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 第25章 「戰爭之王」  世界最大軍火庫 (3)
    全球最大的軍火企業,控制著世界防務市場40%的份額,五角大樓每年採購預算的1/3都用於支付其訂單,它幾乎包攬了美國所有軍用衛星的生產和發射業務,是名副其實、無可爭辯的世界軍火「第一巨頭」。2008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軍品銷售額為395億美元,穩坐全球頭把交椅。目前主要供應美國海軍所有潛射彈道導彈,戰區高空區域防空系統,通信衛星系統,F-16、F-22和F-35等戰鬥機,U-2間諜偵察機,岸基反潛機P-3系列,C-130系列軍用運輸機等。

    長期以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是台灣地區最大的軍火供貨商,有人甚至形容說,如若失去洛克希德·馬丁的軍火供應,台灣地區軍隊將立刻陷入癱瘓。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比較有代表性的對台軍售項目包括愛國者3戰術導彈(2010年)、12架P-3C型反潛機(2008年)、150架F-16A/B型戰鬥機(1992)、正在等待批准的還有UH-60「黑鷹」直升機、F16C/D戰機等軍售項目。

    波音公司(世界第三大軍火商)

    代表作:「阿帕奇」直升機

    波音公司是美國航空航天局最大的承包商,1997年與美國最大的軍用飛機生產商麥道合併,成為軍用飛機、衛星、導彈防禦、太空飛行和運載火箭發射領域的領先者,主要提供F/A-18戰鬥攻擊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魚叉」反艦導彈、「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等武器。

    2008年軍品銷售額為311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軍火商。

    波音近年來一直在中國內地市場佔有巨額利益,每年銷售額超過上百億美元,雖然在對台軍售方面低調很多,但依舊是這方面的重要獲益者,美國出售給台灣地區的很多軍用航空器材及戰鬥機其實都來自波音公司。比較有代表性的武器包括由麥道公司提供的60枚AGM-84L魚叉反艦導彈(2008年)、30架AH-64D阿帕奇直升機(2008年)、「鋪路爪」長程預警系統(2002年)、6000枚「地獄火」反坦克導彈(1999年)。

    格魯曼公司(世界第四大軍火商)

    代表作:E-2T預警機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是美國主要的航空航天飛行器製造廠商之一,在電子和系統集成、軍用轟炸機、戰鬥機、偵察機以及軍用和民用飛機部件、精密武器和信息系統等領域具有很大優勢。主要產品有B-2隱身轟炸機、EA-6B電子戰飛機、E-2C「鷹眼」預警機,為F-16飛機和F-22飛機生產火控雷達,為「阿帕奇」直升機生產火控雷達和導彈等。2008年軍品銷售額為266億美元,是全球第4大軍火商。

    作為台灣地區軍火市場的常客,格魯曼公司不僅與台灣地區合作生產了308架F-5E型戰鬥機,還提供了4架E-2T「鷹眼2000」預警機及30架S-2型反潛機等大批設備。而近些年該公司花力氣最大的,就是為台灣地區提供夢寐以求的8艘柴電潛艇。

    通用動力公司(世界第五大軍火商)

    代表作:「基德級」驅逐艦

    通用動力公司是美國重要的軍品合同商之一,主要產品包括「海狼」級核潛艇、「洛杉磯級」核潛艇、「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俄亥俄級」核潛艇、「伯克級」驅逐艦、多型戰鬥機及各種攻擊性武器。

    2008年軍品銷售額為229億美元,是全球第5大軍火商。

    雷神公司(世界第六大軍火商)

    代表作:「愛國者」導彈

    雷神公司是美國的大型國防合約商之一,2008年軍品銷售額為216億美元,位居全球第六,其超過90%的營業額來自於國防合約,幾乎壟斷了美國地空、空空導彈的生產製造。

    雷神公司在雷達、光電傳感器和其他供陸、海、空軍事設備使用的先進電子系統方面是世界領先的研發和製造商;雷神是飛彈及相關飛彈防禦系統的領先研發商,包括AGM-65小牛導彈、BGM-109戰斧巡弋導彈、AIM-9響尾蛇導彈、AGM-154聯合遠距攻擊武器、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等。

    雷神也一直是台軍最重要的武器供貨商之一,曾先後向台灣地區方面出售「愛國者-3」反導系統(2010)、144枚「標準」-2型導彈(2009)、453枚AIM-120C-5型空空導彈和「小牛」空地導彈、遠程預警雷達(2005年)、200枚「愛國者-2」反導導彈(1993年)等。

    4.大國陰謀——海灣火藥桶

    據「維基解密」洩露的一份外交密報報道,美國情報部門認定,伊朗已經獲得了一系列基於俄羅斯技術設計的先進導彈,比此前華盛頓公開承認的伊朗擁有的軍備力量更先進。據悉,這些導彈將使伊朗第一次有能力打擊歐洲西部甚至是莫斯科。

    這些導彈為俄羅斯R27設計的BM25導彈。美國情報機構相信,伊朗正盡力掌握新一代導彈的技術。

    目前,伊朗最大射程的彈道導彈是1200英里。

    據火箭專家稱,BM25更長更重,能夠攜帶的燃料更多,能夠達到2000英里,如果從伊朗發射導彈,將能夠到達西歐。如果從伊朗西北發射,則能到達莫斯科。

    「維基解密」文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伊朗核問題,文件裡稱沙特阿拉伯國王多次勸說美國進攻伊朗而終止伊朗的核計劃,而伊朗也曾經參與了操作伊拉克選舉等事件。

    中東地區已經陷入到一片混亂中,許多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從美國購買武器,完全依賴美國為自己國家的人民提供安全感。「維基解密」公佈的一份電報顯示,海灣地區有人稱:「我們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情,美國人一定知道怎麼做。我們解決不了的事情,美國人一定會幫我們解決。」

    阿拉伯國家還是希望美國能阻止伊朗的核計劃,但是他們肯定不希望在自己的地盤附近開打。當然,這些阿拉伯國家還有另一種解決辦法,使海灣地區更多國家擁有核武器,比如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等,這樣就會讓伊朗失去在這一地區的核壟斷,從而達到制裁伊朗的目的。

    自古以來,生活在西亞地區的穆斯林主要屬於四個民族,即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庫爾德人、波斯人。

    在這四個民族中,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都有自己的國家,分別是阿拉伯國家、土耳其和伊朗。

    土耳其人只有一個國家土耳其,波斯人只有一個國家伊朗。

    阿拉伯人有很多國家,如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敘利亞、約旦、也門、阿曼、埃及、卡塔爾、巴林等。

    作為阿拉伯民族英雄的薩拉丁的直系後代族人為庫爾德人,其人口現在約有3000多萬,分佈在許多國家,其中土耳其1800萬、伊朗700萬、伊拉克500萬、敘利亞100萬、黎巴嫩10萬、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10萬。另外還有猶太族(信猶太教),黎巴嫩的阿拉伯人信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佔多數。

    遜尼派佔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也門、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利比亞、蘇丹、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毛裡塔尼亞、索馬裡、吉布提、科摩羅、土耳其和阿富汗。

    什葉派佔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巴林等。其中在伊朗什葉派佔大多數,但伊拉克在薩達姆政權時期是遜尼派把持政權。

    黎巴嫩的情況比較複雜。黎巴嫩人口中穆斯林約占60%,基督教徒約占40%。但穆斯林分屬什葉派、遜尼派、德魯茲派等不同教派。

    中東阿拉伯人的建國理想(一個統一的伊斯蘭國家)經歷了一個十分曲折的過程。在20世紀初,阿拉伯人試圖擺脫土耳其帝國統治,在大敘利亞建立阿拉伯國家(自古以來,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被視為一個整體)。但一戰後,西方大國勢力將敘利亞分割成四個區域。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經過三次大起義和三次大屠殺,猶太人死亡150多萬人,倖存者幾乎全部逃離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直到20世紀初,猶太人在政治、經濟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沒有什麼聯繫了。

    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有一條面積約為24萬平方公里的狹長水域,伊朗稱之為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則稱之為阿拉伯灣,國際上統稱海灣。海灣地區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產地,全世界約67%的石油儲量和31%的天然氣儲量集中在這裡,美國進口石油的60%、日本的65%和西歐的52%亦來自海灣地區。因此,在過去的百年間,海灣一直是大國勢力和國際強權勢力的必爭之地。

    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燃起戰火,而且一打就是8年。兩伊戰爭給雙方帶來了100萬死傷人口和300多萬難民,僅石油收入就損失了近萬億美元,兩國經濟發展至少被推遲20至30年。兩伊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伊拉克1990年8月突然入侵鄰國科威特,導致了阿拉伯世界前所未有的分裂。一些大國特別是美國的軍事力量乘機闖入海灣並獲得新的立足點。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一直謀求在海灣這塊戰略重地駐軍,以遏制蘇聯勢力的南下,並確保美國及其西方盟國在海灣的利益。但是,由於美國在中東問題,特別是阿以衝突中長期所持的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強烈不滿,加上海灣地區傳統的伊斯蘭勢力對西方的敵視和排斥,美國一直未得到合適的機會。

    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為美國軍隊進入海灣地區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美國打著聯合國的大旗,以「討伐侵略、伸張正義」的名義終於實現了其在冷戰時期無法實現的夙願。

    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在保護海灣盟國的名義下,繼續在該地區保留了強大的軍事存在。

    請「神」容易送「神」卻難,依賴外國軍事力量的保護不僅使海灣國家背上了分攤美國軍事費用的沉重負擔,而且不少國家在戰後重建過程中也要聽憑美國人「挑肥揀瘦」。他們越來越感到做華盛頓的朋友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伊拉克戰爭之後,由於各種原因,阿拉伯世界內部並不團結:首先,各個國家信奉伊斯蘭教的派別不同,很多國家內部也有派別之爭,因此導致政局動盪,教派之間的衝突影響了國家之間的關係。從政體上看,什葉派佔人口多數的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國家的最高領袖為宗教領袖,主要民族是波斯人。而遜尼派佔人口多數的沙特、科威特、敘利亞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

    「維基解密」公佈的美國外交密電中,儘管伊朗一直堅稱其核項目旨在提供能源,但美國駐中東國家大使館發回的電報顯示,美國、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國家懷疑伊朗已經接近擁有核武器,因此希望能用武力阻止這一進程。

    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曾「多次勸告美國攻擊伊朗以終止其核武器項目」。這些電報還強調了以色列渴望保持地區核壟斷的地位,並準備好單獨對抗伊朗。解密電報還顯示,沙特、阿聯酋和埃及領導人稱伊朗是「邪惡的」、一個「現存的威脅」和一個「將要給我們帶來戰爭的」國家。巴林國王哈馬德與美國外交官會談時曾「強烈要求終止伊朗核項目,不惜使用任何必要的措施。讓其存在的危險大於阻止它而產生的危險」。時任約旦參議院議長裡法伊告訴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轟炸伊朗,或接受伊朗有核武的事實,制裁或激勵都是沒用的。」

    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扎耶德贊成對伊朗使用武力,而且越早越好。「我相信他會把我們帶到戰爭……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個人而言,我不能冒險與內賈德這樣的總統打交道,他年輕又具侵略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