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精,遺尿,尿血,白帶,小腹脹痛,洩瀉,痢疾,疝氣,腰腿疼。
配天樞、足三里、上巨虛、關元治腹脹、痢疾、便秘。配腎俞、三陰交、三焦俞、關元、曲泉治泌尿系結石。直刺或斜刺0.8—1寸;灸3—7壯。
膀胱俞
在骶部,當骶正中脊旁1.5寸,平第2骶後孔。
小便不利,遺尿,洩瀉,便秘,腰脊強痛。
膀胱背俞穴。配腎俞治小便不利。
中膂俞
在骶部,當骶正中脊旁1.5寸,平第3骶後孔。
洩瀉,疝氣,腰脊強痛。
配大敦治疝氣。
白環俞
在骶部,當骶正中脊旁1.5寸,平第4骶後孔。
遺尿,疝氣,遺精,月經不調,白帶,腰部疼痛。
配三陰交、腎俞、治遺尿、月經不調。
上髎
在骶部,當髂後上棘與中線之間,適對第1骶後孔處。
大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帶下,陰挺,遺精,陽痿,腰痛。
配三陰交、中極、治小便不利。
次髎
在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後孔處。
疝氣,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小便不利,遺精,腰痛,下肢痿痺。
配三陰交、中極、腎俞治遺尿;配血海治痛經。
中髎
在骶部,當次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後孔處。
便秘,洩瀉,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帶下,腰痛。
配足三里治便秘。直刺1∼1.5寸。
下髎
在骶部,當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後孔處。
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帶下,腰痛。
配氣海治腹痛。
會陽
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
洩瀉,便血,痔疾,陽痿,帶下。
配承山治痔疾。
承扶
在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配委中治腰骶疼痛。
殷門
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腰痛,下肢痿痺。
配大腸俞治腰痛。
浮卻
在膕橫紋外側端,委陽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便秘,股膕部疼痛,麻木。
配承山治下肢痿痺。
委陽
在膕橫紋外側端,當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腹滿,小便不利,腰脊強痛,腿足攣痛。
配三焦俞、腎俞、治小便不利。三焦經下合穴。
委中
在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腰痛,下肢痿痺,腹痛,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
足太陽經所入為「合」。配大腸俞治腰痛。
附分
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頸項強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手、足太陽經交會穴。配大椎治頸項強痛。
魄戶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咳嗽,氣喘,肺癆,項強,肩背痛。
配天突、膻中治咳喘。
膏肓
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咳嗽,氣喘,肺癆,健忘,遺精,完谷不化。
配尺澤、肺俞治咳喘。
神堂
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咳嗽,氣喘,胸悶,脊背強病。
配膻中治胸悶。
在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咳嗽,氣喘,瘧疾,熱病,肩背痛。
配大椎、肩外俞治肩背痛。
膈關
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胸悶,噯氣,嘔吐,脊背強痛。
配內關治噯氣。
魂門
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胸脅痛,嘔吐,洩瀉,背痛。
配陽陵泉、支溝治胸肋痛。
陽綱
在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腸鳴,腹痛,洩瀉,黃疸,消渴。
配氣海治腹脹。
意捨
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腹脹、腸鳴、嘔吐、洩瀉。
脾俞、胃俞治腹脹。
胃倉
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胃脘痛,腹脹,小兒食積,水腫,背脊痛。
配足三里治胃痛。
肓門
在腰部,當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腹痛,便秘,痞塊,乳疾。
配氣海、天樞治便秘。
志室
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遺精,陽痿,小便不利,水腫,腰脊強痛。
配命門治遺精。
胞肓
在臀部,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
腸鳴,腹脹,便秘,癃閉,腰脊強痛。
配委中治腰痛。
秩邊
在臀部,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
小便不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痺。
配委中、大腸俞治腰腿疼痛。
合陽
在小腿後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委中下2寸。
腰脊強痛,下肢痿痺,疝氣,崩漏。
配腰陽關治腰痛。
承筋
在小腿後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痔疾,腰腿拘急疼痛。
配委中治下肢攣痛。
承山
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痔疾,腳氣,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配大腸俞治痔疾。
飛揚
在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
頭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
配委中治腿痛。
跗陽
在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穴直上3寸。
頭痛,腰骶痛,下肢痿痺,外踝腫痛。
陽蹺脈卻穴。
崑崙
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頭痛,項強,目眩,癲癇,難產,腰骶疼痛,腳跟腫痛。
[1]足太陽經所行為「經」。[2]《針灸大成》:「妊婦刺之落胎。」
僕參
在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崑崙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
下肢痿痺,足跟痛,癲癇。
配太溪治足跟痛。
申脈
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頭痛,眩暈,癲狂癇,腰腿酸痛,目赤腫痛,失眠。
配腎俞、肝俞、百會治眩暈。
金門
在足外側部,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
頭痛,癲癇,小兒驚風,腰痛,下肢痿痺,外踝痛。
足太陽經卻穴。配太陽合谷治頭痛。
京骨
在足外側部,第5蹠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頭痛,項強,目翳,癲癇,腰痛。
配百會、太沖治頭痛。足太陽經所過為「原」。
束骨
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頭痛,項強,目眩,癲狂,腰腿痛。
配腎俞、太沖治目眩。足太陽經所注為「輸」。
足通谷
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的前方,赤白肉際處。
頭痛,項強,目眩,鼻衄,癲狂。
配大椎治項強。足太陽經所溜為「滎」。
至陰
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頭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難產。
足太陽經所出為「井」。配太沖、百會治頭痛。
足少陰腎經
本經開穴時間在酉時,17點至19點,氣血充盈時尋穴。補在17至18點,瀉在18至19點,無補無瀉常用18點。
穴名取穴方法主治提示
湧泉
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第2、3趾趾指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頭頂痛,頭暈,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難,小兒驚風,足心熱,癲疾,霍亂轉筋,昏厥。
配然谷治喉痺;配陰陵泉治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配水溝、照海治癲癇。配太沖、百會治頭項痛。腎經井穴。
然谷
在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
月經不調,陰挺,陰癢,白濁,遺精,陽痿,小便不利,洩瀉,胸脅脹痛,咳血,小兒臍風,口噤不開,消渴,黃疸,下肢痿痺,足跗痛。
配承山治轉筋;配氣沖、四滿治石水;配太溪治熱病煩心、足寒、多汗。腎經滎穴。
太溪
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咳嗽,氣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
配然谷主治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配腎俞治腎脹;配支溝、然谷治心痛如錐刺。腎經腧穴、原穴。
大鐘
在足內側,內踝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
咳血,氣喘,腰脊強痛,癡呆,嗜臥,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經不調。
腎經絡穴。配太溪、神門治心腎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間治虛火上炎之易驚善怒;配魚際治虛火上炎之咽痛。
水泉
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
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腎經卻穴。配中極、水道治腎氣虧虛;配氣海、血海、腎俞、三陰交、氣海俞治腎絞痛、腎結石;配腎俞、中極、血海治血尿。
照海
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咽喉乾燥,癇症,失眠,嗜臥,驚恐不寧,目赤腫痛,月經不調,痛經,赤白帶下,陰挺,陰癢,疝氣,小便頻數,不寐,腳氣。
八脈交會穴——通陰蹺脈。
復溜
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洩瀉,腸鳴,水腫,腹脹,腿腫,足痿,盜汗,脈微細時無,身熱無汗,腰脊強痛。
腎經經穴。配後溪、陰卻治盜汗不止;配中極、陰谷治癃閉。
交信
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直上2寸,復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後方。
月經不調,崩漏,陰挺,洩瀉,大便難,睪丸腫痛,五淋,疝氣,陰癢,瀉痢赤白,膝、股內廉痛。
陰蹺脈卻穴。配關元、三陰交治婦科疾患之月經不調;配太沖、血海、地機治崩漏;配中都治疝氣;配陰陵泉治五淋;配中極治癃閉;配關元治陰挺。
築賓
在小腿內側,當太溪與陰谷的連線上,太溪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
癲狂,癇症,嘔吐涎沫,疝痛,小兒臍疝,小腿內側痛。
配腎俞、關元治水腫;配大敦、歸來治疝氣;配承山、合陽、陽陵泉治小腿痿、痺、癱;配水溝、百會治癲、狂、癇症。陰維脈卻穴。
陰谷
在膕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
陽痿,疝痛,月經不調,崩漏,小便難,陰中痛,癲狂,膝股內側痛。
配照海、中極治癃閉;配大赫、曲骨、命門治寒疝、陽痿、早洩、月經不調、崩漏。腎經合穴。
橫骨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陰部痛,少腹痛,遺精,陽痿,遺尿,小便不通,疝氣。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中極、三陰交治癃閉;配關元、腎俞、志室、大赫治陽痿、遺精、崩漏、月經不調。
大赫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陰部痛,子宮脫垂,遺精,帶下,月經不調,痛經,不妊,洩瀉,痢疾。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陰交腎俞、帶脈、大敦、中極治陽痿、遺精、帶下;配命門、腎俞、志室、中極、關元治男科病、不育症。
氣穴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月經不調,白帶,小便不通,洩瀉,痢疾,腰脊痛,陽痿。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天樞、大腸俞主消化不良;配中極、陰陵泉、膀胱俞主五淋、小便不利;配氣海、三陰交、腎俞、血海治月經不調、血帶、宮冷不孕、先兆流產、陽痿、不育症。
四滿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產後惡露不淨,小腹痛,遺精,遺尿,疝氣,便秘,水腫。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氣海、三陰交、大敦、歸來治疝氣、睪丸腫痛;配氣海、三陰交、腎俞、血海治月經不調、帶下、遺精等病症。
中注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月經不調,腰腹疼痛,大便燥結,洩瀉,痢疾。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腎俞、委中、氣海俞治腰背痛;配血海、腎俞、太沖、三陰交、陰交、中極治婦科病、月經不調、卵巢炎、睪丸炎、附件炎。
肓俞
在腹中部,當臍中旁開0.5寸。
腹痛繞臍,嘔吐,腹脹,痢疾,洩瀉,便秘,疝氣,月經不調,腰脊痛。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天樞、足三里、大腸俞治便秘、洩瀉、痢疾;配中脘、足三里、內庭、天樞治胃痛、腹痛、疝痛、排尿、尿道澀痛等症。
商曲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腹痛,洩瀉,便秘,腹中積聚。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中脘、大橫治腹痛、腹脹;配支溝治便秘;配大腸俞、天樞、治洩瀉、痢疾。
石關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嘔吐,腹痛,便秘,產後腹痛,婦人不孕。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中脘、內關治胃痛、嘔吐、腹脹;配三陰交、陰交、腎俞治先兆流產和不孕症。
陰都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腹脹,腸鳴,腹痛,便秘,婦人不孕,胸脅滿,瘧疾。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巨闕治心中煩滿;配三陰交、血海治閉經;配中脘、天樞、足三里、四縫治納呆及小兒疳積。
腹通谷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腹痛,腹脹,嘔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內關、中脘治胃氣逆;配申脈、照海治癲癇、驚悸;配上脘、足三里治納呆。
幽門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腹痛,嘔吐,善噦,消化不良,洩瀉,痢疾。
衝脈、足少陰會穴。配玉堂治煩心嘔吐;配中脘、建裡治胃痛、噎嗝、嘔吐;配天樞治腹脹、腸鳴、洩瀉。
步廊
在胸部,當第5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胸痛,咳嗽,氣喘,嘔吐,不嗜食,乳癰。
配定喘、列缺治外感和內傷咳喘;配心俞、內關治胸痺、心悸怔忡。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內臟,可灸。
神封
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咳嗽,氣喘,胸脅支滿,嘔吐,不嗜食,乳癰。
配陽陵泉、支溝治胸脅脹痛。
靈墟
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咳嗽,氣喘,痰多,胸脅脹痛,嘔吐,乳癰。
配足三里、中脘、內關治嘔吐、納呆;配神門、神藏治失眠健忘。
神藏
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