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東京街頭上,中國人往往因其髮辮和衣著而受到頑童們的嘲罵。在中國人眼中,人們記憶中一度曾打破明末安寧的東洋矮子作為近代化的鄰邦又捲土重來……這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曾在《劍橋晚清史》一書中的描述,李鴻章的甲午戰爭是一個節點,對日本人來說,中國人從有頭腦的、內省的和充斥於德川時代藝術家繪畫中的聖賢,一變而為1895年印刷商們所描述的在近代日本軍隊面前倉皇逃跑的烏合之眾。這樣他們就成了拙笨而忸怩的學生。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是所謂日本昭和軍閥三大「下克上」事件的第一件,其策劃者為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三大「下克上」事件的另兩件是辻政信,服部卓四郎的「諾門坎事件」和富永恭次,佐籐賢了的「北部法屬印度支那進駐事件」。
日本是一個很講等級秩序的國家,在古代日本,「下克上」專指「以下犯上」,即地位低下的一方冒犯權貴而大逞威風,也就是造反的意思。但是進入近代,「下克上」已經變成了日本軍人的「流行詞」,1930年,日本內閣決定與英、美妥協削減海軍艦隻。首相濱口雄幸被軍人槍殺身亡。刺客被判處極刑,刺客刑前發表慷慨激昂的愛國演說,竟然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而日本天皇看了根據刺客故事改編的戲劇之後,為利用民族情緒打壓日本內閣,公開表示對這位「下克上」的刺客抱有好感。
首相濱口雄幸被槍殺後不久,日本底層軍人在東京策劃武裝政變,企圖建立軍人內閣以實現對支那(中國)全面入侵,史稱「三月事件」。當局逮捕大批政變分子。
「三月事件」風波尚未平息,日本關東軍就自行在中國東北發動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事變第二天內閣駁回陸軍緊急出兵的提案,確立「不擴大」方針。但是軍人根本不予理睬,日本關東軍、朝鮮軍聯合出動,不到一百天就佔領了相當於日本國土兩倍半的東北全境。
部分有遠見的日本政治家深感危機迫近,時任首相的若規禮次郎在內閣會議上很有預見地說:「此戰一開,則日本國無寧日矣」。可見他已經預見到對華開戰是一條不歸路,將給島國民族帶來滅頂之災。無奈此時的日本軍人已不聽使喚,要阻止它為時已晚。
1932年3月1日,在關東軍的策劃下,「滿洲國」宣告成立。由於無法解決東三省危機,1931年12月11日,日本若櫬內閣倒台,犬養毅新內閣成立。犬養毅打算通過和平手段來解決當時的東三省危機,當時犬養首相當政的日本政府沒有對「滿洲國」予以承認,激怒了激進派軍人。1932年5月15日,一夥狂熱軍人居然明火執仗地闖入首相官邸將犬養首相槍殺。犬養首相被殺後,以後的文職內閣政府變成了對軍人戰戰兢兢的畏縮政權,使日本失去控制而走向軍事極權主義道路。
1931年的中國局勢,中國的南方軍事集團與北方軍事集團依舊在一片混戰中,南京政府名義上是中央,但僅僅是掛名,毫無權威可言,中國依然是諸侯割據。一場血流成河的戰爭之後,根本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如果說有變化,那就是各方軍事力量重新洗了一次牌。
自孫中山去世後,南方軍事集團也出現了分裂。以汪精衛為首的華中勢力組建了武漢國民政府(漢),以蔣介石為首的華東勢力組建了南京國民政府(寧),分庭抗禮。隨後爆發的寧漢戰爭以南京政府勝利告終。最終汪精衛依托日本的在華勢力,而南方軍事集團的軍事勝利,實得益於蘇聯勢力的幫助。
1928年,北方軍事集團的張作霖死後,其子張學良接手後宣佈東北易幟,在形式上支持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所謂東北易幟,這樣的統一有名無實,即蔣介石並沒有控制東北軍的權力。
北伐戰爭後,所有參加北伐的軍事力量被編成四個集團軍。北伐成功以後,除由南方軍事集團蔣介石指揮的第一集團軍受國民政府節制之外,虎踞中原的北方軍事集團西北軍馮玉祥第二集團軍,扼守華北的北方軍事集團晉軍閻錫山第三集團軍,控制兩廣的南方軍事集團桂系李宗仁第四集團軍,還有據守關外的北方關外軍事集團東北軍張學良,均各控制一片地盤,把持軍政、財政、外交大權。除這幾大勢力外,還有勢力較弱的一些軍閥分佈中國各地。
南京國民政府直接控制的範圍為長江中下游數省,名義上是中央,實際其權力只相當於一個地方政府。國民黨派系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軍隊、地盤為憑借的地方軍閥勢力,一類是沒有軍隊、地盤的政治性派系。各派系間的爭鬥並非局限於全國性的派系。地方層級的派系鬥爭同樣十分嚴酷。通常,省市一級的政治資源,基本為全國性的軍閥派系勢力所控制;而縣級以下的政治資源,多為地方豪強所控制。例如,縣長一般不許由本縣人擔任,當地土著勢力不易染指。但縣黨部則不同,委員一般規定由本縣人擔任。即實際上給各地方「豪強」們提供一個分掠權力資源的機會。地方「豪強」為了爭奪權力資源,大都分立門戶,互相鬥爭。
在「九一八事變」的前一年,即1930年,南方軍事集團中武漢國民黨政府左派汪精衛勢力在寧漢戰爭中敗北後,又聯合反共右傾西山會議派及北方軍事集團關內的晉系閻錫山、西北軍馮玉祥、及南方軍事集團桂系李宗仁、粵軍張發奎發起奪權戰,並內定北方軍事集團關外的張學良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史稱中原大戰。失勢的汪精衛在進攻蔣介石集團中起到了串聯作用。
中原大戰中,張學良的東北軍成為兩派拉攏對象,除汪派外,蔣介石南京政府也封遠在關外的張學良為海陸空軍副總司令,以籠絡這位對戰爭成敗至關重要的東北軍統領,但東北軍並不表態,坐觀中原大戰。蔣介石利用西北軍、桂系、晉系、粵軍之間矛盾進行封地許願及策反,各個擊破,戰爭形勢發生逆轉。1930年9月18日,看準了風向的東北軍通電擁護中央,11萬東北大軍揮師進關。閻、馮於全線敗退。東北軍入關之前,蔣介石除許以1000萬大洋之外,還答應在閻、馮垮台後,將華北和青島的地盤交與東北軍控制。即張學良的東北軍勢力可擴張至蒙古高原和海河平原,並佔據了平、津重鎮,可在中原大戰中坐收漁利。
在軍事上,當時東北軍的精銳部隊多數都在關內,駐防關外的東北軍人數雖然多,但多是省防軍,而且分駐各地,日軍的朝鮮師團是在事變後三天就越境進入中國東北的。要同日本在東北進行一場一定規模的戰爭,是需要調關內的東北軍回防。而在華北,中原大戰,石友山叛亂的烽煙剛熄,局勢仍然緊張,日本在華北又有駐屯軍,如果東北軍出關作戰,張學良自然擔心被晉軍及西北軍及日軍從背後攻擊。
由此,東北軍在關東軍虎狼環伺之時,染指華北。最終將自己的大本營丟失,以至需要仰人鼻息,在華北也無法立足,1931年7月,接受張學良收編的西北軍石友三所率第十三路軍約七萬人不聽約束,發動叛亂。在東北軍與蔣介石的配合打擊下,石友三一部全軍覆滅,他自己也被迫流亡,後來投奔了西北軍宋哲元。這次看來毫不起眼的戰爭,卻造成了東北軍大量入關,致使關外空虛,日軍在兩個月後乘機發動了「九一八事變」。
在1931年的局勢中,勢力最大的西北軍閥馮玉祥是中原大戰中的輸家。丟失所有地盤,西北軍被肢解。戰後,閻錫山勢力縮在山西一隅。李宗仁退居廣西。中原大戰中倒戈的西北軍閥韓復矩獲得了山東,西北軍閥楊虎城獲得了陝西。甘、寧、青一帶則重新由原馮玉祥所管控的軍閥馬家軍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