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宣見霍禹對朝廷和皇上深懷恨意,意識到了危險的存在。他勸老上司說:「大將軍的時代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當時大將軍把持一國權柄,掌控著生殺予奪大權。許多大臣因為忤逆了大將軍的意思而被下獄,甚至被處死。因此朝野有事都先稟報大將軍,丞相等人形同虛設。現在情況不同了,許史兩家人都是當今天子的骨肉,得勢顯貴起來是可以理解的。大司馬您如果總是這樣心懷怨恨,下官以為不可。」任宣可謂一語道破了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大規律:權臣的興起是依附皇權的結果。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皇帝親信誰,誰與皇帝關係密切,誰就能獲取巨大的權力。但是當一個人成為權臣後,他總希望永遠保持權勢,卻忽視了自己家族與皇帝並不能永遠保持密切的關係這一點。
霍禹無話可答,兩人只能默然以對。幾日後,霍禹宣稱病已經好了,重新開始上朝視事。但是心中深深的怨恨和對過去權勢的懷念使他身處朝堂,卻不能釋懷。最後,霍家人決定來次瘋狂的冒險。他們制訂了一個政變計劃,陰謀以太后的名義擺設酒宴,宴請丞相、平恩侯等顯貴,由范明友、鄧廣漢兩人以太后的命令斬殺他們。接著,霍家就入宮廢黜天子劉病已,改立霍禹為皇帝。霍家在之前扶立過三個皇帝,還輕易廢黜了一個皇帝。霍禹和顯等人似乎覺得再多廢黜一個皇帝也是可行的。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霍光在世的時候,他廢黜劉賀,根本就沒有動刀子,召開會議動了一下嘴就成功了。現在,作為霍光的子孫,霍禹等人卻需要如此精心謀劃、大動干戈,可見霍家真的大勢已去。
霍禹等人不僅疏忽大意,而且拖延不決。結果陰謀還在謀劃階段,第一撥兒官職調整中倖免的小集團成員又被調任出京,打亂了計劃的實施。先是霍雲被拜為玄菟太守,要去遙遠的遼東地區任職;接著是任宣要去山西擔任代郡太守,去防備匈奴人。無能的霍山在這關鍵時刻,自亂陣腳,向同夥秘密寫信通報情況,聯絡下一步行動。結果事機不密,霍山先被人告發密通書信,溝通大臣。顯見情況緊急,搶先上書朝廷情願獻出城西的宅第和一千匹馬,請求赦免霍山的罪行。
霍山的書信還是被呈報給了劉病已,朝廷很快就發現了霍家的政變陰謀。劉病已見機採取了嚴厲的鎮壓措施。霍雲、霍山、范明友見事情敗露,自殺身亡;顯、霍禹、鄧廣漢等人被抓捕入獄。結果霍禹被腰斬,顯及霍家親屬被棄市。劉病已以政變案為突破口,大規模清理霍氏黨羽。結果因與此案相連而被誅滅的有數千家之多。
皇后霍成君在事變發生後,被囚禁在昭台宮。起初霍成君傷心、悔恨,責備家人,但是她對自己的命運還是有信心的。自己畢竟沒有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畢竟是皇上喜愛的妻子,皇后之位也並沒有被廢黜。霍成君期盼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搬出冷宮,重新成為皇后,但是奇跡並沒有發生。
幾個月後,昭台宮來了使臣,向尚懷希望的霍成君宣讀了劉病已的詔書。詔書說:「皇后熒感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在詔書中,劉病已責備霍成君追隨母親顯,謀害太子,心懷歹毒,失去了做皇后的資格。霍成君被正式廢去皇后尊位,逐出皇宮。
霍成君在家破人亡、無依無助的情況下被送到長安郊區的上林苑的昭台宮。
12年後,劉病已依然對霍成君懷有恨意。他下令不許霍成君繼續居住在皇家宮殿中,而是囚禁在一個名叫「雲林館」的小屋中。不久,劉病已乾脆下令賜死霍成君。我們不知道霍成君被廢黜後的日子是如何度過的,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自殺的。我們只知道,這位一心想做皇后卻只當了5年皇后的貴族女子自殺時只有33歲。
霍氏家族被剷除後,劉病已出巡或者祭祀的時候,車騎將軍張安世一直陪同皇帝的車騎。現在劉病已和張安世坐在一起,從容舒服,一點也沒有芒刺在背的感覺了。
兩千多年後,我們再來看霍氏家族,不能不承認劉病已殺戮太過。在西漢的君臣關係史中,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先例。漢初名相蕭何韜光養晦,保全自身及後裔。他權勢最大的時候卻在窮鄉僻壤置辦家業,一來為子孫留棲身之地,二來也因為土地偏僻貧瘠,希望不被後代豪強覬覦。漢武帝時的丞相田紛自恃是皇帝的舅舅,「權移主上」,受到武帝警告後始有收斂,得以全身而終。而開國元勳周勃之子、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僅僅因為被景帝視為「此秧秧,非少主之臣」,就被以謀反罪下獄,死在獄中。霍光自受漢武帝遺詔輔弼漢昭帝以來,歷經四代皇帝,主持朝廷政務20年。在霍光主政期間,漢朝一改漢武帝晚年的貧乏和混亂,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霍光和他哥哥霍去病一樣,對漢朝是立有大功的。但是霍光權勢熏天,其間主持皇帝的廢立,成為前所未有的大權臣,功績、勢力和聲望都超過了作為皇帝的劉病已。在皇權至上的時代,霍光家族嚴重侵犯了皇權。霍家的失敗在於霍光沒有及時全身而退,沒有與劉病已保持良好的關係和溝通。也許,這是像他那樣的權臣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霍家遇到了劉病已這樣精於世故、老成穩重的年輕皇帝,舉止失措,釀成了大禍。
到漢成帝時,為霍光平反的聲音開始出現,最後朝廷為霍光設置了百戶人家守塚,並尋找到霍光同族的後代霍陽,封他為博陸侯,食邑千戶。霍氏家族最後還是享受到了普通功臣的待遇。
五童話的尾聲
在經歷了戲劇般的童年、少年和與權臣的爭鬥後,劉病已的後半生幾乎波瀾不驚。
公元前64年2月,劉病已冊立了自己的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后——王氏。王氏一直在宮中默默無聞,冊後震驚了朝野。劉病已以王氏為皇后,除了王氏老實巴交、低頭做人外,主要是看中了她身上的兩大特點:一是王氏是老友之女,二是王氏沒有生育能力。
王氏的父親王奉光是以鬥雞為生的普通百姓。劉病已在民間生活時喜歡鬥雞,很早就認識了王奉光。如果王奉光只是普通的鬥雞翁,那王氏也成不了皇后。因為王奉光的家族是西漢的開國元勳,在漢高祖時期受封關內侯,只是傳到王奉光時,王家早已經敗落,與普通百姓無異了。王家與劉病已早年的交情和家族歷史,是王氏成為皇后的第一大原因。
王氏入宮後,劉病已幾乎就沒有過問過她。因此王氏年紀雖大,卻一直沒有生育。這樣的人成為皇后,就免去了日後干政的危險,同時也可以作為太子劉奭名正言順的養母。劉病已依然深愛著許平君。為了防止許平君被毒死和劉奭受到威脅的歷史重演,他要為太子尋找一位可靠的養母。因此,劉病已的第三次立後,主要還是為了太子的成長。王氏恰恰符合養母的各方面條件。
王氏成為新皇后之後,物質享受和身份地位都有了極大提高,但她依然過著清宮孤燈的日子。劉病已極少去找她,也從不光顧她的寢宮。寂寞的王皇后將空餘的精力和感情都傾注在了劉奭身上,對太子無微不至地愛護。王皇后和劉奭結下了深厚的母子親情。她雖然沒有從劉病已的身上獲得愛情,但卻獲得了未來皇帝的孝順和尊崇。
劉病已知道自己不愛王氏,自己的做法對王氏是不公平的,因此他在其他方面盡力給予王氏補償。王奉光被封為邛成侯,王家享受了作為外戚應有的尊貴和待遇。
從宏觀歷史來看,劉病已是西漢「昭宣中興」的主角。由於他成長於民間,深諳民間疾苦,所以在親政的二十多年裡,勤儉治國,輕徭薄賦,積極恢復和發展經濟。劉病已廢除了一些苛法,屢次減免田租、算賦,招撫流亡,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繼續霍光的政策。因為「病」、「已」兩字都是常用字,臣民避諱不易,於是劉病已自己改名為「劉詢」。同時劉病已整肅吏治,加強皇權。他設置了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規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囚犯名數,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此外他還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統一思想。在對外關係上,劉病已聯合烏孫打擊匈奴。後來匈奴內部分裂,呼韓邪單于公元前51年親至五原塞上請求入朝稱臣,成了漢朝的藩屬。西漢與這支匈奴保持良好的關係,使邊境逐步寧息。公元前61年西漢擊敗西羌,後任將軍趙充國實行屯田,加強邊防,使羌人歸順,接著襲破車師。第二年,劉病已設置西域都護,使現在的新疆地區正式歸屬於西漢中央政權。
劉病已統治下的漢朝政治清明,社會經濟繁榮,在外交上完成了漢武帝傾全國之力而未竟的功業。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史載:「孝宣之治,信賞必罰,文治武功,可謂中興。」劉病已與漢昭帝劉弗陵的統治被並稱為「昭宣中興」。
但是西漢王朝積弊已深,劉病已的各項政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制度積弊和土地兼併問題。劉奭即位後,社會矛盾開始激化,西漢王朝迅速走向了衰亡之路。
公元前49年冬,劉詢病重,不久病死於長安未央宮。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少傅周祿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劉奭。劉病已在位25年,享年44歲,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史稱漢宣帝。
劉病已死後,按照他的願望被安葬在杜縣,他的陵墓就是現在的陝西杜陵。
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春,劉病已就在杜縣東原上為自己修造陵墓,更名杜縣為杜陵。因為他少年時代在鄠杜一帶遊走,十分喜歡那裡的山水人情。許平君死後,就被安葬在這裡。
但是劉病已並沒有與心愛的許平君合葬,而與他一起埋葬在杜陵裡的是王皇后。王皇后於永始元年,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去世。當時的漢成帝是劉病已的孫子,並不明白祖父與三位皇后的恩怨情愛。依照慣例,太皇太后王氏就與丈夫劉病已合葬了,王氏的陵墓被稱為東園。
現在西安市東南曲江三兆村南有東西並排兩個大塚,便是杜陵與東園。許平君的陵墓單稱少陵,也稱杜南。
漢代以來,杜陵一直是長安近郊的遊覽勝地。文人騷客常彙集於此,登高覽勝,並留下了許多詩篇。清代乾隆年間的陝西巡撫畢沅喜歡探游古跡,並題詞留念。他在杜陵前立了「漢宣帝杜陵」碑一座,碑銘至今清晰可辨。此外,陵區還有碑碣十餘方。在這些詩歌、篇章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杜陵絕句》: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
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杜陵現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部門對陵區進行了調查,在周圍發掘出土了很多文物,並對陵區內的寢殿、便殿等遺跡和周圍的排水溝渠都進行了修繕。不知道我們這些後來人在遊玩的時候,有沒有驚動同樣「好游於原上」的傳奇皇帝劉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