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擁有豐富的礦產,所以採礦業是納米比亞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另外,旅遊業也為納米比亞增添了不少財富,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此體驗世界上最古老沙漠的炎炎烈日、寒冷夜晚和清晰星空。在這種相對蠻荒的地方,你會覺得整個人都變簡單了,所有煩惱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神奇的內陸濕地{博茨瓦納}
對於喜歡地理的人來說,「濕地」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它是三大生態系統之一,另外兩種分別是海洋和森林。中國的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雲南騰沖濕地是我見過的第一塊濕地,後來看新聞,才知道青藏鐵路也穿越了大面積濕地。不過這些濕地比起非洲濕地來說可謂小巫見大巫,這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由於生產力的限制,非洲的自然環境沒有遭到現代工業大規模的破壞,濕地保存得較為完好。在亞洲,濕地通常會被改造成農田。新加坡西部就曾經有一大片沼澤,但是由於土地資源匱乏,政府還是將濕地改造成了工業區。
非洲的博茨瓦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濕地,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奧卡萬戈河為這片本該是沙漠的土地注入了大量淡水,並最終形成湖泊。不過這個湖在一萬年前就已經乾涸了,所以它就變成了一塊濕地。在這片濕地上,生活著大量的鳥類、魚類以及其他多種水生、陸生動植物。從某個角度來看,很容易將這裡誤認為是一個湖。但湖和濕地有很大不同,湖水往往比濕地深,湖水中的生態系統也和濕地不同,濕地中的動植物密度要高許多。目前比較科學的定義是: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足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涂、河邊窪地或漫灘、濕草原等。
濕地有很高的旅遊價值,博茨瓦納的這塊濕地是體驗非洲、體驗原始生態環境的最佳去處,不過來這裡旅遊的花費也是很高的。很多人都以為到非洲旅行的費用很低廉,其實不然,遊客越少的地方,旅費往往越高,最大的開銷就是交通費用。想要進入博茨瓦納的這塊濕地並不簡單,它位於非洲南部的正中心,這裡沒有機場,所以你必須先飛到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或開普敦,然後轉機到博茨瓦納,之後再乘汽車穿過一片荒無人煙的土地,然後改搭人力小船才能進入這片世界上最原始的區域。一去一回,要消耗大量時間和金錢,但為了難得一見的獨特景觀,吃些苦頭也還是值得的。許多西方人和南非人會選擇利用節假日來此親近自然,在這裡,你也偶爾能見到一些從中國來的獵奇者。
大多數來此旅行的人都要在濕地裡暢遊一番,玩得高興了還會在濕地裡的小島上過夜。水草豐足讓博茨瓦納的畜牧業成為了國家的支柱產業,但是缺乏科學的管理又使畜牧業仍然停留在以家庭為中心的低級階段,每家都有一頭牛是濕地附近所有居民的追求。
濕地內的水幾乎是不流動的,當你看到流水的時候,就表示你已經離開了濕地,來到了河流附近。猴麵包樹是津巴布韋的國樹,在博茨瓦納也常常能夠看到,它為博茨瓦納增添了幾分童話的色彩。在我的印象中,只有童話中才會出現這種形狀的大樹。
掀起80後移民非洲的熱潮{贊比亞}
我的確去過贊比亞,護照上還留有贊比亞陸地海關蓋的戳,可是我在那裡只待了幾小時。在前往維多利亞瀑布的途中,我順便走訪了贊比亞南部的小鎮利文斯通。維多利亞瀑布是贊比西河中游的起點,瀑布落下後直接流入峽谷地帶,瀑布的北面是贊比亞的利文斯通鎮,南面是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瀑布鎮。峽谷全長約100公里,是兩個國家的天然國界線。維多利亞瀑布是非洲最美的自然景觀之一。
無數漂流愛好者都希望能來挑戰維多利亞瀑布,對他們來說,順著瀑布下方的峽谷漂流下去才算刺激。此外,還有各種極限運動愛好者在這裡享受驚險的運動。地球上的所有物種,大概只有人類會從危險的環境中尋找快感。對於其他動物來說,這肯定是變態的行為。維多利亞瀑布附近的峽谷中鋪滿了鋼索,從早到晚都有人在上面攀爬。雖然我沒有參與過這項運動,但是閉上雙眼,還是能感受到那種緊張、刺激、興奮的感覺。如果不是來這裡之前弄傷了手臂,我還真想體驗一下這種極限運動。
若想站在峽谷中央欣賞大峽谷的景色,排除參與極限運動這個方法,你能依靠的就只剩連接贊比亞和津巴布韋關口的大橋了。橋中間有個牌子,上面會寫著「你已經來到×××國」,這是兩國的分界線,在這裡你可以「腳踏」兩個國家感受峽谷的雄偉。
贊比亞的海關比津巴布韋那一側的海關要乾淨得多。從關口到利文斯通大約有10公里的距離,乘坐計程車需要10美元。搭載我的那部計程車的司機本來是住在贊比亞中部的,但是為了生計最後搬到了利文斯通居住,他覺得這裡更容易討生活。
利文斯通的城市綠化工作做得還不錯,這座小鎮的名字來自一位傳教士,就是這位傳教士發現了維多利亞瀑布,並用女皇的名字為它命名。
中國人移民到歐洲、美國的有很多,移民去日本、韓國、新加坡的也不少,這樣的行為還是很容易被社會接受和認可的。大多數人並不會認為移民非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甚至會覺得這是一件瘋狂的事情。但還是有很多中國人選擇定居非洲,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做,主要源於三種原因:為了錢,為了讀書學習,為了追求某種生活方式。
我在非洲認識了一位來自中國東北的小伙子,他起初是來南非學英文的,後來在非洲中部做起了生意,再之後他娶了一個津巴布韋女孩做太太,此後就定居在津巴布韋,現在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據說他的象牙工藝品生意做得很大,賣出一兩件就能賺上萬美元。近幾年,我也在網上認識了很多旅居非洲的中國人,他們中有從事IT業的,有做生意的,還有一些人是為中國的大公司在非洲的分部服務,他們在非洲當地都是高收入群體。
非洲南部雖然經濟基礎薄弱,可是絕大多數學校在授課時居然使用的是英語。到非洲南部留學可以學英文,學費也比一些歐美國家要低好很多。我剛才提到的那位在非洲結婚生子的小伙子,一開始就是來非洲學語言的,後來才慢慢做起了生意。
還有一些人移民非洲的原因就是要尋找自己嚮往的生活方式,這一點看似有些虛無,實則是中國人長期定居非洲的關鍵因素。因為無論讀書和賺錢都很難讓一個人在非洲待上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只有當你喜歡上這裡的生活方式時,才能長久地居住下去。總體來講,非洲是一個相對蠻荒的大洲,這裡地多人少,到處都是野生動物和植物,感覺就好像生活在大自然中。在非洲居住,你會覺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壯麗的維多利亞瀑布{津巴布韋}
聞名世界的瀑布主要有三座: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Falls)、南美的伊瓜蘇瀑布(IguazuFalls)以及北美的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Falls)。這三座瀑布都因景色壯觀出名,儘管它們並不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在三座瀑布中,尼亞加拉瀑布比較小,只有維多利亞瀑布的四分之一寬。三者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是兩個國家的天然國境線。我向大家介紹的維多利亞瀑布就位於贊比亞和津巴布韋之間,它是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最寬的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全長約2公里,一小部分在贊比亞境內,大部分在津巴布韋這一側,所以景色最壯觀的部分自然也都在津巴布韋。因此,儘管瀑布周圍有兩座機場——利文斯通機場和維多利亞瀑布機場,但人們往往會選擇在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瀑布機場著落,從這裡開車不到半小時就可以來到維多利亞瀑布小鎮,而維多利亞瀑布就在小鎮的一側,順著震耳欲聾的水聲尋過去便是。從小鎮中心步行到瀑布公園的入口大約要十分鐘,途中還要穿過一片灌木叢,裡面偶爾會有野豬等動物出沒。
灌木叢的後面是一個停車場,裡面聚集了許多黑車和黑心商販,他們以高於市場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為你提供商品或服務。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自然遺產,維多利亞瀑布公園的門票價格不菲,成人票要20美元。瀑布公園修建在瀑布對面的峽谷上端,公園內的小路全長約1公里,在峽谷頂部的叢林中時隱時現。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瞭望台,這些瞭望台周圍少有樹木遮蔽,為的是能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維多利亞瀑布。這些瞭望台不是中國風景區裡那種用水泥或木頭搭建的觀景台,而是靠近懸崖的一小塊開闊地。為了安全,工作人員就地取材,用樹枝為觀景台搭起了圍欄,雖然不是很整齊,但卻給人一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感覺,其視覺效果遠遠好於那些充滿人工味道的觀景台。瞭望台的地面上鋪著黑色的泥土,它能防止遊客因為踩到濕滑的玄武岩而跌倒。
寬闊的贊比西河從維多利亞瀑布傾瀉入由玄武岩構建的峽谷中,河水拍打在百米深的谷底的石頭上,巨大的衝擊力使得水花飛濺從而形成薄薄的水霧。水霧可以從谷底飄到百米高的峽谷上面去,從距離瀑布幾公里外的山坡上望過去,已經看不見瀑布了,但卻依然能夠清楚地看到滾滾的水霧,甚至會讓人誤以為那是一處雲蒸霞蔚的天然溫泉。當你走近瀑布時,就會馬上感覺到空氣中水霧瀰漫,像是下了雨,我提醒大家最好帶上雨衣,不然肯定會把衣服淋濕。衣服被淋濕還是小事,如果相機泡了水,就不能把美好的景色帶回家了。
滿街都是「黃臉婆」{科摩羅}
科摩羅女人的長相帶有亞洲人的秀氣,身材具備凹凸有致的特點,她們的服裝顏色鮮艷動人,帶有濃郁的熱帶風情。由東向西走遍科摩羅島,你絕不會遇到任何兩個女人穿著同樣花色的衣服。雖然女人愛美乃其天性,但在服飾上使用如此艷麗的花色,在非洲還真的不多見。這種穿著方式,應該是承襲了遠渡重洋的印度商船上印度人的傳統。第一批色彩鮮艷的服飾,也許就是當年印度商船帶給科摩羅人的禮物。
科摩羅的女人不僅喜歡穿著色彩鮮艷奪目的衣服,她們還經常在臉上塗抹一種淡黃色的護膚品。這應該是來自東南亞的一種古老的美容方法,在今天的緬甸一帶,依然有很多女性會使用這種方法護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