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提出一個建議——以滎陽為界,以西的土地歸漢,以東的土地歸楚。項董事長斷然拒絕。
因為他有范增。范大叔認為:現在的劉亭長,就是一熱鍋上的螞蟻,一顆糧食都沒有,他能堅持多久?一旦放虎歸山,待他糧食多了兵源充足的時候,豈不又是一頭猛虎?
呵呵,這范大叔懂得辯證法,他就知道螞蟻和猛虎,是可以轉換的。
對啊,項董事長猛然醒悟,那傢伙兩面三刀,不經打的時候裝孫子,有點兒實力的時候,就冒充老大,彭城之戰不就是他實力和慾望膨脹的結果嗎?
不得行,索性圍住滎陽狠攻猛揍。
呵呵,孺子可教呀。
劉邦懵了,這項同志咋轉換了性情嗎?突然之間,居然就堅定不移地拒絕。劉董事長正焦頭爛額,軍中無糧,兵源也不足,項羽呢,繼續不要命地狠打猛衝,眼瞅著這滎陽就要守不住了,咋辦啊?
其實,辦法有很多。
陳平就告訴他:「老大,咱們明斗不是對手,就來陰的吧。」
劉邦疑惑:「陰的?」
陳平胸有成竹:「不錯,陰的。據我觀察,項董事長身邊,也就範增、鍾離昧、龍且忠心耿耿。項董事長儘管本人勇冠無敵,但疑心之重也當世無雙。老大如果捨得重金厚禮,我就有能耐讓他們相互猜忌,使其內亂。他們內亂,我們就離勝利不遠了。」
劉邦遲疑:「是不是太過陰損?」
陳平不屑:「老大,你是要勝利,還是願意被消滅?目標明確——以解救勞苦大眾為己任,又何苦在乎一些個小小的陰損手段?」
說得有理。
真的只要目標是高尚偉大的,就可以不擇手段嗎?我不贊成這樣的說法。歷史告訴我們,有很多喪盡天良的事情,就是在如此理論的前提下,做得心安理得或者理直氣壯。比如抗戰時期的汪精衛叛離,他居然就大言不慚地說:要用和平的方式救中國。
不擇手段,肯定不是君子所為,但是,是劉邦所為。
我真的很難過,大漢王朝的開創者,竟然就與君子無緣。
好吧,為了解救勞苦大眾。劉董事長點頭同意,並隨手交給陳平四萬斤黃金——我的天啊,大手筆。
有錢能使鬼推磨嘛。
當時的那個「金」,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黃銅,四萬斤啊,就算用馬車拉,也需要若干輛。按今天的價格兌換,四萬斤黃銅,也依然接近天價。
陳平就用這四萬斤黃金,廣發江湖朋友。劉董事長就是這點好,只要交給你了,無論多少黃金,隨便花,花多花少,概不過問。
用人不疑嘛。所以,有點兒能耐的哥們兒,總是願意跟著劉董事長鬧革命。
對於人才來說,至少有兩大好處:第一,受領導重視;第二,誰會認為金銀扎手?
於是,在項董事長陣營裡,一時之間謠言四起。很快,鍾離昧等人受到項董事長懷疑。但是,范增的地位以及在項董事長心中的份量,並未動搖。
這好辦,陳平說了,我們再來一招陰的。
事又趕巧,項董事長正好派使者來到漢營,陳平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宴。見到這位使者後,陳平一本正經地討要范增手書,搞得項王使者很是尷尬,不得不辯解道:「我是項王使者,哪裡會有范大叔手書嗎?」
陳平假裝驚慌失措:「哇,弄錯了,弄錯了,我還以為范大叔使者!」
隨即命人將酒宴撤換,一堆豬狗食品,端上桌來。
暈喲!
項王使者狂噴鼻血。
回到楚營,使者添油加醋與項董事長耳語一通。
至此,項董事長對他那位受人尊敬的范大叔「另眼相看」,即刻削奪了范增的權力。
暈!范增不噴鼻血,范增跺腳,怒吼道:「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
意思就是說老子不玩了,君之好自為之吧!
范大叔當真拍拍屁股,走人。
很可惜,他並未回歸故里,還在途中,即因惡瘡發作,急火攻心死了。
呵呵,我在還是孩子的時候,我的父親就給我講過這故事。後來,我成人之後,也在《史記》中找尋這故事的蹤跡。一個疑問一直就在我的腦海裡:如同兒童過家家一樣的嬉戲,竟然可以讓坐在西楚霸王高位的項董事長深信不疑?如果項董事長當真如此智商,那麼,我們敬愛的劉董事長又能高明到哪裡去呢?
這慘烈悲壯的楚漢戰爭,竟然就如兒童嬉戲?
從小到大,我一直就認為這是傳說。這故事中計策的機巧,太過小兒科。別說項董事長不會相信,就是項董事長的那位使者,要相信,除非他的腦袋當真被門夾扁了。一個已經混到中央委員的幹部,就是這智商?他是怎麼混上去的?這記載,要麼司馬老兒道聽途說,沒有記錄完整;要麼根本就是司馬同志為了表揚陳平的奸猾而杜撰的。
范增死於歸程的途中,肯定是不爭的事實。但他為什麼就不可以是真真正正生病了,需要回家休養?
總之,范增死了,對項董事長來說,就如同勞斯萊斯失去了車轱轆。
他這架戰車,還能奔馳多遠?
實力強弱的轉換,肯定取決於各自陣營中人才優劣的轉換。
優勝劣汰。當一個陣營,由人才優勢轉變為人才劣勢的時候,其實,這個陣營就已經離失敗不遠了。
兵者詭道
人的一生,其實如同股票行情,永遠都是曲線。沒有人,會在一條直線上,平平坦坦走完從生到死的人生過程。除非不是人,是泥塑的菩薩,或者金屬鑄就的街頭雕像。所以每一個人,都會與坎坷結緣,也總是在低谷、盤整、高潮之間徘徊。
我們前面說到的韓同學,就是在與劉邦的對話中,脫穎而出,之後,即猶如黑馬一般,一路高歌。用重慶話說,運氣來了,門板都擋不住。打倒魏王豹之後,劉董事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把他的精銳部隊抽走。
理由很簡單:一來滎陽吃緊,兵源嚴重不足,正好韓同學還收編了魏王豹的軍隊,送來保衛滎陽,剛好派上用場——冠冕堂皇吧?二來韓信軍事實力陡然膨脹,弄得不好,就是尾大不掉——這個理由,他老人家永遠都會「窩」在心裡,打死也不會說出來。
韓同學倒是心胸坦蕩,本就是你劉董事長任命的大將,你老人家想咋樣就咋樣,咱們逆來順受。不過,如此一來,我們這位高唱凱歌的韓同學,就會無仗可打。對一位軍事天才來說,沒有仗打,肯定是世界上最為難受的事情。
於是,他向劉董事長建議:給他三萬兵,即把燕趙齊通通消滅。
這當然好,燕趙齊被消滅,劉邦北邊的壓力,即刻化為烏有。同時,如果彭越在南邊弄出點動靜,截斷項羽糧道什麼的,這場偉大的楚漢戰爭,強弱的轉換,就會是不爭的事實。
好吧,三萬兵不算多,你就帶著他們玩兒去吧。
這一玩,我中華軍事史上又一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即刻上演。主角,當然就是我中華軍事史上當之無愧的「戰神」——韓信。
這一戰役的經典之處,是韓同學選擇的戰鬥的拐點,他選擇了——死地。
死地,是什麼意思?
就是死胡同,如果被人打敗,連抱頭鼠竄的可能性都沒有。
這一戰役的耀眼之處,不是偷襲,而是面對面打仗。這一戰役的最不可思議之處,是他僅有的三萬將士,而且,還在死胡同裡,卻把敵人的二十萬大軍,打了一個人仰馬翻。
奇跡。
這一戰役取勝的戰略決策,仍然還是——出奇制勝。
韓同學在解決了代國之後,即帶著他的三萬將士,雄赳赳氣昂昂地向趙國井陘口撲來。從地理位置看,井陘是從山西翻越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的必經之地,在崇山峻嶺之間,有一處狀如水井的低窪地,所以,名為「井陘」,其西邊有一條約有百里長的狹長通道,是韓同學,包括他帶領的三萬革命將士的必經之路。
不好意思,趙王歇和他的大將軍陳餘,就在此佈防重兵二十萬,以逸待勞並嚴陣以待。
三萬PK二十萬,誰優誰劣,誰強誰弱?不用腦子分析,我相信我們親愛的讀者,都能準確地掂量。
在戰前禦敵會上,趙國名將李左車分析:韓同學儘管一蹭飯鑽胯的,但他前有「暗度陳倉」,後有「聲東擊西」,聲威大震不說,而且還橫掃代國力斬夏說,氣勢逼人。以至於他竟敢長途奔襲,以三萬將士攻擊我二十萬大軍,顯然已經驕傲到不可一世,目空一切,所以氣焰囂張。
所有的中央領導都盯著他。
啊,都吸引了領導的眼球。李左車莫名興奮,給出答案——驕兵必敗。
領導們有點不耐煩——這個誰不知道?說點具體的。
李左車不得不解釋並建議:「但井陘道路狹窄,車不能行走,馬不可並騎,他的糧草物資也就只能壓於大軍之後。如果大王撥我三萬兵馬,我繞小路斷其糧草,主將陳餘只需在前面深挖戰壕高築營壘,避而不戰,卻擋他去路。在這荒山野嶺之中,無糧無遮蔽,更不能阻攔日曬雨淋的情況下,漢軍既不能進又無法退,用不了十天,不戰自亂。到那時,無論韓同學如何出奇制勝,也只能由著我們任意宰割。」
總司令陳餘斷然拒絕說道:「兵書上說,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可以圍殲敵軍,有一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可以和敵人較量。現在韓信兵力三萬,卻有二萬新兵,再加如此這般千里奔襲,早就是筋疲力盡。我二十萬大軍數倍於他,而且以逸待勞,早已嚴陣以待。我用得著煞費苦心耍心機嗎?而且我們堂堂皇皇正義之師,完全可以坦坦蕩蕩圍而殲之,卻偏偏使用陰謀詭計,豈非勝之不武?」
暈喲,又一位教條主義受害者。
而且,他還拍著胸膛歡呼:「來吧,我有二十萬人的大軍,一個個摩拳擦掌,就等著你呢,七個打一個,你三萬將士經打嗎?你這鑽胯的,打了兩場勝仗,就以為你是項羽嗎?一聲吼,就能嚇退千軍萬馬,革命將士倉皇鼠竄,自相踐踏嗎?再說了,就算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董事長親自來了,我的二十萬革命將士,也不是二十萬頭綿羊嘛。」
實話實說,他恐怕還巴不得韓同學早日到來,把那個出奇制勝的韓同學打敗,下一個聲威大震的,顯然就是他陳餘無疑。
韓信來了,他派了一萬精兵在一背水的地方佈置營壘。陳餘得知韓信如此為陣,興奮得雙腳亂跳——背水排陣,兵家大忌,這韓同學懂不懂軍事呀?
高興啊,這一次,老天爺砸餡餅,多半就瞄準了他陳餘。
天剛放亮,陳總司令便聽見軍號吹戰鼓擂,奔到營樓一看,韓信的軍旗迎風飄揚,哈哈,韓同學來了!
陳餘下令出擊。
雙方一陣混戰,漢軍漸漸不支,並不得不扔掉軍旗戰鼓,往背水的方陣逃跑。哪裡逃!陳總司令大吼,並再次下令,全軍傾巢出動,全力追擊。已經落在自己掌控中,能讓漢軍逃掉嗎?
逃至背水方陣的漢軍,不得不回過身來,與趙軍玩兒命似的繼續廝殺。他們不能再逃了,再逃,就是水了——這可不是一般的水,是一條大河,要淹死人的。
漢軍無路可逃,不到三萬的士兵,早被二十萬趙軍圍了一個水洩不通。他們不得不反轉身來,與圍著自己狠揍的趙軍死磕!
呵呵,朋友們明白了這「死地」的意思了嗎,不拚死搏殺,就是死路一條,那就是真真正正的「死地」。這一次,無論趙軍如何猛攻狠打,他們就是不退。
死地,沒地兒退呀。
要麼戰死,頒發英雄稱號;要麼淹死,留一個逃兵惡名。
選吧。
已經殺紅了眼——反正都是死,當然選擇英雄更為划算。
堅持一下,也許還不死呢。連韓同學都在英勇戰鬥,以他出奇制勝的本領,會讓我們死嗎?
正確,他們的確不死。
因為,就在當真要死的時候,趙軍大亂。
很簡單,趙軍軍營裡的大旗,已經換成了漢軍大旗……也就是說,趙軍的營寨,已經被漢軍端掉。啊,漢軍不止三萬人啊?其伏兵已經端掉了自己的營寨。
即刻心慌。
接下來,肯定就是恐懼。
營寨被端,漢軍究竟有多少人呀?
更要命的是,在趙軍的屁股後面,還有漢軍騎兵衝殺過來。突然出現的騎兵,更讓趙軍陣腳慌亂。啊,原來韓信還當真另有大軍埋伏啊?
再下來,驚慌失措。
完了完了,兩面夾擊!
逃吧,我們輸了。
這個時候,韓同學和他的軍隊,可以好好地稍事休息一下了,用不著拚死搏殺了。因為此時此刻的趙軍,自己人正在爭先恐後地狂踩自己人。
二十萬人的趙國大軍,正在一狹窄的道路上,抱頭鼠竄倉皇奔逃。
路太窄了,如何能逃出來呢?
那就踩吧,踩死一大片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