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說得好:「只要你有足夠的愛心,保持尊重和寬容的心態,你就可以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任何負面的情緒在和尊重、寬容等美德接觸後,就如冬雪通上了春天,瞬間便融化了。
希拉裡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在婚姻生活中,有一種感動叫相親相愛,有一種感動叫相濡以沫,還有一種感動叫理解與寬容。婚姻猶如行駛任大海中的一艘小船,有時風平浪靜,一帆風順;有時則有風暴,有暗礁;只有划動寬容的槳,掛起理解的帆,同心協力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一句最美好的生活照就是「難得糊塗」,把事情看得過於透徹反而會覺得這個世界很沒勁。「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愛情。人無完人,愛情也不可能完美,太清醒了也許就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了。我們漢字的「婚」字,拆開來看,就是一個「女」字和「昏」字,這很讓人玩味。假若女人不昏了頭,說不定這世上就沒有愛情和婚姻了。「三分流水兩分塵」,別把所有的事情都揪著不放,只要把握住婚姻生活的大方向,使它不偏離正常的軌道,不偏離道德的航線就行了。
沒有豁達就沒有寬鬆
著名文學家歌德告訴我們:「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會。」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僅會給人生帶來快樂的感受,還能促進一個人的成功。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則需要以寬容的品質為基石,在相互的寬容諒解中求得發展和進步的願望才能實現。一個人首先只有自身具備了寬容的品質,才會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會具有仁愛之心,容人之量,才能提升自己的修養,成為一個顧大局、識大體的人。
水果市場上熙熙攘攘的,許多攤位前都擺有各色的水果,其中一個賣海棠的果販遇到了一位難纏的客人。
「咦,這水果這麼爛,也要賣5元一斤麼?」客人拿著一個水果左看右看。
小販很客氣的笑道:「我這水果質量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先生你可以先去別家比較比較,再決定要不要買。」
客人堅持說:「不用比較了,一斤4塊錢,不然我不買。」
果攤小販還是微笑著說:「先生,假如我一斤賣你4元,那我又怎麼向剛剛買我水果的顧客們交代呢?」
那位先生還是不甘心,「可是,你看你的水果這麼爛,價格還是很不合理。」
「呵呵,不會的,如果是很完美的,那估計一斤就要賣10元了。」小販依舊笑瞇瞇的,絲毫不見生氣的跡象。無論這位客人怎麼挑剔,怎麼嫌棄,小販都一直面帶微笑的接待他,就像第一次的微笑一樣親切。客人雖然百般刁難,最後還是以一斤5元買了。
隔壁攤位的小販說他:「剛剛那個人的脾氣那麼差,你還對他微笑,真有你的,怎麼可能一直不生氣呢。」小販笑笑,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嫌貨的人才是真正想買貨的人。」旁邊的小販恍然大悟。
這位賣水果的小販,完全不在意別人批評他的水果,並且能一直保持不生氣的狀態,不只是對自己的水果有信心的緣故,更在於他良好的個人修養。有時候在生活中,我們根本都不能和這個小販相比,稍微有人說兩句,我們就已經沉不住氣了,更不用說始終面帶微笑。
小販可謂是一個洞察人心的明白人,而明白人往往是那些豁達、寬容的人。寬容不僅僅表現在對別人錯誤的容忍和原諒,更表現在對世事和人情世故的洞悉。而其最高境界就是豁達,豁達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更是一種超然灑脫的態度。一般說來,豁達開朗之人都能夠寬容的傾聽別人的不同的意見或看法,能夠對不同於自己的思想、言論、行為甚至宗教信仰等都能加以理解和尊重。這樣的人,從不輕易把自己認為「正確」或「錯誤」的東西強加入別人的頭腦中。他們也會有不贊同別人的觀念或者做法的時候,但他們一定會尊重別人的選擇,留給別人思考和生存的空間。
一位哲學家這樣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想要享受自由的話,就必須採取兩種態度:道德方面,一定要擁有謙虛的美德;心理方面,任何人都應該擁有兼容並蓄的雅量和寬闊的胸襟,對於自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見要採取求同存異的原則。
也就是說,堅持這兩種態度,大家常常有一些所謂厄運需要我們去面對,其實那或許只是因為對他人一時的刻薄和狹隘,必然會相互容忍彼此的意見,相互寬容,這樣雙方就都享有自由了。
寬容不僅僅是一種做人所必須擁有的美德,還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更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發展的「潤滑劑」。而在自己的發展道路上自設的一個障礙罷了;而那些所謂的幸運,也可能只是因為對他人的一點小恩惠和幫助,無意中拓寬了自己的道路,給自己的發展帶來了各種無限的可能。
寬容就好像冬日裡暖融融的陽光,能夠把別人心裡的堅冰變成潺潺的細流,不但滋潤了他人的心田,同時也滋潤了自己的心田。一個不懂得去寬容別人的人,往往給人一種愚蠢的感覺,這樣的人生活大抵也不怎麼幸福,於是他們總是蒼老的很快;而一個不懂得寬容自己的人,更會因為把生命之弦繃得太緊而傷痕纍纍,甚至急速的斷裂。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功利的環境裡,但假如我們由於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為別人讓一小步的話,最終就會走投無路;倘若我們只是一味的爭強好勝而不肯接受別人的一絲絲見解的話,最終就會陷入世俗的河流而無法前行;假如我們總是一味的求全責備而不肯寬容別人的一丁點瑕疵的話,最終會變成孤家寡人而倍感孤獨。
曾經有人把人比喻成是「會思考的蘆葦」,因為人太弱小一邊,太容易因為情緒的波動,而改變自己對事物原本正確的瞭解和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一旦和別人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切記不要急躁、衝動,假如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的時候,就請首先考慮友情吧,因為利益是一時的,而尤以不但是一輩子的,說不定還能給我們自己帶來意料之外的喜悅。「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只有四個字的話,那就是「吃虧是福。」這絕不是大師阿Q式的精神安慰,而是其一生閱歷的高度總結和概括。
清朝時期的「六尺巷」故事對於我們來說可謂是耳熟能詳:大官張廷玉的親屬因為圍牆的問題和鄰居發生爭執,鬧到了官府。因此就寫信請張廷玉幫忙,而張廷玉並沒有出面干涉這件事,而是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親戚,信中只簡單的提了一首詩:「千里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把自家的圍牆向後撤了三尺,並向鄰居道歉,而他們的舉動讓鄰居也很不好意思,於是也主動把自家的圍牆撤了三尺,兩家握手言歡,「六尺巷」的典故也從此流傳開來。
《菜根譚》中講:「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可謂深得處世做人之奧妙。
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生存,謀求人生更大的發展,就需要擁有許多種智慧:生活中需要有博得好人緣的智慧,工作中需要有能迅速解決問題的智慧,經商做生意需要有抓住商機的智慧,教育孩子需要有洞察孩子的智慧……這些智慧,往往會對生存中某一方面的成功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而其中有一種智慧,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因為很多人沒有它也一樣的生活。但是一旦我們擁有了它,就等於為自己的人生插上了翅膀,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會得到一個質的飛躍,這種智慧就叫做寬容。
那些總是患得患失,吃不得半點虧的人,是無法做到寬容的對待別人的,只有那些在利益、得失面前能夠寬容,不斤斤計較的人,才是以大局為重的人;那些總是喜歡處處爭先,得理不饒人的人是無法做到寬容的,只有那些凡事以和為貴的,讓字當頭的人,才是擁有寬容美德的人;那些總是聽不進別人意見,自以為是的人是無法對他人寬容的,只有那些願意虛心聽取別人意見,能夠做到兼容並包的人才是擁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寬容的人,就算是面對那些言辭激烈的攻擊也不會喪失理智,擇其善者而從之,就算是莫名其妙遇到別人的冒犯,也能夠泰然處之,維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總有一些人喜歡佔小便宜而不願意吃虧,但往往佔到的也只是小便宜而已。俗話說得好:「吃小虧佔大便宜」,事實上也確實是這個樣子的,很多懷著吃小虧甚至吃大虧的人,往往會發現自己幸運的不可思議,老子說過:「夫唯不爭,是以不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孔老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總會有那麼一些人總是和他人計較,聽不進逆耳之言的人,這些人到最後大多都會成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孤家寡人。寬容,其實就是在做事、在對人的時候,充分的考慮他人與大局的利益。只要我們那樣做,就會發現,自己的利益不但不會受損,反而比原來期望得到的更多。
寬容的人往往會因為其謙和的姿態而避免成為別人攻擊的目標,他們的人際關係會比其他人和諧,且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從而使只記得生活、工作、前途順風順水。
杜若大學一畢業就進入了某合資公司的外貿部就職,由於她初入職場,因此總是有很多東西都看不慣。並且杜若還不幸的碰上了一個沒什麼本事、只會拍馬屁的主管。這位主管下班後就算沒什麼事,也一定要跟著日本總部派過來的課長加班。他總是把白天已經理好的文件弄得一團亂,一出錯就把責任推給杜若。而杜若不是一個很會「爭」的女孩子,只好忍氣吞聲,妄圖等待日本科長的火眼金睛能夠發現,結果一等就等了三個月,還是沒有等來一句公道話。一氣之下杜若就辭職去了另外一家外貿公司。
在第二家公司,杜若出色的工作能力博得了許多人的讚賞,就連老總也有所耳聞。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在怎麼努力也無法使脾氣暴躁、對人嚴苛的馬經理滿意。心灰意冷間,她又萌生了退意,想要跳槽,於是就向新加坡總部遞交了辭呈。總裁先生並沒有竭力的挽留杜若,只是很平靜地告訴她自己處世多年積累的一條經驗:如果你討厭一個人,就努力想辦法去愛他。總裁後來意味深長地告訴她,他也曾經雞蛋裡挑骨頭一般在一位上司身上找優點,結果果然發現了他的兩大優點,而那位上司也慢慢地喜歡上了他這個得力干將。
雖然杜若依舊討厭她的經理,但卻悄悄的收回了辭呈。她告訴別人:「只要想開了,就一切都好了,一個成熟的人就應該放開自己的心胸,去寬容一切。換一種思維看人生的話,就會發現原來不曾發現的許多樂趣。並且,樂趣永遠會比煩惱要多得多。」
卡耐基說:「一般說來,如果你不喜歡人們,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教化這種特性:尋找別人的優點。你一定會找到一些的。」釋迦牟尼也告訴我們:「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去試著喜歡那些你不喜歡的人吧,找出他們的優點,假以時日,他們回報給你的一定是同等的喜歡,而不再是厭惡。
美國有位作家曾說過:「沒有豁達就沒有寬鬆。」不管你曾經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不管你爬過了多高的山,無論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標,無論你有多少閒暇的時光,假如不能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你仍然會遭受內心潛在的痛苦,而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古今中外因豁達、開朗、寬容、謙讓的品德而獲得他人的友情、愛戴,或者消除仇恨、恩怨的例子數不勝數。
唐高宗時期有個吏部尚書叫裴行儉,就是一個非常豁達,擁有寬容美德的人。裴行儉家裡有一匹皇帝賜的好馬和很珍貴的馬鞍。一天,他的一個部下私自將這匹馬騎出去玩,結果馬摔了一跤,摔壞了馬鞍,這個部下非常害怕被怪罪,因此連夜逃走了。裴行儉叫人把他招回來,並且沒有因此而責怪他。
又有一次,裴行儉帶兵去平都支援李遮匐,結果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珍寶,於是就宴請大家,並把這些有價值的珍寶拿出來給客人看。其中有個部下在抱著一個直徑兩尺、很漂亮的瑪瑙盤出來給大家看得時候,誰知道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盤子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個部下頓時害怕得不得了,伏在地上拚命叩頭以至流血。裴行儉笑著說:「你又不是故意的。」臉上並無可惜的樣子,並且隨後召來下人帶那個部下去處理額頭上的傷口。
這些流傳久遠的忍讓故事裡,受損的那一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利益損失或者難堪而大發雷霆,懷恨在心。相反的,他們所表現出的豁達開朗、寬宏大量,以及毫不計較的美德和風度,不但沒有讓自己損失更多,在不知不覺中平息了糾紛,還博得了別人的頌揚。
一個人只有保持豁達開朗的心境,寬容的接受別人的任何方面,善於與他人相處,能夠坦率地承認他人存在的意義和作用,這個人就能被他人接受、理解直至尊重,並且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進行溝通,為自己創造協調的人際關係,與集體成員融為一體。
俗話說得好:「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人這一生與其悲慼、鬱鬱寡歡的度過,倒不如保持自己豁達的心境,用寬容的心態去體驗人生的每一刻美妙,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