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訂立目標後不久,也可能會因情勢的變化,而發生不得不做改變計劃的情況;也有部分是用理性而訂立出來的計劃。但是,我們只能把理性的計劃看為是一種單方面的。以後還需要用努力和熱心來輔助,並且也不可以受到無理、偏見,或別人意見的左右才行。
應重視靈感的創造力
我們不信有用理性無法判斷的東西,不但不相信,甚至還會排斥,這是受到近代理性主義、理性萬能、科學萬能等想法的影響。但是,各位想一想,我們靠理性可以判斷到什麼程度呢?這個社會還是有太多的事是無法用理性來瞭解的!
例如,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作個回憶的話,就會發現每次的轉折點一定會有偶然的契機在作用。譬如,偶而和誰相遇的事,變成人生大變化的轉機,或走在街上時偶然產生一個好主意,機會偶然也會來臨。
一加一等於二的公式,在人生中是無法通用的,一加一有時可以等於十,有時等於五:也就是能夠純粹用理性來判斷的事實在太少,大部分都是偶然的契機或偶爾產生的靈感所造成的。這是什麼緣故呢?
潛在意識中沉積著很多情報,因為所有的人都和潛在力量直接連在一起,所有人的思想或行為都會被刻在心裡,因此各種各樣的人所想過做過的事等等的情報都會留在心裡。
由於我們能向潛在世界巧妙地發生作用,也就可從心中豐富的情報倉庫中獲得對我們有用的情報。
在公司裡工作或研究,經常會為了想不出好主意而苦惱,這時候如果為了拚命要想出好主意而活動的話,有時真的會突然想出來。那是你拚命的願望變成反作用,於是就能提供你所必需的主意來。
這是認為理性是萬能的人無法相信的事,他們可能還認為「豈有此理」,但是靈感就是因這種作用而產生出來的。
史蒂文森是個有名的小說家,他寫過《怪博士和海地先生》、《金銀島》,在著書中他曾說過,自己的小說,經常都是從潛在意識得到構想的,也就是從宇宙之中豐富的情報中,得到了寫小說的靈感。
渴望必須與努力同行才會有效
潛意識不敢相信的東西,勉強當做目標的話,有時會發生意外的。可是人人都有愈壓抑愈想那樣做的傾向,譬如有的人會無論如何都有「試試看看」、「買來看看」這種無法壓抑的願望,這就叫做渴望。人在渴望時,熱情正燃燒,所以用那種渴望來設定目標也是很好的事。當然,只有渴望而沒有鬥志還是不行的。既然對某種事情燃起熱情,就應該有和他挑戰的慾望才行。
渴望而且有鬥志時,也就是慾望極旺的時候,信念缺乏也沒關係。所以多多少少和自己實力不相稱的事,也可以拿來當做目標。
因為人在被迫時,有時會產生極意外的力量。人受壓迫時,會想從那裡脫離而拚命地去掙扎,這種不肯認輸的熱情會湧現出來。這種鬥志在普通人看來,有時會產生被認為奇跡一般的現象。從眼睛看不見的真理來說,這不是奇跡,而是必然。可是對於過去被認為什麼事都無法做成的人,突然做出了這種了不起的事,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了。不管什麼難關,只要有熱情和慾望,都可突破的。
這時候就可分為被周圍環境逼迫而拚命掙扎的情況,和自己設定超過實力以上的目標自動地去追求這兩種情況。
例如,一個薪水很低的職員勉強想建立一個豪華的家,就是屬於後者。照他目前的收入,不要說全部,就連每個月分期付款他都無法繳納,可是他仍然勉強借錢維持。這種事從開始就知道太勉強,所以立刻就受到逼迫,因此他就必須拚命地去賺錢,而且要比別人花費更多的努力,結果竟意外地付得起分期付款。這也印證了開始認為決不可能做到的事,最後竟然做到了。
人生就像這樣,能使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很多,但是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較多。如果勉強把自己逼到逆境,人生有時的確能產生極大的光輝榮耀。
想要如此,最好要使熱情和鬥志激烈地燃燒。鬥志和熱情燃燒就會產生力量,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一旦經過這種事,人生就會大大地打開,自信也會產生。而對下次更高的目標,挑戰的勇氣也會湧出,所以就會燃起向目標挑戰的慾望。
正確地運用冥想的創造力
冥想是東方醫學的中心思想。如果得心應手地掌握冥想的方法,腦內嗎啡、a波、肌肉、血管……一切都不在話下。冥想具有如此奇特的力量。
那麼,什麼是冥想呢?一般人認為,坐禪、瑜伽那樣的冥想才是真正的冥想。但是東方醫學所說的冥想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更沒有腦子「必須入靜」那樣的困難。
腦子自由想像,自覺「心情舒服」,這也是冥想。例如,老年人想孫子,想自己最喜歡的人,也屬於冥想。
令人感動的事情、美麗的景色、興趣愛好、音樂繪畫等藝術、小溪的潺潺流水、婉轉動聽的鳥鳴、大海的濤聲、風聲……都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有的人聽機場、海港的噪聲也覺得心情愉快。
能夠導致產生a波的東西都是冥想的材料。例如傅立葉的a波法則,波狀的中心線位於「f分之一」線上時,心靈感覺寧靜,說明冥想產生作用。
以音樂為例,說明「f分之一的波動」。這是1920年在電氣工學領域話題沸騰的所謂「f分之一雜音」的真空管熱雜音的一種雜音形態。熱雜音產生帶著某種傾向的「波動」。通過研究雜音發現的一個原理最近被認為與宇宙的誕生有關。就是說,「f分之一的波動」與原子、分子的運動以及生命的誕生都有關係。
聲音的頻率與功率成反比,坡度呈45度角。音樂的節奏、旋律所形成的波狀中心如果處於顯示這種特性的直線上方,就給人寧靜舒適的感覺,有助於穩定自律神經。實驗證明,「f分之一的波動」和宇宙誕生、大自然循環中所存在的波動一樣,通過人的五種感覺器官對情緒給予巨大的平靜安定感覺。
但是,這種感覺因人而異,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出現同樣的反應。目前,有的科學家收集到產生a波的400種模式。
每個人都會有想起某件事來心裡就樂滋滋的體驗。腦子裡經常想這些事也就是冥想;聽一大堆晦澀難懂的道理,即使理解了,卻產生B波,仍然無濟於事。
冥想的目的是產生a腦波。a波大量產生,就分泌腦內嗎啡,逐漸養成習慣以後,冥想的時候,彷彿自己真的一切如願以償,感覺渾身酣暢,充滿幸福。一旦嘗過這個滋味,就會樂此不疲,欲罷不能了。
人的身體構造非常精密完善,生存所需的一切東西一應俱全。需要藥物的時候,人體「製藥廠」就生產必要量的藥物。只要活動恰當,人體是不會輕易損壞的。
東方醫學樸素的治療原理就是充分全部地發揮人體本身的能力。當自身無能為力的時候,就運用指壓、冥想、呼吸法這些技術。西方醫學與東方醫學截然相反,細緻入微地檢查、觀察、研究所發生的情況,如果認為異常,便或者修補好或者切割掉。他們對藥物的認識也是這個方式。
藥物的可怕之處在於多是對局部病痛有效,對整個身體不利。比如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胰島素不足引起糖尿病,所以作為應急措施,只好注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雖然得以緩解,但對整個身體造成極大的不利。體內胰島素不足是因為胰臟不能製造這種荷爾蒙,如果靠體外的注射來補充,胰臟就越來越不能製造,於是臟器很快要退化。
因此,有人提出建議:能不能下決心停止注射?當然停止注射的時機選擇十分困難,但從病例來看,不是不能做到。運動、飲食、冥想的治療效果在相當程度上可以取代注射胰島素。而且不僅僅限於糖尿病,對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痛風、高血脂、脂肪肝、癌症的防治都很有效果。
人的身體差不多到25歲完成發育,此後開始走向衰老。於是平均每天死亡10萬個腦細胞,肌肉已逐漸衰弱,走上社會以後,每天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鍛煉身體。
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能保住腦細胞和肌肉量呢?在這裡介紹一個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每天至少走5000步。步行可以促使分泌腦內嗎啡,只要堅持不懈,基本可以達到保住腦細腦和肌肉量的目的。
人平時都要走路,但現代社會的生活,總是步行不夠,因此必須有意識地把不足的部分彌補上。
一邊步行一邊冥想。冥想不一定非得躺著全身放鬆或者盤腿坐禪的姿勢不可;一邊步行一邊冥想的效果超出冥想時的三四倍。
一邊步行一邊思考自己的理想、希望和規劃:醫院如何經營?要建成一所理想的醫院,該從哪裡入手?一旦思考起來,其樂無窮,忘乎所以,什麼都忘得一乾二淨。
能產生這種心情,是因為右腦工作的緣故,因為右腦佔優勢時才能產生a波。要讓右腦工作,必須停止左腦工作,而步行正是停止左腦工作的有效方法。左腦一停止工作,智慧就從右腦流出來。有的人習慣於久坐不動的冥想,而一動不動的冥想想不出高招妙策,反而受雜念干擾,這時候就想自己最喜歡最愉快的事情。
只有在一邊活動一邊冥想的狀態下才能產生真正創造性的英明睿智。康德每天散步的故事廣為人知,他的絕大部分思想大概就是由散步時思索形成的吧。
人的意識不僅僅是自我能夠意識到的世界,還有無意識的領域,而在能夠簡單意識到的世界裡思考的東西是極為有限的。
坐在桌子前面滿嘴理論滔滔不絕,依然一事無成。應該活動身體,停止左腦工作,傾聽記憶寶庫中那無意識的信息。於是個人親身體驗過的所有記憶和銘刻在DNA裡的祖先的智慧混雜在一起,時而會迸發出驚天動地的構想。
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證實,人進入這個境界時,腦中會產生a腦波,而且不斷分泌腦內嗎啡。
現代人只發揮其能力的百分之十五
據最新的科學研究報告說,幾乎所有的人都只發揮其能力的百分之十五。
這份報告還指出,不能發揮其餘百分之八十五的力量之因在於恐懼、不安、自卑、意志薄弱及罪惡感。將所有的原因綜合起來,可以說是「與外界的不調和」,因為不能包容外界,則等於是替自己的能力踩了剎車。
與外界的調和能使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相信讀者很容易便能瞭解這一個法則,因為所謂創造的行為,是向著外界去發揮,所以一旦能和外界調和時,自然產生優良的結果。以網球比賽為例,還在考慮勝敗,估計敵我力量的選手,心中已經存在了對立感情的疙瘩,所以不能發揮潛力。一定要超越那些估計,和外界合為一體時才能引出潛在能力。
一個非常有趣的法則:凡是在下棋時、對他的對手抱有對立感情,贏了就覺得快樂的人,他們的進步都很有限。相反的,能和對手配合,不在乎勝敗,只求下出正確的棋著並在其中尋求創造之喜悅的人,都能充分地引出他們的潛能,進步神速:這裡不把象棋的勝負當做一種爭鬥,而把它當成「問答」。如果有兩個人他們天生素質相等但他們所採取的弈棋態度有此不同時,不久之後,他們兩人的棋技也必有天壤之別。
能包容對方的人才是強者!
這不是一個有趣的法則嗎?連象棋這種具有嚴格規則的遊戲都有這種結果,更何況是在實際人生這種複雜多變的場所中。
弈棋中的這兩種態度,也能充分的顯示「取」與「造」的兩種生存態度。為了取得目的而拚命的人,他們自以為是在踩油門,其實所踩的卻是剎車。說到這裡,讀者必定已能充分瞭解為什麼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徹底貫徹「造」的態度者,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一種能力被踩了剎車後,當然不可能有出眾的創造行為。如果你想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本來這也是人的義務的條件。當你放棄將能力視為私有物的感覺時,你就能充分地發揮能力。
如果你希望有個創造性的人生,別的暫且不提,首先你就得做個「不怕失敗的人」,乍看之下,這似乎和「無所不能」的命題相矛盾,但是仔細想一想,這是絕對不會的,因為失敗和「不能做」不同。此外,失敗和成就並不是互相對立的,它可以達到成就的中途站。精神的強者,越是失敗,越能在失敗中得到教訓,並且越能升高創造的熱情。所以問題不在於是否會失敗,而在於是否遇到一兩次失敗就感覺挫折。凡是能包容外界的人,連失敗也包容在內,這種人最後必然有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