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 第三章 是媽媽,也是軍師——教導孩子要懂事,更要會做人做事(3)
    其次,當他向你訴說了別人的秘密的時候,記得告訴他,對朋友要學會忠誠,對朋友的秘密要懂得守口如瓶。但是同時也要懂得辨別是非。

    最後,把孩子的秘密看的如同你的秘密一樣重要,你是孩子的榜樣,不要小看他們的小秘密。

    5.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英國心理學家維克多·費蘭克

    責任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基礎,當孩子具有了某些能力時,就要對相應的事物負責。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視行為過程本身,而不太重視行為結果,因此,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必須讓孩子有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的習慣。

    但是許多媽媽過多地注重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展,而對孩子責任感的教育培養卻不大重視,因此從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諸如做事不認真負責、虎頭蛇尾、馬虎草率、得過且過、生活中高傲自大、不懂禮貌、厭學的不良心態。

    不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犯錯是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媽媽要用寬容的心態來允許孩子犯錯,但是要讓孩子在犯錯後學會坦承錯誤,敢於承擔責任。

    我住的小區內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天晚上多輛轎車被人用石頭劃傷。事發後第二天的中午,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居委會,說劃車的是她的兒子。她說,她們夫妻願意為孩子的作為承擔一切後果。媽媽帶著小男孩在小區每一幢樓的每一個樓道口都貼了一張致歉信,署名「深感歉意的孩子媽媽」,語氣非常誠懇。此後不久,10歲男孩和他的媽媽挨家挨戶,到12位被劃車主的家裡登門道歉。每位車主都收到了一件小禮物——男孩自己折的一隻小紙船,紙船上寫著:對不起。

    孩子心理分析:

    孩子犯錯誤,是他成長中必經的體驗。管教孩子,不等於竭盡全力不讓孩子犯錯誤,孩子犯錯誤,不等於媽媽教養失誤,更不等於孩子的成長有問題。

    然而生活中,很多媽媽對於孩子犯錯,很喜歡主動為孩子尋找借口,例如孩子還小,孩子還不懂事等,卻不知道長期的姑息遷就,把責任扛到自己的肩上,使得孩子自己做了錯事還若無其事。

    小男孩的媽媽就做得非常好,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孩子必須為自己犯的錯誤承擔後果。解決的方式也非常特別,讓小男孩從內心意識到了自己犯的錯誤是多麼的不應該啊。我相信小男孩以後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事實上孩子犯了錯誤後,我們應該要教導和啟發孩子主動地停止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引導孩子對錯誤行為進行補救,在這一引導過程中,讓孩子瞭解到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從而建立起內心的約束。

    孩子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只會令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惡化。這時媽媽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討論他的錯誤,用理解他的心態去安慰他。然後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緻地跟他講道理,指出孩子的錯誤行為,說明由於他的錯誤行為給別人造成了損失,或帶來了傷害。強調人必須為自己錯誤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

    除了讓孩子在犯錯後「被動」的去培養他的責任感以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嗎?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一個「甩手不於」的孩子,是不會有健全的責任感的。因此,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媽媽就得注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絕不能事事自己包辦代替、處處替孩子承擔責任。在家中,哪些事情該媽媽做,哪些事情該孩子自己做,又有哪些事情可在媽媽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媽媽應該把這些問題給孩子講明白。對應當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媽媽應給孩子劃定一個明確的範圍,並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調整範圍。

    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前提下媽媽還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人光做好自己的事情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任何人都是社會的一員,孩子亦然。在家中,孩子是家庭的一員;在學校,孩子又是班集體的一員;有責任協助家人做一些家務事,協助老師或同學做一些班集體的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家庭和集體盡到自己的責任。只有這樣,孩子將來才有可能更好地為社會盡責。

    其次,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媽媽應該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無論事情的結果是好是壞,只要是孩子獨立行為的結果,就應該引導並鼓勵孩子敢作敢當,勇於承擔責任,而不宜由媽媽替孩子提供逃避責任的機會,淡漠孩子的責任感。

    最後,讓孩子履行自己的諾言。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自己許下的諾言,就應該盡力去履行;自己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即使不情願做,也必須認真對待,這既是對別人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媽媽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作好表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給媽媽的小建議】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世界上的「塹」吃多了,有的長智了,有的卻沒長智。這是為什麼?

    媽媽有必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1)教孩子學會自我服務。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庭勞動。比如打掃衛生、負責給花澆水等;也可以鼓勵孩子對家裡的一些日常生活提出自己的建議,這樣能培養對家庭的責任感。

    2)教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負責。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負責能幫助孩子快速成長。媽媽看到孩子犯錯誤,不要急於訓斥,也不要替孩子解決。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想一想補救措施,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必要的時候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3)讓孩子知道媽媽的內心感受。很多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能無憂無慮地成長,盡量把一切不愉快的事都遮蓋起來。可是任何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難題,媽媽沒有必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有了困難,可以對孩子講講,他會自覺、主動地為媽媽分擔憂愁,就算不能解決問題也能啟蒙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4)要求孩子多關注班集體。有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是社會對一個現代人最基本的要求,它不是一種品質而應該是一種習慣。媽媽有必要提醒孩子在班級生活中多為他人和集體考慮,所有需要努力付出的事情能夠積極付出。

    【名人示範榜樣】

    被譽為「世界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在他20年的任期內把通用電氣集團帶入了輝煌,母親格蕾絲-韋爾奇(GraceWelch)被傑克·韋爾奇認為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有一次,傑克沒有去參加聖壇的男童排練,而是去傑克家附近的梅克公園結冰的湖面上玩冰球。玩的過程中,傑克一不小心掉到了湖裡,全身都濕透了。為了掩飾所發生的一切,傑克脫下自己的濕衣服,將它們掛到樹上,然後在下面生起一堆火烤衣服。在1月的嚴寒中,傑克一邊打著哆嗦,一邊等著衣服乾透。起初,傑克認為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掩飾辦法,不過這種想法在傑克一跨進家門口後便蕩然無存。母親格蕾絲只用了一秒鐘就聞到傑克衣服上的煙味。逃避聖壇男童的活動對於母親這樣一個人來說真是一件大事,她平時總把耶穌受難像掛在牆上,手持念珠祈禱,還把我們教堂的老牧師詹姆斯-克羅寧神父尊為聖徒。於是她讓傑克坐下,逼傑克做懺悔,然後自行實施懲罰:把自己腳上的濕鞋脫下來,用力地打我。」

    格蕾絲使我明白了紀律的重要性和要遵守做人原則,讓他懂得凡事不能為所欲為,使其懂得自我約束的重要性,自己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承擔後果。

    6.培養孩子的愛心,給孩子一個博愛的胸懷

    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原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孩子愛心的培養,需要媽媽的愛心澆灌。世界五彩繽紛,人間豐富多彩,都需要有愛心的人去發現,去欣賞,去領悟。孩子愛心的培養,關鍵時期在童年。如何讓孩子的愛心茁壯成長呢?

    媽媽是愛心傳遞的使者,尊老愛幼,用心去影響孩子,包括尊敬鄉鄰,愛護一草一木,珍惜光陰等,潛移默化中使孩子擁有愛的感知,同時,耐心地給孩子講解什麼是愛,媽媽為什麼這樣做,結合生活中孩子破壞玩具,撕毀圖書等壞行為,進行教育,使愛具體化。孩子會從熟悉的人的生活和言行中汲取愛,從小讓孩子懂得:尊人者,人敬之;愛人者,人愛之。愛是相互的,擁有博愛的人,是高尚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人。

    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尊老愛幼,我們學校針對這個問題召開了一次媽媽會。我認為一個女孩的媽媽對教育不懂尊老愛幼的孩子很有一套,值得每一個媽媽學習。

    孩子叫榮榮,是個10歲的女孩。小時候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她發現孩子不懂的尊重老人。

    飯桌上,不管有多少人吃飯,榮榮都會把自己最愛吃的菜拖到自己面前,而且旁若無人地用筷子亂攪亂翻;吃水果或別的東西時,往往自己先挑最大最好吃的;看電視時從不顧別人,只亂找自己喜歡看的頻道;當爺爺奶奶違背了他的意願時她會對著老人大喊大叫,甚至出言不遜。有一回因為爺爺沒有聽她發號施令,她就把爺爺正在看的書扔到了院子裡。因為爺爺收音機開得聲音大,她嫌吵,硬是把收音機關了。榮榮在家裡儼然以小公主自居,刁蠻任性,完全是目無尊長,唯她獨尊。

    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呢?他們頗費心思。後來她和老公決定給孩子做出榜樣,既重言傳又重身教,雙管齊下,讓孩子學會尊重老人。

    她公公曾患過糖尿病,手腳易發冷發麻,一年四季天天晚上要用熱水熏洗腳。於是只要晚上她在家,她便給公公端洗腳水,端時她會叫孩子與她一起抬,並讓孩子給公公拿擦腳布,同時不忘表揚她「真孝順老人」,聽到表揚,孩子也很樂意干,有時還用小手給公公搓腳。爺爺喜歡一邊洗腳一邊看新聞聯播,以前孩子常不顧大人的反對,調換頻道看碟子,後來,當她要隨意轉換頻道或看碟子時,她總是及時制止孩子,告訴她爺爺是黨員,關心國家大事,喜歡看新聞,應該先讓爺爺看,爺爺看完新聞再看碟子也不遲。

    每回買回水果或別的好吃的,孩子總是急著吵著要吃,她就告訴她要先讓老人嘗嘗,並挑選最好的讓她遞給老人,老人便誇讚孩子懂事,孩子也就高興了。後來吃東西先讓老人也就成了習慣。

    家裡有客人吃飯時,不管人多少,他們都給老人安排座位,跟客人一塊吃喝。老人特別愛清潔,衣物洗得很勤,只要有時間,她便幫他洗,老人每天早上都吃三個雞蛋,她我在家時就早起給老人打好端到床前。

    在家裡,他們引領孩子要尊重老人,在其它地方我們也時刻引導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在公交車上,他們會主動給老人孩子讓座;在超市乘電梯時他們會讓別人先上。他們經常告訴孩子:你敬人一尺,人家會敬你一仗,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選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了別人也就是尊重了你自己。

    春雨潤物細無聲。在朝朝暮暮的耳濡目染中,孩子變化很大,例如:她會給老人捶背梳頭,幫老人收拾床鋪,給老人講學校裡的事,回到家先喊爺爺奶奶。

    孩子心理分析: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主的傳統美德,有的媽媽只會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尊老愛幼,而沒有從自身去找原因。只要媽媽細心引導,孩子會懂得尊老愛幼的,如果孩子在這方面做的不好,那就是媽媽的引導不到位。

    正如榮榮的媽媽教育孩子的方式一樣,說教不如身教,媽媽對榮榮要求這個,要求那個,如果自己本身都沒有做到的話,孩子是很難做到的。要想讓孩子變得有愛心,比如尊老愛幼、禮讓他人,作為媽媽首先要做到這些,孩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慢慢熏陶,逐漸做到這些。

    孩子是一棵幼苗,怎樣扶植怎樣生長。如果不及時地修枝整杈,那些枝杈就會瘋長瘋躥,難以成為棟樑之材。因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細枝末節是不能疏忽的,否則,小毛病不改可能會鑄成大錯,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孩子來說任何空洞乏味的說教幾乎就是掠過水面的一陣風,不留痕跡。而孩子是善於模仿的,與媽媽朝夕相處,媽媽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起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媽媽必須對孩子的成長負責,率先垂范,當好孩子的老師。

    【給媽媽的小建議】

    巧設意境,不失時機地進行情感教育。媽媽要做愛的發現者和講解員,及時進行愛的傳遞,讓愛從小在孩子心中萌芽,成長。如看到母雞保護小雞時,可介紹母愛的偉大、無私和奮不顧身;雪後的草地上,我似乎聽到小草在呼喊:「哎喲,雪壓的我喘不過氣,誰來幫幫我?」孩子會主動開始鏟雪;講故事、閱讀書籍也是培養愛心的方式之一。

    兒子小的時候,我就下意識的培養他的愛心。當看到小朋友摔倒時,我就啟發兒子:「你看那個小朋友摔倒了,你摔倒的時候是不是很痛啊?小朋友一定也很痛,我們快去把他扶起來吧。」「看,小朋友哭得好傷心啊,兒子快拿出你的小手絹幫小朋友擦乾眼淚吧。」就這樣,兒子的愛心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培養起來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