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老爸霍華德本科讀的是新聞學專業,曾任《內布拉斯加大學生報》報紙主編。
巴菲特的老媽5歲開始幫助家裡辦報,上大學期間擔任《內布拉斯加大學生報》記者。
風頭最勁的校報主編
巴菲特的老爸霍華德生於1903年,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十幾歲時,他進入奧馬哈市中心高中,結果受到那些有錢同學的白眼和排擠,度過了非常不愉快的三年。
當時,奧馬哈有四大家族,分別掌控農場、銀行、百貨公司和酒廠。儘管後來由於政府頒布禁酒令,酒廠被迫倒閉,這四個家族都同樣擁有多年積累下的巨額財富。
四大家族的子女們,在學校裡趾高氣揚、飛揚跋扈。霍華德發現,在學校裡人家根本看不起他。
沒辦法,自己是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家裡條件不好,從小到大所有衣服都是兩個哥哥剩下的,再加上天天颳風下雨送報,渾身髒兮兮的,四大家族的男生看不起他,四大家族的女生根本不看他。
同樣是人,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只有一個原因,人家是資產階級,我們是無產階級。憑什麼他們生下來就享受榮華富貴,我們生下來卻一無所有?
這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雖然我家庭條件不好,但是我學習成績好。
我們不講究吃,不講究穿,也不講究玩,沒有錢,正好專心致志用功學習。
霍華德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內布拉斯加大學,這是內布拉斯加州的公立大學,也是當地最好的大學,學校和他們家的雜貨店,都是1869年創立的。
本來,霍華德也能考上全美更好的大學,例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為什麼他不考呢?
這些大學確實不錯,都是美國最好的一流大學,但卻都是私立大學,學費也特別貴。霍華德是窮人家的孩子,讀不起。
讀不起私立大學,就上公立大學,學費特別便宜。內布拉斯加大學就在附近的林肯市,離奧馬哈只有95公里,回家的路費也很便宜。
說實話,這也是霍華德兄弟姐妹5人全都讀內布拉斯加大學的重要原因。
大哥學地質,二哥學化學,霍華德卻喜歡文科,學的是新聞學專業。
他一邊上學,一邊實踐,到校報《內布拉斯加大學日報》應聘,當上了記者。
作為記者,他最喜歡的就是挖掘內布拉斯加四大家族鮮為人知的醜惡內幕,抨擊這些富豪階級,抨擊階級不平等,這讓他越來越喜歡政治。
霍華德越寫越好,越寫越受歡迎,很快就當上了這份學生報紙的主編。
霍華德一頭深色頭髮,相貌英俊,戴著近視眼鏡,談吐斯文,絕對像個大學教授。
人長得好,心靈也要美。不管男生女生,美的最高境界是純真。
霍華德入選內布拉斯加大學純真會十三傑,成為大學裡風頭最勁、最吸引女生的十三個男生之一。
純真會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效仿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成立的榮譽學生社團,只有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加入,而且只限13個成員。這個社團存在了很多年,但最後不得不解散,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再也找不到13個純真的大學生了。
霍華德還是純真會這個社團的秘書長,類似於一支軍隊的總參謀長,是核心人物。
霍華德人長得帥,溫文爾雅,文筆也極好。外表美加心靈美,再加文字美,三美合一,真是美男中的極品,他馬上成了全校女生追求的目標。
但是,霍華德覺得這些女生要麼太醜,要麼太不成熟,要麼太沒有才,一個也看不上。
1923年,大學三年級那年,正當霍華德感歎可能要孤身一人離開校園的時候,一個年齡稍大、成熟、有心機、有手腕的女生出現在他眼前,而且和他一樣特別喜歡報紙,和他一樣特別痛恨社會階級的不平等。
她叫利拉,來到《內布拉斯加大學日報》的辦公室,拜見主編霍華德,表示想在報社找一份工作。
後來霍華德才知道,其實她的真實目的是想找一個丈夫。
找對老公才是完美投資
從應聘條件來看,利拉絕對符合報社工作的條件,幾乎可以說,報紙的所有工序,她全部精通,而且全部熟練,因為她從小就做這些工作,她的家就是報社的辦公室和印刷廠。
利拉的老爸約翰是德國移民後裔,個子矮小,身材圓胖,性格和善,像一個美國版的「彌勒佛」。
他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卡明郡擔任學校的督學,經常穿著一件很厚的水牛皮大衣,駕著一輛四輪馬車,在各個學校之間巡視。
他娶了英國移民後裔斯黛拉,生下三個女兒—伊迪斯、利拉和伯尼斯,還有一個寶貝小兒子馬里昂。
夫妻恩愛,兒女滿堂,職業穩定,家境小康,本來絕對是幸福的一家,但卻成了不幸的一家。
利拉的媽媽斯黛拉從外地嫁到老公的家鄉西點鎮,非常不習慣,因為這是德國移民的聚集地。
大家都知道,英國人和德國人不僅在世界盃足球場上是「仇人」,兩個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敵人。斯黛拉嫁過來之後,吃住都不習慣,語言上也不習慣。她天生敏感,感覺一個外鄉人始終無法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日子過得非常不開心。
儘管老公很疼她,兒女也很愛她,可是仍然無法消除她內心的孤獨和鬱悶,她只好常常彈奏管風琴,在音樂中尋找安慰。
100多年前,家裡就有管風琴,也算是有錢人了。
1909年,斯黛拉突然精神崩潰,到了醫院查明她患了憂鬱症。
好端端的,怎麼會得憂鬱症呢?
和趕過來的娘家人一聊,才知道,這可能是家族遺傳。
斯黛拉的媽媽就是突然發瘋,不得不送到州立精神病院,直到1899年病逝也沒有出院。
觀察了一段時間,斯黛拉的病情緩解,經醫院批准出院。
不出院也不行,約翰必須上班,要駕著馬車到各個學校巡視,所以只好讓妻子出院在家帶孩子。
有一天,他提前回到家裡,看見妻子拿著火爐上燒得通紅的火鉗,追著大女兒伊迪,把孩子都快嚇死了。
一問孩子才知道,媽媽出院後,憂鬱症並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門窗緊閉,燈也不開,在黑暗的房間裡一待就是半天。有時出來,像個夜遊的幽靈一樣,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偶爾,憂鬱症突然發作,對孩子又打又罵。
沒辦法,約翰只好辭職,自己在家帶孩子。
在家也得賺錢,於是約翰買下了當地一家支持民主黨的報紙《卡明郡民主報》,一邊在家照顧孩子,一邊辦報維持生計。
老爸辦報,全家上陣。
利拉當時只有5歲,就和姐姐、妹妹共同分擔家務,給爸爸和媽媽做飯,照顧幼小的弟弟。
除了做家務,還要幫爸爸排版印刷報紙。
當時可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激光照排技術,全部是手工排字。得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把字模找出來,排好,然後印刷。
要排字,得先認字。
5歲的利拉還沒上學,就認識好多字了,沒辦法,排字排的次數太多了,每個字都見過無數遍,想不認識都難。
後來利拉上了小學,放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幫老爸排字,排好版之後,才能出去玩一會兒。然後趕緊回家,開始做晚飯。
到了小學四年級,利拉長大了一些,力氣也大了,學會了操作排字印刷機。
因為報紙是每週五出版,週四晚上必須印出來,所以每個週四晚上都是拚命趕,跟打仗似的。
長期如此,週四晚上壓力大,體力消耗也大,而且經常加班到半夜,小姑娘很快就患了拖拉綜合征,就像那些經常到截止日期必須交報告、作業或稿子的學生和記者一樣,一到截止日期就頭疼。不是假疼而是真疼,疼得第二天不能上課,只好請假在家臥床休息。
就這樣,一家人辛辛苦苦地打拼著,靠著這份小小的報刊賴以為生。
他們住房條件很差,房子既是住房,也是編輯室、印刷廠。白天,人活動;晚上,則是老鼠的地盤。
他們吃得也很差,只能吃便宜的東西。穿得也很差,妹妹只能揀姐姐穿小的衣服穿。
儘管媽媽有精神病,但是他們全家的精神都很好,因為他們有一個未來的希望之星,那就是家裡最聰明、最能幹、最年輕,也是唯一的一個男孩子:最小的孩子馬里昂。
馬里昂學習成績非常好,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大律師,賺到大錢,扭轉家庭的命運。
在美國最賺錢的行業有三個:醫生、律師、金融業。
看來,100年前的美國和解放前的中國一樣,都是重男輕女,望子成龍。
可是,弟弟還小,還沒有上大學,家裡首要的任務是辦好報紙,以維持生計直到弟弟大學畢業,當上律師賺到大錢。
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報紙銷量大幅下滑,就快支撐不下去了。
因為他們家辦的《卡明郡民主報》反對德國政府,而報紙主要銷售地區—西點鎮—是德國移民後裔聚集區,這就得罪了大部分居民。於是他們紛紛表示,不買該報了,轉而購買支持共和黨也支持德國的《西點共和報》。
1/2的報紙訂戶突然流失,銷量減少1/2,本來發行量就有限的這份小報馬上陷入財務困境,這讓他們家的經濟條件變得更差。
雪上加霜,利拉的小妹妹伯妮絲開始自暴自棄。
伯妮絲是三姊妹中最不聰明的一個,智商只有139,從小就生活在兩個聰明又能幹的姐姐的陰影下。
人家越看不起她,她越自卑;越自卑,就越害怕—不怕別的,就怕自己像外婆和媽媽一樣患上精神病。越害怕,越想;越想,越害怕,結果她越來越相信自己肯定會患上和外婆和媽媽一樣的精神病,再努力也沒有用,這是家庭遺傳的。
1918年,只有16歲的伯妮絲開始自暴自棄。
患上精神病的媽媽,再加上相信自己會因遺傳得上精神病的妹妹,之後又加上因報紙銷量下滑而心力交瘁的爸爸,家裡最聰明、最能幹的利拉只好擔起家庭的重擔。
為了幫助爸爸撐起這個家,1920年利拉本來已經考上內布拉斯加大學,卻整整推遲了兩年才去上學。
利拉終於進入大學校園,才讀了一個學期,就讀不下去了,因為家裡又出事了,利拉母親的病情惡化了,爸爸的報紙銷量又下滑了,她只好休學回家。
幹了一年,終於幫助家裡走出困境。
1923年秋,利拉第二次重返大學校園。
和那些家境不錯的女大學生相比,先後休學3年的利拉成長的經歷要複雜得多、艱難得多,所以她要比其他女大學生成熟得多。
如何才能擺脫從小到大困難的家庭生活?如何過上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100年前,對於一個女大學生來說,只有一個答案:找到一個又聰明、又能幹,而且疼自己、愛自己的老公!
在哪裡最容易找到這樣的老公,而且代價不高?
唯一的地方是在大學裡面。因為社會上魚龍混雜,素質高的人很少。即使有素質高的成功人士,追他的女生也太多,以自己的條件來看,希望並不大。而在大學裡,男生素質普遍要高得多,如果看準了未來有很大潛力的白馬王子,這一生肯定幸福無憂了。