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人性弱點的密碼 第3章 貪得無厭,自食其果 (3)
    當你永不滿足自己現有的金錢的時候,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增加自己的財富,結果不僅會給自己帶來無形的壓力,還會使自己陷入一種苦惱的惡性循環,失去人生的快樂。

    在印度,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窮理發師,他非常快樂,就像神仙一樣,他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他是國王的理發師,經常給國王按摩,修剪他的頭發,整天服待他。

    他的快樂連國王都嫉妒了,總是問他:“你快樂的秘密是什麼?”

    你總是興致勃勃的,好像不是在地上走,簡直是在用翅膀飛。這到底有什麼秘密?”

    窮理發師說:“我不知道。實際上,我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秘密’這個詞。您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只是快樂,我賺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後我就休息。”

    後來國王決定問問他的首相,因為他的首相是個學識非常淵博的人,他問道:“你肯定知道這個理發師的秘密。我是一個國王,我還沒有這麼快樂呢,可是這個窮人,一無所有,卻這麼快樂。”

    首相說:“那是因為他並未置身於那種惡性循環之中。”國王問:“什麼惡性循環?”首相笑了,說:“您在這個循環裡面,但是您不了解它。讓我們做一件事情來證明這種惡性循環的存在吧。”

    晚上,首相就把一個裝有99塊金幣的袋子扔進理發師的家。第二天,理發師憂心忡忡地來了,如同掉進地獄裡一樣。事實上,他整個晚上都沒有睡,—遍又—遍地數著袋子裡的錢——99塊。他太興奮了,他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一再地起床,摸摸那些金幣,再數一次……

    他數來數去都是99塊,他想要是100塊就好了,湊個整數。

    但是l塊金幣對於一個窮理發師來說是很大的一筆數目,1塊金幣也相當於他近一個月的收入,但他一天所掙的錢只夠應付生活。

    去哪裡再弄到l塊金幣呢.他想了很多辦法……一個窮人,對錢沒有多少了解,他現在陷入困境了。他只能想到一件事情:他要隔天斷食一天。這樣,漸漸地,他就可以攢夠1塊金幣。然後有100塊金幣就好了……他不斷地想著這個問題,想著把99塊金幣變成100塊,簡直都要走火入魔了。

    他越來越憂郁,他的心再也不像神仙一樣快樂地在天上飛,他沉沉地站在地上……還有一副沉重的擔子,一個石頭一樣的東西掛在他的脖子上。這副擔子就叫欲望,欲望奪走了他的快樂。

    貪婪意味著你感覺到一個很深的空虛,而你想要用任何可能的東西來填滿它,不管它是什麼。

    欲壑深不見底,貪婪的人一心想填滿它,越是填不滿,越是想要填滿。最終使心境失去平靜,生活失去平和,整個人生長河就像老式座鍾上的鍾擺,永遠不得安寧地在兩極情緒間起落掙扎,品嘗著綿綿無盡的焦慮與惶恐、無奈與苦澀、疲憊與怨怒、失落與惆悵,最終陷入了惡性循環當中。

    貪心的誘惑常常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時不時地出來“發作”一下,因此,我們應該培養自己抵御誘惑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顆平常心,不為金錢名利所動。

    有一個漁夫,生活在海邊,他每天的生活是,起床,吃飯,打魚,回家,看晚霞……整天與自然為伴,他覺得很快樂。

    有一天,一個富商見到了這個漁夫,於是就說:“你每天能打多少條魚?”

    “很多。”漁夫答。

    “但是,你怎麼只打這麼幾條就回來了?”

    “這些足夠我吃的了。”漁夫不解地望著富翁。

    富商對漁夫說:“如果你每天打魚,把打的魚拿到華盛頓去買,每天你都可以賺不小的一筆錢。幾年以後,你就可以辦一個加工廠,然後在全國辦分廠。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大筆家產。”

    漁夫說:“那又怎麼樣呢?”

    “這樣你就可以什麼也不干,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漁夫說:“那不正是我現在的生活嗎.無憂無慮……”

    富翁啞然。

    人活著縱然不能沒有進取心,但是也不能過於貪婪。人的精力和時候都是有限的,但是欲望卻是無限的,而且這個世界上的金錢也是永遠賺不完的。

    所以,對於金錢,我們應該秉持適可而止的原則。生活的本意在於快樂,我們追求金錢本來也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使自己過得更舒適一些。如果你一味地任由貪婪的惡欲膨脹,就會陷入追求金錢的惡性循環中,進而失去快樂。

    放棄貪婪,知足常樂

    哲學家塞尼曾說:“如果你一直覺得不滿,那麼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

    從古至今,無論是權貴還是平民,皆為“貪婪”這個詞所困惑。有人因為貪婪而送命,有人因為貪婪而損失錢財,有人因為貪婪而失去幸福的家庭,有人因為貪婪成了階下囚。

    這個世界,物欲無窮盡,而人生卻有限。物欲太多就會使人的靈魂變態,永不知足,精神上永無寧日,永無快樂。所以托爾斯泰則有:“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之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為數眾多的騙子,他們同樣也是利用了人性的貪婪。比如,那些利用虛假中獎信息騙錢的人,就是利用人的貪心,利用大獎來誘惑他們;到處泛濫的免費體檢和義診,這些所謂“免費”的背後往往都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很多老年人就是前去參加了免費的體檢和義診後被騙的,他們在享受到免費的同時也遭到了洗腦,於是乖乖地主動把錢送給了騙子,還有些人因為貪婪,鋌而走險,誤入歧途,成為罪犯……

    貪欲會使人的精力和體力雙重透支。當欲望產生時,再多的物質都無法填滿,貪多的結果只會導致無盡的煩惱和麻煩。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使我們從欲念的無底深淵中得到釋放與自由。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樣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它快,心裡很不高興,便忌妒地說:“哼!腳越多,當然跑得越快。”

    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

    上帝答應了蜈蚣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腳放在蜈蚣面前,任憑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只一只地往身體貼上去,從頭一直貼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貼了,它才依依不捨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著滿身是腳的自己,心中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地飛出去了!”

    但是,等它一開始要跑步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制這些腳。

    這些腳辟裡啪啦各走各的,它必須要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致互相絆跌而順利地往前走。

    這樣一來,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過度的欲望讓蜈蚣步伐緩慢、舉步維艱,而人的心裡一旦產生過分的欲望,終有一天,也會出現超載的現象,而這種負荷的結果是不堪設想的。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人居住的山中去修行,他只帶了一塊布當作衣服,就一個人到山中居住了。

    後來他想到當他要洗衣服的時候,他需要另外一塊布來替換,於是他就下山到村莊中,向村民們乞討一塊布當作衣服。村民們都知道他是虔誠的修道者,於是毫不猶豫地給了他一塊布,當作換洗的衣服。

    當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後,發覺在他居住的茅屋裡面有一只老鼠,常常會在他專門打坐的時候來咬他那件准備換洗的衣服,他早就發誓一生遵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他不願意去傷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沒有辦法趕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莊中,向村民要一只貓來飼養。

    得到了一只貓之後。他又想了:“貓要吃什麼呢.我並不想讓貓去吃老鼠,但總不能跟我一樣只吃一些水果與野菜吧!”於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這樣那只貓就可以靠牛奶維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發覺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時間來照顧那只母牛,於是他又回到村莊中,找到了一個可憐的流浪漢,帶他到山裡居住,幫他照顧乳牛。

    那個流浪漢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跟修道者抱怨說:“我跟你不一樣,我需要一個太太,我要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強迫別人跟他一樣過禁欲苦行的生活……

    他們的生活就這樣繼續演變著,你可能也猜到了結果,到了後來,整個村莊都搬到了山上。這個修道者最初的願望不可能實現了,一切都是因為欲望。欲望就像是一條鎖鏈,一個連著一個,永遠都不能得到滿足。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地主實現他的諾言給僕人一塊地,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裡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桿,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回來,插了旗桿的地都歸你。那人就不要命的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是跑回來了,但已經是精疲力竭,摔倒在地,再也沒能爬起來。於是有人就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他做禱告的時候說:“一個人究竟要多大的地呢?就這麼大吧。”

    因為貪婪,僕人連自己已經擁有的生命都失去了。其實,快樂重要的是對追求過程的一種體驗,而不是結果。結果無論成敗得失,只要中間的過程給你帶來了快樂喜悅,那就行了。

    因為貪婪,我們一味地追趕,卻不知道欣賞沿途的風景,也不去享受生活。人的生命終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何必太貪婪?“身外物,不奢戀”是思悟後的清醒。

    忘記貪婪,無非是讓自己忘記無休止的奔跑,忘記那些物質的誘惑和精神的虛榮。忘記貪婪,就是不要給自己設一條絕路,放自己一條可以獲得愉悅心靈的生路。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來的豁達襟懷。

    遇事想得開,放得下,學會知足,減少私欲,使我們從欲念的無底深淵中得到釋放與自由。因為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如果你一味追求一些東西,你的身上和心靈一定越來越沉重,快樂就真的離你而去了,因此要學會知足常樂,保持一顆平常心。少一點欲望,就會多一些快樂。仔細想一想,即便你左手財富,右手地位,可是繁華終歸會落盡,那時留在心中的必將是失落與迷惘。

    知足,是一種心靈的豁達,是一種處世的智慧。懂得知足你也必將贏得快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