯定,中華帝國在汽車和飛機兩項研究上是同步的,感覺上飛機更偉大,其實兩項研究的技術含量並沒多少高底之分,但汽車就是比飛機更早問世,因為在地面要比在空中踏實啊.不要說實際操作人員,就是科學家也一樣,從心理上,汽車設計師就是比航空專家更有把握,應該能夠在普通條件下使用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