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很有趣,遼寧農民親自造了一台收割機,半年的辛勤勞作、精心設計,總算有了結果,造完了,明天要試車,成功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代農民的意識變了,這就是我的報道主題。
導視:
解說:水稻收割,累腿累腰。
同期聲:那腰痛得不得了。
解說:因為割地腰痛,霍二有個想法。
同期聲:我就想整個收割機。
解說:這想法一出,說幹就幹。
同期聲:自己設計自己施工。
解說:霍二想造收割機。
群眾同期聲:他能造收割機我能造飛機。
解說:外邊人不相信。
同期聲:啥活也不幹哪!
解說:家裡人不願意,家裡家外有壓力,請看:《霍二試車》。
主持人:在遼寧省大窪縣的唐家鄉北窯村,有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叫霍國良。村子裡知道他名字的人不多,就因為他是在村裡長大的,家裡排行老二,就都叫他霍二,這霍二從去年割完稻子後,就產生一個想法,想造個收割機,想了也就幹上了,從今年春天一直到現在,有空就干,這不是嗎,造成了,明天要試車,農民自己造收割機,這是個大事啊,我們的記者就直奔大窪縣的北窯村。
解說:由於盤錦離北京也就500多公里,記者決定親自駕車直奔大窪縣的北窯村,
你看這鄉路兩旁,一望無際的金色稻浪,再看這帶著喜悅忙碌的農民,真有些禁不住這秋色的誘惑,快停車!正好打聽一下霍二。
同期聲:(記者)老鄉啊!哎割稻子啊!還有多少沒割了?(老鄉)快了我這塊馬上完事了,就剩這點了。(記者)那邊地是誰的?(老鄉)那邊是霍二的。(記者)霍二怎麼不著急割呀?(老鄉)在家做收割機準備用收割機割。
解說:我們還沒有進村,就聽到霍二造收割機的事,就因為造收割機連自家的地都沒有割,就等著造好收割機再割呢,看來霍二造收割機的事在這裡是家喻戶曉了。
同期聲:(老鄉)他造收割機你知道嗎?(老鄉)知道,在那鼓搗好幾個月了,誰知道能不能好使啊?
同期聲:(老鄉)你認識霍二不?(老鄉)認識。(老鄉)他造收割機你知道不?(老鄉)知道,他能造收割機我能造飛機。
解說:這還有不服氣的,不過聽老鄉這麼一說,更促使我們急於想見到霍二,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能人。來到了北窯村趕緊打聽霍二家吧。
記者:(老鄉)你知道霍二家嗎?(村民)知道,就在這座樓下邊,你問他幹啥呀?那傢伙野心可大了?現在在家造收割機呢!
解說:還真是在家造收割機呢!順著叮叮噹噹的響聲看去,有一個人在這裡前後的忙活,難道這就是人們說的霍二?在這家門口還真有一台什麼機器,難道這就是霍二造的收割機?
解說:通過打聽才知道,他就是我們要找的霍二,大名霍國良,是本村土生土長的農民,在村裡要問霍國良沒幾個人知道,要提霍二,那是老少皆知,這次霍二更要出名了,因為他造的收割機馬上就要試車,要是成功了縣裡得來人吧,那市裡也得來人,這不是,我們生活567欄目也來了,好了,不說成功後的事,先看看霍二的設計方案吧。
同期聲:(霍二)直接倒到這塊倒到那塊,經過它傳送帶夾上夾到這塊,再有個凹型案子下來之後就直接捆了。
解說:因為霍二看過這種老式的收割機,但是他不喜歡,因為這種收割機收割時把稻草都打碎了,一畝地的稻草能賣六七十元呢,所以他的設計就是,割下的稻子通過傳輸方式送到平台上,人不用哈腰就能把割下的稻子捆上。
同期聲:(霍二)通過傳輸到了一個平台上,完了人工站著捆對站著捆了你是這個思路。
解說:看!這就是霍二親手製作的傳輸系統,這個就是他設想出來的平台,再看這塊,這就是他設計的割刀,加上這個龐大的傳動系統,這都是從哪學來的呢?
同期聲:(霍二)自己設計自己施工。
解說:全是自己憑腦袋想的,那能否正常啟動啊?霍二說沒問題。
片花:一個想法,大忙半年。
同期聲:(霍二)我就想整個收割機。
解說:霍二想造收割機。
同期聲:他能造收割機我能造飛機。
解說:不管別人咋說,收割機已經成型。《霍二試車》正在播出。
解說:霍二明天試車的消息傳得真快,村裡人都知道了,鄉里領導知道了,縣裡農機局的人也知道了,說是明天都要來試車現場,霍二感到自豪,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大事。
夜深了,他又決定把收割機的行走輪加寬,因為這幾天他去了幾次田里,看到田里還挺陷的,加寬就是防止陷進田里去。幹得正來勁呢,聽到人在喊什麼。
同期聲:(村民)我說大忙忙的你這叮光的不影響人家睡覺嗎?你整啥呢你呀?(霍二)我整水田輪呢。(村民)你整水田輪這割稻子都挺忙的得休息你這不擾民嗎?你呀!(霍二)行了不幹了拿屋去吧!
解說:霍二平時也非常注意這些關係,今天這一著急就忘了,他給前來說他的鄰居道了個歉,就搬到屋裡去幹了。
解說:說起霍二造這個收割機,也不是那麼順利,7月份就出了一件事。
同期聲:(霍二)給零件拋光我正精心地磨著呢,這砂輪拍一下子。
解說:砂輪片在高速轉動的情況下突然崩碎了,一塊碎片蹦進了霍二的眼睛。
同期聲:(霍二)這眼睛立刻覺得痛,痛完了這血就下來了。
解說:霍二當時一陣天旋地轉,眼睛什麼都看不見了。
同期聲:(霍二)我就摀住了然後上醫院了。
解說:醫院及時做了個小手術,從眼睛裡取出砂輪片,醫生囑咐回去先別燒電焊了,好好養幾天。可是霍二捨不得休息呀,眼瞅著稻子都成熟了,能不急嗎。
解說:今天他不管多晚也要把這兩個輪子做好,因為明天還要調整轉向系統。天剛亮,小院子裡又響起了敲打聲,都是為了今天正常試車。
同期聲:(記者)現在這轉向完了吧?(霍二)完了。(記者)現在能轉了吧?(霍二)能轉。(記者)你現在還差哪塊?那個皮帶能用了嗎?(霍二)差不多!
解說:快到中午了,人越來越多,村裡的老鐵匠來了,關注霍二的人來了,縣裡農機局的技術人員也來了,他們都仔細地對霍二的收割機進行了研究,鄉長還說了幾句話。
同期聲:(鄉長)盤錦水田面積非常大,光我們唐家鄉就有十萬畝地,群眾非常迫切機械化作業,像這樣群眾自發研究機械化,這種心情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解說:孩子們更關心霍二的機器,都說霍大爺造了個變形金剛。變形金剛?那可是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
解說:現在一切就緒了,這時的霍二反倒有點害怕了,他到底怕什麼呢?
同期聲:(記者)你開始打火吧!來大伙躲一躲。
解說:打著火後,你看這還真就動起來,不過發出陣陣刺耳的怪聲,整個機器是全身發抖,霍二趕緊向各個轉動部位加潤滑油,加上油以後有些好轉,但還是抖動不止啊,拿來蘆葦試試割刀,割斷蘆葦還沒什麼問題。
解說:這可是霍二這大半年的心血呀,開始大檢驗的時刻了,開車上路!
解說:霍二忙了大半年的成果,總算啟動了。孩子們盼望變形金剛變形開始,霍二盼望千萬別出什麼事,順利成功,圍觀的人心裡好奇,什麼也沒盼,就這樣霍二的收割機出發了。沒走多遠,變形開始,孩子們樂了,這變成什麼了,這個導向輪經過這麼一振動,自己就掉了。我們記者上前幫助重新安上。上路後又發現,空地打滑現象,這要是下到田里還能回來了嗎?霍二說下去就回不來了。就這樣,霍二把收割機又開回了原處,決定不試了。
那今年的理想不是無法實現了嗎?
同期聲:(霍二)通過現在的話暫時還不能實現,實現不了行走不行啊?
解說:這一下霍二試車前的希望蕩然無存,聽聽專家的吧。
同期聲:(農機專家)第一個傳動是個關鍵問題,另外你這結構啊太複雜化了,越囉唆你的毛病越多故障越多你的效果越差。
解說:縣裡來的專業人員對機械部分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老鐵醫也憑自己多年經驗,毫無保留地說了不少。
同期聲:(農機專家)他的結構也不是很合理的,他用螺絲規定刀片,這樣的話在切割的過程中他的耐久性會很差。
同期聲:(老鐵匠)這樣的是肯定不行的,就成功的話至少也得有個中號的摩托鏈子,像這個都得用耐磨的東西。
同期聲:(農機專家)另外是傳動有些問題,都是鏈條傳動。
同期聲:(老鐵匠)你這個速度慢哪?速度快的話一會就不行了。
同期聲:(農機專家)將來一旦可能遇到很大主力的時候故障可能會多一些。
同期聲:(老鐵匠)干磨軸起碼得用塑料墊啊;尼龍的也行,它有耐磨性你這個一會就完了。
同期聲:(農機專家)有個三五畝地你這螺絲就鬆動了,鬆動以後你這刀片就切不下來了。
同期聲:(老鐵匠)人家專家和技術員都堅定地說,有多大力多大材料都算好了才下的料,你這個憑腦瓜一想就使自行車鏈子。
解說:專家和老鐵匠的話對霍二觸動不小,他認為農機局的技術人員和老鐵醫的話很有道理,後悔當初沒和科技部門取得聯繫,畢竟這裡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呀!
同期聲:(老鐵匠)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偽,就科學這東西來半點虛偽也不行。
同期聲:(農機專家)像這樣群眾自發研究機械化,心情我可以理解的,但是建議要與科技部門取得聯繫盡量少走彎路。
解說:霍二這回可真的上火了,收割機不行了,家裡的地還沒割呢。
同期聲:(記者)那你家裡的地怎麼辦啊?趕緊去割呀!那這個不行就得割地去。
解說:他決定一會下地,因為他愛人著急,今天帶著女兒女婿下地去割稻子了。
同期聲:(霍二)現在狀況看好像失敗,我不服輸我來年非得整成不可。
解說:這個決心是好的,明年一定做成,成不成那是明年的事了,可是眼下的現實還得去割稻子呀,他沒有拿鐮刀就下地了,他看著這些成熟的水稻,感慨萬分,自己到底錯在哪呢?在地裡我們看到了一直不接受採訪的霍二的愛人,現在還一肚子意見呢。
記者:(霍二愛人)他一天地也不下呀!(記者)那都是你幹的那插秧呢?(霍二愛人)插秧能幹幾天。(記者)插秧他幫你插的那割地沒伸手啊?(霍二愛人)你不也看到了。(記者)那你這是賢妻良母。
解說:愛人對霍二一直是寬容的,可是霍二把決心又下到明年了,那明年就能成功嗎?
主持人:這霍國良從產生這個想法到現在整整大半年過去了,這半年裡他不捨得吃不捨得喝,把錢都用到造收割機上了,就連眼睛受傷了都不捨得休一天,他愛人雖然說對他有點意見,但是說起霍國良她還是有些心疼他,她對我們記者說,花點錢就花點吧,總比喝酒耍錢強多了。不過老鐵匠說的那句話可千萬要記住,「科學不能有半點虛偽」。霍國良這次失敗,他把複雜的機械原理簡單化了,他說明年一定要做成,我們記者就想幫他一把,和市農機局聯繫上了,先帶著霍國良去收割現場看一下。
為了明年不再走彎路,我們記者決定,帶著霍二去機械化作業現場看看。
同期聲:(記者)來吧你上車,我剛才聯繫了他那個收割機,到那你看看那收割機,你們縣裡機械局呀,就是農業機械局呀,他正在那收割呢,咱現在馬上去到那,你看看那些大收割機。(霍二)也沒到跟前沒細看。(記者)你今天好好看一看,看一看收割的工作原理,回來等你再研究不就有個方向性。
我們帶著霍二來到正在作業的收割現場,這是我們國產最現代化的收割機,你看速度如此之快,一天能割30畝地,要是霍二家那點地,半天就完了,這下把霍二都看呆了,他從來沒見過呀,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收割機呀。你再看它打完後的稻草完好無損,霍二在腦子裡畫出了藍圖,這才是他想像中的現代化農民。
通過這次現場參觀發現,不管是老式的還是現代的,它們的行走部分,都是用履帶行走,這樣既有勁又不會陷下去,再看他的,是兩個鐵輪子,這怎麼能行,再說新式的收割機也已經取消了這個導向輪,霍二還憑著自己的老印象去做,他認識到閉門造車真的不行了。
同期聲:(霍二)通過這一參觀哪,的確不行,你這純屬閉門造車。
解說:霍二說明年一定和農機部門多聯繫,在他們的指導下再做,他說一定要成功。
主持人:我們記者帶著霍國良去看了一次機器收割的現場,這對霍國良震動可不小,他說以前把事想得太簡單了,純屬閉門造車了,他決定今年先不弄了,先把家裡的地割完,閒下來時多看看書,明年多和縣農機推廣站的人員多多聯繫,多學學農機知識,說到這我們還真得為霍二叫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