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近年來我率爾操觚,積字成句,成篇,居然印成一些本本,其中只有主要寫懷念的「負暄三種」和談人生問題的《順生論》是沒有外來機緣,自己想寫的;或者不避吹牛之嫌,引《莊子·天下》篇的話來壯壯門面,說其化意為文也,確是近於「彼其充實,不可以已」。但這兩種又大有分別:前者是籬下閒談,無論所談是人,或地,或事,我表示懷念,可以說都是自己的私事,聽者(假定肯聽)認為值得也罷,不值得也罷,無妨都看做「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談人生就不同,無論如何委婉,總要走說教的路,即向人表明,立身處世,應該如何如何,至少是最好如何如何,這顯然就是自以為是,甚至自以為高,真是太狂妄了。
狂妄來於「不可以已」;想不管狂妄不狂妄,單說不可以已的情況。這在前面也已經說過,主要是兩點。其一,來由至今說不清楚,是大學畢業前後,忽然有了想明白人生是怎麼回事、怎樣活才好的相當強烈的求知慾。其二,欲之後必隨來「求」,於是在治學方面就轉了方向,改為鑽研哲學,尤其人生哲學。總有十幾年吧,讀了一些書,多數是西方的(本土的,包括來自印度的,已略有所知),想了一些問題,大多是古今哲人思考過的。所得呢?可以說不多,因為未能如上至(各種教的)教主、下至信徒自信的那樣悟了道;也可以說不少,因為,至少是對於有關人生的問題,比前些年有了較多的瞭解,具體說是,知道某些根本性的問題,我們無力解答,其下許多零零碎碎的問題,或則不難解答,或則不成問題。
「有了較多的瞭解」,當仁不讓,是自信有所知,也化為具體,是對於怎樣活才好,有了比較明確的想法,包括應如何如何、不應如何如何的理論根據。老習慣,有所想,尤其有所信,就願意形於言,或進一步,形於文,讓己身以外的人聽聽,看看。可是,在「思想改造」的烏雲壓在一切肯思肯想的人的頭上的時代,我這自知非正統甚至異教的思想,何況還是關於人生的,當然不敢形於言,形於文,而且不只此也,還要裝做沒有想過這類問題,也就沒有在讀書方面「攻乎異端」,因而也就沒有可以稱為自己的未必合於時宜的想法。這類的偽裝不很難,不過是古人說的「良賈深藏若虛」。也有難,是不少來自威權的想法和行事,與自己之所信背道而馳,自己要裝做信受,可是與信徒相比,就有如蹩腳的演員,雖努力而終歸演得不像。能力所限,或事實不過如此,也就只能安於人己都不可意,往下混。
記得是50年代,中期?晚期?外,不能形於言、形於文,以求入他人之耳之目的形勢未變,可是內,天命所定「有話想說」的根性忽而發榮滋長,逆,無力,又不想用簡捷式,如希臘神話所說,跑到河邊,俯身面對流水,說國王頭上生有驢耳云云,於是終於決定,拿起筆寫,成篇之後「只可自怡悅」,然後「藏之名山」。依思路的次序,先寫人生問題的哲理部分(即成書之後第一分的「天心」部分),因為「存在」「天道」一類內容與現實距離遠,違礙的可能性小些,就是閉門只圖自怡悅,也就膽量大些。用多長時間,不記得了,大概寫了八九個題目吧(成書之後是十二個),究竟只是自怡悅,興趣不很大,截止,未能藏之名山,就塞在一個舊書包裡。因為生活少餘裕,自怡悅的閒情很少,也就沒有再看,時間稍長就把它忘了。是文化大革命使我又想到它,不少書,唯恐紅衛英雄判定為「反」,或扔或燒,出於他人之手的尚且如此,況自己手寫,講人生的白紙黑字乎?為了避免可能的生命危險,趕緊找出來,用火攻之法,使之灰飛煙滅。
想不到六七年之後,我由干校放還,夏秋之際到家鄉去斗室面壁,卻迎來過多的閒。語雲,閒情難忍,還要加上舊習難改,這舊習是眼前有書,手中有筆,單說手,就想寫點什麼。當然不是想發表,即寫,就又是只能自怡悅,其後還會有藏之名山吧,於是大革命開始時灰飛煙滅的幾篇談人生的文稿真就死灰復燃。「復」燃,走老路,時、地不同,具體說是或野外拾糞歸來,或吃完自做炸醬麵並小睡之後,獨坐在無「記」的「西廂」,仍是由「存在」起,以下「生命」「鬼神」等一個題目、一個題目寫下去。後來檢查,是連帶「天道」「命運」「快樂」「出世」「本性」「節制」,一共寫了九個題目,單看篇數也是功虧一簣,因為自知必不能問世,也就未感到有什麼遺憾,仍舊放在那個曾經容納此內容的舊書包裡。這是二稿,鄉居時所寫,留有鄉居時的痕跡,即「生命」一題開頭所說:
鄰居有一隻母羊,下午生了兩個小羊。小羊落地之後,瘸瘸拐拐地掙扎了幾分鐘,就立起來,鑽到母羊腹下,去找乳頭。
這是記實,所謂鄰居,有名(暫男本位,玉民)有姓(石),則小羊出生也就真是親眼所見。親見會有什麼價值嗎?也只是使我想到「生命」,感慨更深而已。
這雙料的未完之稿(就全書說未完,就哲理部分說仍是未完)在書包裡酣睡了十年有餘,其間外面的大環境經歷了罕見的變化,主要是人亡政息加改革開放。用知識分子的眼看,最值得重視的變化是,由原來的不許有自己的思想變為可以自己想想,由原來的不許表達自己的思想變為可以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換句話說是,有所思,有所見,只要不是明顯地表現為反的,形於言,形於文,就不再有加冠,發往北大荒或投入監獄的危險。對於書生之流,這可以說說、可以寫點有誘惑力,我不能例外,所以走入80年代,尤其中期及其後,就寫了些自己認為還可以算做溫柔敦厚的。
但也知道,如果移前二三十年,就是如此溫文爾雅,也會招來滅頂之災,因為裡面終歸有自己的思想感情,與讀寶書的體會或說「萬歲體」不是一路。非萬歲體也可以爬上報刊版面,並進而印成書本,對於書生之流,就如運動員之得服興奮劑,上場,像是還有餘力可以發揮。向哪裡發而揮之呢?也許真要藏之名山?或者竟未深思,就把未完稿從書包裡找出來,決定補寫,完成《順生論》的哲理部分。其時是1988年的夏日,斷斷續續寫了「利他」「不朽」「增補」三個題目,併入早已寫成的九個題目,合為十二個題目,就成為1992年全書完成後的第一分,「天心」部分。
未完變為完整,心裡感到小小的安然,但沉吟一下,還是放在書包裡。因為照預計,第二部分要寫「社會」,且夫社會,如何組織,如何管理,以及有問題如何解決,我的想法未必與寶書上所講以及至上之所言所行相合,或竟是多有不合,縱使我有興致並有膽量寫出來,也必沒有地方肯印,至於藏之名山云云,不過是太史公的無可奈何的自慰,實際則是,至晚由馬、班起,直到目前舞文弄墨的諸公諸婆止,動筆而確知必不能問世,一定就勁頭兒不大,吾從眾,也因為還有別的事可做,這想寫的「論」論了一段,就又放下了。
這一放,差不多經歷了三年,查日記,是1991年4月7日、8日,這本多年想寫的書才可以說是正式動手寫。7日的日記說:「看已寫成之順生論第一分天心部分十二篇。」8日的日記說:「寫順生論社會部分第一篇《群體》,兩千餘字,一日完。」校完舊的,繼續寫新的,可見真是如先進人物所常喊,「下定決心」了。何以會由勁頭兒不大變為下定決心?想了想原因,或者可以說是三面夾攻吧。第一個方面是大環境的改革開放向廣處深處發展,雖無明文規定,事實卻表現為,對於個人私見,已經不再是一律用權勢壓,而是變為含有不很少的容忍成分。
第二個方面是有一些相知,覺得我的這方面的所知來於多年的讀與思,至少有參考價值,不寫,餘年無幾,一旦晏「步」(因無「駕」),隨著遺體火化,未免可惜,我聽了,一陣忘其所以,覺得也有些道理。第三個方面是自己被改革開放之風吹時間長了,心裡樂觀的成分增加,有時甚至想,也許能問世,就是暫不能,寫成總比沒有好,還是立即動筆吧。之後就真的動了筆。可是速度不快,主要是雜事多,不能連續拿筆,以社會部分的開頭為例,第二個題目「組織」,是寫完「群體」之後一周才動筆的。就這樣走走停停,社會部分和己身部分,共題目四十有八,將近二十萬字,費時一年零一個月,即到1992年5月,寫完了。
關於寫的過程中的甘苦,像是也有值得說說的。人生,在有生的人的身邊,想離也離不開,可是想抓住它,並進一步說說,它就輕則表現為千頭萬緒,重則表現為恍兮惚兮,而寫,就必須使千頭萬緒變為有頭有緒,恍兮惚兮變為有物有象。這不容易,所以就成為苦。還有一苦,來於有些意思不好直言,因為自知不合時宜。不能入時,理論上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修改意思,使之入時;另一條路是意思保留原樣,據實陳述,不管入時不入時。移到實際,則兩條路都難通,因為,放棄原意,寫就沒有必要;想什麼就說什麼,以老子騎牛西行為喻,過關就困難了。要在兩難的夾縫中擠出一條路。幸而我們的祖先早已有從夾縫中擠過來的經歷,並且想出妙法,是換個不刺耳的說法。
如當權的老太太不願意聽「死」字,可以改為說「山陵崩」;李三郎玩女人誤正事,直說唐朝君主不合適,可以改為說「漢皇重色思傾國」。吃祖先也是祖先所傳,我何樂而不為呢,於是照方吃藥,用「換個不刺耳的說法」之法寫我的意見。也舉例以明之。有小換,如「政治」,多年來喊政治掛帥、政治第一、突出政治等等,直說,過於敏感,就到《禮記·大學》篇那裡去乞討,拿來「治國平天下」,簡化為「治平之道」,聽,不刺耳了,看,不刺目了。還有大換,這要多說幾句。比如講治平,我不贊成完全信任英明,小民早請示、晚匯報以等待幸福的辦法,理由可以湊一大車,可是直說,就難於不觸及一個人說了算的制度和實況,這必不合時宜,而又不能不說,不得已,只好仍是到古人那裡去乞討,而就從孔、孟那裡討來個「王道」,從多方面論證那種幻想不可通,時不同,理則一,我自己認為也可以算是說明白了。但終是心中有苦,表現於字面就成為不明朗,這裡提一下,希望能夠得到大度君子的體諒。
為不刺耳繞大彎子,目的很明顯,是能夠刊印問世。還真就有人找上門,說願意接受出版。那是熟主顧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已經印了我四本。但是這一本,我不騙主顧,告訴他們,內容與談閒話、談禪不同,讓他們先拿去看看,印不印以後再說。拿去,看了,果然有老成持重的表示遲疑。我聽到反映,立刻把書稿要回來,交給打過招呼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他們看了,大概認為,關於人生之道,無妨各言其所信吧,沒提什麼疑問,印了,於1994年年初出了書。
一本多年想寫而沒有信心能出版的書得問世,我當然很高興。因為高興,想再說幾句興之所至的話。還是說治平之道,專就其中的思而言說,處理的態度,有對立的兩條路,一條,只許至上一個人思,一個人言,其他千千萬萬人只能信受奉行;另一條路,人人可以思,並言己之所信,不知道別人怎樣想。我是堅信後一條路好,因為消極方面,可以減少鑄成大錯的危險;積極方面,必有利於國家民族的發榮滋長。至此,無妨再說一句大話,是回顧平生,我寫《順生論》以及一些有些人看到未必愉快的文章,費力,心苦,所為何來?也只是想到國家民族的前途,未能忘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