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人性弱點的密碼 第14章 一味幻想,不如行動 (1)
    幻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沒有幻想,人就會少很多安慰,然而,人生和命運不是單靠幻想就能想出來的,如果沉溺於幻想,脫離實際,把自己放到想像的世界中,那麼你將永遠不會成功,只有從幻想中走出來,積極行動,才能有真正的成就。

    與其做夢,不如行動

    深受世人尊敬的未來學家喬爾·巴克說過:「只有想法沒有行動,無非是在做夢;只有行動沒有想法,那簡直無異於浪費時間。想法和行動在一起才能改變世界。」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更是將空想命名為「白日夢」。他認為,白日夢就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某種慾望得不到滿足,於是通過一系列的幻想在心理上實現該慾望,從而為自己在虛無中尋求到某種心理上的平衡。

    但是,光有夢想,沒有行動是不能成功的。因為沒有行動,夢想就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一年夏天,一個鄉下青年登門拜訪年事已高的著名作家愛默生。這名青年自稱是一個詩歌愛好者,並表示自己從7歲起就開始進行詩歌創作,可是由於地處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師指點,因此沒有建樹。他十分仰慕愛默生的大名,故而千里迢迢前來尋求文學上的指導。

    這個青年雖然出身貧寒,但談吐優雅、氣度不凡。愛默生和他交流一番後,對他十分欣賞。為了得到指點,青年告辭時特意留下了自己的幾頁詩稿。

    愛默生讀了這幾頁詩稿後,認定這個青年在文學上將大有前途,決定憑借自己在文學界的影響大力提攜他。於是,愛默生便將那些詩稿推薦給文學刊物發表,然而,這些作品反響不大。

    愛默生很想幫助青年,十分希望這個青年繼續將自己的作品寄來。於是,二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

    在書信中,青年詩人大談特談文學問題,才思敏捷,他的信往往一寫就長達幾頁,其才氣讓愛默生非常喜愛。後來,在與友人的交談中,愛默生經常提起這位青年,青年很快就在文壇有了小小的名氣。

    但是,沒過多久,這位青年寄來的詩稿就越來越少了。儘管他的信越寫越長,其中奇思異想層出不窮,但是詩作卻少了,這讓愛默生感到很奇怪。憑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愛默生感覺到這個青年身上出現了一種危險的傾向。

    二人的通信一直在繼續,但是討論與交流已經不是書信的主題了。愛默生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淡,成了一個傾聽者,而青年則如同一個演講者。

    時間過得很快,秋天到了。這一天,愛默生去信邀請這位青年詩人前來參加一個文學聚會。青年詩人接到邀請十分高興,如期而至。

    聚會前,愛默生把青年詩人帶到自己的書房,進行了一番對話。

    愛默生說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麼後來不給我寄稿子了?」

    「哦,因為我在寫一部長篇史詩。」青年詩人很鄭重地回答。

    「你的抒情詩寫得很出色,為什麼要中斷呢?」

    青年詩人點了點頭,說:「可是,要成為一個大詩人就必須寫長篇史詩,小打小鬧是毫無意義的。」

    「你認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鬧嗎?」

    青年詩人說:「是的,我必須寫大作品,才能成為大詩人。」

    「也許你是對的。你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我希望能盡早讀到你的大作品。」

    「謝謝,我已經快完成一部了,而且很快就會公諸於世。」

    文學聚會上,這位青年詩人大出風頭。因為他逢人便談自己將出的偉大作品,表現得才華橫溢,鋒芒咄咄逼人。雖然誰也沒有拜讀過他的大作,事實上,他那幾首由愛默生推薦發表的小詩也很少有人拜讀過,但幾乎每個人都認為這個青年必將成大器。不然,大作家愛默生怎會如此欣賞他呢?

    轉眼間,冬天到了。青年詩人的大作還沒有寫出來,他繼續給愛默生寫信,不過,他從來不提自己的大作品。他的信越寫越短,甚至語氣也越來越沮喪。

    有一天,他終於在信中承認,長時間以來他什麼都沒寫。他給愛默生的信中寫道:「很久以來我就渴望成為一個大作家,我寫過一些詩,並有幸獲得了閣下的讚賞,這讓我深感榮幸。然而,讓我苦惱的是,自此以後,我再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了。不知為什麼,每當面對稿紙時,我便會認為自己是個大詩人,必須寫出大作品。然後,我的頭腦一片空白。尊貴的閣下,請原諒我這個狂妄無知的鄉下小子……」

    從此以後,愛默生再也沒有收到這位青年詩人的來信。

    行動是敢於改變自我、拯救自我的標誌,是一個人能力有多大的證明。只會想、只會說,都是虛的,做夢不如實際行動,面對現實,從小事做起。毫無疑問,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於行動和巧妙行動的大師。

    幻想毫無意義,除非我們立即付諸行動。一張地圖無論多麼詳盡,比例尺多麼精確,也永遠不能帶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動半步;一部國家法律無論多麼公正,也永遠不可能防止罪惡的發生;一項成功的原則,無論多麼有效,也不能使你富足快樂。只有行動才能使一切變得有實際意義。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我們不僅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腳踏實地的腳。

    做事要行動不可空想

    真正的人才不在於你擁有了多少知識,而在於你能做出多大的事情。一個沒有行動力的人,不管擁有多少知識,都不能叫人才。真正的人才,不是滿腦子的空想家,而是那些做了決定就立即行動的人。

    行動就是把計劃中的事情實施起來。而空想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多指只想不作,不把想法付諸於行動。

    想與行動一樣的重要。因為,生活既需要思考,更需要行動!但是不能只空想,不行動。

    正如羊皮卷所說:一張地圖。不論多麼詳盡,比例多精確,它永遠不可能帶著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動半步!路,終究是要走的;日子,終究是要過的;而你,唯有去行動,才能真的改變。想,固然重要,但想是為了行動來服務的,想好了,想通了,就要去做!去行動!不能只為了想,而去空想,行動才是最最重要的。

    一個沒被付諸行動的想法在你的腦子裡停留得越久越會變弱。過些天後其細節就會隨之變得模糊起來。幾星期後你就會把它給全忘了。在實踐中,你可以實現更多的想法,並在其過程中產生更多新的想法。記住,想法本身不能帶來成功,雖然想法是很重要,但是它只有在被執行後才有價值。一個被付諸行動的普通想法,要比一打被你放著"改天再說"或"等待好時機"的好想法來得更有價值。如果你有一個覺得真的很不錯的想法,那就為它做點什麼吧。如果你不行動起來,那麼這個想法永遠不會被實現。

    西方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將空想命名為「白日夢」。他認為,白日夢就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某種慾望得不到滿足,於是通過一系列的想、幻想在心理上實現該慾望,從而為自己在虛無中尋求到某種心理上的平衡。

    弗氏理論還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詞:逃避。也就是說,過分沉湎於空想的人必定是一個逃避傾向很濃的人。此言一語中的。這正是空想帶給人的極大危害性。

    愛默生告誡我們:「當一個人年輕時,誰沒有空想過?誰沒有幻想過?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標誌。但是,我的青年朋友們,請記住,人總歸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們的不僅僅是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踏踏實實的腳!」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做實事,多實踐少空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成功。

    從前有兩個和尚,一個很有錢,每天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個很窮,每天除了唸經之外,還得到外面去化緣,日子過得非常苦。

    有一天,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經,你看如何?」有錢的和尚說:「路途那麼遙遠,你要怎麼去?」

    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夠了。」

    有錢的和尚聽了哈哈大笑,說:「我想去印度也想了好幾年,一直沒成行的原因是旅費不夠。我的環境比你好,我都去不成,你又怎麼去得成.」

    過了一年,窮和尚從印度回來,還帶了一本印度的佛經送給有錢的和尚。有錢和尚看他果真達成願望,慚愧得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成功地將一個好主意付諸實踐.比在家裡空想出1000個好主意要有價值得多。沒有行動,再遠大的目標也只是目標,再完美的設想也僅僅是設想,要想使其變為現實,必須付出行動。

    英國詩人布萊克說:「光會想像而不行動的人,只是生產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架梯子,雙手插在口袋裡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有個20歲的男孩名叫郭凱,是西部地區一所大學裡的經濟系的大二學生。到了大三,他發現自己更喜歡做一名企業家,他想到商學院學習企業管理。可是,他沒辦法轉系。系主任告訴郭凱,他以前在大一期末考試成績不夠高,而且現在系裡沒有多餘的名額。但郭凱沒有就此罷休,他立即制定了這樣的計劃:先通過「旁聽」選修所有企業管理的課程,參加他們的授課。一個月後,恰好有一個企管專業學生辦理休學,郭凱便抓住這個機會去補了那個空缺。

    到了大四,郭凱學習了企業管理所有的課程並修滿了學分。最後一個學期,他拿著成績單去見系主任。他問系主任:「雖然我沒有被正式接受,但是我是否可以得到企管學士的學位?」

    系主任感到非常吃驚,同時也很感動。「在我看來,你就是個企業家。」系主任說:「我不知道有什麼理由可以拒絕你的申請。」

    最後,郭凱得到了企業管理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並走出校門到更為廣闊的天地去拚搏。

    郭凱的成功,毫無疑問來自於他的行動力。假設他一直在觀望中等待,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企業管理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換了其他人,我們也許會想,還是等一下吧,如果實在沒有機會,就畢業後再進修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想法。而畢業之後,面對工作的壓力和越來越少的個人時間,我們也許又會想,現在太忙了,等以後有時間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才發現自己就在這種等待中度過了一生。

    真正的人才不在於你擁有了多少知識,而在於你能做出多大的事情。一個沒有行動力的人,不管擁有多少知識,都不能叫人才。真正的人才,是那些做了決定就立即行動的人。這些人,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贏家。

    生活中,有美麗的願望當然是好事,但一味地空想,不但會一無所獲,而且還會耽誤了你的進取,最終一事無成。做任何事,想得再好也只是一個設想,要想讓願望變為現實,就必須付出行動。

    消除不切實際的幻想

    人總是在矛盾的活著,總是追尋得不到的東西,幻想自己不能辦到的事情能夠成功,而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因此,從現在開始,消除你所有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行動起來為自己的事業努力奮鬥。

    我們知道,初入世的人為了獲得上司和同事的注意,為了使自己得到重用,總是急於表現,發表輕率的言論。這不但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相反還會引起老員工的反感,留下自以為是、不知輕重的印象。

    很多年輕人,當他們走出校園、踏入社會時,總是對自己抱有非常高的期望,覺得自己已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一筆可觀的報酬。他們喜歡在薪水上相互攀比,薪水似乎成了他們衡量自身價值的唯一標準。可實際上,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缺乏工作經驗,是無法擔負重任的,工資當然不可能太高,於是許多年輕人便有了抱怨。

    在公司裡得不到重用,薪水也不理想,曾經在校園裡編織的美好夢想正在一個接一個地破滅。於是,他們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喜歡應付了事,能少干就少干,能逃避就逃避,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因此,對他們來說,在參加第一份工作時就必須消除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應該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不足道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