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俞明震的賣好,吳稚暉和《蘇報》的同仁(蔡元培、章士釗、章太炎和鄒容等人)開始是當笑話聽的,由於有租界的庇護,他們根本沒把北京那個老太婆的雷霆之怒當成一回事。在此之前,租界當局已經找過他們若干次,並保證說,只要他們不私藏軍火,僅僅是批評清政府沒有關係。但是,他們沒有估計到的是,即使是西方國家,國家的利益與言論自由的理念抗衡起來,後者依然脆弱的很。當西太后很是認真的時候,已經跟清政府達成了協議,而且有四萬萬白銀的賠款厚利要拿的西方國家多少都是要給點面子的,儘管這個西太后剛剛很不人道地把一個「持不同政見者」杖斃掉了。
於是,《蘇報》案發了,章太炎和鄒容進了租界的監獄,雖然在清政府看來是重罪輕判,但畢竟有人受了懲罰。在《蘇報》同仁大多避開的同時,吳稚暉走得最遠,真的去了英國,全不在意「英倫居、大不易」的花費。案發後,有消息傳出,說是章太炎和鄒容的入獄是吳稚暉告的密。當然,這是冤枉的。儘管吳稚暉走得遠了點,如果僅僅為了避難似乎沒有必要,但章、鄒二人的落網的確跟吳稚暉沒有任何關係,因為當時辦案的人,無論是中國方面的官員還是租界的巡捕房,都沒有任何的熱情,事還沒辦,空氣早就放了出去,咋呼得地球人都知道了。章與鄒的被捕完全是這倆人的自投羅網,找上門去的,大概就是想弄出點事來好擴大影響。這裡面,抓人的和被抓的沒有丁點的秘密可言,當然也就沒有密可以告。至於為什麼俞明震偏要找上吳稚暉,很可能是因為這些人裡只有吳稚暉是江蘇人(還是紳士),而俞明震恰在江蘇做官,身家事業都在江蘇。
吳稚暉這兩次際遇的確有點冤,以至於事情過了很久,黨國的「稚老」依然忿忿不平。不過,這個「冤」也反映出吳稚暉其實並沒有人們想像得那樣瀟灑和狂放,對於自己沒有拿到進士的頭銜,多少還是有點惋惜,對於清政府或者說對一切大權在握的人也有相當清醒的認識。一個《蘇報》案,章太炎自投羅網(還是有風險的,畢竟沈藎剛剛被杖斃),而吳稚暉卻遠走歐羅巴。回來以後,雖然身屬革命黨,信仰無政府主義,但暴動暗殺的事情(這恰是歐洲無政府主義者的拿手戲)卻一點也不沾邊,既比不上幕後策劃的蔡元培、陳獨秀,更比不上親自動手的吳樾和汪精衛。再以後,我們發現,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吳稚暉對於最有權勢的那麼幾個人卻連小罵都沒有,無災無害地做著國民黨的中常委。1949年以後,在蔣介石周圍像吳稚暉這樣專門舞文弄墨的人中,戴季陶自殺了,陳佈雷也自殺了,可吳稚暉卻活得好好的,吃得下、睡得香,躲到台灣活到自然死亡。
張氏父子頭上的光環
北洋軍閥都是白鼻子的角色,不僅挨批,還要挨罵。而北洋軍閥中,某些角色由於出身和表現的緣故,在一般人看來印象格外差,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便是其中的一對。
當年土匪出身的軍閥不少,但最出名的兩個一南一北,南有干帥(廣西軍閥陸榮廷,字干卿),北有雨帥(東北軍閥張作霖,字雨亭)。相比較起來,陸榮廷曇花一現,很早就從政治舞台上消失了,而張氏父子則縱橫天下幾十年,1924年以後還當了北京政府將近四年的家。身材瘦小、其貌不揚的張作霖最後還做了一回安國軍軍政府的大元帥,按他的愛將吳俊升吳大舌頭的話來說,也算是當了一回皇帝。
不過,在當年,張作霖這個胡帥卻沒有什麼口碑。同樣是動靜大的軍閥軍隊,直系的吳佩孚、馮玉祥的兵,甚至段祺瑞的西北邊防軍在老百姓心裡的印象都比奉軍好。道理非常簡單,奉軍的紀律差,軍隊裡收編的土匪痞棍多,走到哪裡都免不了弄得雞飛狗跳。這種狀況一直到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輪到張學良當家也沒有多少好轉。著名的「三不知」將軍張宗昌就是奉系的大將,在他統治山東期間,發的軍用票不計其數,收編的土匪也不計其數,他和部下糟蹋過的女人也不計其數。
在北洋軍閥的統治史上,從袁世凱、段祺瑞、曹錕、吳佩孚到張作霖,數張作霖的統治最橫暴。1925年,奉魯聯軍南下江南,一路上張宗昌的白俄兵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最喜歡的事是抓住小腳女人,逼著她們光著腳亂跳。張宗昌佔領上海之後,幾乎把上海變成了國際販毒中心,肆無忌憚地公開販毒。來自豫西的土匪孫殿英,感覺跟誰幹都沒有跟張宗昌干順心。連江南一向送往迎來的紳士們都受不了這些蠻軍,怨聲載道。所以,當勢單力薄的孫傳芳一發難,群起響應,勢如破竹地將奉魯聯軍打回了北方。
一般來講,雖然說軍閥大多不懂民主政治,但幾茬統治軍閥在基本人權、言論自由以及尊重教育的自主方面,大體上都能做到不越界。儘管報上罵的有,批評的更是不少,但很少有軍人出頭對記者和報館加以干涉,更談不上查封報館,抓人殺人。至於大學一般都不管,一任教授治校,愛教什麼教什麼。但是,奉系當家之後,一切都變了。北京各個大學,包括北京大學,都派了奉系欽定的校長,必須尊孔讀經,而且命令師生都得聽話,如果不聽話,用張作霖的話說,劉邦約法三章,我就一章,不聽話就槍斃。名記者邵飄萍、林白水都死在奉軍的槍下。北京著名的報紙——《京報》和《社會日報》都被查封,邵飄萍被捉後,連個回轉的時間都沒有就被槍斃了;林白水被張宗昌抓到憲兵司令部之後,情況稍好,營救的人還來得及前去說情。但等到張宗昌答應放人的時候,林白水卻已經命赴黃泉了,什麼法庭,什麼審判,全都省了,連做樣子的形式都沒有。
張作霖在黃姑屯被炸死之前,所做的最轟動的一件事,是從蘇聯大使館裡搜出了李大釗等幾十個共產黨人,然後把他們送上了絞架。這具絞架現在還保存在中國革命博物館裡,但李大釗的大名已經遠不及張作霖響了。當然,北洋時代奉軍的壞名聲大多應該記在張作霖名下,但張學良也不是一點關係也沒有,比如殺邵飄萍就是張學良的事。殺了之後,張學良還出面發表聲明,說是討赤(主要指反共)的需要。
張學良是個民國史上的傳奇人物,人稱他總做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每每出人意料。1928年,一改從前奉系凡是失敗出關就宣佈「獨立」,跟中央政府對著干的慣例,出人意料地宣佈「易幟」,歸順國民黨政府。1930年,當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他突然冒出來宣佈調停,實際上是從背後插了馮閻一刀,全不顧兔死狐悲、同病相憐的情誼,結果導致馮閻一敗塗地。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人們都認為家仇在身的他能抵抗的時候他卻一槍不發,拱手讓出了東北。1936年,在蔣介石對他已經十分信任的情況下(因為張學良前面幫他的兩件事),出人意料地發動兵諫,扣押了來到西北剿共前線督戰的蔣介石,製造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張學良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傳說中的四公子有好幾個版本,但每個版本都有他。他沒讀過多少書,卻不滿20歲就當上了少將旅長,未及26歲,已經是奉軍的上將方面軍司令。他好網球,好走馬,好劍術,還好駕駛飛機冒險,尤其愛美女。跟當時的名媛嬌娃、歌星影星都有交往。晚年曾對人說道,他平生無憾事,唯一好女人。實際上,我們的張大公子由於長期的優遇生活,過早地擁有權勢,養成了率性而為的脾氣,不拘禮法,放浪形骸,性之所致,可以無法無天。民國的四大公子,多少都有點這樣的毛病,大少爺,超級大少爺。率性而為,膽子大,天都可以捅個窟窿,當然可能做點好事,但也很容易把事弄砸了,一砸就砸大個的。
此人在歷史應該說做過一些好事,比如易幟,比如辦東北大學,但無論如何都屬於大節有虧之人。身為東北地方的守土長官,居然在日本人發動侵略的時候下令不抵抗,無論如何掩飾都說不過去。當時,東北軍雖說在關內有十餘萬人,但在根據地東北依然有二十餘萬,發動事變的關東軍事先並沒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因此只有一萬多兵力。事變後統計,東北軍一共損失飛機300餘架,戰車26輛,各種火炮300多門,其中重炮200多門,輕重機槍5864架,步槍15萬支,手槍6萬支。有這樣強大的武力,無論如何都堪一戰,居然拱手把大片國土讓人,實在是不可思議。
縱使不論家仇國恨,生靈塗炭,經此事變,作為軍閥的他老家沒了,家底沒了,就算沒有父親被人炸死之仇,為了自己的根據地,為了自己的財產也該一戰,可是他卻沒有(有材料說,「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家產損失金條8萬餘條,超過了當時東三省的官銀行的全部損失,一方面可見損失之慘重,一方面則表明張氏父子在東北搜刮之烈)。這樣的軍人,我們說他什麼好呢?「九一八」事變的過失,過去我們的史書一直是算在蔣介石身上的(現在很多書依舊這樣說),說是蔣介石下令讓他不抵抗,甚至還煞有介事地說什麼不抵抗的電報一直藏在張學良的夫人於鳳至身上。其實,張學良本人一直都承認,不抵抗是他自己的決策,現在的檔案也證實了這一點。而且,早就有學者指出,即便是蔣介石讓他不抵抗,以當時他實質上屬於獨立軍閥的身份,在涉及國家和自身利益的時候,也完全可以「抗命」不遵。所以,「九一八」事變後的不抵抗,只能是他的責任,賴不到別人頭上去。
對於一個人來說,尤其是負有重大責任的人,某些錯誤是不能犯的,一犯就是千古罪人,百身莫贖。其實,這個錯誤固然可以有很多解釋,比如錯誤判斷形勢,盲目相信國聯等,都不足以令人採信。一個軍人,在守土有責的大節上犯錯,無論如何都是不可原諒的。跟他同時期的許多軍閥,甚至後來投降日本的那些人稱雜牌軍的將領,也都在日本侵略之初做過抵抗,後來投降往往有情勢所迫的原因。當時的張學良,確實不像個軍人,相當頹廢,大煙抽抽,嗎啡扎扎,整天在歌廳、酒樓、戲院、胡同鬼混,委靡到了部下都看不過去的地步。「九一八」事變當晚,他正帶著夫人於鳳至和趙四在前門外中和戲院看梅蘭芳的新戲《宇宙鋒》,以至於參謀副官半天找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