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自己和他人,孔子都要求一種嚴格、認真和尊敬的態度,他要求在一切生活處境下都要舉止得當。對於這些原則,孔子能夠做到身體力行和以身作則,所以他給人的印象簡直就是一個思想家的完美主義典範。
[5]國家與社會
如同對個人的生活所提出的要求一樣,孔子為了社會全體的生活也向統治者提出了要求,即要求統治者行為正直,成為社會的榜樣,並履行傳統的社會責任。
要正確地理解孔子為什麼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人的道德自律,我們必須考慮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在孔子看來,當時的社會道德淪喪,社會風氣渙散。教師和愛吹毛求疵的詭辯家們紛紛出來對宗教及政府提出批評,因為他們都主張善與惡有相對性;他們還對那些懷疑一切並試圖證明每一種事物的正面與反面都有其合理性的人提出批評。統治者針對這些詭辯家們開展了激烈的鬥爭。據說,孔子本人就因為他的蠱惑人心的煽動性言論而遭忌恨。為了一切目的和個人,詭辯家們都可以無任何道德義務地運用他們的雄辯術。相傳有一個名叫鄧析的人,關於他,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河水氾濫,一個有錢人被淹死了。一個漁民發現並撈上了他的屍體,家裡人想用錢贖回他的屍體,但是那個漁民要價太高。於是,他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鄧析,想請他出個主意。鄧析對他們說:『你們盡可放心,除了你們沒有人會去買他撿到的東西。』過了一段時間,那個漁民心裡也著急了,他也來請教鄧析。鄧析又對他說:『你盡可放心,他們在哪裡也不會買到你撿到的東西。」據說這個鄧析後來被殺了頭。
在那個世風日下和道德敗壞的時代,孔子大聲疾呼並號召人民及其統治者以極其嚴肅的態度重新復興那些古老的行之有效的社會秩序的基本原則。在那本著名的《大學》中,孔子表達了他的學說的中心思想:「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孔子在此表達了一種認識,即建立國家的秩序和促進社會整體福利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從個人自身的內在修養著手,這一認識在1945年以後的所謂道德建設中又受到進一步的維護。在孔子看來,這一認識不僅適用於個人,而且還特別適用於統治者,統治者不應該使用武力或煩瑣的律法來實施統治,而應該通過其光芒四射的榜樣作用使人民臣服,並能夠獲得人民的信任,這是統治國家的最重要的基礎。
有個諸侯問孔子,當有人觸犯法律,他是否應該被殺頭。孔子回答他說:「如果殿下想統治天下,殺人又能起什麼作用呢?如果殿下以善為本,那麼百姓也必向善。統治者猶如風,臣民猶如草,風吹過時,草必躬身屈從。而且,如果統治者掌握了這一規律,那麼他就會像北極星那樣,穩固地停留在中央,而眾星則圍繞著它旋轉。」
如果要在人的頭腦和心中首先建立秩序,那麼首要的前提是,一切事物都要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在孔子看來,對於社會的和平、公正和福利來說,名和概念的混亂是極其有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完善的國家統治的全部秘密。當有人問孔子,如果他有權作決定,他會在國家之內採取什麼措施呢?他回答說,當然是正名!對於今天我們這些整日忙於處理日常事務的人來說,若把正名作為首要的和緊迫的任務擺在面前似乎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我們至少應該考慮一下,如果當今充斥所有領域裡的各種宣傳口號和陳詞濫調能夠得到有效的限制,如果像「自由」、「民主」、「社會主義」、「侵犯」、「奴役」等概念在使用時能夠採用其清晰簡單的原始本義,那麼我們今天這個紛亂的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簡單而明晰,那麼千百萬人在作出人生抉擇時將會變得多麼的輕鬆自如啊!
教育在維護以及加強國家和社會方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孔子倡議應該擴大教育的範圍和改善教育體制,使人人都有機會接受公共教育。孔子死後,他的這一思想在幾百年裡成為中國教育政策的基礎。他強調指出,藝術修養以及禮儀規矩方面的教育比單純的獲得知識更為重要。他還強調文學修養的作用,因為,文學能夠激發人的情感,有助於提高人的責任感,能夠擴大人關於世界和人、動物和植物的知識面和視野。一個人的音樂修養也是同等重要的,在他看來,音樂也是普通教育的一塊基石。音樂與善息息相關,音樂能夠使人獲得一顆善良的、正直的和質樸的心。
孔子非常重視社會禮儀和道德規範的制約作用,他認為,禮儀和道德規範至少能夠塑造一個人的外在性格,並像一堵防護牆一樣能夠有效地防止民眾的違法亂紀行為。他說,誰要是認為這一堵防護牆毫無用處並將其毀壞,那麼,之後他就會面臨洪水氾濫所帶來的災難。這是一種預言性的警告,雖然它是針對孔子時代衰落中的中國狀況而言的,但是,它對於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狀況也同樣有效!
孔子的著名傳人
1孟子
Mencius是西方人給孟子起的拉丁文名字,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371—前289年。在孔子的所有傳人中,孟子在中國獲得了最高的聲譽。他在兩個方面補充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一方面,他通過發展出一整套特定的人性論觀點而試圖為儒家思想賦予一種心理學基礎;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他是「諸侯的政治顧問」。
為了認識事物的本質,我們並不需要去觀察自然,我們甚至也不需要以智者為榜樣,因為他們和我們並無不同。我們每個人自己都擁有一把打開通往和諧生活之門的鑰匙,這種和諧生活的實現自然而然地會帶來一種秩序井然的社會秩序。
孟子的人性論觀點非常簡潔:「人性本善。」「人性向善猶如水流東海。」我們自身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意識,其寶藏只需我們用心去挖掘,以便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孟子也認識到,如果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總是遵循以善為本的原則行事,那麼其原因也並非在於其內在本性——人的本性是善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良知的聲音——而在於外部社會結構的不合理,在於社會秩序的不完善,在於統治者的失誤。因此,孟子的興趣轉向了政治思想。
這位堅信人性本善的思想家變成了一個社會批評家和一定程度上的革命家——這與後來的歐洲哲學思想有某種相似之處。孟子的政治主張基本上並沒有脫離開孔子的思想軌跡,他也同樣摒棄戰爭,在他看來,從未有過正義的戰爭,他也反對追逐奢華生活和揮霍公共財產。他與孔子的不同之處在於,關於臣民與統治者的關係他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與民主政體相比,他更喜歡君主制度,因為,為了建立一個令人滿意的國家,在民主政體下必須教育國家中的每一個人,而在君主制度下只需諸侯自己確立一個正確的方向。儘管如此,在孟子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統治者,而在於臣民。臣民的幸福安康是頭等大事,統治者並不重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由此,他得出一個極端的結論,他認為,如果一個統治者不履行他為大眾謀福利的義務,那麼臣民隨時都有權利和義務廢黜他,甚至把他處死。孟子說,如果君主犯了嚴重的錯誤,臣民會向他提出勸誡,如果君主對臣民的勸誡置若罔聞,那麼臣民就會指定另一位統治者來取代他。孟子接著說:如果一個獄卒沒有能力維護監獄的秩序,那該怎麼辦?王說,那就把他解雇。孟子又說,如果整個國家秩序混亂那該怎麼辦呢?王顧左右而言他……
可以想見,孟子關於革命權力的學說並不會總是得到統治者的青睞,他的畫像和著作間或會被從孔廟中清除出去。在中國歷史上,他的這一思想也經常被付諸實踐。
2荀子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和孟子是同時代人,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355—前288年。在人性的問題上,他持一種與孟子截然相反的觀點。荀子不僅在人性論以及在教育和法制問題上與孟子截然對立,在對於我們周圍的自然界這一問題上,他們也意見相左。在孟子看來,我們幾乎不必注意外界自然,而應該聽從內心,而荀子則認為,人應該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萬物: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3《中庸》
《中庸》的倫理學思想帶有某種崇高意味,「君子對自己提出要求,而普通人則對別人提出要求。」「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這與伊曼努爾·康德的絕對命令幾乎是如出一轍!
在孔子的倫理學理論中,我們已經討論過他的「中庸」思想。在孔子的孫子編寫的《中庸》一書中,這一思想發生了形而上學的變化。在這裡,中庸不僅是君子和聖人的處世之道,而且還是萬物的普遍原則——不過我們不清楚這一思想究竟有多少成分是孔子本人的,有多少成分是其孫子的。中和被認為是一種宇宙法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作為宇宙法則的無所不包的「和」應該在我們人自身之內才可實現,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2新儒家時期
我們已經看到,當佛教和其他非正統體繫在印度出現之後,以吠陀傳統和婆羅門教為基礎的印度宗教和哲學經歷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眾所周知,歐洲宗教改革的結果是促使天主教進行自我反省並因而經歷了一次輝煌的復興。佛教傳入中國也以類似的方式發揮了作用,這不只是由於中國人的民族個性足夠堅固穩定,使他們能夠適應並吸收這種陌生的外來宗教文化。儒家一開始就對佛教展開了尖銳的批判和攻擊,而這卻促使儒家自身的基本思想內涵得以持續發展,直至20世紀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新儒學的歷史與中國近代哲學的歷史基本上是一致的,它構成了這一部精神交響曲的第三樂章。
當一種新的因素闖進一個封閉的精神領域時,其結果往往是,舊有的傳統在新思想的衝擊下土崩瓦解。但是,如果舊有的傳統具有足夠旺盛的生命力,那麼外來因素則會起到一種促進作用,它會促使人們深刻地反思既有的文化傳統並進而增強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