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最近有點煩
小田曾經是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在別人眼裡,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職業了。然而,小田卻認為當老師沒有什麼出息,工資不高,一個月掙不上什麼錢。小田想改變自己平庸的人生,於是性格好強的他辭職了。辭職後的小田開了一家小公司,可是沒有經商經驗的他很快就發現自己不是經商的材料,小公司也僅僅維持了兩年就因為欠了一屁股的債關了門。公司關門後小田獨自一人來到深圳闖蕩,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深圳的工作也不好找。曾經有幾家企業約他去面試,可是他要麼是嫌薪水太低,要麼是嫌上班路途太遠,他想去的公司卻大多沒有給他面試的機會。在陌生的大城市裡,小田舉目無親,眼看帶來的錢就要花光了,可工作還沒有著落,可是小田又不甘心就這樣回老家。然而,多次找工作碰壁後,小田的心情越來越糟糕,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壞。
小田這是患了焦慮症了,像小田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數不勝數。假如你最近總是莫名其妙地感覺緊張心煩,那你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焦慮症。
小田焦慮的根源是他太好高騖遠,首先,他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清醒的認識,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的仗」,這就是說當你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時就不要輕率出擊,否則就是盲動,而盲動的結果只能導致失敗。小田首先應該先靜下心來認真分析一下自己,找出自己的長處,尋找自己的長處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自信心;其次找出自己的短處;再次,認真分析市場需要,從市場需要入手給自己理性定位。然後,揚長避短,用自信去迎接挑戰。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焦慮的經歷,甚至每天都會有焦慮的情緒,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有些人能自我化解焦慮,而有些人卻被焦慮情緒困擾不能自拔。因此,焦慮是一種消極的、不健康的精神狀態。
古希臘時的人將焦慮描述為可接受的預兆,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好的兆頭,他們認為焦慮這種情緒只有在所謂高尚的人身上才會出現,因此焦慮並不是人人都會有的。但到了中世紀以後,人們逐漸認識到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人們必須要對焦慮有所控制。
那麼導致我們焦慮的原因是什麼呢?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鄭希付教授認為,造成人們焦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心理社會因素。「由於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而不能達到預定目標或滿足自己的需要時,便處於挫折狀態。挫折往往具有突發性,如突如其來的災難或無法逃避的禍患給人們造成的是典型的挫折,挫折會引起人們強烈的情緒反應。」這樣焦慮就產生了。
2.個性因素。「除了其他因素外,對焦慮產生影響較大的是人的個性。在同樣的情況下,有的人出現焦慮,或其焦慮的程度較大,而有的人沒有焦慮,或焦慮的程度相對較小,這主要與人的個性差異有關。在所有的個性因素中,對焦慮情緒產生影響較大的主要是自我概念。」
鄭希付教授在其著作《論焦慮》中認為:「真正的自我概念有三種:1好的自我概念。這是由於人們有豐富的知識,有高水平的能力,而且也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同;2一般自我概念。人們認為自己成功和失敗的機會各佔50%;3差的自我概念。這主要是由於人們文化水平較低,能力較差,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機會較少造成的,也可能由於自己高水平的能力總得不到社會的承認而形成的。差的自我概念是造成人們焦慮情緒產生的主要的個性因素之一。自我概念的好壞與人的經歷有很大關係,成功與自我概念成正比例關係,即人們取得的成功越多,相應的自我評價就越高。反之,人們取得的成功越少,或遇到的失敗較多,人們對自我的評價就較差,他們在生活中會遇到較多的挫折和衝突,因此他們的焦慮情緒相對較多。」
另外一個值得重視的情況是,人的自卑感與焦慮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焦慮狀態下很容易出現自卑,而自卑感往往又增加焦慮情緒的蔓延。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們對焦慮的認識也應該如此。長期的焦慮得不到排解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麻煩,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焦慮的積極作用。
在特定的情況下,焦慮會成為我們行為的一種動力,因為焦慮一般是一種危險即將來臨的信號。因此,一方面,為了避開這一狀態,使這一狀態盡快結束,人們就必須做出積極的主觀努力來改變環境或改變自己,這樣就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動力。另一方面,要消除這種危險,使自己擺脫困境,人們也必須做出積極的努力。
鄭希付教授認為,焦慮是人人都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實際上它也豐富了一個人的情緒生活。一個人如果能夠經常戰勝焦慮,能用很好的方法對付焦慮,他就會變得愈來愈自信,愈來愈成熟。
Part2不健康的思維方式是焦慮產生的根源
5種不健康的思維方式最容易導致焦慮情緒的產生。因此,改變這些不健康的思維方式,就能有效地避免焦慮情緒的產生。
1.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這是一種極端的思維方式,用它作為衡量事物的標準,只能給你帶來焦慮和煩惱。
2.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最著名的以偏概全的案例是我們都知道的「盲人摸象」的故事,看事情只看一點,不識其他,只能讓你陷入片面的誤區。
3.倉促定論的思維方式。在不明事實真相時便得出結論或自以為是地對某一事物草率地作出肯定的結論,會讓你因為自己的草率而麻煩不斷。
4.過分誇張的思維方式。將自己的某一次工作失誤,或由於突發事件引起的緊張情緒無限地加以誇大,或者對自己喜歡的事物,無限誇張地加以褒獎。
5.虛擬標準的思維方式。在心裡為自己和別人的工作成效制定一個標準,當自己和他人達不到這個標準時,心中就會感到苦悶。
Part3哪些人易焦慮
1.性格壓抑者。這類人在遇到事情時常常有意克制自己的緊張情緒,在面對困境或危險時他們不願意求助他人,他們從不把消極情緒暴露出來,這些消極情緒如果長期鬱積心中得不到發洩和疏導,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心理上的障礙。
2.自卑者。自卑者經常處於強烈的緊張和不安之中,他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如別人,學習成績不如別人,經濟狀況不如別人,相貌不如別人,總之,感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自信對自卑者來說遙不可及,懷疑自己是自卑者的生活常態。有些自卑心重的人甚至害怕正視別人的眼睛,更不能正常表達自己的情感訴求。由於自卑者經常處於焦慮和緊張之中,他們在正常的社會交往方面也存在較大的缺陷。
3.過度關心自己的人。這類人通常以自我為中心,任何事情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關注,一旦感覺自己的身體有絲毫的不適,他們就會驚慌失措,哪怕一些輕微的症狀,如正常的感冒,都有可能引發他們對疾病的恐懼心理,緊張造成的焦慮使這類人的精神時刻處於情緒的不穩定狀態。
4.完美主義者。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易患焦慮障礙,此類人不但要求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盡善盡美,他們還會要求別人也跟他們一樣。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點兒的差錯也會讓他們感到無法容忍,這些人常常同時具有強迫症的特點。
Part4每日5件小事緩解焦慮
英國政府曾頒布過一份題為《精神資本和精神健康》的報告,在這份報告中說,與人們通過多吃蔬菜水果維護身體健康一樣,保持心理健康同樣有章可循。該報告建議,人們每天只要做5件小事,就能達到促進心理健康的目的。
1.要傾訴。焦慮的人總愛把自己當成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其實和你有同感的人何止千千萬萬,沒必要把自己變成個倒霉的榜樣。假如你因為焦慮無法工作的話,不妨找個可以信任的朋友聊聊天。聊天後你會發現,可能你的朋友遇到的問題比你還嚴重。傾訴後,不管有沒有得到他人的幫助,你心裡的焦慮一定會大大減輕。
2.去工作。有些症狀輕微的焦慮者本來可以做日常的家務活和參加正常的社交活動,但他們卻整日心神不寧、無所事事,豈不知這是很有害的,力所能及地幹些家務活和做些自己熟悉的日常工作,能有效化解一個人的焦慮情緒。
3.作計劃。一個人手頭事情太多,頭緒太雜亂,工作忙不過來時就會產生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先停下手頭的工作,看看自己的工作安排是否合理,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做一個排列,然後按照工作的重要程度先做那些必須盡快完成的事情,然後再做那些不那麼著急的事情,這樣你就會發現你的工作變得有序了,焦慮和緊張情緒也會少了許多。
4.有行動。那些優柔寡斷,遇事前怕狼後怕虎的人比較容易焦慮,相反,那些遇事當機立斷,勇於行動,敢於負責的人,則不易被焦慮情緒所困擾。所以當焦慮來臨時,要積極尋找導致自己焦慮的原因,努力將其化解,即使一時半會兒無法化解焦慮情緒,也應暫時先把它忘掉,繼續下一步的工作。
5.不亂想。焦慮者通常很敏感,老闆、朋友、同事、家人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可以讓焦慮的人產生諸多聯想——我做錯什麼了?我的位置是否不保了?加薪是否無望了?我說錯什麼話了?這些問題,越想就越會使人焦慮,其實,倒不如不去想那麼多,免得白白地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
Part5擺脫焦慮的方法
1.擺脫消極情緒。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擾,遇到困擾時一定要善於排解,不要讓消極情緒常駐在心裡。
2.尋找成就感。成就感是化解焦慮的良方,一個有成就感的人,內心會充滿自豪,焦慮則很難在他心中長久停留。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擁有成就感呢?當你焦慮時,不妨回憶一下自己曾經取得的成績,這會讓你感覺眼下面臨的困難其實並不那麼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