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中國和世界 第6章 新中國的崛起 (6)
    現在,有250多個人工繁育中心正擔負著七大類物種的拯救工作,其中就有大熊貓和朱鹮。熊貓又被譽為中國的「國寶」。目前中國野生熊貓的數量在1100到1500只左右,野生銀鷗的數量在2000到10000只左右,而曾經難得一見的老虎,也逐漸在中國的東北部等地出現。

    再舉一個例子,中國在世界上率先對白鰭豚進行了科學研究,並打擊對數量不斷減少的藏羚羊的獵殺,其數量現在還剩70000只。中國還在西南地區的雲南省建立基地,以保護國內最大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

    中國的生態轉型

    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的敏感與責任感是毋庸置疑的!例如,禁止實施與可持續發展相悖的捕魚方法,禁止在超市使用塑料袋等,這些措施讓自然保護協會很高興。

    北京很少採取權宜之舉……在綠色職業和森林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這在幾年前是難以想像的!中國將要求聯合國採取更嚴格的規定。

    情況緊急?一項國際研究表明,中國的生態系統在1981年到2000年吸收了因燃燒化石燃料所釋放的碳的28%到37%。

    面對地區荒漠化和森林砍伐,中國聲稱每年增長森林面積達40000平方公里,並重申了它的森林保護計劃……中國所種下的數十億棵樹木成為典範,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做出了貢獻。

    是行動的時候了!2007年到2008年,消失的樹木已增長299%,這主要發生在巴西。在過去20年裡,已有50萬平方公里的樹木消失。

    以目前的砍伐森林速度來看,如果我們依然不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的話,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將在2030年消失。

    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新的平衡

    中國現在追求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因而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更先進的技術。

    中國還得到了活躍在該領域的科學組織、基金會以及國家投資機構等的支持和幫助,另外還有諸如中國世界自然基金會這樣的組織,它自從1980年開始就致力於可持續發展工作中。

    挑戰!到2030年,如果人們繼續壓搾我們的資源,人類將不得不動用兩個地球來滿足每年的需求了。因此,自然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衝突仍在繼續。

    十九 全球性挑戰

    地球的能源資源從來沒有遇到過像現在這樣的挑戰:核安全危機、資源保護、氣候反常和全球環境。

    這一挑戰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使用更多的清潔能源,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空氣和環境污染不區分國家主權……如果我們無法看到超越了個人和社會利益之外的東西,我們短淺的目光將把我們推向失敗,這將釀成真正的悲劇。」墨西哥總統費利佩?卡爾德龍在2010年坎昆會議的開幕式上如是說。

    影響我們未來的角色

    政府、媒體和無政府組織是國際談判中的主要角色。中國參加類似這樣的談判的時間較晚,在與其他主要參與者的合作方面,中國還有需要改進的空間。對於那些貧窮國家或者新興國家而言也是一樣,他們應該討論並贏取其在籌備會議上的話語權和聽證權。

    儘管大部分氣候變化起初都是由於發達國家的過度消耗導致的,然而今後要面對其所引起的後果的則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發展中國家儘管有自身的需求,但是仍應該在處理環境問題上加大力度。

    如果發達國家能保障氣候基金並履行承諾,他們將成為榜樣,並將收穫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尤其是在透明度問題上的有效成果。

    有些國際環境論壇的參與者表示,全球性共識的建立會使氣候談判陷入僵局。

    其他人則反對說,共識原則是所有與環保問題相關的談判的基礎。但在未來的協議簽訂之前,是否每個國家都應該加入到環境保護的進程中來,並採取適當行動呢?

    中國的行動

    基於2005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中國承諾將在2020年之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0%到45%。尚未有任何發達國家做出如此大的承諾。

    正如奧巴馬所要求的那樣,華盛頓承諾,要在2020年之前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到2005年的17%。儘管此前美國國會拒絕了一項氣候法草案的通過。

    華盛頓將採取行動,通過一系列調控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將二氧化碳歸為一類污染物,美國環境保護局將設置上限,以更好地規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樣的舉措要想產生效果,需要花很長時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7%的目標似乎已經難以實現了。

    缺乏約束性指標

    目前,仍沒有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的約束性指標。談判工作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並將在2011年底在坎昆舉行的下一屆氣候峰會上延續。

    這就意味著將出現更具體的、強制性的措施和新的條約,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所有國家都真正自願地做出承諾。

    另一方面,還需要想辦法支撐著名的坎昆綠色基金,在出台各自2030年的計劃之前,這將是一個檢驗各個國家政治意願的機會。

    二十 CO2少一點,生活好一點

    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正步入經濟增長階段,也是歷史上最需要能源的階段,這是其工業化和不斷增長的經濟的需要。這一時期將持續至少十年。

    與數十億人們的合理願望相悖,推行限制性政策,甘冒經濟增長變緩的風險,這並不是最好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環境對經濟增長的約束性越來越大……因此,中國正在為未來的能源和環境改革做著準備!

    2030年的CO2排放量將是多少

    如果我們袖手旁觀,將增長40%!

    據能源情報署(EIA)預測: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減排措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從2006年的290億噸增長到2015年的330億噸,到2030年將達到400億噸。

    在2020年之前,地球上需要減少30%的二氧化碳,否則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攝氏度。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一警告是由美國發出的,而此前美國在數字的承諾上一向很慎重。

    而中國則指出了工業國家該負的責任,它們在本國內部做的是一套標準,而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時,卻明顯是另一套碳信用標準。

    減少CO2排放,從日常生活做起

    當國際機構仍在質疑和考慮該採取怎樣的新環境政策時,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低碳」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個流行詞。

    而在這一新觀念和新詞條尚未發明之前,許多中國人已經開始了更環保的生活方式,節電節水、精打細算。

    的確,環境和污染問題在中國已經人盡皆知,而如今這些問題與減排二氧化碳成為了國家大事。

    幾個中國網友的看法

    在國家級的計劃和指導方針之外,中國網友發出了「今天你低碳了嗎?」這樣的口號!

    在豆瓣網上,成千上萬的網民講述著自己生活行為的巨大變化。在這些普通網民的論述和建議中,我們看到如下這些標題:

    「垃圾分類以減少碳痕跡」,「變化來自日常的點滴積累」,「六個習慣減少你餐桌上的碳痕跡」,「低碳生活的50條建議」,「用電子發票取代傳統發票」。

    我們該為環境做些什麼

    在中國的網站上,我們還找到了其他的評論:28歲的魏寧,在江蘇省南京市一家外資銀行工作,她講述了她是如何從日常生活的點滴行為做起的。她每天都很重視環保和低碳:「我從很多小事入手:用打印紙的兩面打印材料、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騎單車、離開時記得關燈和關電器、在超市用環保購物袋而不是塑料袋等等。這些細小的行為可以產生大的影響。」

    即使在炎熱的夏天,魏小姐也從來不把空調開到26℃以下。她認為,低碳的生活方式需要適應這些生活習慣,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在她看來,一旦確立這些原則,低碳生活就很容易實現了。

    魏寧很喜歡栽培植物,因為從豆瓣網上的一個碳排放量計算器上她瞭解到,人們可以通過種植植物來吸收這些排放出的碳。

    魏寧發現,每消耗140度電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通過種一棵樹來抵消掉。這就是為什麼她買了許多室內植物,並將它們擺放在陽台上。「僅僅是看著這些綠色植物,我就覺得空氣清新了很多。」她說道。

    勤奮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方面,魏寧受父母的影響很深。她很清楚,貧困和欠發達的經濟使得父輩們不得不生活節儉。而如今,人們提出低碳生活則是出於保護環境的原因。

    「跟爸爸媽媽一樣,當我在外面吃飯時,我從來不點過多的菜,以避免浪費糧食。這也是省錢的好辦法。」

    殊途同歸

    在這一問題上,中國外交學院的龍媛芳贊同魏寧的觀點。

    「政府應當出台法律來影響人們的行為,作為個人而言,則要從自身做起,比如栽培植物、循環用水、垃圾分類等等。」

    作為學校環保社的成員之一,她參加過許多不同的活動。

    「一些諸如離開房間時關燈這樣的小事,都是在為環保做貢獻,為未來的下一代著想。我認為,沙礫可以堆砌出寶塔,微小的凝聚可以孕育出偉大。如果我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注意環保,必然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魏寧和龍媛芳以自身的行為方式為環保做著貢獻,但並非所有人的行為方式都是一樣的。其他的,比如這對年輕的新婚夫婦,王錦和於燕,他們更喜歡用一種引人注目的行為來呼籲低碳生活,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這對來自遼寧錦州的新人決定騎著自行車來舉行婚禮!這一行為吸引了當地居民的注意,它向人們傳遞一個信息:少一些汽車,少一些垃圾。

    教育與媒體的重要作用

    媒體和互聯網在全球宣傳低碳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中國也不例外!其中,中國氣候變化信息網就是一例。

    除了眾多提供環保信息的網站之外,隨著它們在網民中人氣日益高漲,獲得成功,「微博」則逐漸成為了中國的輿論先鋒們的下一個戰場!

    二十一 低碳經濟

    中國的願望是從2020年到2025年,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降低40%到45%,同時加強立法,以履行其向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

    為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如果說中國在這方面還要下很大工夫的話,那是因為這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儘管發展迅速,但它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中國,這個將來的世界第一大國,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其優先考慮的主要任務是:國家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根除大部分人口的貧困問題、改善人民福利等等,就像其他新興國家一樣。

    在這樣一個所有國家都經受著氣候變暖和自然資源匱乏的時代,對所有人而言,實施發展低碳經濟都是巨大的挑戰。

    與中國發展相關的問題

    近年來,通過謀求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以及宏觀政策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中國政府實施了低碳經濟的擴大發展。一個國家越是發展這種經濟類型,它就越能成功。煤炭資源豐富而石油、天然氣短缺的中國,是一個碳排放大國。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很關注這個問題,並採取措施以減少能耗,同時開發新能源。

    中國應該推出一種低碳的工業系統,以求在2015年創建一個節能環保的社會。

    綜觀中國所採取的措施,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正在沿著一條允許它低碳發展的路前進。

    例如,2010年至少592萬公頃的造林行動、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發展能源經濟、保護環境和發展循環經濟、對城區每天各自排放的1500萬立方米廢水和60000噸垃圾的處理能力等等。

    為了發展循環經濟,中國應該加強礦產資源的再利用、工業廢料的回收、熱能的再利用及餘熱發電,還有家居垃圾的回收等等。

    中國將給予一些技術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以促進非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爭到2020年將其在基礎能源中所佔比例從2009年的9.9%提高到15%。

    2011到2015年間,中國的方針政策

    這些目標對中國而言是真正的挑戰,要想實現它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中,中國決定了它的發展戰略:開發資源,節約能源。重點放在節約能源上,同時提高能源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該計劃還鼓勵能源節約技術、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包括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等。

    緊接著,第十一個五年計劃(2006—2010)將節約資源作為一項國家政策,並確立兩大目標:一個是減少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個是新型資源的應用。

    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1—2015)尤其強調要挖掘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該計劃明確其主要目標是:對國民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減少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以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的生活方式

    2010年10月13日發佈的《生命行星報告》顯示,如今中國自然資源的人均消耗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該報告稱,中國人均生態足跡世界排名第74位。這就意味著中國自然資源人均消耗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在報告中,位居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阿聯酋、卡塔爾、丹麥、比利時、美國、愛沙尼亞、加拿大、澳大利亞、科威特以及愛爾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