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婚姻亮起紅燈 第14章 孩子是幸福的天使還是戰爭的引雷 (3)
    夫妻倆都不是腦袋一熱就說分手的人,倆人把熟睡的女兒圍在中間,在孩子眉眼中尋找酷似自己的地方,然後慢慢計劃著以後的生活。小范笑著問老公:「我覺得我們倆生活似乎變了好多,說實話,你適應嗎?」老郭也笑了,揪揪女兒的小手,說道:「沒什麼不適應的,以前沒有你,後來有了你,現在有了她,我覺得自己越來越有活著的感覺了。」

    這也許就是「變了味」之後的婚姻,生活的重心會慢慢轉移,以前的兩人行變成三人行,而夫妻倆的共同話題會慢慢轉移到孩子身上來。看著孩子從無從到有,從剛出生到慢慢長大,從不及自己大腿的高度到長得亭亭玉立,自己的婚姻生活也會隨著小傢伙的成長而變得醇厚、回味無窮。新婚燕爾的甜蜜不失時機的會重現,但這些也不是主流,三個人的契合才是婚姻的真正滋味。

    照顧孩子不是女人的專利

    中國人都知道「養不教、父之過」,孩子出了問題,會習慣性地去找孩子爸來解決,可見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份量。但是有的父親,就是時刻把自己當小孩或者當大爺,不願意參與到育兒中來,讓孩子媽煩心不已。

    起航八個月了,爺爺和姥爺家都在外地,所以孩子自小沒有享受隔代教育。航航媽媽是個全職主婦,每天洗衣、做飯、帶孩子,樣樣不差。她和老公年紀相差挺多,整整十歲。孩子出生前,兩個人相貌上雖然相差不太明顯,但是性格上很像一對父女。老公的大男子主義極強,對老婆負責任,對孩子更是沒得說,什麼都得買最好的。但就是因為要為這個家賺豐厚的薪水,航航爸爸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工作壓力極大,加班更是家常便飯。航航媽媽知道老公辛苦,出了月子,便把家務一起包了,可是時間一長,脾氣再好的她也不得不抱怨了。原來過二人世界時,再怎麼多的家務,也是那點東西,可是孩子一出生就不一樣了,其他的事情都得往後推,孩子才是圓心。最糟心的是,孩子媽在屋裡忙得團團轉,孩子爸卻自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得不亦樂乎,航航哭得聲嘶力竭,當爹的也得在忙家務騰不出手的老婆的催促下,不情願地起身給兒子換尿布。

    如果是平時的晚上,可以理解成老公上班忙,滿身疲憊,可是當老公休年假待家裡「休養」的時候還是如此作為,航航媽就看不過去了。看著老公的作息極為規律,早飯之後便跟朋友出去打球,晚上吆三喝四地出去應酬,在家帶孩子帶的身累心累的孩子媽欲哭無淚。航航媽每次一忙起來呼喚老公時,孩子爸就跟聽不到似的,該幹什麼幹什麼。要說老公對這個家不盡心,說不喜歡兒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一天在外奔波,工資悉數上交,老婆、兒子穿的用的都買最好的,保險、教育基金買了個全,天可憐見,說他不負責任,確實是冤枉他了。可是當航航媽準備好好跟他談時,他卻「語重心長」地反駁:「老婆,我把兒子完全交給你了,信任你,錢你不用愁,你在家帶好孩子就成,我去賺。我一個大男人,要是成天圍著孩子轉,還怎麼做大事業,多婆媽呀。」孩子媽欲哭無淚,老公就是一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擁躉。就這樣,孩子尚未滿週歲,孩子媽卻快要抑鬱了。

    到底誰冤枉,跳出故事,旁觀者很容易可以看出來,掙錢養家與養育子女並不衝突。

    很多像航航爸的事業男被老婆埋怨不管孩子時,心裡非常委屈,自己在外面拼了命的工作,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這個孩子,為了這個家。孩子要吃奶、要上學、要穿衣,將來大了,還得幫他們忙活房子、忙活車,這些靠什麼,還不得靠賺錢。自己在外面賺錢,就是對孩子負責了,難道還讓我們伺候完客戶,回家再伺候孩子換尿布?

    的確,如果爸爸們不出去工作,家庭會少了一大筆收入,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小寶寶的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但是,什麼是育兒,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即使賺錢養家了,也不算盡到育兒的責任了。因為賺錢跟育兒完全是兩碼事。

    從寶寶呱呱墜地起,母親的無微不至呵護變成了他們的第一道保護傘,很多媽媽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原來的生活甚至工作。在我們國家,「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影響甚廣,在孩子的撫養和親子溝通過程中,尤其是嬰幼兒時期,更多地關注母嬰關係,卻往往忽視了父親在嬰幼兒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很多爸爸們認為,母親是嬰幼兒教育的主力,自己的強大教育作用要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才能得以有效地發揮。所以,孩子小時候,自己還是先去賺錢吧,把這些工作交給老婆最好。

    其實,父親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的作用同等重要,有的時候甚至超過母親,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如果是身體上的呵護,母親的優勢是明顯的,但是孩子的成長除了身體上的健康,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成長。這一部分離不開父親們的一步步陪伴。

    父親和母親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扮演著不同但是相互配合的角色,起著「1+1>2」的作用。發散思維的培養這一部分,很多都是來自於父親。例如,幾乎每個母親都有自己抱孩子的姿勢,十有八九都是用同一種姿勢抱起孩子。而父親不一樣,男性先天較為優勢的發散性思維會讓他們十次有九次使用不同的方式抱起孩子,有的甚至會大頭朝下抱起自己的寶寶,這是母親們很少能做的出來的。而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方式更是不同,媽媽們在跟孩子玩耍時,喜歡陪著孩子一起玩玩具,而爸爸們則喜歡把自己當成玩具,讓孩子騎大馬、過大山,而父親們的教育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寶寶面對新事物時,例如面對一個小動物、一堆新玩具時,媽媽們會本能地站在孩子身邊,給孩子以安全感,而爸爸們則往往是站在一邊,鬆開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而這兩種方式如果偏重於一種的話,對孩子的影響都是負面的,只有在兩種教育方式俱全的情況下,保護和挑戰都具有的教育環境下,孩子的情緒發展才會更健康。

    而像航航家裡,航航雖然只有八個月,在航航爸眼裡可能除了吃喝拉撒什麼都不會,所以他覺得現在沒有必要圍著兒子轉,等孩子長大了再教育他。其實孩子從睜眼開始,就對事物已經有了固定的印象,大腦就已經在成長髮育了,這個時候,父母親相應配合的引導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說,爸爸們在孩子們的成長中是時刻不能缺席的。

    該不該為了孩子湊合過日子

    感情、孩子、性是維持婚姻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也可以說是鐵三角,有人說這三樣中如果少了兩樣,那麼這段婚姻就走到了盡頭,如果只少了一樣,那還可以湊合。但是,這個湊合有沒有必要呢?如果這場婚姻中,除了孩子和不是非你不可的性,這場婚姻還要不要湊合呢?

    阿佟回憶自己的婚姻時,用她老公的話來說,就是結婚有點草率了。她和老公大學時相識,畢業就結婚了,第二年有了孩子。本來照著尋常人的軌跡,一家三口也許可以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可是孩子還未滿週歲,丈夫便出國了。雖然結婚前知道,也許有這麼一天,但是當時沉浸在新婚得子喜悅中的阿佟卻沒有想到,丈夫這一走就是十年。整整十年間,她一個人扛起了照顧孩子的重任,丈夫雖然郵寄回來的生活費很豐厚,但是接近於單身母親的生活,還是讓阿佟逐漸地寒了心。丈夫十年間,不間斷地表示對阿佟獨自照顧孩子的感激,也就在事業的轉折點,為了報答這份感激,放棄了定居國外的機會,回國了。可是回來後卻發現,十年的大洋相隔,讓兩人之間除了孩子之外再沒有別的了,曾經孩子是這段婚姻的贈品,如今孩子卻成了這段婚姻的唯一倖存者。就這樣,距離在婚姻中逐漸產生,而沉默則成了阿佟和丈夫之間的主旋律。

    雖然如此,阿佟和丈夫卻默契地守著這段再無愛也再無性的婚姻。知情者問阿佟這是為何,靠著阿佟和丈夫這些年的打拼,如果離婚另組家庭,都非難事。但是心已不在一起的兩個人的回答卻是出奇的一致——等孩子長大的吧。

    這段故事也許在中國很多家庭中都在上演,不同的時間跨度,不同的理由,相同的都是徘徊在靠孩子來維繫的搖搖欲墜的婚姻邊緣。終於有一天,阿佟開口問了丈夫,我們要等到哪一天,丈夫說等到孩子能自立吧,他自立了,我們就自由了。阿佟沉默,最後問了出來,你自由什麼,怎樣才會自由。丈夫沉默良久,最後答道,自己過吧。

    可以說,相似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在婚姻的邊緣猶豫彷徨,出發點都是對孩子的責任無法卸下。戀愛、做愛也許是一種自由,但是結婚、生子則意味著一種責任。有的人終其一生,樂此不疲地把自己深陷在這種責任中。可有些人,就像阿佟夫妻,則把這種責任當成了禁錮自己自由的枷鎖。當這種責任無法挽回以幻化成枷鎖時,你的婚姻該何去何從呢?

    其實,所謂的負起責任是有一個大的前提的,就是夫妻雙方相愛,如果沒有愛情,甚至沒感情,那麼這份責任則無從考究。許多人認為,有了孩子就是有了責任,自己的一切行動都要為了孩子。那麼,這種無愛的維持是不是一種悲哀呢?

    確實,阿佟和丈夫都不想要孩子將來沒有父母,可是他們如果分開,孩子就沒有父母了嗎。當婚姻中這種純粹為了孩子存在的責任,和夫妻雙方根本彼此都不在意對方成為鮮明對比的時候,所謂的維持大概就是麻木了吧。

    如果維持在一起,那麼不久的將來,痛苦的將是三個人,如果能夠合適的分開,那麼在兩個大人解脫了的同時,孩子的未來則會被寫上一筆未知,而不是必然的悲劇。

    張燕夫妻倆結婚九年,小女兒可兒去年剛滿六歲,小女孩兒長得俏生生的,討人喜愛,一雙大眼睛水汪汪地看著人,任誰見了都想抱起來親親。可是跟這個孩子接觸時間長的人都會發現,小女孩對高音、尤其是噪音有著不尋常的敏感,特別是物品落地、碎裂聲,會讓剛剛還咯咯直笑的小姑娘立馬痛哭出聲。每當這時,孩子姥姥都會心疼地把孩子攬在懷裡,疼了又疼,才會稍稍止住孩子的哭聲。心理醫生看了多家,得到的結果眾口一詞:結束孩子身邊的暴力環境,才有機會根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