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 第一章 愛,要學會表達——如何讓孩子接納你的愛 (3)
    林博士對於兒子的反應很高興,為了持續住孩子的這種高漲的熱情,此後她常常跟兒子交流談心,有時候還常常貶低自己小時候的成績以此來讚賞兒子的傑出和才幹。得到媽媽如此讚賞的孩子更加高興,更加努力地表現自己,他的學習成績慢慢地也越來越好,做功課自然也就更加認真了。

    孩子心理分析:

    林博士第一次發現兒子的作業偷工減料時,用責罵和命令的粗暴方式來解決問題。最後問題為什麼沒有得到解決?

    因為不平等的交流會讓孩子畏縮,讓孩子自卑,讓孩子逆反,讓孩子孤獨。

    當你為了孩子的問題苦惱、焦急時,試想你的話如果不再被孩子所接受,你準備怎麼來教育他們呢?靠什麼履行媽媽的職責呢?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孩子們的問題,因為我們經歷了太多,懂得太多,希望孩子們能夠明白我們的用心良苦。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孩子們的思維方式,他們的語言,是和我們有區別的。

    溝通是媽媽與孩子情感的紐帶和橋樑,是媽媽控制和調整孩子行為的媒介。中國的媽媽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只習慣於作一本正經的訓導,但反過來卻要求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這種不平等的要求,當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其實孩子也是一個小大人,他也會反感高高在上地說教和指點。作為媽媽,理應尊重孩子,與他們交流而不是訓導。不能以教訓的口氣、哄人的口氣、引誘的口氣來贏得他們的合作。如果媽媽能以平等的、像與朋友談話的口氣來與孩子交談,而不是對他們訓話,多數情況下媽媽都能順利地與自己的孩子交流思想。

    孩子希望媽媽能和他們交流,希望媽媽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以一種平等的方式進行朋友式溝通。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敞開心扉,與媽媽坦誠相待;只有平等,才能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給媽媽的小建議】

    當你蹲下來,視線與你的孩子平行的時候,恭喜你,你已經成功走出了第一步。蹲下來便是意味著,你們處在平等的位置,那麼你可以開始你的發言了。

    當然,你已經蹲下來了,你的發言就不應該充滿威懾力。請杜絕使用命令的語氣,像「你為什麼不……」、「你趕快給我……」,強硬的語氣難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每當媽媽發現孩子有欠缺的時候,可以給出一些委婉的建議,像「如果」、「不妨」、「試一試」、「或者」等。還要注意不能說傷害孩子感情的話。

    現在,你是孩子的夥伴,而不是他的媽媽。也許你可以試著稱呼他為「先生」「小姐」,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稱呼出現在中國非常奇怪,那麼你可以直接叫他的名字。

    學著把你的語調放得平和些,讓臉部的肌肉放鬆些,將感歎句變成疑問句。比如當你不明白他為什麼不好好寫作業的時候,不要厲聲地責罵,試著詢問他,這是為什麼呢,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還是因為時間太少以至於太過忙碌了。

    當你能做到這一切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和孩子已經慢慢地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夥伴了。

    【名人示範榜樣】

    徐靜蕾被譽為中國影壇「四大花旦」之一,而且由於她出眾的人文素質,又有「玉女」之稱。這一切都歸功於他的父親,他知道教孩子做事先得教她做人,用語言教化不如身體力行。做事先做人,如果不懂做人之道,一切事情做起來都會很費力。

    一次,徐子健下班回家檢查女兒的作業,發現她沒完成,便狠心地罰她重寫兩遍。可是這種懲罰的辦法並不起多大作用。小靜蕾總是能想出「絕招」來對付爸爸。比如,把前幾天寫的字拿出來騙爸爸說是剛寫的。忙碌了一天的徐子健不可能記住女兒所有寫過的字,靜蕾的「小滑頭」便往往能夠得逞。

    當徐子健發現了女兒的「小伎倆」以後,他想,僅憑嚴厲和粗暴是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當著女兒的面,一張又一張地、非常耐心地畫制寫大字用的米字格。小靜蕾問:「幹嗎要自己畫?多麻煩啊!為什麼不去商店買?」徐子健說:「咱們家的經濟條件不富裕,沒有那麼多錢去買米字格紙。再說,你練字爸爸陪你畫米字格不是很開心嗎?」

    從那天起,徐子健無論多忙,每天晚上都要抽出時間陪在女兒身邊畫米字格,這使徐靜蕾那顆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動。她雖然還講不出什麼道理,但覺得自己如果再不認真練習,就太對不起爸爸了。就這樣,徐靜蕾練習書法一練就是十幾年,毛筆字寫得有模有樣,不但能為爸爸辦的廠題寫廠牌,而且還獲得過「中日青少年書法大賽」的三等獎。

    5.幽默媽媽是最棒的家庭和平大使

    家庭氣氛和睦,常有笑聲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的孩子要高。

    ——美國心理學家對4000名獨生兒童所進行的研究報告

    幹完一天的工作,在老闆和客戶的夾縫中求生存,真是身心俱疲。回家以後,本來想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很可能出現一些讓人煩心的事情。

    當火氣積累到一個頂點的時候,就難免爆發了。可能就因為一句話,使得原本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瞬間到達了爆發戰爭的邊緣。

    尤其是媽媽和孩子之間,有很多媽媽在心煩的時候將怒火傾瀉到孩子身上。在這種硝煙瀰漫的時候,幽默就派上用場了。幽默就能緩解僵局,幽默可以把一場爭吵瞬間轉化為一場嬉鬧,幽默更是可以把尷尬變成會心一笑。

    幽默的作用也不全是用來調節戰爭。其實人人都希望家庭的港灣寧靜而和諧,而寧靜的生活也需要笑聲作點綴,和諧的日子也需要詼諧來調劑。在家庭生活中,適當運用一些幽默話語,能使家庭氣氛更融洽,家人生活更幸福。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加幽默吧。

    有一次,去一個朋友家裡做客,有客人聊起現在孩子長時間黏在電腦前玩遊戲,視力急劇下降還影響了學習。這時,朋友上初中的兒子回來了,放下書包也跟大人們坐在了一起。朋友看著她的小子,提及他在幼兒園時也曾因長時間粘在電腦前玩遊戲,視力一度降到4.6時,朋友用憤憤的口氣說:「其實,那時候真該把電腦給砸了!」

    在滿屋的客人面前,孩子聽完就很不好高興地問:「你憑什麼砸?你用什麼砸啊?」朋友頓了一下,大聲答道:「用『哈哈可樂派』砸!」這時,滿屋子的人頓時就哈哈大笑起來!

    剛剛還是緊張、窘迫的場面,為何能在轉瞬間收到緩解的效果呢?這裡面藏著一個秘密——幽默!想想看,這樣幽默的母親,孩子能不愛她嗎?生活在這樣一個幽默家庭,您說能不幸福嗎?

    孩子心理分析:

    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過,不懂得幽默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

    幽默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它能夠使人在笑聲中獲得啟迪,得到教益。在家庭生活中,常講些詼諧幽默的話,可以助於擺脫窘境,也有助於增加親子之間生活的樂趣。

    例子中,媽媽和孩子差點就玩電腦的事情吵起來,還好媽媽急中生智,用一句笑話緩和了和孩子劍拔弩張的關係。除去這層作用之外,其實也是在變相地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告訴孩子要有光明磊落的胸襟,教育他不為小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凡事要有容人的雅量。有幽默感的孩子活潑開朗,他會以樂觀心態傳遞著快樂,收穫友誼。作為媽媽,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欣喜的事呀。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的天真恰恰也是幽默,我們在培養孩子的幽默感的時候也要保留孩子的天真,記得在兒子小時候,有一次我跟兒子說一個笑話:「今天,在媽媽單位裡,有人啪的一聲打死一隻蚊子,我過去一看:『死了?賠!我養的!』」沒想到我的話音剛落,兒子就兩眼發紅,衝著我就是一拳:「我要報仇!原來家裡這麼多咬我的蚊子都是你養的!」母子的關係隨著鬧作一團更加親密了。

    幽默應該有一定的遺傳因素,而家庭環境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媽媽平時跟孩子的相處,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也包括幽默感。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專家研究,人的幽默感大約有三成是天生的,其餘七成則須靠後天培養。我覺得,媽媽在生活中要發現幽默,創造幽默,利用幽默。

    【給媽媽的小建議】

    人天生便是幽默大師,我們都喜歡看輕鬆幽默的喜劇,都喜歡那些精闢的小笑話。只不過,當我們在和生活賽跑的時候,我們把自己的神經繃得太緊,把一切都看得太過認真,不小心就忘記了我們原本幽默的天性。

    試著不要如此嚴肅,用一顆輕鬆的心去看待一切。也許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你會想到某一句經典的廣告詞,也許你會想到某一句詼諧幽默的話語,那就大聲說出來吧。你的幽默不但不會讓你的威嚴打折扣,反而能讓孩子更喜歡與你相處,與你交談。

    【名人示範榜樣】

    俄國著名詩人米哈依爾·斯維特洛夫就是一位善以幽默教子的高手。有一天,詩人一回到家,就見一家人慌作一團。原來詩人的小兒子舒拉別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詩人明白,墨水不至於使人中毒,用不著驚慌,這正是教育舒拉的最好時機。於是,他輕鬆地問:「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裡,伸出被墨水染黑的舌頭,做了個怪相。詩人一點不惱,從裡屋拿出一疊吸墨水的紙來,對小兒子說:「現在沒辦法了,你只有把這些吸墨水的紙使勁嚼碎吞下去了!」一場虛驚就這樣被詩人一句幽默的話沖淡了,在家人的嘻笑聲中結束。此後,舒拉再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

    孩子,特別是男孩子,有時會故意打破常規做出異常行為來表現自己,以引起別人注意。此刻,如果採用簡單的「硬碰硬」的方式,孩子很可能變得更加蠻橫。遇到這種情況,米哈依爾·斯維特洛夫借助幽默,用譏喻、輕鬆的口吻指出他的行為不通情理,使他明白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6.黃金棍子出好人的時代已經over了

    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是沒有懲罰的威脅

    ——IT界名人李開復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種,打罵孩子可以說是最直接的。幾乎每次媽媽們聚在一起談論如何教育小孩時都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黃金棍下出好人」。「打孩子是為孩子好」——相信許多媽媽的出發點是這樣,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媽媽的回答都是「不聽管教」。當媽媽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媽媽來擔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為媽媽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打罵的草率表現。

    難道所謂的「好孩子」就出自於「黃金棍」嗎?難道教育小孩只能靠武力來解決問題嗎?

    不是的,當我們在打孩子的時候,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身體,還有孩子幼小的心靈,身體的傷害很快就會痊癒,可是心靈的傷害卻很難癒合,不要輕易地去打你的孩子。打罵孩子的後果相當可怕:孩子越挨打,越容易養成叛逆的個性,越想擺脫家庭的約束。產生了排斥媽媽的心理,也體會不到家庭的溫馨,很容易結交不良夥伴。想想看,那麼多缺少家庭溫暖和關愛的孩子走向了網吧,拉幫結派和打架鬥毆。

    也許媽媽會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來,是不是就會寵壞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時,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負責,反而更能培養孩子獨立而理性的人格。

    媽媽的手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暖,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負面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等。

    其實當孩子犯錯時,除了打罵外,還有更有效的教養方法。

    昨晚下班回家的時候,看到小區門口聚集了一群人,我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見鄰居王女士的孩子跪在地上不停地哭泣,王女士手裡拿著掃帚被眾人拉著,可是王女士還是不住地試圖用掃帚去打孩子,她一邊掙脫眾人一邊說道:「今天一定要讓這孩子長長記性,他要再逃學去玩遊戲不好好學習,我就打斷他的腿。」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鄰居王女士有個14歲的孩子正在重點中學讀初三,這個孩子從小到大成績都是特別優秀,每次考試基本都在班裡名列前茅。可是,最近迷戀上了網絡遊戲,開始這孩子還能克制自己,不耽誤自己的學習。後來,這孩子網癮越來越大,竟然逃學去玩遊戲,學習成績急劇下滑,而王女士一直不知道。

    今天孩子又逃學去打遊戲,班主任發現他逃學就打電話來告訴王女士了……所以,才有了今晚的這一幕,孩子跪在地上不停跟王女士認錯,王女士的怒氣才漸漸平息了,最後將孩子領回了家。

    我估計王女士認為孩子嘗到了一頓「竹筍炒肉絲」的滋味後就變乖了,就不會在沉迷網絡。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相信這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也不相信王女士的孩子就真的不沉迷於網絡了……

    果不其然,一個月後的一天,我又聽見了王女士大聲責罵孩子為什麼又逃課玩遊戲的聲音。

    孩子心理分析:

    小孩子幾乎都很貪玩,調皮,這也是他們的天性,難免會犯錯誤,或闖禍。不過究竟應該怎麼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呢?打一頓或是罵一頓能解決問題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